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临床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药学机制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临床药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药学机制,本文是临床药学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安胃疡和浅表性胃炎和药学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临床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临床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性课题开题报告综述性论文范例综述性论文怎么写性论文范文

【摘 要】目的:分析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药学机制.方法:选择2016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 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观察组经由安胃疡进行治疗治疗,两组患者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充足休息,持续治疗90d 后,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液及胃粘膜处的IL-8 浓度分别为(371.52&plun;3.75)pg/ml、(44.28&plun;3.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34&plun;5.84)pg/ml、(69.40&plun;6.10)pg/ml,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胃液及胃粘膜处的PGE2 浓度分别为(159.48&plun;4.58)ng/ml、(16.84&plun;3.56)n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85&plun;7.94)ng/ml、(6.10&plun;1.85)ng/ml(P<0.05);观察组患者Hp 清除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安胃疡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胃液及胃粘膜中的IL-8 含量,促使PGE2 浓度提高,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一步保护胃粘膜,促使其加速愈合,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安胃疡胶囊;慢性浅表性胃炎;药学机制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病因诸多,其病变主要位于胃粘膜,基础性病变内为中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在胃粘膜组织内浸润,是慢性胃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最高可达到近80%,男性稍多,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据文献报道,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传统医学中可归于“痞满”及“胃脘痛”范畴内.据医学研究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发展至慢性萎缩性胃炎,经过肠上皮化生过程,直至出现异型增生,甚至胃癌,因此目前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当做胃癌的高危潜在性病变,控制慢性前表现胃炎病情进展,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2].安胃疡胶囊是一种国家二类新药,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比如甘草素、光甘草酮、甘草黄酮B 以及甘草查耳酮甲等,具有抗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抗溃疡以及解除痉挛等治疗性作用,适用于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性病变的治疗[3].本次研究选择2016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例,给予安胃疡胶囊进行治疗,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 年1 月-2016 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 例,均在入院后完善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长时间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感、隐隐作痛、饱胀感、烧灼性疼痛,呈阵发性,而且无任何规律,多伴发恶性呕吐、嗳气吞酸、纳差消化不良等症状[4];胃镜下多见斑片状或条索状红斑,胃粘膜比较粗糙,可见胃粘膜充血、肿胀或渗出、有出血点,或可见出血斑,多伴发胃粘膜内出血、胃粘膜糜烂,以及胆汁反流等[5].按照双盲随机法将8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 例,男28 例,女12 例,年龄21-68 岁,年龄平均(45.86&plun;11.35) 岁; 病程5 个月-11 年,病程平均(2.39&plun;0.84)年.观察组40 例,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3-70 岁,年龄平均(46.19&plun;10.88)岁;病程6 个月-13 年,病程平均(2.76&plun;0.92)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如下:(1)临床资料完整,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胃镜检查、13C- 尿素呼气试验等,明确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Hp 感染阳性;(2)年龄18-70 岁之间,男女不限;(3)意识清楚,精神系统者正常,能够与人正常沟通交流,能够阅读文字资料,诊疗依从性较好.(4)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在医院*委员会监督允许下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如下:(1)无法明确诊断,或存在较多其他夹杂症;(2)合并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疑似恶性病变病例、胃粘膜增生情况严重,以及胃食管返流等;(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凝血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狂躁症、抑郁症等精神系统疾病;(4)入组前12 个月内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未成功者;(5)入组前30d 内,服用过抗生素类、制酸剂等能够对幽门螺杆内均造成临床计划;(6)哺乳期、月经期、妊娠期女性,准备妊娠女性;(7)药物过敏,具有过敏体质;(8)经沟通后,不愿配合本次研究,导致病例脱出者.

1.4 诊断标准

1.4.1 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

胃镜下表现包括面积大小不等的红斑,即与邻近胃粘膜组织相比较,发红比较明显.胃镜下病变等级:I 级,红斑散在分布,或间断分布,呈线装;II 级,红斑密集分布,或呈连续线状分布;III 级,红斑与糜烂融合且在胃粘膜广泛性分布,粘膜受损程度较浅,邻近粘膜可呈平坦状,或隆起疣[6].

1.4.2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1)尿素酶快速检验,胃镜活检标本经尿素处理后,若Hp 感染,Hp 合成并释放的尿素酶降解剂与尿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氨,这是pH 值升高的原因;阳性标准,反应开始5min 内,指示剂呈红色状,若未变色,则可判断为阴性.(2)WS 银染法,胃镜活检标本经WS 银染法处理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待发现呈棕黑色、呈弯曲状或“S”状,可判断为Hp 阳性.满足(1)+(2)可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若仅满足(1),或(2),则需开展13C-UBT 呼气检测,若试验呈阳性,则可判断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空腹时,收集呼气的气体,立即给予13C- 尿素试验餐口服30min 后,即刻收集呼气,待气体同位素精密检测后,发现DOB 值≥ 4,可判断Hp阳性,否则,可判断为阴性[7-8].

1.4.3 药物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给予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其中多潘立酮(国药准字H10910003,由西安杨森主要有限公司生产),口服,10mg/ 次,3 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46430,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g/ 次,1 次/d,口服;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生活起居习惯,严禁暴饮暴食,严禁接触辛辣生冷食物,戒烟戒酒,多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三餐定时用餐,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志过于波动.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基础方如下:木香、砂仁均9g,茯苓、陈皮及白术均12g, 党参及半夏均15g;上方每日1 剂,随症加减,水煎温服,150ml/ 次,2 次/d;持续治疗90d.观察组给予安胃疡胶囊(国药准字Z10970059,由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2 粒/ 次,4次/d,餐后及睡前口服,连续治疗3 个月.

1.5 临床效果评估

本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估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红斑消失;(2)显效,临床表现大致消失,胃镜检查病变减轻明显;(3)有效,临床表现有所改善,胃镜复检后显示胃粘膜有所减轻,或范围部分缩小;(4)无效,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胃镜复检后显示胃粘膜病变无明显变化.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 软件分析数据,经由(x&plun;s)及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施行t 检验以及X2 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液及胃粘膜IL-8 及PGE2浓度治疗前后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胃液及胃粘膜处的IL-8 浓度分别为(371.52&plun;3.75)pg/ml、(44.28&plun;3.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34&plun;5.84)pg/ml、(69.40&plun;6.10)pg/ml,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液及胃粘膜处的PGE2 浓度分别为(159.48&plun;4.58)ng/ml、(16.84&plun;3.56)n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85&plun;7.94)ng/ml、(6.10&plun;1.85)ng/ml,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Hp 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Hp 清除率为85.00%(34/40)少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数据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X2等于0.6252,P等于4291.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诱发因素诸多,如饮食不规律,过食寒性食物等,引发的慢性胃粘膜炎性反应,多经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很有可能发展至萎缩性胃炎,最终进展至胃癌.据医学研究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可归属于体液调节异常、机体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及免疫下降,共三大类,而且与外邪、修复能力减弱等有关[9].其中IL-8 参与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过程,而PGE2 则在胃粘膜修复及抵抗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理效应,可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胃粘膜组织血液灌流量,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安胃疡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多经现药技术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其主要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修复胃粘膜、Hp 转阴等,还可拮抗H2 受体[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安胃疡胶囊,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胃液及胃粘膜IL-8 浓度低于对照组,胃液及胃粘膜组织的PGE2 浓度高于对照组,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提示安胃疡胶囊能够抑制胃液及胃粘膜的IL-8 水平,促使PGE2 水平提升,加速胃粘膜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临床表现尽快消失.观察组治疗后Hp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这与安胃疡胶囊中成分能够抑制Hp 活性,促使其转阴有关.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由安胃疡胶囊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对炎性细胞及Hp 均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升机体免疫力,加速胃粘膜恢复进程,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秀梅, 朱玉清, 徐冰等. 自拟通降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5 例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 中医药学报,2013,41(06):65-67.

[2] 熊先亭. 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2015,31(09):59-60.

[3] 唐素芳, 彭一峰, 杨应梅. 指纹图谱技术在安胃疡及其制剂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6):19.

[4] 王利芳, 乔樵, 朱曙东. 云香复合胃痛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07):7-9.

[5] 赵仔君,高群,曹胤. 自拟胃安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临床作用[J]. 四川中医,2017,35(03):69-72.

[6] 张贵彪. 新加左金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7]] 毛丹, 毛秀红, 吴弢等. 安胃疡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药师,2015,18(10):1705-1707.

[8] 郭慧娟. 胃复春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武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9] 孟灿,费建平. 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04):92-94.

[10] 陈明, 李松, 陈平湖.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实施安胃疡胶囊治疗的药学机制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198-199.

作者简介

王仪雲,男,江西省南昌市人.中药学本科学历.安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管中药师,执业中药师,临床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事管理、临床药学等.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安胃疡和浅表性胃炎和药学方面的临床药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临床药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胃安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韩亚红静宁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静宁县 743400【摘 要】目的分析胃安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 莉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卫生院 浙江省桐乡市 314512【摘 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46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

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伍金玉平武县南坝中心卫生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2554【摘 要】目的研究自拟胃肠舒汤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5 年1 月 2016 年3 月住院部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3.

恒温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恒温雷火灸在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和门诊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