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方言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邵阳方言俗语的文化内涵探究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方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邵阳方言俗语的文化内涵探究,本文是有关方言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邵阳方言俗语和文化内涵和文化内涵探究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谢玉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邵阳方言俗语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并在民间广泛使用,生动反映当地的物质生活、民间风俗习惯及精神文化,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当地方言俗语的文化探析,明晰了特定地域的自然气象、农业生产劳动、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及民族精神等种种地域性表现,展现出不同地域群体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促进对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关键词:邵阳;方言俗语;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谢玉(1994.2-),女,汉,湖南省邵阳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 中图分类号] :H1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03-180-02

语言是文化的传递工具,文化是语言的传递内蕴,每种地域性语言都因其当地独有的文化背景而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萨丕尔说:“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风貌的风俗信仰总体.”[1]“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凝聚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方言中的词汇,始终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生活并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2] 方言俗语是方言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流行于某些特定地域,由当地群众创造,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于世.方言俗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大胆直白,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方言俗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研究方言俗语产生的地理、文化环境,深入剖析方言俗语和当地文化的内在联系.

邵阳古称宝庆,又叫做昭陵.自秦代以来,就有了地方行政区域建制.邵阳古城历史悠久,远在战国的时候,便有了光辉的楚文化,到汉唐之际,楚文化又逐渐融合于中原文化.邵阳现在一共有九个县三个区,面积为2.0759 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瑶等十多个民族,总人口为707.18万余人(2014 年底统计数字).本文研究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民间谚语集成湖南卷(邵阳市分卷)》.

一、邵阳俗语中的自然气象

邵阳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南部和南岭山地西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南、西部多山地,大体以“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的形式分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邵阳市地处亚热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水丰沛,五六月份降水最多,雨热同季,夏季主要是湿热型为主.全市常年平均气温16.1 - 17.1℃,七月温度最高,一月温度最低,由于四季分明,几千年来,邵阳人民长居于此,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气象很熟悉,所以在方言俗语中会出现大量的“风、云、雷、电、雨”等气象词以及“白露、三月三”等节气词.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反映当地自然气象的方言俗语.例如:

(1)三月三,冷凄凄,三月十五盖棉被.

(2)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过后朗朗晴.

(3)六月六,晒得鸡蛋熟.

(4)五月不借锄,六月不借扇.

(5)过了白露节,两头冷,中间热.

(6)秋寒禾生芽,冬寒满天雪.

(7)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8)六月下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例(1)(2)说明了邵阳春温多变、早春寒冷的特点.邵阳在3 月上旬进入春季,春季乍寒乍暖,天气变化剧烈,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绵绵细雨要直到清明,而且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常让人猝不及防、深感其冷,因此棉被是不能早早收起来.例(3)(4)体现了邵阳夏季炎热至极.例(5)公历9 月8 日左右为白露,此时“秋老虎”即将逝去, 天气开始转凉, 早晚凉而中午热,故有此谚.例(6)(7)从侧面说明了邵阳天气的严寒,及描述了邵阳冬季的必有现象:下雪.例(8)说明邵阳夏天的雷阵雨地方性很强,且来得快,来得急.

二、邵阳俗语中的农业生产劳动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农业生命力以“多元交汇,精根细作”作为强大的依据,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湖南素为“鱼米之乡”,邵阳属于湖南的西南部,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且邵阳市境内水系发达,溪河密布,农业资源丰富,适合农业耕作.百姓世代流传的俗语也就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涉及了农事耕耘、治理保护、收割储存、时令节气方面.例如:

(9)犁三遍、耙三遍,不怕老天晒半年.

(10)冬耕要深,春耕要平.

(11)塘里有水,仓里有谷.

(1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13)一株不治害一兜, 一块不治害一片.(兜:插秧时,一兜禾苗通常要插六根秧苗.)

(14)天一半,地一半,麻雀老鼠各一半.

(15)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收.

(16)谷雨早,小满迟,清明前后正当时.

(17)三月清明早浸谷,二月清明迟浸谷.

(18)喝了元宵酒,犁耙握在手.

例(9)(10)句俗语主要讲了整地的讲究.前句是技术上的讲究,要做到三犁三耙,在种水稻之前,要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在旧时,一般借助牛来整地.后句是说整地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要求.例(11)(12)强调水和肥料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没有水决定水稻会不会有收成,有没有肥料决定收成的多少,所以农民一般会在插秧后引水灌溉,并在分蘗期的时候进行施肥,以助水稻茁壮成长,结出丰盛的麦穗.例(13)强调了治理对水稻的重要性.要从源头上对水稻进行治理,否则会影响到一片水稻甚至更多,以致前功尽弃.例(14)(15)是强调关于水稻的收割入仓的及时性.前句说明收割水稻需要及时,否则,将会造成颗粒无收;后句的意思是水稻在其九成熟的时候收割最合适,不能等到完全成熟,当然也不能太提前,不然会大大降低收割水稻的收成.例(16)至(18)说明了节气和相关的农业,一般来说清明节、谷雨、元宵节等是传统农业中的重要气节.农民将应该按照相应的节气时令开始进行农事.

三、邵阳俗语中体现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乡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俗语是民俗的表现工具.[3] 每个地区( 自然文化区) 都有自己独有的乡土气息,民俗习惯.早在《汉书· 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可以看出由于地域不同, 每个地方群体所呈现的民俗不同.在周秦时期,为了了解各地方言习俗习惯,在《风俗通义· 序》中有谈到,“每年的八月份王朝都派使者坐一种轻便的车子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习俗、民歌民谣.”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有说道:“此使考八方之风雅, 通九州之异同, 主海内之音韵, 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方言俗语是最能反映当地历史时期的风俗习惯的一种*,不管是地域生活特色、人生礼俗,还是祈祥或禁忌都是充满了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气息.例如:

(19)朝天辣子身通红,不怕辣口,只怕辣手.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历来就不相同,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在民间早有流传“鲜广东麻四川辣湖南”的说法,湖南有一首民歌叫做《辣椒歌》,歌中唱道“远方的客人莫见笑,湖南人最爱吃辣椒”,[4] 这些都显示了湖南人爱吃辣的饮食习惯.由于气候湿润,邵阳人对辣椒特别喜爱.邵阳人吃辣椒,除了一般的配菜外,还有烤辣椒、剁辣椒、泡辣椒、烧辣椒、豆豉辣椒、辣椒酱等等,不难看出,邵阳人的确是“无辣不成菜”.

(20)东关桥买帽子,还半价.

(21)步入君子亭,莲花笑盈盈.

这两则俗语主要是标志性地点所呈现的人文风情.(2)中“东关桥”是现在邵阳的青龙桥,它是连接城里城外的交通要道.在以前,桥旁边有许多商店,生意很好,老板会乱喊价,所以,才出现了这句俗语.(3)句中“君子亭”位于濂溪书院内,院内有爱莲池,池中有一水塘,叫君子亭,据有效考究,宋治平四年,周敦颐于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辟池种花莲,并写下了《爱莲说》这一流传千古的美文.此句俗语隐含了君子亭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当地百姓对君子亭的喜爱,和对君子亭莲花的赞美.

(22)狗来财,猪来富,猫来了背麻布.(背麻布:使……披麻戴孝)

这则俗语和《中国谚语大辞典》里的记载不一样.谚语词典中曾有记载“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5] 可以看出,不少地方的民众认为猪和猫都是人所忌讳的动物,认为它们带有不吉祥的寓意,但是邵阳人民认为猪不是人忌,相反的,猪象征着富裕.

四、邵阳俗语中蕴含的儒家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宝庆古城,邵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在*、道德、修身、人生价值等方面的论述是非常精辟的,对中华民族深层性格及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察业识莫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6] 可以看出儒学思想一直是中国人民笃行的价值观,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爱、诚信、正义、忠孝等,也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从古至今,邵阳人民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为人处世带上了相应的儒家风气,在生活中创造出大量的方言俗语也反映了当地人的深层性格和文化价值取向.例如:

(23)修身如琢玉,积德胜积金.

(24)一世难修君子,一时败坏德行.

(25)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26)盐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27)亲亲故故远来香.

这些俗语反映出“仁”是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孔子将高尚的道德作为自己的一生追求.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一定要有健全的人格,能明理懂是非,能遵循善道,改邪归善.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可见在旧时,君子乃坦荡之士,把对道义的追求维护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做到讲道理重仁义的人,才能收获完美的人生.

儒家思想将“礼”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标准.邵阳人民一直以来都讲“礼节”重视“礼数”,在旧时,邵阳人民曾流传着“糠菜半年粮”、“*半年粮”这些俗语,但是当家中来了贵客,邵阳人会用鸡蛋和宝庆猪血丸子做菜,他们“宁可节省自己,不可怠慢客人”.[7] 同时客人去到主人家,也从不空手而至,正所谓“礼尚往来”.邵阳人一直崇尚“张飞猛子也不打送礼人”的思想情怀,可以看出,礼节在邵阳人心中的分量.

五、结语

“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人们常说的语言障碍就是指这种文化间的差异.”[8] 由于邵阳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邵阳方言俗语,也给予了俗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有对自然气象、农业生产的积累,有对深刻道理的感悟,有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发扬等.[9] 彰显了邵阳民众吃苦耐劳,重义轻利,忠诚忠义等精神.

参考文献:

[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9.

[2]郑平,彭婷.湖南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J].文史博览(理论版),2009,(3):12-14.

[3]王华.方言与地域文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31-32.

[4]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5.

[ 5 ] 温端政. 中国谚语大辞典[ Z ]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68.

[6]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邱成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8-109.

[7]郭在贻.俗语词研究概述[J].语文导报,1985,(9):10-12.

[8]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5.

[9]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词典》前言[J].语文研究, 1989(1):10-16.

综上所述:此文为关于邵阳方言俗语和文化内涵和文化内涵探究方面的方言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探究
【摘 要】本文对广西多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研,论述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提出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方面构建“四.

客家方言嫲和妹的特殊用法与文化内涵
摘要“嫲”和“妹”是客家方言中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词,在客家的方言中多用于指称女性,具有一定的性别标记作用 此外,“嫲”和&l.

二维动画场景文化内涵
【摘 要】文化代表着艺术,代表着灵魂,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性,能够丰富二维动画场景的内涵,使得二维动画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别具一格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二维动画场景文化的运用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了.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内涵探究
【摘 要】在现代世界文化艺术体系中,日本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茶道文化在对日本文化影响巨大,对于日本文化审美内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文化审美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有机融入了茶道中的思想、仪态、精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