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古代诗歌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古代诗歌水意象的感伤情愫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古代诗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中国古代诗歌水意象的感伤情愫,该文是关于古代诗歌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感伤情愫和中国古代诗歌和意象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古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古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明论文中国古代建筑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付元奎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中学,贵州 黄平 556102)

摘 要 水的灵动,诗人的多情,就中国的诗而言,可以说水有多远,诗就有多远,两者相得益彰,并且从来都更多地赋予了感伤情愫.水就是诗人受伤的眼泪,人生中的“愁” 、 “悲” 、 “苦” 、 “怨”汇成了诗,跨越时空,流淌古今……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水”意象;感伤情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40-01

水有多远,诗有多远

就中国的诗而言,可以说水有多远,诗就有多远,两者相得益彰,并且从来都更多地赋予了感伤情愫.

古代的诗人是纯粹的, 水一般的清和静, 他们一生中的色彩是用水来调和的, 水向来属于他们钟爱的审美意象. 这一意象因具体语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江水、湖水、河水、 雨水、 泪水等等,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和多姿的情韵.在很多作品中,水意象总是伴随始终.也许,在有些诗人的眼中, “水”是最能契合自己愁思心绪的情意对象.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 无论是斜风细雨还是迷茫的烟波、 是涓涓细流还是滔滔江流,都是愁情化作,绵绵不绝,映射出他们当时凄婉哀伤的情感世界.

自《诗经》始, “水”便进入了古人的视野.作为《诗经》的开篇, 《关雎》一开始就以水为背景起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作为叙事的背景或比兴的对象,标志着古人审美视野的扩大.作为中国文学文化的源头之一, 《诗经》 为我们展示了先民们在水边泽畔的欢乐与哀愁. 《楚辞》 也多写作者临水浪漫和悲情, 《湘君》 、 《湘夫人》 、 《河伯》等诗都与水密不可分.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心理沉淀之后, “水” 已成为装载着极其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传统意象,富有性灵情感,蕴涵时光流逝、人生有限的叹息,功业、年华乃至生命的不可复返,兴亡无定、历史沧桑的悲哀,情感相思的绵长无限,人生某种的际遇或间阻隔离,理想的人格或隐逸悠闲的诗意……它暗示时间、情绪愁思,使人发出对生命、爱情、事业等价值追求及不如意的喟叹,充溢着人生悲剧的色彩和深层的历史感.水意象所表现的这些深邃幽长的历史人生意味和温柔多情的灵性,深刻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受伤的眼泪,感伤的诗

在我看来, 水就是诗人受伤的眼泪, 人生中的 “愁” 、 “悲” 、“苦” 、 “怨”汇成了诗,跨越时空,流淌古今……

一、 水能诉光阴易逝之“愁”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 )孔子临川而观所发出的这一慨叹, 自然地将岁月与流水联系在了一起, 使人顿感时不我待之悲.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将进酒》 ) 黄河之水的奔腾不息让人倍感人生易逝之愁.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 普通人自然不必说, 纵使是 “千古风流人物”或叱咤风云如的“英雄”也吧,有谁能劝阻时光老人放下公平的砝码,获得格外的恩宠呢?从古至今,无一能外.诗人把流水的决绝和时光的不息下意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韶光易逝之悲也就可以用不息的流水有形地再现了.

二、 水能发家国痛失之“悲”

水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时还表达一种壮阔的悲

人之悲情,莫过于家国之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人常用山河指代国家,在国势日衰、变乱日亟的朝代里, 江河湖海演奏的是时代的怨曲与悲歌, 水声呜咽盈耳, 令人不忍卒听.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 《忆昔》 韦庄) “夕阳” 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 “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东去,颓波难挽.水流无已,此恨绵绵,都包含在这七字中.

三、 水能托离别相思之“苦”

水总是给人漂泊的印象, 一帆一桨、 顺流而下, 自由不羁.当漂泊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相会变得难期, 这时乡愁与离情交织, 将那种对未来前途无所凭依的悲怆忧思演绎得愈发沉重.由此,水的这种漂泊意象绵亘成为诗歌的一个永恒主题,一直延续到今天.

泛舟水上,朝行暮止.见惯旅雁孤云、枫叶芦根;听尽边城暮角、夹岸猿啼.异乡风物萧索如此,羁旅之人不由回肠荡气.飘泊之感恰如这泛舟之水,凄苦无依,无尽无休……诗仙李白离蜀出游,渡荆门而入楚地,目睹壮观奇妙的江景,却突然感受到飘泊异地的尴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相对漂泊而言,停泊是暂时的安歇.前方的漫漫旅途,更让人夜不能寐.孟浩然在求仕无门、长安落第后夜宿建德江,秋瑟日暮的时节无端引起他满怀愁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苏州枫桥江畔, 夜泊的大唐诗人张继倍感飘泊的凄凉, 吟出了传诵千古的绝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羁旅他乡的文人骚客在船头、 渡口, 因感伤身世或思忆故乡而黯然消魂,将飘泊的孤寂谱成千种姿态.

四、 水能寄人生失意之“怨”

水是流动的诗歌,失意便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古人往往将这种涌动的情思寄托于水,有时绵绵蜿蜒,有时一泻千里.

孔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 《论语·公冶长》 )圣人虽未身体力行,却为后世仕人奠定了一个基本的行为模式.仕途失意时,便想乘桴入海,弃绝尘世.这几乎成了后世文人的通病. 于是在悠长而又哀婉的水边, 我们可以读到无数令人黯然神伤的故事. “寒鸦数点绕渭水,西风落叶下长安” ,如此摇落情思的季节, 令人情何以堪. 南海边踯躅着被流放的初唐诗人张说,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欲出世而不能的失意与沮丧溢于言表.

水,这一寻常之物,无色无味,但在古人出神入化的笔力之下,它能诉光阴易逝之愁,能发家国痛失之悲,能托离别相思之苦,能寄人生失意之怨.此时的水已不再是水,它已然幻化为诗人之情,世人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淌古今.

此文汇总,这是关于感伤情愫和中国古代诗歌和意象方面的古代诗歌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古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 进程
【摘 要】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流传到现在,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这些理论遗产其中有审美的要求……美学方面的问题 而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重要萌芽时期,声乐审美.

中国古代早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探析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坚实基础,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态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体之一 中国早期文化中的自然生命观孕育了古代的生态思想,“天&r.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中国古代绘画精妙、丰富、绝美精髓 本文以轻松的笔法、隽永的文字,将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做了简切的勾勒,以引领读者领略中国绘画的烟霞丘壑,感受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郭忠恕的“离绝匠意&.

中国古代婚姻:无媒不成婚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但提到媒婆,人们想到的多是一个滑稽的形象两坨腮红,脸上有痣,手里拎个烟袋,巧舌如簧 按理说,促成姻缘应当是件美事,可媒婆的形象,为何被丑化至此呢婚前第一问您贵姓媒.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