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分层教学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机械制图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和反思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分层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机械制图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和反思,本文是关于分层教学方面论文例文和机械制图和教学模式和分层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分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反思论文分层教学论文课程教学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机械制图”作为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课程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初,还有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难度的加深,部分学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尝试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为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分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作者简介:李哲,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图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17)12-0036-03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二维与三维相互转换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多采用平面图形来反映实体形状,内容显得较为抽象,课堂教学难度大.而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沿用传统的讲授加模型、挂图教学方式.教师使用圆规、直尺、三角板、模型和挂图等教学用具,在黑扳上画出一些图例.对于复杂图形来说,费时费事,教师的体力也消耗很大,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学生学习课程之初,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外,一-前期备课时,还可利用画图软件增设大量三维模型,并设计一些动画演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讲解这些模型,提高学生二维图形与三维实物之间相互转换能力,一-为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打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教师也发现,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相同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存在好学生“吃不饱”和差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势在必行.

一、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大招生,高职院校的生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能力相差较为悬殊.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行教学大纲的统一性和传统班级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差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是摆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机械制图”课程实际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制定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摸底,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因很容易就取得好成绩,从而产生了轻视课程的态度.因此,在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下,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课堂问答、作业、单元测验等),在学期初(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学生分为A(基础较好,约占1/4)、B(中等水平,约占1/2)和C(基础较弱,约占1/4)三个层次.这个分层结果不予公开,教师心中有数.学生的层次并不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对进步明显和接受较慢的学生,可恰当地调整层次.对A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学习一些题型复杂、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能识读较为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对B层次的学生,以完成原有的教学目标为主,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要求能识读一般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至于C层次的学生,尽量完成原有的教学目标,适当降低难度,以能识读较为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为目的.这样一来,“吃不饱”的学生得以最大化地深入学习课程内容,“吃不了”的学生却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了解和熟悉课程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基础内容,又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环节,具体的做法是“三合三分”:一合(导人新课),一分(分类自学);二合(集体讲授),二分(分类指导);三合(集中归纳),三分(分类练习).在“三合”(导人新课、集体讲授和集中归纳)环节中,以B层次学生的基础为主讲授,适当兼顾A、C两个层次的学生;在“三分”(分类自学、分类指导和分类练习)环节中,由于A层次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重心放在B、C两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教学计划和进度,根据B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同时,在课后的作业中,编排了必做题、选做题和附加题.C层次学生完成必做题,可选择性的完成选做题;B层次学生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可选择性的做附加题;A层次的学生完成选做题和附加题.上述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主动性增强了,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就能得到明显改善.

当然,如果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课程考核的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为便于考试管理,试卷仍然统一为一套试卷,但题目难度要分必做题(占总题量的60%,记为100分)、选做题(占总题量的25%,记为25分)和附加题(占总题量的15%,记为15分).教师阅卷时,将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分开,C层次学生的成绩直接从60%的必做题中评定;B层次学生的成绩从60%的必做题和25%的选做题的实际成绩中综合评定,为必做题实际成绩×0.75+选做题实际成绩;A层次学生的成绩从60%的必做题、25%的选做题和15%的附加题的实际成绩中综合评定,为必做题实际成绩×0.6+选做题实际成绩+附加题实际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既最大化地降低了差学生的学业压力,又满足了好学生挑战自身学习能力的需求.

三、“机械制图”实训环节分层教学的尝试

学校开设的“机械制图”课程,为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要求较高.除去理论课时外,在课程结束时,还有为期一周的测绘实训,即给定一个装配实体(如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要求学生根据实物,测量并绘制装配体中各个零件的零件草图.然后,根据绘制好的零件草图拼画装配图.以往的制图测绘,没有按照难度分级,每一个学生完成的实训任务相同.从往届学生的测绘图纸中不难发现,真正好的测绘图纸很少,大部分学生的测绘图纸不尽人意,甚至有少数学生的图纸让教师无法批阅.其实,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由于学习程度的不同,能独立完成全部测绘任务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约占1/4,即A层次学生).在以往的制图测绘中,教师常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这些学生分派到各个小组,并指定其为小组长.希望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完成测绘任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从刚开始的积极参与到逐渐的冷眼旁观,最后抄一张图纸交差了事,并没有真正实现制图测绘的教学目标,使制图测绘流于形式.因此,对制图测绘也尝试进行分层教学,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测绘任务,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测绘任务.具体的做法是:对A层次的学生,以原有的测绘任务为主,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对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零件,进行准确的测量,绘制出各个零件的零件图,并将零件图拼画成装配图;对B层次的学生,可适当降低测绘的难度,绘制回油阀的装配图.给出回油阀中形体最为复杂的阀体零件图,要求学生在正确识读回油阀阀体零件图的基础上,绘制回油阀其它零件的零件图,并拼画回油阀的装配图;对C层次的学生,进一步降低测绘的难度,绘制体型较为简单的千斤顶,给斤顶中形体最为复杂的座体零件图.要求学生正确识读千斤顶座体零件图,并绘制其它零件的零件图,最后正确拼画千斤顶的装配图.这样一来,B、C层次学生的测绘,虽减少了复杂零件测量和绘制的环节,但加强了读图的练习.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相应的测绘任务,能对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地应用.

四、教学实践反思

“机械制图”课程对工科类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顺利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中,要求加入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训练,即CAD绘图.此外,要正确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还需要相应的公差知识.所以,三门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的内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测绘轴套类、类、叉架类和箱体类等典型零件时,指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确定有关技术要求,并在零件草图上,标注尺寸和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零件的手工图样完成之后,还要求学生用CAD绘图软件,绘制相应的电子图样.通过这种方式,初步实现在同一个任务中,同时,体现三门课程的不同教学要求.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将逐步完善三门课程的统一性,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机融合.

信息化社会要求当前的高职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都要突破传统的模式.“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正是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制图教学的改革趋势虽是必然的,过程却是漫长的.制图教学的改革必须在一次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得以逐步的完善.制图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阶段性的,但改革的探索实践是持续性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仍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最大化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具备一定的识图和画图能力,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李澄,吴天生,闻百桥.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6.[2]彭志强.论机械制图的学法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0

(4):32-33.[3]黄栋.机械CAD教学与机械制图的结合[J].机械管理开 发,2017(1):78-79.[4]苏悦飞.机械制图如何在测绘教学中应用[J].现代企业 教育,2013( 20):277-278.

[责任编辑 蒋云柯]

(上接第26页)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常用应用软件(比如,办公自动化等)和互联网及病毒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则要在英语的相关词汇、语法,特别是听、说方面加强学习、训练.

(三)注重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应尽可能根据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选择英文语句较简练、较易理解,实用性较强,且出版日期较近的教材作为师生的教学材料.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当教材*绍的相关知识已过时,应及时更换适时的新知识.如:当教材*绍的操作系统已过时,可以讲义的形式更新为现在正大量使用的、学生较熟悉的操作系统.如果教材的过时内容较多,就应及时地向学校提出建议,更换新教材.H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整合各种最新英文原版电脑书、电脑硬件及软件说明书、英文版本的软件安装提示等资源,编写相应教学材料供教学使用.参考文献:[1]冯于,蒋秀娟.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6:42-45.[2]马书群.新编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11:29-31.[3]朱烨.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学[J].教学研究, 2010(6):20-21.[4]赵开蕊.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开发 [J].科教文汇旬刊,2007(4):116-117.

[责任编辑 蒋云柯]

小结:该文是一篇适合机械制图和教学模式和分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分层教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分层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和效果
一、高职艺术设计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新一代人口数量的减少,我国高考学生生源数开始逐年下滑,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招生数量,使得很多高职院校陷入生源危机 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职业教育.

机械基础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魏书华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摘 要机械基础类课程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门课程,是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中机械类专业的三门主要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三门课程在教.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要掌握机械制图是从事机械工程类技术研究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需要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引入德国先进而成熟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全面.

《机械原理》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很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共性问题,及常用机构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培养学生一定设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