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思想品德课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相关论文范本

主题:思想品德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该文是关于思想品德课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灌输教育和思想品德和教学方面论文范本.

思想品德课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李洪祥

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灌输理论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灌输理论在当今面临着新的挑战,甚至受到批判和排斥.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必须坚持必要的灌输教育呢?

一、对“灌输”的再认识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灌输”的本义为“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引申义为“输送(思想、知识等)”.在这两个解释之中,关键词是“引导”和“输送”,但是这两个词并没有贬义色彩,而且“引导”一词如果作用对象是人的话,则还具有一定的“气息”.总之,在汉语之中,“灌输”一词并没有贬义,是一个中性的词.

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同年12月,恩格斯在社会主义学派重要理论阵地《新道德世界》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灌输”的概念.文中指出:“请允许我提一下优秀的德国画家许布纳尔的一幅画,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比一个小册子大得多……这幅画在德国的好几个城市里展览过,当然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思想.”

1902年,列宁针对俄国社会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发表了《怎么办?》一书,详细论述了灌输理论.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把这种科学理论体系“从外面灌输进去”.在灌输的方法上,列宁认为,要反对和克服教条主义.他指出:“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子教他们理论,而要让他们参与日常斗争.再重复一遍,在这种日常活动中是有某种教育学的因素的.”列宁还认为,在宣传鼓动过程中,宣传员和鼓动员要善于接近群众.他指出:“在传达这种思想时,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并要借助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可见,列宁的“灌输论”既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是自发的、盲目的,又强调要通过科学系统的灌输教育来提高广大工人群众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热情.

由此可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坚持灌输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要坚持灌输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可见,思想品德课属于德育课程.对于这门课程来说,它的知识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社会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正面系统的教育即“灌输”教育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灌输,就没有思想品德课教学.所以,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要坚持灌输教育.

其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坚持灌输教育.思想品德课主要包括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这些内容所涉及到的思想、观念学生也不可能自发产生,同样需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灌输.

第三,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要求坚持灌输教育.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旺盛,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活跃,对现代科学信息、新颖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流行的社会行为和现象,并且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少,理论知识又非常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尽管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但初中生知道的并不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又不会自发地在他们头脑中产生.因此,在这个时期通过思想品德课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他们就会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坚持灌输教育也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心理学认为,人们接受外部的思想意识分为两阶段:强制阶段和自觉阶段.在强制阶段,灌输是必不可少的.法国著名学者埃米尔·涂尔干说:“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所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是灌输,那么灌输就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坚持灌输教育也是符合心理学要求的.

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灌输教育

灌输背负着种种恶名的主要原因是灌输方法不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往往采取简单的“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即不分对象、内容、场合,采取“命令”或“填鸭”的方式,“粗暴”地将外在的思想理论输入受教育者脑中.这就会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抵触与反感,不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灌输教育呢?

首先,要坚持正面灌输,理直气壮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正面灌输就是理直气壮地讲道理,光明正大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正面灌输始终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主要方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理直气壮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不可取的,这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乘虚而入,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门严肃的、庄重的科学,是经验的结晶,是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该记的就得记,该背的就得背.因为记得多了,背得熟了,道理逐渐就会明白了.

其次,要坚持渐进式灌输,让学生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向中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常识的过程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因为人的大脑承受力在一定时间中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急于求成,不顾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下子就要学生掌握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次就把所有的思想认识问题全解决,这是不切实际的.对中学生的灌输,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安排,根据教学进度,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度灌输,让学生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切忌猛灌.

第三,要坚持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灌输教学法和渗透教学法都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方法.灌输教学法的本质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正面宣传,是一种显性的教学方法.渗透教学法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融于特定的载体或活动中,通过熏陶和感染,达到教学目的,是一种隐性的教学方法.灌输教学法与渗透教学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在灌输时,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这其中已包含了“渗透”的成分.

第四,要坚持灌输教学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灌输教学法与启发教学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两种重要方法.二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灌输教学法强调“灌”,而启发教学法在于“启”.两者又是相互包含的,灌输包含着启发,脱离启发的纯粹的灌输是不存在的,灌输的内部总是包含着启发的因素和成分,没有启发,灌输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灌输与启发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片面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或者片面强调启发而忽视灌输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五,要提高灌输手段的科技含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青少年接受信息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也为更好地实施灌输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顺应新潮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理论和网络技术,使得灌输更为通畅有效.

当然,倡导灌输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在课堂上去迎合学生的胃口,而是要去引导学生,是要看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学生的脸色.只要教育者用心去做,因材施教,以理服人,完全可以找到学生认可的灌输方法.

(作者单位: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玉琴

汇总: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思想品德课本科思想品德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灌输教育和思想品德和教学方面论文范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已经开始逐步推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受到更多关注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寻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新的突破口,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受传统教学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依据国内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科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培养 思想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对这方面做出的规定可以具体归纳为四个层面的要求.

结合游戏法,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成效
任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必须先在生活的世界中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然后才能接受科学的洗礼 如今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教师不是只教授文化知识的,教师更应该先教好学生去做人,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品.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作为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责任,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了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