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视野有关论文范文 跟民俗视野下寿峰寺建筑遗存探析相关论文范文

主题:视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民俗视野下寿峰寺建筑遗存探析,该文是视野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民俗视野和遗存和寿峰类论文范文.

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论文范文建筑赏析论文健康大视野杂志建筑模型论文

白雪红 (宝鸡文理学院 721000)

摘 要:宝鸡市官村寿峰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寺内建筑格局完整,保留有清代壁画和建筑彩画.寿峰寺的宗教活动与信仰民俗已成为官村民众公共生活的载体,本文对民俗学视野下寿峰寺建筑布局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思考.

关键词:民俗学;寿峰寺;佛教;民间信仰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471

寺庙建筑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有它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它蕴含着时代精神,将朝圣空间和人的生活、心理空间融合在一起.因此修建寺庙是劳苦人民精神与肉体上的寄托和解脱,也成为他们平衡现实与梦想之间鸿沟的慰籍.我国寺庙建筑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寺庙甚至散布于村子乡镇之间,并广泛参与到民间的社会生活中.关中地区独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宗教的传播、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深入研究现在关中寺庙建筑的遗存现状,对于科学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寺庙遗存建筑资源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寿峰寺建筑遗存概况

寿峰寺坐落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较为热闹的村中广场的一侧,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主要有三处,分别是中殿(大雄宝殿)、后院的五佛殿以及现在在大门围墙之外的一间侧殿(见图2).

寿峰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原来的塑像早已毁坏,现今只有殿内的右壁仍然保留有壁画,左侧的墙壁已经经过整修,墙面已用黄泥抹平.有年长一些的村民还记得殿内原有主尊彩塑的佛像,两侧则有罗汉等壁塑,殿内两侧的山墙上均绘制有壁画.右壁下墙体和山墙部分现在留存的壁画及彩绘,画幅尺寸大,绘制手法精湛,可谓民间绘画中的精品.

后殿为五佛殿,殿内主尊彩塑为新塑的五方佛.五佛殿的壁画面积保存不多,现只保留下了五佛后的背光,以及背光两侧的迦陵频伽,其余部分整修时已经全部用白灰涂掉了.

侧殿,现在的位置在前院墙外,为三间的灰瓦硬山殿古建,殿内原有的神像早时已被损毁,现有的是近年来新塑的神像,主像为关羽,两侧塑有站立的周仓与关平.殿内右侧的墙壁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现已换了黄泥新墙.正面墙上与左侧墙壁上还保留有壁画,壁画绘制通景式的连环画故事,每一则故事的旁边均有三国故事内容的文字题记.由此可以推断出侧殿其实是民间老百姓所讲的“老爷庙”即关圣殿.在关圣殿的壁画中目前没有找到确切的题记年代.

寿峰寺虽然在历史的变迁中遭到战乱和人为的破坏,但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目前仍然保留下来一定规模的老建筑和建筑装饰壁画.和一般乡村寺庙不同的是寿峰寺建筑规模较大,佛寺格局完整,传说寿峰寺初建于隋,唐初敕封重建,因而又称寿丰寺.这在整个宝鸡地区现在保存下来的寺庙建筑中也是面积较大的.查阅地方志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寿峰寺:在今新街乡官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和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次修葺.现存五脊硬山顶中殿,后殿两座,僧房三座,另有大钟一口,石刻二通,殿内绘有壁画,为本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从《宝鸡县志》中可知寿峰寺现有的建筑格局,至少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规模(见图1).寺内现存的一口铁钟,上有铭文“天启六年四月吉造”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钟铭文还记载有:“凤翔府陇州南乡宫平里官村镇古有寿丰寺菩提廨院,其佛殿圮塌,圣像坏损,本镇会首统领一方士庶发心输财重修上佛殿五间,下佛殿三间,地藏殿一间,迦蓝殿一间,左右僧房三间,新建钟鼓楼二座,下有二门,次年建山门三间,其佛殿寺已经修完,圣像妆金,僧宅已备.”

寺内又有清代《重修空门寿丰寺碑记》之皇清碑文称该寺:“世远代迁,殿宇颓圮,至我朝康熙三十三年重修一次,雍正十年重修一次,乾隆四十年重修一次,至再至三……(漫漶不清)殿宇损坏之处,接续补葺,庙貌得以常新,民安物阜,诚地灵人杰也.”由此可见,为使寺庙面貌常新,仅就清代,即“至再至三”,至少进行过四次重修.

寿峰寺原有菩提廨院与舍利塔院相与左右,廨院为官吏朝顶拜佛的公舍,塔院有四座佛塔供四方信众瞻绕.据村民讲解放后寿丰寺除廨院颓毁外,殿宇、奇柏、古井、四塔尚存.所以有一柏一井、一柏四塔的说法.一寺四塔在陕西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可惜在中柏、井、塔全部被毁坏无存,现在塔院为官村小学所用.

二、寿丰寺的宗教活动与信仰民俗

1.寿峰寺的供奉与信仰民俗

自然、地理因素既会影响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影响到宗教建筑的形成.寿峰寺内有临济正宗第三十八世传人覃觉圆寂后其弟子所立“恩师灵位”碑石.由此寿丰寺教宗临济可见一端.寿丰寺大雄宝殿原有主尊彩塑佛像,两侧有罗汉等壁塑,现今原有的塑像已经毁坏无存,现在所供奉的是2004年复请的三圣铜像.后殿五佛殿所供奉的是新塑五方佛,五方五佛或称五禅定佛即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一般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功德.根据《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 佛,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慧.

而山墙外侧殿则供奉的是关羽.关公(或称为关帝、关圣等)是三国蜀汉的武将,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用来驱逐危险.对于关羽的信仰以及建祠从唐代就开始在一些地域供奉,但影响不大.宋代中叶道教将关羽纳入自己的神系,且皇帝多次加封关羽,封他王的爵位.关公信仰不断升温,到了明代随着关羽故事的普及,关羽在民间信仰中影响极大,他成为和民间忠义威勇的化身.神宗时被敕封为“三界伏魔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顺治元年又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统治阶级加封关羽精神的核心最终归咎于关公形象的“忠义”.在民间信仰中百姓认为,他攘灾除病,驱鬼辟邪,甚至还能抗敌御暴,保卫地方,在百姓心目中关羽是他们的保护神.佛教传播到中国,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拜的神祗,称为“迦蓝菩萨”.

中国民间信仰的本质动机,可以说是纯粹功利性的,这种动机产生的结果便是佛、道神灵“合流”,关帝摇身一变而成为“至圣迦蓝”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佛殿充当了释迦牟尼信赖的守护神.显然,寺庙建筑作为信仰的衍生物,对信仰的发展也产生影响,它是信仰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延缓着信仰的消亡.从前面寿峰寺的建筑布局我们看到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为使中国民众更容易接受佛教,使佛教更深入人心,更容易弘扬传播,也吸纳了与佛教教义相契合的民间信仰关帝来充实自己使得佛教更加本土化,更容易融入社会,这一点在其他农村的寺庙表现得也很突出.

关帝信仰自在社会中诞生以来,是从整个民众生活共同生活的需要和经历相沿承袭的.信仰作为民俗学中较大的研究领域,包括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而宗教中与民间文化融合在一起的部分亦为民俗学所重视,从民俗学视野下看,寿峰寺为村落文化的有形和无形载体,是村镇的交流集散地.

2.宗教建筑的作用与在当代环境下的新变化

寺庙建筑作为区域化社会的产物无法脱离开孕育它的土壤,所以信仰的世俗化在所难免.有寺庙就有祭祀,祭祀必须有相应的时间和仪式,人们到庙中是为了与神相会,与神沟通,表达了民众信仰的热望,随时随地只要你有诉求,都可以到寺庙里烧香礼拜许愿还愿.寿丰寺每年较大的宗教活动,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进行,一些群众也在这些日子进寺还愿.逐渐形成了村民的集会,也成了这个古老村庄家家户户的人情盛典.一些商贩起初在寺门外的广场售卖宗教用品,慢慢扩大到日用品、农用品、食品等.在庙会期间不论在家务农或在外谋生的人们都要回家割肉买菜,置酒办席,遍邀亲戚朋友们来村逛会欢聚.位于官村中的寿峰寺,寺前是村中广场,俨然是村中社区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成了官村乡土文化存在的、信息量最大的组成部分.于是庙会成了文化娱乐、文艺表演和洽谈贸易的公共空间.庙会是中国农村公共生活的缩影,是人们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它的发展变化都体现着时代和地方的色彩,直接或间接地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诚然,农村庙会作为当地民众公共生活的载体,体现着各种社会诉求,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托马斯.F.奥戴在《宗教社会学》中指出:“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宗教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一方面甚至一系列的功能.”2新时期,宗教的作用如何衍生和发展,认同如何实现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新农村建设在于塑造人们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农村公共生活.因此,农村公共生活的建设要符合民众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要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官村甚至办会质量的优劣都成了村民考察村干部政绩的一条不成文的民间准则.

寺庙的信仰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民间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俗事像是由宗教发生出来的,宗教又利用这些民俗事像广泛传播.宝鸡地区寺庙建筑数量多,分布广,而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参与到民间生活中.对乡村寺庙文化的研究无疑更有利于我们把握民间社会的微观历史,对于我们从多角度地总结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客观规律有着极大的帮助.寿峰寺区域社会信仰的发展演变也客观的呈现了村落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演变,理性的认知和解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会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更透彻的认知.我们应该全面审视其价值,使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适当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注释:

1.宫世玺主编.宝鸡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2.托马斯.f.奥戴等,刘润中等译.宗教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

参考文献:

[1]李强.关陇地区寺观建筑壁画调查研究——以宝鸡寿峰寺清末壁画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

[2]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该文总结,上文是关于民俗视野和遗存和寿峰方面的视野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视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
摘 要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化教学理念逐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尽管生活化教学能够实现数学的趣味化、实践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也存在一定.

社会转型期视野下的中国戏曲传播路径探析
马 亮(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17)【摘 要】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这种舞台艺术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路径 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对中国戏曲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

民俗文化中的吉祥艺术在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图形表现以徐州户部山民居为例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心理的吉祥观念所形成的艺术形式,这种华夏特有的观念艺术,是传统建筑艺术中璀璨的珠宝,是中华吉祥文化的象征,也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民居.

基于荆楚文化背景的建筑元素探析
中图分类号院TU201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66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域辽阔,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在建筑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对后世建筑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