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诗歌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论写作诗歌语言的自然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诗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2

论写作诗歌语言的自然,该文是诗歌类有关论文范例与论写作和诗歌和语言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自然指数期刊自然杂志诗歌杂志人和自然杂志

要写好诗歌,语言是个关键,好的诗歌,语言总是很自然的,让我们读来非常舒服,朗朗上口,贴切生动,意境深入,浑厚大气.但是,如何才能够达到语言自然的形成方式,非常令人值得探索,笔者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和梳理.

一、写作思路清晰是使诗歌语言自然的关键

诗歌也好,作文也好,都得有个思路,思路清晰,才能有的放矢,孰轻孰重,谁在前谁在后,了然于胸,笔底自然好写,废话少了,言辞不生搬硬套,也不会虚空乱抓句子.在诗歌上来说,就少去了生硬意象的词和废话.

语言是工具,作为诗歌写作的零部件,它的运转符合整台机子的运转,也就是说诗歌的语言服从诗歌主题表达的需要,服从整首诗骨架和结构的安排.由此,骨架和结构的合理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怎样才能使骨架和结构的安排合理呢?笔者要说的是首先必须得写作的思路清晰.因为思路的清晰靠酝酿成熟,酝酿成熟了,就对整首诗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以及如何过度、出笔等等掌握得清清楚楚,了然于胸,言辞才可把常用而熟悉的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让人们感到熟悉而不生硬拗口,念起来时,思路的畅通导致读着顺口而不阻隔.不阻隔的语言能让人们感到一种美的自然力量在心中诞生.

实际上,诗歌语言的走向在下笔的时候就定下了基调,后面的词语、意象都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生发开去,不管是顺藤摸瓜或逆向思维,再或者顺路前行,一切都是第一句引发出来的.思路的畅通是说话的基础,主题的把握是对说话的总领,结构、骨架的掌握是说话的技巧,我们掌握了才能充分地调动言辞,把心中所想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诗歌意象是言辞,言辞得符合所有文章语言的规律,符合说话的规律,只不过它更多隐语、更多“圆子话”、更多譬喻,在诸多联想、跳跃、虚实转化中完成诗歌语言的生成和表达.

假如一个人讲故事给别人听,是东讲一点西讲一点呢,还是得有一定的 顺序?即使插叙和倒叙,故事也得通畅,吸引人才是关键,否则,人们则不愿听,由此,在讲的时候就要求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所谓方法就是思路,思路的通畅导致故事的叙述合理.换句话说就是诗歌的思路也要合理、通畅,写起来时才会文思泉涌,意象自然涌到眼前,佳句叠生,意境生辉.为此,诗歌的思路是不简单的思路,是生活的重叠,是生活的浓缩和生活酿出的蜜,我认为诗歌是生活的精华.在文字里,我们把生活涵盖的所有东西,通过大脑过滤、凝聚成文字样的有形物进行表达,而有形物的凝聚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极崇高的、快乐的,是生命的体现,是我们对社会、对宇宙、对自然的认识和体悟,对人生的和自我解析在思想精神世界里的充分表达,因此诗歌产生了意义和价值.

于是诗歌语言思路的纹理、轨迹就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写作诗歌的时候,总结经验,总结前人的教训和写作技巧,取得使思路畅通的方法,当然在取得一定的方法之后就要创新,否则人云亦云不足为奇,俗谚“好话一遍人称款,二遍尚可闻,三遍四遍不稀见”[1],文以奇立足即是.诗歌以新及独特生存,写出的诗歌不一定最好,但人们看了后,认为有新发现,那就有价值.因为新说明有创造,不新就是临摹,或者说是别人说过的话,作为思路来说,别人说过的很容易照搬,自己的创造则不容易.要使创造被别人认可,就得符合思维.符合思维才能意思清楚明了,朗朗上口;符合思维的酝酿、构思方法是诗歌写好的前提,也是使诗歌自然的关键.

二、意象生成合理是形成诗歌语言自然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有的诗歌读起来,意思明白,但就是不通畅,感觉阻隔?问题是思路大体通畅了,但不懂得技法和意象的生成关系.表面看来,是表达了意思,可没找到它们内部连接的方法,也就是没有找到它们内涵所共有的东西.只有通过这种共有的东西,才能使它们相互关联起来,在人类的大脑思维中容易地走到一起,顺藤摸瓜或是类比、模仿,再或者逆向反思,总之都以一定的规律方式接近.诗歌的意象生成是在思维的方式上产生,并形成有形文字,借文字表达大脑所想的精神世界,传达给读者,合理地把无形幻化为有形的过程即意象生成.

诗歌意象的生成是有一定的方式和规律的,下我探索总结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几种生成方式.

1. 联想推进,顺藤摸瓜,同类相聚,由此及彼

在写作诗歌的时候,意象的生成须靠大脑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有一定的轨迹可寻的.一般来说,人的思维都容易走同种、同样、同类的思维方式,即横向形的思维方式.譬如由人的部分身体器官想到人身体上的其他器官,植物想到植物,动物想到动物,天气想到气候的种种,矿物想到矿物,农作物而想到粮食等等,说具体一点就是由手想到手臂或者是脚、头等,这些东西很相近,又血脉相承,内里含有一定的相关因素,此因素就是我们为何想起它的原由,也是我们探讨的意象生成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能够促使我们把诗歌的逻辑整理得缜密而含蓄,通畅而有意味,好的诗歌意象生成既特别又合理.

换句话说,联想是诗歌写作的关键.没有联想,就没有诗歌.诗歌意象通过联想而产生由此及彼的推进,在此,我要说的推进不是同类的由此及彼,而是由此物想到另一物的推进方式.譬如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来大海和春花是绝不相同的两种事物,但被他联想起来了.那么,这种联想是一个怎样的思维方式呢?首先,有一个大海,大海就有海浪,海浪就有浪花,当他看到宽广的大海,同时也就看到了大海上的浪花,由浪花想到植物的花,无论是桃花梨花李花杏花,不管是什么花,总之只要是春天的花,他都想到了,由此才会有“春暖花开”的意象.意象的生成跟随作者的思维方式,跟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古代传承下来的意象有的具有了定模,譬如月亮想到故乡,月亮就具有了乡愁模式,但是我们可以打破这种模式,走创新之路.月亮可想到故乡,同时也可想到太阳,我们为何不可以去想到美人呢?因为月亮是阴性的,给人是柔和之美;美人也是阴性的,给人亦是柔和姣美,由此而有了共通性,生成意象创造一首诗完全是可以的.那么,以此意象生成方式篡改李白的诗写一首看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暗自伤;云遮美眉去,何以亮堂堂?美眉和月亮就有了关联.打破古人既定规律,而又符合诗歌意象的生成法则,对于今天来说,是诗歌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很重要的方法.联想不仅由浪花想到春花,也可想到雪花,还可由雪花想到春花,再由花想到女人,总之,合理就是法则.

2. 以管窥豹,递进探程,反向思维,逆得结果

诗歌的意象生成不仅可以从横向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从纵向的方向发展,即以管窥豹递进式的生成,譬如由瓦檐想到整座房子,由房子的外形想到室内,由室内想到房子的主人,由主人想到社会的整个空间,这其实是递进式的思维发散过程.把这个过程捋清楚了,意象的生成也就自然的产生了,所产生的合理意象让人阅读的时候,思维上不会阻隔,也不会产生生硬感.其实,许多诗歌在初写者的手里,本来很有感受,但是写出来后,读着别口,原因就是为了使诗歌独出新意,而让意象的生成生拉活扯,不顺着思维自然形成,当然要别口了.顺应思维,以部分推及整体,譬如由人身上的某个部位而想到人的整个身体,再由这个身体而想到某个部位有可能的表现推及其他物体等,思路不错乱,意象自然顺口.

递进过程中社会上所有的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也就是相反的阴阳两极.换句话说就是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这两面是两个极端,是水火不相容的,相互会越走越远,但作为人的思维,往往会想到另一面去,由此产生了反向思维.正因为反向思维的作用,也就使诗歌意象的生成多了一条法则.譬如由天想到地,由水想到火,由山想到水,由好想到坏,由坏想到好,等等,它们都有一定的法则,朝相对的一面出发,而推理出事物的发展,也就是一种逻辑关系的逆反.往往诗歌写作中,这种逆反逻辑关系常常出人意料,得出最好结果,换言之就是意象生成的思维过程通过逆反的方向而得出最好意象.

好的意象是生成好的诗歌的关键.写诗利用哪种生成法则来写,关键看对主题要领的把握,意象要新且奇并合理,读起来顺畅,把人们思路一下引入创造出美好就是好方法.反向思维的意象生成方式形成的意象在相反的方向,譬如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俗话说“水来土掩”,阴阳五行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和火是相对立的,土和水也是相对立的,诗人眼中的泪水让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水,与水相对立的则是土.土是啥?土就是土地.由此,泪水意象演化了下一句的生成,也就是土地的意象得以造就,从而让诗歌的内涵丰富起来,让想象的空间更大更宽广,不能不被诗人的诗句感动,这都是意象的功劳.

3. 利用修辞手法生成意象,学习民歌巧喻

接下来,诗歌意象的生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汉语不同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特别是在民歌中大量应用,让许多人认为写诗学习民歌能得到大帮助.在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向民歌学习,并且后来都成了优秀诗人,譬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秦观、刘禹锡等,莫不让人仰目视之.

民歌手法主要以譬喻、比兴为主体,间杂拟人、叠句、夸张、复踏、双关、对偶、摹声等等,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意境的表达,换过来用在诗歌上,也能大大的加强意象的表达效果,或者说有的意象从根本上就是这些修辞表达的结果.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就是用暗喻的修辞递进意象.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得靠修辞表达,直接地告诉人们它就是新娘,当然其中含有了拟人,金柳是柔软摇摆的,漂亮的女人腰肢也柔软,其中就涵有了共通性,但毕竟柳与女人隔得太遥远,没有修辞来转换,人们会觉得突兀,用了修辞,人们一下子就明了了.由此,诗歌的意象在修辞的使用下就赋有了诗意,更能传达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利用修辞手法生成意象,也是重要的一课,把握和学习好修辞,更有助于生成意象及写好诗歌.当这些都掌握的时候,诗歌语言也就自然了.

好诗不仅语言凝练,意象也要凝练,选择的意象要具有代表性和精确性.用好一个意象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精确的意象让人明了,繁杂的意象让人眼花缭乱,减去繁杂后自然让人思维容易进入,读起来也紧跟进程,由此,思维的通畅导致语言自然,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诗人做得非常漂亮,譬如李白的《静夜思》选取月光与故乡两个意象就非常准确.

三、凝练和音乐节律性使诗歌语言自然朗朗上口

要使诗歌语言自然,语言的凝练和音乐的节律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删繁就简三月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诗歌讲求语言的精悍,凝练的诗歌是最精要的语言,剔去了旁枝末节,像三月的树一样精神,树根养分直达树梢,树会长势旺盛,同理,凝练的诗歌让人看起来舒服,舒服的诗歌肯定自然,因为看起来明了、澈朗,读起来顺畅.精练不仅在字词的凝练,还在于意象的凝练.选择的意象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和精确性,用好一个意象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减去可要可不要的意象,句子和字词就会少许多.精确的意象让人明目,繁杂的意象让人眼花缭乱,减去繁杂的东西,自然让人的思维容易进入,读起来紧跟进程,思维通泰而觉语言自然,何况人的思维模式都喜欢精练而不喜欢繁杂,因为繁杂是大脑思维混淆不清才出现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思维方式捋成清楚的一条线进行表达所致,故写作诗歌要朝最精炼的语词和最精确的意象去做,才会让人感到自然、叹服.

另外,对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一般来说,人们说话的语言单位是以两个字或三个字为一节,单字为一节的较少,四个字的就更少了,甚至于几乎没有,写诗的时候符合了音节的排列性,读起来就会自然好读,更何况在音乐的节律性上大多是以字词单位组成节拍,有一定的规律,让人循着节拍朗读或歌唱,顺其自然.譬如民歌,就大多以三二二或二二三,再或者二三二的节拍顺序进行,让人在歌唱时,一边歌唱一边打节拍,每一个字音都落在拍上,气匀顺,唱起来有感情,顺乎气息的流通.由此,诗歌的节律性按照音乐的节拍走,容易调动感情,也容易使字词读起来畅通自然,声音婉转,歌的内涵和功用得以体现,即使激昂、欢快的诗歌也是在音乐的节拍中进行,音乐节律性让诗歌更加自然.

当然,诗歌的音乐节律性也体现在压韵中,中国的古体诗和民间的民歌均非常讲究韵脚,韵脚是为了让人读唱的时候通畅自然,于声音里感受韵律美.现代自由体诗已不再很讲究压韵.话说回来,毕竟是很不讲究,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还是讲究的,譬如音调和近音上的处理,都是压韵的一种变化,平仄不再严格,但是读起来的音调变化大致还是要符合的,尽管是口语音或者方言音,只有那样的处理,才能使诗歌的节奏和音韵美体现出来,让诵读诗歌的人感到轻松,在那种抑扬顿挫里感受诗歌的美丽.

我不主张绝对的压韵,但诗歌的节奏、音乐的节律性和音韵美还是要讲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走向更大的和谐自然,只有和谐自然了的诗歌才是美丽的诗歌,才能让我们的精神感到舒坦.为什么不主张绝对压韵?一是有碍诗歌的发展;二是语言在数千年的变化中,语音已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许多语音早已不符合古代压韵音标的标准,尽管在现代的今天,普通话普及,那也仅是以北方话为标准的大致普及,何况中国地广人多,各个地方都有方言音,更出现了许多出入,难以一种要求去判断压韵的标准和制定一个绝对的规律.但是,我们可以以相近或相似的压韵方式进行,虽然不是很合格,但能起到一定的补救,是走向自然美的一种音韵方法.实质上,节奏感、音乐美都可以借诗歌的音乐节律性表达出来,读起来的时候声调顺畅,从而让我们觉得好读,自然,自然了才是好诗歌.

四、熟悉生活,提炼口语,使诗歌语言产生亲切感

诗歌的自然美,仅是上边这些,还不足以将自然充分表达.实质上要充分的表达诗歌的自然,关键还得要熟悉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来源,没有生活的艺术就是假、虚、飘的艺术,不能感动人,不能获得人们心灵的共鸣,更不能让人们沉醉其中,无法阅读和欣赏.试问,一件艺术品的功用是什么?它就是让人们审美.人们无法阅读和欣赏了,又怎去审美?再说,人们的审美习惯总跟生活和自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或直截或间接,需要生活给予提示,需要自然来做导向,就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也是前人总结了的生活知识,何况书本知识是死的,现实生活才是活的,灵活应用,向生活学习才能更好地创造和鉴赏艺术.对于写作来说,也是这样,必须深入生活,了解并熟悉它,才能够探入实质,写出人类心灵共鸣的东西.有了共鸣的东西,人们才能够更多的认同,在认同的同时,才会感到自然,因为是人们认识和熟悉的生活,就是猎奇的鉴赏,也是作者熟悉生活后把生活的真实性淋漓尽致表达了出来,活化在鉴赏者的眼中,由此而得到鉴赏.如果作者不熟悉,就写不深透,也写不真实,更不能打动读者.因为作者写作时在思维的过程中,思维常因不熟悉而受阻隔,阻隔了,语言也就不能顺畅,不顺畅,语言就办不到自然.由此,诗歌语言的自然是需要对生活熟悉的,不是一般的熟悉,而是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是从思想到体验上都能对生活给予认知和深入的解剖.

写作诗歌的时候,应该围绕生活写,写生活中最熟悉的部分.因为那部分是最掌握的,写起来时思维不会打阻隔,滔滔畅畅中寻找熟悉恰切的词汇.

寻找到熟悉恰切的词汇,语言就自然好表达.换句话说,也就是容易从我们大脑的词库里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意思.意思清楚了,明白了,读者读起来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为恰当的词汇是特定生活的再现,是别的词所不能代替的表达,意象的演绎在思维中产生并进行特定.如果不了解生活,产生的意象就会生硬,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而使诗歌的语言失去自然顺畅.由此,要想达到诗歌语言的自然,就必须写熟悉的生活,写周围的生活,写经历过的生活,即写自己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再或者就是自己采访记录了解来的及亲自实践的,通过扎实的生活基础组织可用的语言词汇表达要说的东西,避免不熟悉的东西造成生造意象演化生造语言.再者,对生活熟悉,写起来就很容易使用生活范围内的口语,因为口语的亲切感会让人读起来感到畅快而显得自然.

如今,口语入诗的流行,也许是诗人们为使诗歌语言的自然而自觉的应用.事实证明,口语入诗已是诗歌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我要说的口语入诗必须要提炼,否则,就不叫诗.因为诗歌是有意象的,言辞通过意象的表达给人以优美,再加之意境的深邃旷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沉醉在思维的联想空间里而得到对作品的审美.美是无尽的,口语是直白的,但是口语是人们最熟悉的语言,是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用它交流,用它表达意愿,使用频率产生亲切感及依赖感.换句话说,用口语写诗很容易让人们的大脑思维接受知识的表达.但是口语有低俗的、直白的、也有大量方言拗口的、有别的地方不能懂的,在使用口语写诗的时候必须进行提炼、取舍,否则虽是自然了,也成不了诗,而成了生活里的说话.

口语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熟悉的语言,也是最常用、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由于经常使用而熟能生巧.写诗用口语,关键在一个“巧”字.如何把语言应用巧妙是写诗的技巧.人类在平时的说话中,大多情况断断续续,随着事物的发展和行为的变化说话,而不会像写文章一样整篇整章的说.为此,在写诗歌的时候,就得提炼口语,要把话写得连贯起来,精彩起来.诗歌本身就是文章,只因体裁的不同而产生分行,看上去像说话一样——断断续续,可诗歌毕竟不是口头说话,而是文章的艺术性使说话得到升华,何况内涵的美更使语言走入了脱俗.应用口语写诗,就是要把这种语言升华起来,化腐朽为神奇,度精神于圣殿,给人以美轮美奂的审美感受.精神的愉悦是对文明的感知,口语的升华是对文明的进步,提炼口语,以熟悉的语言写诗是使人们的思维容易接近升华,同时也是对文学边缘化的一种缓解或补救.如今,文学的受众走入了怪圈,读文学作品的人几乎是文学爱好者,其他大多只爱挣钱、、影视,不喜欢读文字的深奥,倘若换成口语,或许是另一回事,因为语言的熟悉导致读起来不费劲,更难得的是由亲切而产生自然感.有了这种自然感,诗歌语言当就是另一回事.

尾 语

诗歌语言的自然不是简单的说话,也不是简单的文字,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研习深究才可达到,具有多方面技术含量和应注意的细节.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把语言应用到高含量高技巧的写作,我们的生活都可以写成诗歌,关键是看怎样来把握技巧,怎样来调动情感?魅力所在是给人们共鸣,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感受中审美.

美的诗歌一定是自然的,自然和谐是大家的共识,自然的美也包含了简洁的美,跳出旧框框套套,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把符合诗歌要素的诗歌元素淋漓尽致体现,最终为诗歌服务才是最高要求.

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诗歌本科诗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论写作和诗歌和语言方面论文范文.

论唐祈诗歌中的刚健知性写作和柔性抒情写作
唐祈的诗歌除了有九叶诗派象征主义的共同特点之外,有着明显的个人特点 他所有诗歌都有着浓郁的个人生命体验底色,表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细腻的观察、敏感的心灵和对事物的沉思 他的诗歌创作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阶.

命运之书:食指诗歌论稿兼与当代诗歌史写作的相关问题
对于一个从1960年代中期就开始写作的诗人而言,食指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仅194个诗歌页码,收诗120余首,只能说是一本薄薄的诗集 这“薄”本身即蕴涵了某种隐喻意.

一份提纲:关于90后诗歌或同代人写作
田田13岁了 13岁意味深远青少年,看13的电影,独自外出,随时会坠入情网 让父母最头疼的,是第二次反抗期的开始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次反抗期在3岁左右——行动上独立;第二次反抗.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写作教学
进入高中后,写作训练的范畴和维度在慢慢拓宽,高中语文课堂上除了要让学生具备常规的议论文或者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外,也可以慢慢锻炼学生的诗歌写作技巧,这是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训练 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