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流行文化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类论文范文集

主题:流行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该文是关于流行文化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农村青少年和流行文化和态度相关论文范文.

流行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流行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

李琼瑶1 沈潘艳2 辛 勇2

【摘 要】目的:探究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方法:采用Inquisit3.0专业软件设计编写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SC-IAT),对93名12-14岁的乡镇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在内隐层面上,农村青少年认为流行文化是积极的,并且农村青少年流行文化内隐态度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无论是电视作品、综艺节目还是偶像等流行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农村青少年对其看法均是积极的.结论:农村青少年喜爱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生活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 流行文化 内隐测试

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域内,由广大群体互动产生并被大众普遍热爱和传播的文化[1].它通过手机、电脑、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介影响着青少年,成为形塑当代青少年价值准则、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重要文化参数[2].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流行文化日益蔓延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等流行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农村青少年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流行文化越来越强烈地、多方位和多渠道地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态度到底如何呢?这是本研究将要探讨的主题.

心理学家普遍认同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认知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特点、知识、信念、评价等;情感是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行为倾向性是个体可能会对态度对象做出的反应或某种行动方式的倾向性.此外,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个体对同一态度对象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内隐的、无意识的、可自动激活的态度,称为内隐态度,另外一种是外显的、有意识的态度,称为外显态度[3].研究表明,人们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并不一定一致,内隐态度更加真实可靠[4-5],且更能预测人们未来的真实行为[6].综合以上阐述,本研究将从内隐态度的角度入手,探讨农村青少年对于流行文化的态度.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川某乡镇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60人,男生30人,女生30人.所有被试均一直生活在农村,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了解电脑的简单操作.

(二)实验材料

本研究将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的方法来测量被试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是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IAT局限于测量联想的互补对之间的相关程度,而非单个联想的绝对强度[7],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种类都有一个天生的配对物.当仅仅只需要对单一种类进行内隐联想时,IAT就显得无能为力了.SC-IAT用来测量和单一态度对象之间的联结强度,是对内隐联想测验的一种修正[8].研究表明,SC-IAT的信效度相对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量工具[7].

本研究所采用的概念词(积极词和消极词)和属性词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对农村青少年的访谈来决定.最终选取的积极词(15个)为:搞笑、好玩、幽默、积极、轻松、喜欢、爱好、热爱、仰慕、欣赏、追捧、着迷、接纳、肯定、重视;消极词(15个)为:严肃、古板、消极、无趣、沉闷、讨厌、厌烦、痛恨、嫌弃、反感、排斥、拒绝、否定、鄙视、回避;流行文化(10个)的概念词为:TFBOYS、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小苹果、一年级、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青春修炼手册.

(三)实验程序

采用Inquisit3.0软件编制对流行文化内隐态度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实验由两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包含24个练习测验和72个试验测验.在第一阶段(流行文化+积极词),将流行文化的概念词和积极词分类在E键上,消极词分类在I键上.为了防止被试形成反应偏差,流行文化的概念词、积极词、消极词以7:7:10的比率随机呈现.在第二阶段(流行文化+消极词),将积极词分类在E键上,流行文化的概念词和消极词分类在I键上.流行文化的概念词、积极词、消极词以7:10:7的比率随机呈现(实验程序见表1).靶子词出现在屏幕,直到被试做出反应后才消失.如果被试判断错误,在屏幕出现红色的“×”,提醒被试重新做出正确反应.所有靶子词均为白色36号黑体字,实验程序的背景为黑色.

(四)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概念词与属性词组合的相容性,分为相容和不相容两个水平.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是指实验中流行文化概念词和积极词配对,不相容是指流行文化概念词和消极词配对.因变量为被试做出相应反应的反应时(ms).

(五)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个别施测,被试在安静明亮的教室里接受实验.被试坐在计算机前,注视计算机屏幕,对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刺激词进行分类,对左边的归类用“E”键反应,对右边的归类用“I”键反应.整个实验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六)数据分析

根据Karpinski等人的方法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9].首先将反应时高于10000ms,低于350ms的实验数据删除.然后对错误反应的反应时进行修改,将其替换成其所属组块的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并加上400ms的惩罚.然后计算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之差,再除以所有正确反应(不包含原先错误反应)的反应时的标准差,所得数值叫作D分数,用该D分数来代表内隐态度.

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导入SPSS13.0中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分别将男生、女生的相容任务反应时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进行比较,并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男生、女生在内隐流行文化态度实验中,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均显著低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

对男生内隐态度的D分数(M等于0.24,SD等于0.29)与女生内隐态度的D分数(M等于0.26,SD等于0.3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内隐态度的D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t等于-0.85,p>0.05).

三、结语

本研究采用SC-IAT的方法对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他们对相容任务(流行文化+积极词)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任务(流行文化+消极词)的平均反应时,流行文化更多地与积极词联系在一起.这一结果说明,农村青少年对流行文化更多持积极的态度.对于当今的农村青少年来说,流行文化已经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在放学之后的活动比较单一,除了做作业、帮家人做家务占据一部分时间之外,大多数儿童的课余活动基本上只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和伙伴玩,另一个就是看电视,看电视花费闲暇时间的45.9%[10].看电视已经成为农村青少年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从农村青少年的口中,不难听到流行词汇、流行音乐,他们也会靠一些电视综艺节目、网络游戏打发时间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在农村青少年眼中,流行文化是好玩的、搞笑的、让人轻松愉快的,对流行文化自然是肯定、接纳和热爱的.

毋庸置疑,流行文化能丰富农村青少年的生活,能让农村青少年紧跟时代流行的步伐.但应该注意的是,在没有充分的价值辨别能力之前,孩子所看到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其价值观的形成基础.流行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太健康、不太积极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其加强引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节目和看电视的时间是家长常用的两种方法,家长的监管和控制是减少儿童受到媒体不良信息侵染的比较有效的途径.方能避免流行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2]岳璐,蒋超.农村青少年中流行文化的传播态势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89.

[3]Wilon T D,Lindsey S,Schooler T Y. A Model of Dual Attitude Psychological Review[J].2000,107(1):101~126.

[4]吴明证.态度强度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388~391.

[5]杨治良,高桦,郭力平.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J].心理学报,1998,30(1):1~6.

[6]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993~1001.

[7]温芳芳,佐斌.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8~833.

[8]Karpinski A, Steinman R B. The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1):16~32.

[9]袁玉荣.青少年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0]叶敬忠,潘璐.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之留守儿童别样童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34.

(作者单位:1.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与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XKWCN2015YB11)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琼瑶(1991-),女,汉族,四川营山人,教育技术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通讯作者:辛勇(1961-),男,汉族,四川巴中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本文结论,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农村青少年和流行文化和态度方面的流行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流行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内隐态度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及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生相应转型,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其中,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作为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语言文化词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实证
麻珍玉(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非学习任务的生活常用词汇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 旨在探讨英语学习中生活常用词的隐性学习效果 统计结果显示.

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摘 要】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独具亲和力,它构成了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文化背景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流行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 它不仅作用于个体政治人格的成长,还影响着政治文.

上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大盘点
港台歌曲·追星上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可谓群星璀璨、金曲如潮李谷一的乡恋、朱逢博的白兰鸽、王洁实与谢莉斯的校园晨曲、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苏小明的军港之夜…&he.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