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艺术指导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指挥艺术指导和学生的排练教学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艺术指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指挥艺术指导和学生的排练教学,本文是艺术指导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艺术指导和排练教学和指挥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艺术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指导记录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内 容 提 要]作为指挥艺术指导,在日常排练教学的过程中,用两架钢琴代替整个交响乐队或合唱队,从乐曲的速度、力度、和声、音乐风格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由浅入深,通过合作实践的不断磨合,以客观真实的旁观者角度,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将指挥法中的技巧融会贯通于具体作品,使其手势能够真正有效的作用于乐队及合唱队.

[关键词]艺术指导/指挥/排练合作/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4-0194-8在指挥的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由两架钢琴充当交响乐队或合唱队,为指挥服务,是时下专业音乐院校日常教学最普遍也最经济的教学方式.然而,钢琴艺术指导并非指挥专业教师,在与学生的排练教学合作中,应如何给予学生有价值的帮助,本文仅就此问题试探讨一二.

一、指挥艺术指导应客观地执行指挥所示

在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招聘钢琴艺术指导一职时,曾有一位指挥教授提问应聘者:作为指挥系的钢琴艺术指导,在弹奏时应该主动还是被动?应聘者急忙阐述主动与被动的辩证关系.提问者不满意,仍然追问,那究竟应该主动还是被动呢?最后,应聘者说,如果硬要在主动与被动之间选择一个,作为指挥系的钢琴艺术指导,我们在弹奏时应该被动.

与声乐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等其他类别钢琴艺术指导最大的区别在于,指挥艺术指导并不是直接参与到音乐的二度创作中,而是要作为旁观者,以乐队队员的视角,被动、客观、忠实地反应出指挥所给手势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恰恰也是判断一名指挥艺术指导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

看懂指挥,执行命令,提出问题,合格的指挥艺术指导至少要能够做到这三点.

(一)看懂指挥

指挥艺术指导弹奏时要求眼到、手到、心到,看谱、看指挥和演奏要同时进行,同步完成.对于一位钢琴演奏者来说,看懂指挥,这个要求其实并不容易,尤其当面对指挥学生千奇百怪的动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表达方式时,想看懂就更难了.

首先,指挥艺术指导要熟知指挥手势的各种图示,最基本的有2拍、3拍、4拍、6拍.对于自己演奏的乐谱上的各种节奏和速度也要预习,做到心中有数,进而能够预估到指挥的图示,在实际演奏中才能流畅自如.遇到较复杂的复合节拍,例如5拍、7拍,指挥通常会根据音乐的形态将其进行划分,如5等于2+3,或者5等于3+2;7等于4+3或者7等于2+3+2等.这时,只有心中提前有了预判,当指挥进行到较为复杂的节奏变换手势时,我们的思路才能够及时跟上.

另外,每个指挥都有自己习惯和喜好的表达方式,要尽量适应各种不同的指挥风格,即便是不好看的姿势,不常见的套路,只要它是管用的,也要能够敏锐的抓住节拍,按令行事.有的指挥会要求钢琴模仿欧洲的交响乐队,发音在“点后”,即发音在指挥的拍子下去之后的反弹上而不是在下拍的时间点上,那么我们在弹奏时,所有的发音时间都要向后推移.

(二)执行命令

严格的执行指挥手势所表达出的命令,即使这个命令是错误的!这正是指挥艺术指导的最大价值所在!

有人曾戏言,可以用挥CD的方式来进行指挥系的日常教学,这样既节省人力物力,CD的音响效果又好,还有各种可选择的版本,何乐而不为呢?然而,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病在于,CD演奏出的,是录制CD的指挥所挥出来的乐队音响,而不是学生挥出来的.这样,学生不仅学不到任何有用的指挥技巧,反而认为自己的手势可以发生如此美妙的音响,产生错觉,以至误人子弟.因此,这种“闻鸡起舞”、“听音乐做体操”的方式是万万不可的.

合格的指挥艺术指导,是不加任何主观的判断和理解,紧跟指挥的思路,敏锐的表达出指挥手势带来的任何变化,这变化包括速度、力度、演奏法、不同乐器(人声)的音色、质感、音乐性格、情绪等等.当然,也必须能够如实反映出指挥学生的错误手势所带来的错误音响.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听到与他心中预判不相符合的音响,才能意识到出了问题,进而寻找问题的根源:导致错误的是读谱不细致还是手势不明确?是想到了却没做出来还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学生根据听到的音响调整自己的手势,尝试与双钢琴的再次合作.针对他改进的部分,我们需要及时的弹出区别,让学生意识到不同手势带来的不同音响效果,进而进行取舍.然而对于仍旧不理想或者错误的部分,我们不能就此放过,要刻意夸张的演奏出来,让学生意识到并加以重视,留待课后思考或由指挥专业教师进行修改和指正.这样,会使学生们更注重读谱的细节和聆听乐队的演奏,从而更敏锐的发现问题,正确细致的解决问题.

(三)提出问题

在合作排练教学中,钢琴艺术指导的提问应该是准确犀利、一阵见血的,这里所指的问题,不仅仅是与排练乐曲相关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与音乐有关的问题,而是包括任何问题.

一名指挥,他所面对的可能是职业的交响乐团,可能是业余的学生乐团,可能是平均年龄六、七岁的童声合唱团,也可能是街道居委会退休大爷大妈们的群众歌咏队,受众面的广阔,决定了指挥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来面对各种质疑甚至是刁难.最常见的比如:指挥,你的手势我看不懂,能不能换一种?指挥,这个地方你没给我们,我们怎么进入?……作为排练的领导者,指挥有责任让所有队员都在愉快融洽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的再创作,而面对五花八门的提问,指挥也要有能够及时调整自己情绪和思路的本事,机智敏锐地回答问题或者巧妙地回避尴尬问题,自如的掌控排练节奏.

当然,针对排练乐曲,我们可以提问有关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目的,共同探讨作品本身的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配器手法、声部或主题进入、甚至是表情术语等具体问题.在问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准备总谱的案头工作是否用心和仔细,还能够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了解他们在查阅众所周知的文献资料后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理解和想法,在检验学生的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音乐认知的视野.

二、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过程

(一)总谱准备阶段

1.版本的选择

指挥家吴灵芬教授有一句名言:“总谱即宪法,指挥必须百发百中!”意为谱面上标明的所有记号指挥都必须严格遵守并在手势上有所体现.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清晰、准确、版本更佳的总谱.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学生购买正版书籍或在图书馆借阅国内外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正版谱子,而不是网上随意下载的、来路不明的版本.即使是这样,由于各出版社的自身标准良莠不齐,校验等级高低有别,也会出现错误百出的“正版总谱”.这时,作为指挥,要能够分辨总谱版本的优劣,即使面对一首全新的作品,也要能够辨别谱子的正确与否.

作曲家奥兰多·迪·拉索(1532-1594),是文艺复兴晚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这首《回声》是他流传最为广泛的作品.作曲家用双合唱队的编制,通过二合唱队完全模仿一合唱队的音响,来模拟回声的效果.

例1-1为混声合唱版本,例1-2为童声合唱、同声合唱版本.

可以看到,两个改编版本的速度标记不同,调性不同,节拍不同,和弦排列方式不同,歌词译配不同,但旋律音调是完全相同的.通过视唱我们会注意到,例1-1的一合唱队与二合唱队的调式也不同,一合唱队为A大调,二合唱队为a小调.同名大小调的碰撞,在作曲家所处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二合唱队完全模仿一合唱队的写作手法,因此谱面上应该是缺印了二合唱队的调号——三个升号.第5小节男低音声部第三拍的D音,经过和声分析,也是错误的,正确应为E音.对于这样错误百出的版本,指挥若不能分辨对错予之纠正,就应果断弃之,直接选用更佳的版本.谱例1-2的版本,除了中文译配之外,还为我们标记了原文,有能力的合唱团可以用原文演唱,更能体会作品的原汁原味.

2.案头工作

有了正确(版本更佳)的总谱,学生可以开始总谱准备的案头工作了.包括对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作品社会背景的拓展阅读,该作曲家其他相关作品的浏览视听,深入分析待挥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配器手法,写作织体,特性音程,乐句划分,查阅谱面标记的音乐表情术语,设计指挥手势,分配左右手功能等等,并在尽量保证谱面整洁的情况下,用铅笔或红蓝铅笔进行简单标记.此时可以适当的借鉴音响音像资料,用来熟悉总谱的整体音响效果,但切不可跟着音响,边听边挥,亦不可学着音像资料,简单模仿.要着重练习速度变化、力度变化等难点部分,设计出多套方案,在排练合作时,全方位检验自己的指挥手势是否奏效.

而指挥艺术指导则需校对总谱与双钢琴谱,两者的排练号、小节数是否一致,声部是否编写适宜,有无缺漏、错音,必要时加以更改、修补、缩编.笔者在拙作《浅谈指挥系钢琴艺术指导的职责及其特殊性》(发表于《乐府新声》2014年第三期)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当然,练琴,亦是必不可少的.

(二)与学生排练合作阶段

在“被动客观”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则需要主动出击,准确掌握排练节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为指挥“服务”.

1.确立正确的速度

电影《大腕》中有一个情节:民乐队正在排练哀乐,葬礼主办方认为曲子太悲,要求换一首乐曲,指挥说,全体队员注意,我们还是这首曲子,用快两倍的速度来试一下.于是,我们听到悲戚的哀乐气氛全变,成了喜气洋洋的迎新曲.这当然是比较极端且荒诞的例子,但它也恰恰说明了速度对于一首乐曲的重要性.因此,在指挥排练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乐曲速度至关重要.

一首乐曲,可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速度诠释,那么,如何判断正确与否呢?

首先,有些作曲家会在谱面上标明此种标记: 等于 120.因此,毫无疑问,120的速度应为恰当的速度,而根据个人喜好,正负相差10%-15%都可以算作比较合适的速度范围.大于这个正负范围,都是值得商榷和讨论的.

其次,有些乐曲谱面上没有明确的速度标记,而是写了例如Lento(慢板)、Allegro(快板)等一些音乐术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常规的速度来处理,即Lento 等于52、 Allegro 等于 132.[1]

再次,如果谱面上没有出现任何速度标记,或者只是写了模糊的情绪提示,如激烈的、悲伤的等形容词,我们可以认为,作曲家没有特定严格的曲速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令演奏者和听众都舒服的速度呢?我们可根据整首乐曲当中最小时值音符的演奏速度或演唱时的歌词密度来确定全曲速度.

这是一首著名的秘鲁歌曲,具有典型的南美洲音乐特征,曲首没有给出明确的速度标记.通过读谱我们发现,旋律在最高声部,其余声部则是交织在一起的节奏性织体,形成了一个类似打击乐鼓点的节奏型,最小时值的音符为十六分音符,歌词的密度为一音一词.视唱之后可以感受到,当速度为 等于86-92的时候,十六分音符可以做到音准正确、咬字清晰,其节奏感觉轻快、活泼,非常能表现南美音乐的乐观气质.

2.均匀稳定的细胞音符

人不是机器,无法像节拍器一样做到分秒不差,但是,帮助学生建立均匀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会令他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益匪浅.这里所说的内心节奏又称为“细胞音符”,即乐曲中最小时值的音符.

在交响乐作品中,常见某一声部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或者三十二分音符,这个声部的人数可能是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时,这些乐队队员需要指挥准确的击拍,才能整齐的演奏这些“细胞音符”.在面对两架钢琴的排练中,如果指挥的手势稍有犹豫或是忽快忽慢,心中的速率不稳定,会让两名艺术指导产生速度的不确定感,从而无法均匀地、整齐划一地演奏.而这样的失误到了乐队中,更是会被成倍的放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建议指挥学生放慢速度,心中默念细胞音符的节奏,将每一小节甚至每一拍都用这个节奏型填满.另外,还可以借助节拍器进行练习,强调每一拍击拍点的准确性.

上例中可以看到,长线条的旋律出现在大提琴声部,但是,此处小提琴声部——包括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共计30个人左右——的三十二分音符是乐曲的细胞音符,它们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必须相对准确和平稳,不应做过多的快慢变化处理.而每拍正拍都有休止符,这样的节奏型则更需要指挥准确的拍点,演奏员们才能根据拍点下落后的反弹时间来演奏出后面的三个三十二分音符.

3.力度

作为乐队和合唱队的领导者和精神核心,指挥的手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寸一厘,甚至一毫米的动作都能挑动大家的神经.一般来说,指挥的手势越大,所示的力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指挥的动作幅度会因作品的风格流派、乐队合唱队的规模、个人的喜好习惯、甚至排练当天的天气状况、健康情况和心情喜悲而产生细微的变化.因此,在排练中,艺术指导的任务是,根据总谱中的力度标记,随时监查指挥是否给出了与之相符的手势信号.如果手势所表达的意图模糊不清或者会令演奏(演唱)者出现理解歧义,应及时叫停,提请指挥注意或者请指挥试着换一个更清晰明确的示意.

可以看到,短短的16小节中,有三次cresc.----p的进行,即紧跟着渐强之后的并不是一个相对强的力度顶点,反而是一个新的相对弱的力度层次,这也是贝多芬交响乐中经常用到的非常具有他个人特点的戏剧性写作手法.对于演奏者来说,这个渐强之后的意外之弱,需要格外的注意,因此,指挥也就有责任,用清晰有效且具有震慑力的手势提醒大家,严格遵照“贝多芬的意愿”来进行二度创作.

4.准确的声部进入及声部方位

指挥排练教学时,学生面对的是两架钢琴,但我们希望看到,学生想象出整个交响乐队的规模和实际位置,并根据总谱的要求,手势上给出准确的时间点和方位点.对于交响乐队每个声部的舞台位置,每个指挥都会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一般来说,常规的交响乐团舞台座次表如下:

按照座次位置,提前给每个即将进入的声部恰当的示意,准确的起拍尤为重要.指挥的起拍包括很多信号: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也就是两架钢琴一起演奏时,指挥的手势是否能让两架钢琴落键发声整齐;两架钢琴演奏的速度是否统一;力度是否统一;针对不同乐器(包括人声)的起拍是否体现其呼吸方式和演奏法;是否提示了音乐需要的情绪和性格……准确的起拍是指挥一生都要修炼的专业技术,艺术指导可以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意识到并开始思考,真正解决问题或许需要指挥主课教师的专业帮助.

5.大胆唱出来

遇到学生手势摸棱两可或者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检验他们对总谱的熟悉程度,这就是——准确的唱谱子,唱出每个声部.鼓励学生大胆唱,开动脑筋,拓展想象力,开发各种象声词,如邦~,嘣~,嚓嚓嚓嚓,哒嘎哒嘎,波咯气咯波咯气咯,特克塔特克塔……用来描绘乐队每个声部发出的各种音响效果和演奏法.

通过指挥自己的演唱,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他的视唱练耳程度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乐队音响中是否可以明察秋毫;他想要什么样的音响效果,而他的手势是否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他是否真的明了乐队在演奏些什么,抑或只是在装模作样的打拍子;对于某个声部甚至某个音的演奏法,他的确切、具体要求是怎样的;他对于和声走向、内声部织体、低音线条是否视若无睹,而只听到了旋律;他对作品风格的把握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太过自我的把古典风格的乐曲诠释的过于浪漫和自由……

在合唱作品中,指挥要做到能够准确唱出歌词,如果是外文,需要知道每个单词的确切意思.因此,合唱指挥也要兼修如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语音课程.

(三)艺术处理阶段

1.作品风格的把握

音乐史中各个艺术时期特征鲜明: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全盛;巴洛克时期由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变;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确定了曲式结构,明确了各种终止式的功能;浪漫主义时期则将个性化的旋律及和声发扬光大,乐器的改良也为音乐的表现力带来很多色彩性的手段.

指挥的个人音乐风格更加因人而异,百花齐放.即便同一指挥家,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的处理也不尽相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从1947年至1988年间,共指挥过23次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其中1次为改编的欧盟主题曲),其中8场录音室录音,15场现场演出.1947年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的第一乐章时长为16分01秒,1986年在萨尔斯堡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的第一乐章时长则为15分11秒.这50秒的速度差异,对于严谨的古典主义作品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处理空间,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则更加富有个性.

柴可夫斯基这部交响乐又名悲怆,旨在描绘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作曲家在描写人们为生活奔忙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不可避免,欢乐转瞬即逝.

谱例所示是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谱面上可见,音乐表情术语标明,teneramente(柔软地,温柔地,亲切地),molto cantabile(非常富有歌唱性的),con espansione(有表情地,有表现力地).可见,作曲家期望,与阴沉不安的主部主题相反,副部主题刻画的是美好短暂的欢乐、希冀.短短12小节,作曲家标记了一百多个表情记号!对每个声部都有细致而具体的要求.从93小节开始,作曲家频繁变化速度:incalzando(渐快并渐强地),ritenuto(突慢),come prima(如开初那样)……来表现心情的极度起伏和对梦幻般美好事物的向往.每个指挥对rubato(伸缩速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但整体上需保持乐谱所指示的基本速度,而其中各个单拍的拍速稍有不同变化.在把握这个分寸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利用弦乐和铜管的张力,做足强弱变化,展现速度的弹性,最大限度表现出对美好希望和终极快乐的揪心渴求.

2.和声的语汇

指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和声走向,正格、变格终止式的特性化处理,抓住凸显音乐风格的特征音程.

谱例为这首作品的中间段落.可以看到高低两声部为上下八度的模仿,中声部为和声背景.随着音乐的展开,纯五度的音程背景进行到不协和的增四度,主题动机也随之不断向上扩张.直到全曲部分,中低声部连续以平行六和弦向上模进,点停留在大七和弦的尖锐音响上.排练时需抓住中声部的和声进行,由协和向不协和的推进,使音乐由静到动,不断增加张力,展现浓云密布、山雨欲来的音乐形象.全曲虽然没有歌词,但大胆的音区跨度,细腻斑斓的和声运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指挥个人的形象仪表

大学生正是个人性格张扬、爱美的年纪,但对于一名指挥来说,要通过展现形体动作在舞台上表演,因其受众面广泛,所以更容易受到质疑和刁难.且不说诠释音乐的准确与否,单就个人形象而言,要尽可能的避免不恰当的着装带来的麻烦.

指挥的服装和饰品应简洁大方,衣着穿戴得体精干,这样能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威慑力和权威感.我们建议指挥学生在排练时,尽量避免身着奇装异服,避免过于紧身、过分暴露的服装,不要穿蝙蝠衫,荷叶边袖,或者一有动作就会摩擦发出声响的衣服,不要戴厚重的围脖.可略施粉黛,但不要浓妆艳抹,避免染烫颜色过于艳丽的发色、喷洒过量的香水、涂抹艳丽的指甲油和佩戴颜色和质地过于夸张的饰品.以上这些均会分散乐队队员和合唱队员的注意力,扰乱视线,使他们的精力无法集中在指挥的手势和排练的进程上.

一名合格的指挥,要完全摆脱自身的外形局限,体型虽瘦但音乐可以壮实,个头虽矮但音乐可以高大,其气质应是既能不怒自威,又可平易近人.在指挥进行当中,整个人,整个躯体和精神,包括发、头、眼神、面部表情、颈、胸、臂、手、腰、腿、脚、甚至身体周围的空气,都投入音乐,排除一切干扰,服从音乐的需要.

指挥艺术指导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每堂课都要从头到尾认真而忙碌地弹奏,却鲜有与学生一起登台表演的机会.但是,在陪同学生一遍遍练习的过程中,亲眼看着他们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看着他们从毛头小娃成长为指挥台上身着燕尾服率领数百众将驰骋音乐海洋的领袖,这也正是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指挥艺术指导的价值和欣慰所在.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王虎)

上文评论:这是一篇适合艺术指导和排练教学和指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艺术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艺术指导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现在虽然包装设计课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基础教学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只有培养出具有更加丰富的实.

现行高职高专艺术课程对学生素质培养推动作用调查和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 要】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面临高职高专学生艺术教育的缺失,阐明高职高专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我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实际及本人从事的艺术教育工作的探索研究,有针对性地.

高中物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
在高中阶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是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相应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全面促进学生成长,而且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正处于养成以及提升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于.

立足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摘要】随着教学制度的发展和进步,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作为中职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 中职生只有不断通过中职计算机的学习,从计算机领域中发现当前的网络时代元素,从计算机课程中领略当前信息技术和科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