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摄影艺术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民国时期摄影艺术探析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摄影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民国时期摄影艺术探析,本文是摄影艺术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跟摄影艺术和民国时期和探析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摄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摄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导论论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社会的动荡带给整个国家巨大的变化.19世纪摄影术从西方传入中国,20世纪初摄影术才进入大众视线.五四运动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带动了画意摄影的发展,中日战争的爆发,促进了纪实摄影的发展,民国摄影与国际摄影同步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民国时期摄影理论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并未作为大众艺术,而是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无法被接纳为艺术.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很多民国文化开始关注摄影术,特别是著名思想教育家蔡元培将摄影术定义为一种应用工艺,与图画具有相同的艺术性.出版家张元济、历史学家顾颉刚、画家丰子恺、徐悲鸿等人都认同摄影的艺术性,随着文化名人提高了对摄影的关注度,社会增强了对摄影内涵的关注,中国摄影也开始发展.

刘半农曾在中国第一部摄影理论著作《半农谈影》一书中嘲讽了商业摄影呆板的形象,提出了摄影是个人表达的观点,并将摄影分为“复写”与“非复写”两大类.复写摄影是指对现实事物客观的记录,是摄影的本质属性,而非复写摄影是指在对现实事物客观记录的基础上,增加作者的思想,反映摄影者的情感.同时,刘半农提出了“美”“艺”“术”结合的美术摄影概念,运用传统美术绘画的色彩、构图、影调等手法类比推出美术摄影的创作手法,与西方画意摄影艺术理念基本相同,并探索了“清与糊”“*糊”“美术糊”与构图的关系,建立了系统的摄影审美体系,可以说这些理论是对当时摄影理论的一大推动,也为当时的摄影术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二、民国时期的摄影风格

摄影初传入中国时,受到经济、技术、摄影师地位的制约和限制,摄影术作为匠人手艺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传承,摄影术也仅仅是记录社会的工具和手段,无法被称为高雅艺术.进入20世纪,干板和软片的出现带动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摄影的普及.辛亥革命后,一大批知识分子加入了摄影行列,推动了摄影艺术向高雅艺术发展.

(一)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摄影艺术中形成的重要摄影形式,追求画面风格的唯美,呈现人文美和自然美.民国时期画意摄影师主要有陈万里和郎静山,一南一北带领我国画意摄影的发展.

陈万里,江苏吴县人,是中国早期摄影开拓者,在中国摄影史上开创了很多第一,如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艺术写真研究会,又被称为“光社”,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个人摄影集《大风集》,中国第一部纪实摄影作品集《民十三之故宫》,第一个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影集不仅展现出陈万里自我的个性,而且展示了中国摄影艺术的色彩,呈现出摄影民族化的艺术特色.陈万里积极探索传统艺术与摄影相结合,寻找中国画的黑白水墨与黑白摄影的结合点,并运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指导摄影艺术创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摄影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画意摄影风格.

郎静山,浙江兰溪人,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美术思想运用于摄影艺术,与陈万里一起组建中华摄影学社,形成全国美术摄影中心.郎静山用照相机代替画笔,将中国画的山水意境融入摄影艺术中,创造了“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集锦摄影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水墨渲染美感的作品.郎静山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试图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与黑白摄影术相结合,并将中国古典画中的“气韵、骨法、应物、随类、经营、传移”六法运用到画意摄影中,将具有写实、再现、模仿的西方传统美学与写意、抒情、言志的东方传统美学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获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集锦摄影法不仅推动了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也使得他获得世界摄影界的认可,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荣获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发的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呼,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摄影师.

金石声、吴君磊、胡伯翔等民国时期有名摄影师,与陈万里和郎静山共同推动了民国时期画意摄影的发展,并且推动题材和审美趣味更符合大众视觉体验,在民间深受欢迎,使得摄影艺术成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

(二)纪实摄影

民国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纪实摄影师,具有强烈的社会指向性,西方和东方纪实摄影都是通过图像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纪实摄影没有停留在对人类悲惨命运的记录,而是在照片中加入了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使得照片具有人类尊严.摄影师将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群和边缘人员,特别是城市中底层劳动人民,展现社会发展对其的真实影响,表达大时代背景下社会症结,以期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在此期间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摄影师,如拍摄少数民族影像的庄学本,聚焦社会底层阶级生存问题的沙飞和关注战争与国家命运的方大曾,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摄影,深刻思考社会,表现出社会问题的多层次与多角度.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表现出当时文人对社会的关注,符合当时的民众意识,具有一定的道德感召力,并且摄影师通过报纸和杂志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不仅达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也呈现出作品的社会意义.

在战争的背景下,庄学本、沙飞、方大曾等纪实摄影师在题材、创作方法和图像风格上发生了根本的审美转向,作品不再是画意摄影的宁静悠远,而是深入社会直面战争,展现雄壮的民族气节,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方大曾和沙飞拍摄了一系列反映抗日战争前线的作品,有排列整齐斗志激昂的部队,也有战壕中视死如归的士兵,也有落日余晖下孤独的哨兵身影,挺拔的身姿、锃亮的机,都给观者带来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渲染了浓厚的悲壮情怀.在战争面前,纪实摄影师对社会意识的觉醒,通过审美心态和审美追求的转变,达到对摄影艺术纪实属性的深入理解,形成了强调牺牲精神、英雄主义、弘扬民族大义的美学语言,建立了中国革命话语,并在战争后,成为和平年代摄影的重要组成.

三、民国时期摄影的影响

摄影在五四运动前,不被国人称之为艺术,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仅是达官贵族的消遣娱乐工具.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摄影受到广大文人的关注,逐渐进入大众视线.

画意摄影的发展推动了民国时期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艺术不仅表现在摄影师的创作作品,而且表现在作品的传播与艺术的传播.陈万里创办的“光社”和郎静山创办的“华社”,组织民间摄影师团体,开展采风、创作、开办展览,带动了摄影艺术在大众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摄影艺术,也带动了各地摄影团体的发展,使得摄影艺术被大众接受,成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得到艺术界的认可.摄影团体的发展,鼓舞了摄影创作者的,随着摄影受众的增加,为民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举办展览向大众宣传了摄影这一西方舶来艺术,为摄影活动探索出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摄影团体出版发行了摄影刊物,如《天鹅》《中华摄影杂志》,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接受西方最新的摄影技术、暗房技巧,宣传摄影艺术理念,普及摄影技术,培养摄影人才,对当时画意摄影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画意摄影追求画面构图、光影层次,为纪实摄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摄影作品感染力.同时,郎静山作品多次入围国际摄影展,不仅向国际展示了中国摄影师的实力,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摄影技术的融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增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纪实摄影在画意摄影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摄影师将镜头对准国难当头的底层人民,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唤醒国民,强调英雄主义,从战争中重生.民国时期纪实摄影理论和技术与西方纪实摄影不分伯仲,达到了世界同步水平,符合时代精神,代表了当时中国摄影的创作先锋.

结语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动荡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陈万里和郎静山为首的摄影师将摄影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创作了大量画意摄影作品,并在国际画展上屡获大奖,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艺术与东方传统文化结合的探索.随后,纪实摄影得到快速发展,摄影师创作了大量表现国家、民族命运的作品,以展现突出的社会矛盾,试图开启改良社会的目的.画意摄影和纪实摄影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两种摄影形式,表现出了摄影艺术发展与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展现出摄影艺术的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陈学圣. 摄影在传播时代——从民国期刊看摄影的发展[J]. 美术馆, 2009(1):75-97.

2.徐希景.“消遣”与“自我精神存在”(下)——民国时期“美术摄影”民族风格的探索[J]. 中国艺术时空, 2015(2):102-113.

3.邓音.浅析民国人像摄影发展的背景[J].新丝路, 2016(11).

4.魏浩安.20世纪30年代民国纪实摄影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5.

5.王思源.民国时期的文人与摄影[J].青年文学家,2015(2Z).

韩 锐:晋中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该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摄影艺术本科摄影艺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摄影艺术和民国时期和探析方面论文范文.

民国时期凯塞尔之三峡摄影观
陈 文作者简介陈文(1973),男,重庆巫山人,三峡电力摄影协会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长江三峡人文创作研究与视觉艺术传播 (三峡电力摄影协会,湖北 宜昌 443000)摘 要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米特里.

民国时期的遗产税征收为何几度搁浅?
本杰明兰·富克林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税收与死亡 ”有人把这句话延伸了一下“当死亡遇到税收,遗产税就来了 &rd.

民国时期的北京交通
1913 年民国北京政府进行的人口调查显示,北京有居民20 多万户、130 多万人,交通工具仍以传统的骡马、马车、轿子、人力车为主 根据1932 年的调查,北平市有自用马车100 余辆,营业马车200.

触目惊心:民国时期的活动
缘由之一政治谋杀民国时层出不穷的事件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要数政治谋杀案 其中,又以宋教仁和邓铿……的被刺身亡影响最大 宋教仁被杀案1913 年3 月20 日晚,在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胜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