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乡愁类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和文化的乡愁和记忆的追问类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乡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文化的乡愁和记忆的追问,该文是关于乡愁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乡愁和记忆和文化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乡愁论文参考文献:

乡愁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大地,意味着什么?生命的出发之所,回归之所,亦是扎根之所.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大地上过完一生,如果不特意将它提出来,那么,大地,便像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空气和水一样,万分珍贵而又稀松平常,不值一提.相反,如果特意提出来,就足见其在自己作品中的份量,这里面包含着符号的特性,绝不是表面上一个普通的篇目那么简单.

人的一生,漫长而又短暂,丰富而又空洞,充满抽象的意味而又被无数细节裹挟,倘若不用足够的事件和隋绪来填充,很容易像用牛栏关猫,大而失当.

因此,无论是“大地”,还是“一生”,谈论它们,都是一件冒险的事,需要驾驭语言的智慧,以及宏大而平稳的气度,用得好,众声喧哗,万像皆活;用得不好,悄无声息,万像无彩.作为一名写作者,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也很少有人去踩这样的雷区,除非有足够的才华和自信,如余华,用一个《活着》震慑全场,而路遥,也敢用《人生》写一个不足能够撑起人生之庞大的短篇.

而程耀东坚持以“大地”为自己的作品集命名,可见其个性化的质朴与农民式的执着,他相信哺育他长大的土地,热爱目送他出发的故乡,那个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处,边陲之地——固原.在他眼里,充满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魅力.即使可以选择一个更讨巧的标题来吸引眼球,他也无法放弃他的挚爱,那是他一生用笔去守护之所,也是他曾经远离而一直在渴望回归的地方,那是失去了的岁月,永远处在沦陷与重建的悖论之中,他以书命名为“大地”的方式祭奠过往,也以内里的文字做着留住记忆的尝试.在这种情绪的指挥下,《在大地上过完一生》以一种庞杂而又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极为纯粹的情感,对所有过去的快乐感到痛惜.每一个出现在他笔下的人物,都在他对家乡的回望里,充满忧伤.那些童年的瞬间,被牢牢地记住,往日的情怀依旧清晰,如同阳光下闪现的绣花针的光芒,一切如同牧歌,空灵美好.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可避免地永远处在背井离乡的现实之中,永不可能重回笔下所热爱和讴歌的美,这使他的整部集子弥漫着浓郁的“乡愁”,形成了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构成程耀东散文集的第一个关键词.

同时,他还把“一生”全部放置其中,他的一生,祖辈、父辈们的一生,写满起落,传奇,又何尝不是这大地上每一个人命运的缩影.不管是详细的,还是简略的;是丰厚的,还是单薄的,对已经流逝的岁月,残存于脑海中记忆的回顾,正是另一种形式的保留.这种保留再借由文字表达出来,便成了整本书的另一个关键词,“追问”.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在征战特洛伊的战争过后反航时,遇到很多诱惑.例如,来自美丽仙女卡吕普索的,有爱,并赐予他不死之躯,永恒之青春,这样的诱惑无论放在谁身上都会动摇意志,何况奥德修斯执着于囤归的故乡并不一定领土完整,爱人并不一定依旧在坚贞等待.然而奥德修斯毅然扬起了返乡的帆,宁愿让自己继续做一个会老会死的凡人.返乡的愿望驱使他突破千难万阻,最终回到妻子身边,重管昔日的土地,尽管那在神看来不值一提.

这便是“乡愁”.“乡愁”会催生许多形式各异的作品,“归来”是永远不会丢弃的主旨.新时代的乡愁是如何表现的呢?在大批写乡土的散文里,如何才能写出独属于自己的那片乡土?程耀东首先选择通过与城市的对抗来表现,尽管这种对抗看上去并不激烈.他写道,“在这很多年里,他们蜂子一样寻求用来过冬的蜂巢,而我带着感伤重新回到城市的屋檐下,在繁复的灯火里怀念西坡洼的过往和现在,大胆地想象她的将来”(《爱着我的西坡洼》),这种对抗是温和的,只是远离之后的怀念,看不出对城市的厌倦.而《村庄里的门》里,对城市的抗拒表现得十分明显,“生活在城市窄窄的巷道里,到处充斥着陌生、阴谋、喧哗、冷漠.除了这些词,我不知道还有哪些词能让我选择.居所自然是有的,但被棱角分明的线条界定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灵的压抑越来越厚,能长出根来,在健康的周围盘根错节”.近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几千年来最翻天覆地的,无论南北,几乎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目全非,城市化是发展的必然,大量涌向城市的人会像一根稻草一样,在灯火辉煌里迷惘,不知所措,深感陌生,而渴望回到出发之所,找到停泊的安定.然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风物,只有对城市的依赖与厌倦并存,才足够造成对乡土诗一般的回望.这种情感,越是对比,越是清晰.

流逝了的往昔总是会被自我蒙上一层面纱,过滤掉不快,剩下美.对乡村的美的讴歌,成了程耀东“乡愁”的原动力.在他的笔下,荒凉、苦难、落后、干旱的西海固,呈现出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才能感受到的美,这种美只有通过三十年长久相守的岁月才能体会.在《西海固笔录》里,这种美张扬到了极致.这种美,是风景的美,晴天的美,“石头静静地望着流淌的溪水,而溪水碎银一般闪着耀眼的光,悄无声息地流向遥远的远方.草刚刚破出土面,挨着地面的部分嫩嫩的一截鹅黄,稍高一点由黄变绿,地在阳光下舒展着”.雾天更美,“大地被浓浓的雾包裹着,像盖着一层厚厚的棉絮,怎么撕也撕不开一小坨来.原本光秃秃的沟壑梁峁倒像涂了一层粉脂,白白净净,仿佛婴儿的皮肤一般.”这种美,不论是人物美,群像美,还是“水被一块石头溅起白色的水花,慌了,男人们跳出水面,张皇地寻找自己的衣物……女人们哈哈的笑声回荡在沟里……走了男人,水坝的周围簇满了女人……露出白白的小腿,屁股下坐一千净的小石头……”个像美,个人的情意,无形中给这片干涸的土地注入清泉,使其丰润,充满韵味,在一个明月夜,约会的男女终于得以相见,“男人有些迫不及待地说:‘说什么,这不是见了吗?’几棵向日葵头开始晃动,月光也开始晃动.”这种美,又怎么离得了日久形成的风俗?它是文化的积累,是根基之关键,往往体现在对红白喜事的操办上.花轿、唢呐、鞭炮、糖果、枣子、谷草、敬酒……这是喜事的热闹;棺木、眼泪、肃穆、寂静……这是白事的伤感,“眼泪是人生的一个信号,出世的时候有,下世的时候也有”,这是感悟.

人总是这样的,年少时拼尽全力离开家乡和亲人,揣着怀念却不愿归去,离开得越久,怀念越情真意切,等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爆发时,家乡或许已面目全非.这便是作家坚持以文字留住村庄的缘由,只有通过文字,让曾经一起生活过的人们有意无意地阅读属于他们共同的村庄,从而以某种形式保全村庄的完整.“文字还在继续,我却陡然转身离开了西坡洼,当我的文字趋于枯萎的时候,再次回到西坡洼,他们已经离开很多年”.因此,无论是对于书写者程耀东,还是对于所有远离故土的人,离去,归来,深怀愁绪,永无止日,便是对“乡愁”最好的注脚.

“乡愁”当然不是孤立的,断裂的,它与过往密切相联.因此,对于过往的记忆,成了支撑乡愁的基础.作家对于记忆情有独钟,因为记忆便是历史,他们深深明白,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迅疾地成为历史,如同那流逝的水,无法回头,唯有记忆可以将它留住.首先是留在自己的生命里,积淀起自身厚度,然后是通过文字留在别人的记忆里,使生命的传承不仅是单纯的延续,更积蓄情怀的深致.“记忆中早年的山峦不知去向,只留下灿烂,妩媚以及包裹周身的韵致,致使我的文字无法访问你强大的盛开,也使我一次次失语于这满山遍野的雾一般的迷离.”(《写意固原》)程耀东对记忆近乎迷恋,而现实与过往的距离使记忆在其中充当了一个谜一样的角色,对记忆的追问便成了整个集子最吸引人的地方.

留住偶然的相遇,是记忆最真诚的表现.《记忆或者碎片》集中了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片断,使在路途上的经历,在窗内的观察,在山岗上的思考,在院落里的,在石佛前的凝视……成为组成生命的偶然元素,生命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偶然拼接而成,将这些偶然留住,并追问其存在的意义,使程耀东的文字在朴实中有了质感.

那些停驻于身边的风景,是记忆不断更新的动力.正如程耀东所说,“总有一些人正在努力地忘去,总有一些人在不经意之间,会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总有一些事情在物欲的长途上使我们停下,回味和记忆”,这种感受,在《留在老师身后的话丝》一文里最具有代表性.老师是儿时的记忆,二十几年后,老师已经白发苍苍,重逢使他们再次共同拾起记忆的叶片,将过去的时光重新演绎.在对那些场景、细节、笑容和情感回顾的时候,记忆的魔法体现其迷人之处,同时,对记忆的追问再次展开:保存记忆,究竟是为了挽留,还是为了必然的忘却?

留住时间褶皱里的痛与爱,是记忆丰盈生命的终极追求.此书中一些看似琐碎日常,青涩粗糙,与全书的抒情意味相违背的文字,反而将“记忆的追问”这一主题发挥得恰到好处,从而填补了诗意之中缺少的残酷感、现实感.通过《写给儿子的短章》里记述的从出生到十七岁的生长点滴,记忆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往往只是一些瞬间,而恰恰是这些瞬间铸就了永恒;《一个人的五年》写出了记忆里的艰辛、疼痛,以及生命的韧性;《身后的时间》《1985年的秋天》《在大地上过完一生》无不以记忆的方式呈现一个又一个丰厚的生命,一段又一段细碎而深沉的往事.

在这些篇章里,记忆看似毫无用处,又着实意义重大.用作家自己的语言概括:“时间是不会死亡的,活在时间里的人,当他们在大地上过完一生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死亡将自己揽入怀中,黑色将灵魂关进门内.”只要生命没有终结,对记忆的追问便不会终止.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阅读程耀东的散文,不可否认,《在大地上走过一生》作为散文集,不是完美的,它的庞杂使它看上去显得不那么纯粹,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值得被他的家乡固原永远保存的集子,因为它精准地表达了乡愁,并长久地保留着对记忆的追问,这是一个灵动而丰富的生命上下求索渴望达到的,给后来的写作者树起了一个乡土散文的写作高度.

王芳,1970年生,湖南益阳人.主攻散文和文学评论,出版散文集三部,在国内多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有多篇评论刊于《名作欣赏》《北京文学》等刊物.现供职于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本栏目责任编校 杨风军]

归纳上文: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乡愁专业范文可作为乡愁和记忆和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乡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现实跫音白描《秘境》八人谈
涉深水者得蛟龙阎纲陕西地面出作家,特别是小说家,能在沙土地里捏出油来,互相摽着劲儿干 没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就没有柳青的创业史;没有柳青,就没有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一批俊才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就是.

王昊:品酒,品的是文化;藏酒,藏的是记忆
文·图 张生军王昊,密云人 他看上去岁数不大,喝酒的历史也不长,但收藏酒的时间可不短了 据他讲,正式收藏酒是从9年前开始的 不过,他的藏品里有两瓶老酒是自己上中学时,从父亲那儿&ldqu.

现场影像和文化记忆读巫鸿《聚焦:摄影在中国》
照片是记忆的载体,往昔的遗物 1839 年,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照相机,它旋即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建档、新闻报道、家庭留念、社会调查……各个方面,很快变成了一种“观察者的技术&.

汉字的文化乡愁: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几经演变,却从未割断源流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自发明之日起,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均被用作主要的文字 在历史上,汉字是从上古时期唯一传承至今,并且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而在当下,它也是目前世界上.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