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言文类毕业论文范文 与纠正疏通点拨文言文词语教学法例谈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文言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0

纠正疏通点拨文言文词语教学法例谈,该文是关于文言文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点拨和教学法和文言文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文言文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要难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词语教学是关键,因为理解词语是读懂文言文本的基本前提.

文言文词语教学如此重要,教学中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余映潮老师曾经说过: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可见,重视的办法并不一定是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背诵,而是要寻求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用“纠正·疏通·点拨”的方法进行文言文词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词语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朗读阶段——纠正(正字音,明句读)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字词含义的基本要求.文言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认读问题,就谈不上熟读背诵,更谈不上理解了.因此,每学习一篇文言文,笔者会先要求学生初读全文,把不会读的字或读不准的字圈点勾画出来,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在课本上随文标注出生(难)字词的读音;接着,找班上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别试读一段文字,让其他学生发现错误的读音并及时纠正;最后,让学生明白某个字为什么这样读,而不能那样读,从而达成识记读音、理解含义的目的.如:《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字有两个读音,一读“chánɡ”,一读“shɑnɡ”.在文中究竟读什么音?学生通过查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并结合上下文,最终确定这个字在文中用的是引申义,泛指衣服,所以读“chánɡ”.《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一句中,“要”与“邀”同音通假,“要”字读yāo而不读y&agre;o,由此可以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遇到一些读音比较特殊的字,笔者会引导学生找出用了这个字(读音不同)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如:《爱莲说》中“陶后鲜有闻”的“鲜”字,应读作“xiǎn”,但教学时一位学生把这个字读成了“xiān”.笔者让其他学生评价,竟有不少人支持这名学生的读法.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查看课文注释,让他们知道这句话中的“鲜”是“少”的意思.然而,这种理解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印象并不深刻,会很快遗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个读音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中的“鲜”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后得出:当它作“少”理解时读作“xiǎn”;作“鲜嫩,味道鲜美”解释时读作“xiān”.随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两个读音各组一个词.学生举出了不少例子,如成语“鲜(xiǎn)为人知”“鲜(xiān)艳夺目”等.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就深刻了.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笔者会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节奏;期间,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的划错句子节奏的问题,并指名朗读,予以纠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朗读《爱莲说》时,不少学生由于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所以读不顺畅.于是,教师放慢节奏范读这句话,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重新划分节奏,然后跟读、齐读、男女赛读.这种方式不仅突破了顺畅朗读的难点,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濯”“妖”“之”“蔓”“枝”“益”“亵玩”等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同时还帮助学生理清了句子结构和整句话的含义.

二、译读阶段——疏通(明大意,释词语)

文言文中有不少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语境活用词等常用实词和虚词.如《桃花源记》中,就包含了7个古今异义词(鲜美、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不足),2个多义词(舍、寻),2组近义词(云,言,语,说;悉,并,咸,皆).类似的常用词语,需要教师在译读阶段引导理并理解.

在学生能比较流利、准确地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解,采用“五字法”(留、加、换、调、补)自主译读课文.译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班集体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讨论,随机指导,也可以收集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班内以多种形式呈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比较重要的词语,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以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湖心亭看雪》的译读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明大意、释词语的——

师:还有不明白的字词吗?

生1:“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俱绝”怎么解释?

师:哪位同学帮帮他?

生2:完全消失.

师:对.《三峡》一课中哪个句中的“绝”也是消失之意?

生3:哀转久绝.

生4:“是日更定”中的“是”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生5:“是日”是“这一天”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是”就是“这”的意思.

师:大家同意这种解释吗?

生(齐):同意.

师:我想问问这句话中的“更”怎么解释?

生6:晚上八点左右.

生7:这是课释对“更定”的解释,不是“更”的意思.

生8:我查过字典,“更”在这里应该指夜里的计时单位.

师:那么后文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更”怎么解释呢?

生9:是“还”的意思,课释中有.

师:可见,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地判断“更”这个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词义.

生10:文中“上下一白”和“唯长堤一痕”中“一”的意思有何区别?

生11:前者是“全”;后者是数词,后面省略了量词“道”.

师:“上下一白”和“三大白”的“白”意思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前者是白色,后者是酒杯.

师:这里有几个有点难度的字词,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吗?(板书:挐、毳衣、雾凇、沆砀、而已、焉得、强、痴)有这么多热心的同学.一人一个吧!(生逐个解释.但对“强”的读音出现了分歧,有的读成qiáng,有的读成qiǎng.)“强”如果读成qiáng,那么“强饮”该怎么解释?

生3:痛快地喝下,畅饮.

师:看来你酒量不小.如果读成qiǎng,那么“强饮”就是——

生5:尽力喝下.

生12:勉强喝下.

师:如果作者想要表达“痛快地喝下”的意思,完全可以选用诸如畅饮、痛饮、豪饮等词语,而不应该选择一个容易发生歧义的“强饮”.可见,“强”在此处解释成“痛快”不妥.如果解释成“勉强”,那么“强饮”就是“被动的、没办法地喝下”或“不是心甘情愿但努力地喝下”,这样解释又不符合作者的情感表达了.

生13:通过查工具书,再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强”应该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张岱本不擅长饮酒,但盛情难却,加之他想尽情表达偶遇知己的惊喜之情.因此,他尽力喝了三大杯酒,以表达惊喜和谢意.“强饮”解释为“尽力地饮下”,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片段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译读课文、发现重难点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重难点字词提问,并通过学生互帮互助或教师前后勾连、归类疏通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师生两方面的主体作用,有效落实了疏通、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三、品读阶段——点拨(点关键,拨疑难)

在文言文品读教学阶段,教师适时、适度、适当的点拨(如点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等)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理解关键词语的能力.如:品读《桃花源记》时,抓住“异”进行点拨;品读《陋室铭》时,抓住“德馨”进行点拨;品读《核舟记》时,抓住“奇巧”进行点拨;品读《观潮》时,抓住“伟观”进行点拨;品读《湖心亭看雪》时,抓住“独”“痴”进行点拨,等等.这些貌似“浅易”的常用词语,实际上并不“浅易”,因为它们要么是“文眼”,要么是章法考究处,要么是炼字炼句处,所以很需要品读、辨析和点拨.

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品读环节,是这样点关键,拨疑难的——

师: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明月,诗仙李白曾以“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叹自己独斟独酌、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苏轼心中涌动的情愫.触景生情,他不禁感慨道——(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为“闲人”呢?

生1:赋闲的人,悠闲的人.

生2:闲暇的人.

生3:闲来无聊、无所事事的人.

师:同学们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下面我补充一则史料——元丰二年,有人诬陷苏轼以诗诽谤朝廷,他因而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于是,他便在城东买下一块坡地,耕种养家.从这则史料中,大家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4:苏轼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生5:苏轼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种的经历还使苏轼有了一个雅号——东坡居士.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

生(齐):不是!

师:那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用“闲”字组词,看谁组的词最准确,最合理?

生6:悠闲、空闲、闲时、闲得无聊.

生7:清闲、闲暇、闲事、闲心、闲散、闲居.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么,“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8:闲适、闲情、闲静.

生9:闲情逸致,闲情雅致.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9: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还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雅致的体现.

师:你的理解很恰当.苏轼入“夜”即“解衣欲睡”,何其清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闲适!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何其闲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何其闲雅!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在目.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生10:从容面对苦难、情趣高雅的苏东坡.

生11:有着乐观豁达胸襟的苏东坡.

生12:在逆境中仍有闲情雅致的苏东坡.

生13: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闲官,但他仍能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其境界之高令人崇敬!

师:是啊,做人,就该像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也要放射出最皎洁的光芒;做人,就该像苏轼一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活出最精彩的人生.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就是闲淡——淡泊名利,淡泊明志.我们把刚才的讨论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闲人”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问世间“闲”为何物?只教人一生领悟!(板书:赋闲之人——贬谪的悲凉;悠闲之人——漫步的自在;闲雅之人——赏月的欣喜;闲淡之人——人生的感慨)请大家再次深情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的乐观豁达与闲情雅致.

片段中,教师先抓住主旨句中的文眼——“闲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体会作者的复杂心情;接着链接一则史料启发、追问学生,排除对“闲”的不合理理解;最后乘势点拨,总结“闲人”的丰富内涵.这种层层深入的点拨既让学生领会了“闲人”的丰富内涵,又让他们理解了文本的主旨.

(作者单位:恩施市龙凤镇初级中学)

简而言之: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点拨和教学法和文言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言文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言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多作品传承至今,高中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想也许中了解中国传统知识,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减少学生障碍,还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改革要求文言文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提.

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激趣策略
【摘要】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a好老师,既当某人对某件事情产生浓厚兴趣后,会发自内心的对其进行探知,进而能对其进行实践,最终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文主要介绍高中文言文a教学中有效激趣的开设,以深化学.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古代文言文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对于白话文来说,文言文是比较简便,一个字可以包含很多种意思,但是却比我们的白话文难理解 没有一定文言文功底的人很难读懂其中的含义,所以文言文教学便.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沟通方法与运用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部分都是颇具难度的,因为在一个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下,文字的运用、情感的表达方式晦涩难懂,要想高效理解,方法和技巧都必须掌握到位 阅读是学习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