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技术型本科论文范文 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路径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主题:技术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路径,该文是有关技术型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和路径研究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技术型论文参考文献:

技术型论文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本科生发论文本科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作者简介:李劫点(1991-),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我国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必然选择,同时转型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提出促进转型的路径,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19-04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在此之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提出,“各地采取计划、财政、评估等综合性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以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为重点的转型发展试点,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形成一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专业集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并且在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径.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困境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初期会面对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思想层面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对转型存在迟疑,学校担心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后会被社会理解为降格,不被家长和学生所接受,导致招生困难.从教师层面来说,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很多教师担心自己在社会上的受尊重程度会降低,并且“双师型”的要求对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多年来埋头科研已经与生产一线脱节的老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许多教师对于转型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从家长和学生层面来说,在读的学生和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大学在“降格”,担忧未来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低,想要报考该校的学生和家长也会处于观望的状态,不敢轻易选择.

(二)专业与课程设置层面的困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并不匹配.一部分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并没有参照区域经济结构,而是盲目地设置专业.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也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以学科体系为基础,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专业应按照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设置方式导致专业缺乏应用性,学生学到的多是理论性知识,而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趋同性,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导致一些岗位无法招到适合的人才,而另一些行业又存在大量应聘者,导致人才的浪费.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专业的课程并没有体现本专业的特色,通识课程所占比例较大,缺乏实践性课程.并且,在设置通识课时,选择的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在转型过程中应精简通识课的内容,选择为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助作用的通识课内容.另外,在实践课程方面,应适度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层面的困境

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能力,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聘任教师时通常只看重教师的学术能力,如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聘任教师时只看重是否拥有博士学历,并不在乎聘任来的教师是否具备本专业所对应行业产业的工作背景,同时也忽视了招聘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教师.由于这种招聘体制和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专业设置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具有重学术、轻实践的倾向.目前,地方本科高校招聘的教师普遍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不仅如此,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重理论轻实践,只培训理论知识,从未或者很少带领教师到行业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另外,从制度层面看,学校缺乏有效引导教师参与企业行业实践的机制.

(四)企业参与层面的困境

想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顺利转型,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都需要企业的配合.但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的沟通都不太顺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企业不了解与学校合作的好处,觉得校企合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企业仍然单纯地采用传统方式从劳动力市场吸纳大学毕业生,没有在校企合作中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没有进行订单式培养.第二,很多高端企业只愿意与更高层次的学校合作,轻视地方本科院校.第三,政府没有提供资金支持,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实力进行校企合作.第四,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不完善,双方都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

(五)实践教学条件层面的困境

最初,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条件都是模仿在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设施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转型成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要有先进的实践教学硬件基础设施.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成立之时在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践办学条件方面存在劣势,成立后也忽视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六)管理与评估体制层面的困境

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省市共建,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总体来讲,地方本科院校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行政化倾向.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财政拨款、人事编制等方面都是政府拥有决定权,这就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上过分依赖政府,极大地限制了办学自主权.这也导致管理体制上的第二个问题.第二,内部创新机制和动力不足.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使得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缺乏自主权.这种现象导致学校内部创新性明显不足、办事效率低的现象,从而导致转型不能很好地实现.

从评价体制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评价标准层面,地方本科院校仍然采取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评价的还是学术方面,而应用技术型高校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应用性上;第二.在评价主体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评价主体仍然与普通高校相同,那就是教育部门.而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型大学,评价的主体不应单单有教育部门,还应有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参与评价.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路径

想顺利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的配合.

(一)政府层面

第一,应转变管理机制.在宏观层面上,应该构建宏观调控的引导机制,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及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倾向这些已经转型或准备转型的学校.在微观管理体制方面,应扩大这些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考试方面,允许学校进行自主招生,优先安排录取批次,招收一些技术技能方面成绩突出或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还应开展对口招生,招收成绩优异的高职生,为高职生接受本科教育打通路径.并且要改变考试模式,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另外,也应扩大转型院校人事编制上的自主权,打破原有的人事编制政策,在编制基础上自主聘用教师,尤其是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教师.对于所有教师都要进行定期考核,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考核的重点也应从学术转移到实践教学上.在工资方面采取绩效工资的方式,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国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进行评价时也应考核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另外,在评价主体方面,应转变以教育部门为单一评价机构的状况,应让行业企业机构或第三方评价机构一起进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评价.

第二,应在财政上给予支持.首先,应该拨款给这些转型学校,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帮助学校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另外,对选择报考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或提供奖学金政策.除此之外,对积极与转型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财税支持,除了拨款之外还应在进行一定程度上减税或完全免税.第三,政府应提倡地方本科院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政府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资源优势,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更多人力、物力的支持,不断增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意识,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优势,逐渐改变人们重学术、轻实践的思想.

(二)院校层面

1.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培养“双证书”人才,即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人才既应该具有本科素养,同时还应具有职业技能素养,是学术与实践并重的人才.

2.专业与课程设置

在设置专业时应摒弃以学科体系来设置专业的传统,而应按照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或预测的未来新兴职业来设置专业,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也能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既满足现在的人力资源需求,又能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另外,应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再结合本校的自身特点设置自己的特色专业.在设置专业时除了考虑自身与社会原因外,还应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应用性.例如,把基础的文理科专业改造成应用性文理科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处理好各类课程的比例,削减通识类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同时应改变通识性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更有针对性.除了增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外,还应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一定要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注重教师的学术能力外,也应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优先聘请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另外,一定要引进生产一线的师傅来学校进行授课,保障教师的数量.在教师上岗前,应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在全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时,除了培训理论知识外,还应让教师走人企业,了解生产一线需要的最新技术技能知识:在教师上岗前进行教学知识的培训.入职后,仍应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以保障教学知识的先进性.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考核教师方面,对于优秀教师进行经费上的奖励,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的改变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变化与教学条件的改变,转型前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上一直都是以教授法为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应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输入为导向转变为社会需求为导向,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教授内容应以实践性内容为重,并且要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情境体验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改变教学条件主要是改变实践教学条件来促进转型,如增加实训室等,让学生不仅在企业,在学校里也能进行实践性学习.

5.评价机制

这里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培养的学生的评价,二是对所有教师的评价.转型前的地方本科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形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的考查.要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应用性,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多采取伴随性评价,不断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评价手段方面,不再只采取试卷的考查手段,应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内容的重点也应转移到实践性能力上来.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转变考查重点,不再只重视考查教师的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实践能力的考核比例.对教师采取伴随性评价,不断督促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另外,在评价主体方面,引入行业企业机构或第三方评价机构,保障对学生与教师评价的客观性,保障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6.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一直被称为软实力,校园文化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宣传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后新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使师生更理解学校的新定位、新发展,了解转型之后的好处,而不再担心学校“降格”.这种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企业层面

在企业层面,提倡政府为企业拨款,企业也必须将拨款用在促进校企合作上,如建立更大的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等.除了享用拨款之外,企业必须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合同,保障学校的权益.另外,学校与企业应进行“订单式”培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俞国锋,阮晓菁,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福建日报.2014-07-07 (10).

[2]刘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的路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0.

[4]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2013 (9):5-8.[5]肖地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天中学刊,2014 (5):113-116.

[6]董洪亮,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N].人民日报,2014-05-15 (18).

[7]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责任编辑:杨在良)

Research on the Tranormation Path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to Applied Universities

LI Jie-dia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ranormation fromElthe local undergraduate口colleges to口applied universities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for developing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education in China.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or tranormation from口the local undergraduate口colleges to口applied口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paths for promoting the tranormation, hoping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colleges.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pplied universities; tranormation; path

此文结论:本文是关于技术型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和路径研究相关技术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当前,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创新创业观念淡薄、缺乏创新的组织制度平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
一、相关概念界定(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广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指“文化大革命以后新建立的或者从专科升格的本科院校”,而从狭义上看,主要指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高……教.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一、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生与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

协同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向
于 竞(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江苏 · 泰州 225300)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12 056摘 要 经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