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治文化类论文范文例文 跟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政治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该文是关于政治文化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内涵和政治文化和特征有关论文例文.

政治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机制、行为模式等得以存在的价值依托,对整个中国的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广泛的人民性、先进性与纯洁性、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继承性与发展性、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充分的主体自由性五大特征,由这些特征衍生出四大功能,即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通过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特征与功能的分析,为下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继承性与发展性;思想引领

作者简介:李金哲(1985-),湖南衡山人,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党建研究所副教授,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党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就没有国家和政党的兴旺发达,这是一条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命题,表明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认识有了更深层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目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增强、培育和发展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组织机构运作机理和制度安排的深层反映.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深化从严治党伟大工程的治本之策.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从内涵和外延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双重属性,既属于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党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政治文化和党内文化两者的交叉部分,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而是两者有机融合形成的一个概念.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本文中使用的“党内政治文化”特指中国政治文化.

(一)从政治文化上看党内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提出,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政治学杂志》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次使用“政治文化”概念,他用“政治文化”概念来表述每一个政治体系对政治行为的特定导向.其后,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成为一个显学,但大多数西方学者主要从主观层面研究政治文化,也有学者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纳入政治文化研究之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从认知、情感层面来定义“政治文化”;约瑟夫·奈将政治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塞缪尔·亨廷顿和乔治·多明格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包括对表现政治的标志和价值及社会成员对政治目标的其他倾向的经验和信念.”[[[][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6.]]国内从政治学上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从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几个方面开始定义政治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种是从组成部分方面进行定义,王沪宁认为“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2.]].第二种是从本质构成方面进行定义.王邦佐等人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等.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32.]]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政治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关于政治制度选择、政策制定、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方面内容的总和.

一般来说,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首先从逻辑关系上讲,政治文化可以分为国家政治文化、政党政治文化、社会政治文化和个体政治文化等,党内政治文化属于政党政治文化的一种,也就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党内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是党内政治文化具备政治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如: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样包含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行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等等.二是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性,突出强调政治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更为强烈的实践性,与现实社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强调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等.党内政治文化需要从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同政治文化进行区别定义.

(二)从本质和结构上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时代内涵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党内政治文化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作了本质性规定.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党内政治文化概念,但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从本质上作了规定,认为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最终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列宁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概念,并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目标.列宁在1920年11月3日《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以为代表的中国人确立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将无产阶级思想作为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并探索出通过整风整党方式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并明确其基本内容.1980年颁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2016年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党内政治生活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从制度治党层面明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内容,强调中国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党内政治文化概念的梳理,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党内政治文化内涵进行定义.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价值的党内集体确认,是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机制、行为模式等得以存在的价值依托.虽然党内政治文化可以区分“认识、情感、评价和态度等几个方面”,但其中决定一种政治文化形态中“最关键的是支撑其骨骼的价值系统如何”[[[]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3):55-64.]].党内政治文化的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一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治价值,政治价值的确认对整个政党起到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具体而言,中国的最高政治价值为共产主义,在其他层面则表现为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所体现的不同政治价值,在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志指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前进,2017,(01):4-9.]].二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三是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全体党员的集体确认才能形成,这里不是说要求每一个党组织和党员都赞成党内政治文化,而是要求绝大多数党员从内心认可党内政治文化.同时,这并不表明党内政治文化经过一次或几次集体确认即可形成,而是经过一辈甚至几辈员的行动、言语、思想、理论等方式进行持续集体确认,这并不排除其中个别人物的重要推动作用.四是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以及个人行为模式起到价值范导作用,对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会体现在党员群体的具体政治行为上.另一方面,从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文化的关系来确认其外延边界.党内文化是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党内经济文化、党内精神文化、党内生态文化等.党内政治文化属于党内文化,是党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并成为长期执政党的,党内文化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文化中最为主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说,党内文化基本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政治性,因此也可以将党内文化看成党内政治文化.从内容构成来看,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党性的文化.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党内政治文化源于党内实践,政治文化是政党性质的深层次体现.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和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建设,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由于中国的本质属性、中国具体国情和新时展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以下五大主要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相统一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中国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鲜明的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第一特征,民心是中国的最大政治,是中国长期执政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广泛的人民性与鲜明的政治性相辅相成,构成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一方面,鲜明的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政党的“政”就是要讲政治,执政的“政”也要讲政治,治国理政的“政”也是讲政治,政治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应有特征.指出,“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的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8]另一方面,广泛的人民性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中国自从成立以来不仅要将党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还要带领人民群众建立独立的国家,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宏伟目标不可能仅由一个人、一个政党单独实现,而是需要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支持,由此产生的党内政治文化带有广泛的人民性特征.因此,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

先进性与纯洁性不仅是中国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要长期保持中国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其关键所在,只有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一方面,先进性与纯洁性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在马克思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自诞生以来就成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指导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志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9]另一方面,先进性与纯洁性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并不断丰富发展上.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特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由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成,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同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由此产生的党内政治文化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是党内政治文化具有科学的理论性.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论述道,“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9.]]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政治行为、政治活动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71.]]70-71党内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二是党内政治文化并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要在现实中改造世界,具有自觉的实践性特征.党内政治文化不是僵化套用马克思主义,而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不断丰富与发展,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检验.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79.]]过往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一旦党内政治文化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脱离了中国实际,就无法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也就无法实现中国的领导.反之,只有具有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不断推进中国建设走向新的阶段,并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由于时代的变化,每一个时代又会对上一个时代的文化进行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延续和进步.党内政治文化同样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特征,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体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继承上,保持了较大稳定性和延续性.其一,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继承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其二,党内政治文化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同志指出,“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大胆继承,还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三,党内政治文化继承并弘扬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中国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正如同志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7]党内政治文化要旗帜鲜明地继承并弘扬这种优秀的红色文化.

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体现在中国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上,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对待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9.]]从中国90多年历史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得不好的时候基本都是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或者中国实际的时候;反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得较好的时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得较好的时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激浊扬清,形成了优良的党内政治文化.

(五)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充分的主体自由性相统一

中国是依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起来的,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种组织纪律性不仅在革命时期为夺取政权提供了组织保障,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胜利经验中指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列宁还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这就是我们明确的看法.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是先进阶级主义政党所应有的纪律.”11]245,341正因为中国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严格组织纪律性特征.目前,党组织面临更为复杂的党情、国情和世情,肩负的历史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全体党员的高度自觉进行综合发力,需要党内政治文化强化其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保持中国的团结统一.

毋庸置疑,党内政治文化在强调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之时,也要注重发扬党内,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充分主体自由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内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005).]]党内所保障的正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自由性,党内政治文化在坚持严明组织纪律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个体自由,最终形成一种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充分的主体自由性相结合的党内政治文化.正如指出,党内各项建设,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是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2:543.]].

三、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相辅相成,其中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在党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党内政治文化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活的完善与否、制度治党效果的优良与否,最终决定着党内政治生态的清正与否.

(一)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首要功能

一个政党想要拥有极强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党员队伍思想的统一是其必要条件,对无产阶级政党尤其如此.党内政治文化首先对整个党内政治思想进行整合,使得整个政党形成共识,为政党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首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止在革命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其面临的国际、国内和党内局面更为复杂,需要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排除万难,方能实现宏伟目标.其二,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是不允许党内发出不同声音,而是在解放思想的充分讨论上形成统一思想.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3-11-14(001).]]思想统一是通过解放思想实现的,是思想解放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三,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不止是体现在思想上,最终是将思想贯穿于行动之中.党内政治文化自觉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其不仅在思想上发挥作用,更在实践中起到相应作用.党内政治文化思想统一与凝聚共识功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行动上,要求每一个党员在思想与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将全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二)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功能

早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党内政治文化要发挥发挥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这个核心功能,不能闭门造车、封闭僵化,要将党内政治文化上升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之一,用其思想文化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要积极传播党内政治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宣言》中明确提出,员要“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观点、政治意图、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党内政治文化需要发挥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实现一系列政治目标,必须将其政治文化传播到社会大众之中,使之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获得大多数社会大众的认同.另一方面,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要倡导和弘扬优秀的政治文化,抵制和反对腐朽的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包括破与立两个方面,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才能发挥好思想引领与政治教化功能.

(三)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

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相比,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与全局性,因此,文化更具有稳定性,相应,政治文化也更能强化政治稳定.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是指“相对的持续性和政治体系的一些比较基本和主要成分,如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组织(或制宪)结构,不发生变化”.[[[][美]塞缪尔.P.亨廷顿、乔治.I.多明格斯:政治发展,见[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政治学手册精选(下)[M].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巨大,由于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和党内优秀文化,最终发挥维护政治稳定和实现秩序延续的功能.因此,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中国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其政治文化不仅对党的前途命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反过来说,如果党内政治文化没有发挥其政治稳定与秩序延续的功能,就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反作用力,甚至会直接摧毁整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列宁在建党之时就注意到党内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功能,指出假如“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1]348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政治文化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全盘清整,如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搞尾大不掉、妄议的,等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并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政治的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秩序,中国必须通过党内政治文化从思想源头上进行整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发挥好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稳定和秩序延续功能.

(四)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功能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是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科学的理论性与自觉的实践性特征,从三个层面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重要功能.第一个层面,中国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党内政治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实行一整套相应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第二个层面,党内政治文化选择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系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7.]]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第三个层面,这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并不是停滞僵化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功能不断推进制度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中国在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飞跃都与解放思想相关,都直接或间接与党内政治文化相关,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鲜明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同样需要解放思想,迫切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中解放思想是第一步的,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发挥制度选择与改革动力功能推进解放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

结语

纵观世界各国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政党的兴旺,始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兴旺;一个政党的发达,始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发达.反过来看,一个政党的朽败,起因于党内政治文化的朽败;一个政党的衰落,起因于党内政治文化的衰落.同时,仅仅依靠党内政治文化难以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还需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内政治文化有序进行.同志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先锋队,2014(31):4-10.]]总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党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将党内政治文化融合到党的建设之中,最终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迈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6.

[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2.

[4]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32.

[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6]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55-64.

[7].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前进,2017,(1):4-9.

[8]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35.

[9].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9.

[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79.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9.

[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005).

[6]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2:543.

[7]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3-11-14(001).

[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

[20]塞缪尔·P.亨廷顿,乔治·I.多明格斯.政治发展[M]//格林斯坦,波尔斯.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储复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7.

[22].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先锋队,2014(31):4-10.

【责任编辑:宇辉】

此文汇总,本文是一篇关于政治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内涵和政治文化和特征相关政治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对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特征和保优策略
摘要对外合作办学关键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包含办学基本保障资源、核心要素资源和社会公信力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均衡性、长时性……特点 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就需要.

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特征
陈德钦(钦州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西 钦州 535000)摘要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切入,结合“文化层次学说”的观点,对中国东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及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中国东盟民族.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并阐述了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十八届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他又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党内.

齐文化对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现代价值
李亚鹏 孟朝(齐鲁医药学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党的十九大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关键 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优秀的齐文化精髓改革精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