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大学文化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弘扬本土文化告别文化失语基于文化内容对《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的分析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大学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弘扬本土文化告别文化失语基于文化内容对《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的分析,该文是大学文化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和失语和告别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教材随着时代进步和教学要求在不断发展.在《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编写前,我们对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的编写力求吸取教材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着力于满足国家社会和教学需求,填补中国文化缺失,尝试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状.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材;文化失语;《大学文化体验英语》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8.03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8—0137—03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材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教材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科书.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选择和配置是教材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中国出现学习英语的热潮以来,大学英语教材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一是80 年代至90 年代未出版的综合型大学英语教材(柳华妮,2013),以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为代表,不再以文选或语法为中心,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重视阅读、语法、听说等能力的综合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交往增多以及科技日新月异,大学英语对教材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更重视培养听说能力,着重解决“哑巴英语”囧境;另一方面教材向立体化即多媒体呈现的方式发展.

近年来大学英语的改革仍在继续,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等.那么作为教师组织大学英语课堂依据的教材是否要继续改革?改革的方向在哪里?2010 年,在“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上对未来英语改革方向的论述是“应以内容为主导,增加英语课程的文化内涵”(王哲等,2010).与此同时Chinese culture aphasia(中国文化失语)一词已经频繁出现在大学英语教材研究中.失语(Aphasia)是一个医学术语,是指由于头部受伤或中风导致的语言功能受损,从识记困难到彻底丧失说、读、写的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浸入以及中国古典文学逐渐消失,中国文学批评家批判这一现象为“中国文学失语”现象.届时,“失语”一词开始被其它领域应用.2000 年,南京大学的丛教授第一次使用“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来形容中国英语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大部分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不能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这一现实.她指出:中国很多年轻的高水平英语学者不能用英语去展示中国的文化成就和独立的文化身份,这对来自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不应该的.自“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被丛教授提出后,外语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二、《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编写背景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编写前,我们对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原则及评价依据进行了解与界定,并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文化失语”是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张琨,孙胜海为了解教材对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共125 名学生进行了定量研究和访谈.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所使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研究者得出结论: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馈入不足是造成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之一,教材的有效使用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英语教材应当提供更多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素材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以帮助学生熟悉相应表达并在跨文化实践中得以运用.

(张琨,孙胜海;2015)

另外,廖燕怡对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并基于语言学习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进行了论证,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学习对语言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习目的语时,本族语和目的语文化比例应相当,这样才能保证用目的语去表达本族文化.所以建议增加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比例和文章.

(廖燕怡,2014)

宋莉对《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发现上述教材的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全部以英语国家文化主为主.(宋莉,2012)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大量学者对大学英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陶丽王腊宝,2013;张为民朱红梅,2002;王菲,2010;张蓓马兰,2004)等.主要问题集中在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文化比例失调,过于推崇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比例过低.同时呼吁教材改革,调整中西文化比例,突出中国文化的输出,为“中国走出去”做更大的贡献(引自刘艳红等,2015).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核心,文化软实力增强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每一位中国英语学习者都肩负着文化大使的职责.语言学家季羡林指出,外语学习者应掌握外国语文化输入的能力,同时也应具备本族语文化输出的能力.同时他还指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可见,英语学习的目标不再仅仅停留的语言基本技能上,而是提高到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

三、《大学文化体验英语》内容编排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系列教材由综合教程、阅读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组成.属内容依托型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选择基于上述需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发挥教材的核心作.以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为出发点,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不再以全面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为主,而是中西文化结合,重建中国文化,重塑中国信仰.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培养既了解西方知识又了解自己历史、牢记自己文化传统、牢记自己价值观的、具有较强明辨能力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首先,《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程吸取上述文献的建议,在保证了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也保证了一定数量的有关本土文化内容的设计.在照顾到地道语言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道教(Taoi)、瓷器(china)、鸿门宴(Banquet at Hongmen)等,旨在解决英语学习中忽视中国文化的现象.认识到“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英语做为世界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就会出现不同的变体,只要遵循英语语言规则同样能实现世界交流的目的,使英语具有中国特色,这一点已被很多学者认可(陈桂琴,2014).

其次,通过文化对比的形式呈现语言学习内容是该系列教材最大的特点.刘艳红等在对Hillary 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理论进行阐述时指出:由于多数(大学英语)教材提供的是较为单一的英美国家文化语境,学习者接触其他国家英语变体吋, 其构建的意义潜势系统将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意义解读和语篇生产(引自刘艳红等,2015).所以《大学文化体验英语》在编写时同时以时间和空间为轴线呈现中西文化:《史记》与《伊利亚特》、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郑和与哥伦布,同一时间线上人类东西方的巨著、伟人、作品理性碰撞,意在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在了解母语文化的精华同时知道哪些目的语文化可以为我所用(刘嘉菊,2008).

最后,《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体育、科普知识等各个领域,目的是让学生以更包容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以时间为线建设东西方文化连系与对比的桥粱,在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精神碰撞中审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求知.只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培养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自我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总之,《文化体验英语》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成为“向学”的个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每一个单元到每一具体语言点设计,都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根本;比如在Higher Education这一章中读写文章介绍了牛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学生沉浸在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中;而视听说活动的设计是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中国记者采访来中国访问的Exeter 大学校长,针对中英高校发展设计提问.然后观看视频了解西方眼中的高校发展,既正视历史又面对现在和展望未来,了解历史和知晓现在的基础上的问题设计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具人文性.

四、总结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程》以提高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目的,响应近些年来学界对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缺失的呼吁,在内容上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希望能过新的教材理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通过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输入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教材的使用者(教师)来看,《大学文化体验英语》在较短的使用期间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肯定,(《大学文化体验英语》)实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提高了文化育人效果.(王治江等,2016)另外,《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提高了对教师/使用者的要求,做为跨文化教育的推动者和桥梁,教师要具有全面的跨文化意识,当然这也印证了教材应该能对教师职业发展有提升作用这一点.

因为对学生使用效果的实证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的教学实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2]蔡基刚,唐敏.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中国大学教,2008(4).

[3]岳美荣.英语阅读中的文化教学:以《英语泛读教程》为例[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8).

[4]陶丽,王腊宝.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需求分析与反思[J].外语学刊,2013(6).

[5]张琨,孙胜海“.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7).

[6]廖燕怡.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缺失现象分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J].海外英语,2014(19).

[7]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8]刘艳红.Lawrence Jun Zhang;Stephen May.基于国家级规划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教材文化研究[J].外语界,2015(6).

[9]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2).

[10]宋莉.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探究: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

[11]张蓓,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

本文总结,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文化体验英语教材》和失语和告别方面的大学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梁邦昌:弘扬酒文化,彰显白酒核心价值
又一次见到梁老,是在不久前参观茅台大商、收藏家许大同丰富多彩的收藏馆时 年愈80的梁邦昌是一位性情中人,他认真的端详每一件藏品,并如数家珍地不时回忆起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参观之后,中国酒业记者再次与梁.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去,将对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让学生能够在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中能够正确理解英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够运用合适的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水平.

弘扬传统文化助推脱贫攻坚
高维武 (沂南县网络文化办公室 276300)摘要“仁义礼智信”“勤劳致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育了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

弘扬民族文化瑰宝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众多,各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同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 西双版纳非遗文化包括了民族语言、民间文学及口述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具有边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