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写作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写作,是种修炼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写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写作,是种修炼,该文是写作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修炼和写作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论文论文的写作写作投稿

脚步里的方向是出发,是向前,文字里的方向是转身,是回归,是要抵达自己的精神故乡,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

因此,写作需要携带一个“我”上路,一如木心认为故事讲得特别好的,是把自己放了进去.木心在纽约讲文学史,便是把自己放在了里面;写作,更需要把“我”放进去,以呈现我之感,我之悟,我之观.“我手写我心”,便是这个理.

写作,表面上是写文章,本质里是修炼自我.写作,就是一种修炼.

首先,要修炼成为一个有觉之人.

什么叫有觉之人呢?简而言之,是觉醒了的人.这个觉醒,是指开了慧根,有了爱心,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物.有爱,用一双有情的眼睛看待世界.

这样,万物都有了生命,我说的是万物!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命,花草树木是有生命的,水石田土是有生命的,风云雷电是有生命的,一栋房子是有生命的,一条路是有生命的,一座小镇是有生命的,一个村庄也是有生命的……这是孩子眼里的世界:蝌蚪会找妈妈,一朵云也会找妈妈;公鸡会把天叫亮,人也会把天睡亮;一只狗会老死,一条溪流也会老死……

我要强调,这不是拟人(尽管表面上是以拟人的姿态出现),拟人这种修辞的力量太单薄了,是无法胜任的.这是一种心灵状态,随时随地对待万物的心灵状态!想一想,自己就处在万物的生命磁场中,连通了天地宇宙,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场!

明白万物是有生命的,才会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去对待其他生命,感受它们,才会拥有孩子一样的眼睛与内心:人是怎样,物就是怎样,内心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赤子之心,赤子自身是纯洁善良的,是天然的,但赤子自身不明白,“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只有明白了丑与不善,才知道美与善,才想要回去.能主动回到爱,回到纯洁善良,就是有觉之人.

成为有觉之人会怎么样呢?万物皆是我,万理皆同一,知此便知彼,举一能反三.人有男女之别,植物有雄雌之分,动物有公母之说,便明白天地万物皆有阴阳之分,平衡之理.成为有觉之人,才能开悟,才能通达,下笔才有情有爱有灵气.写作,是一种艺术,语言的艺术,艺术必然需要开悟性灵.

明白这个认识,接受这个认识,才是醒来;醒来之后,写作的基本功便在于技术层面的修炼.

其次,要修炼掌握一些打通之技.

把自己修炼得拥有一双有情的眼,有爱的心之后,剩下的还在于打通.打通什么呢?打通对物与物认识的障碍,打通对彼与此之间认识的暗道.

我们说,写作是语言的艺术,打通便能让语言具有生命力,这是鲜活的,灵动的,便能感受到个体独特思想情感的流动.这自然需要掌握一些打通迁移的技巧,而技巧这个东西,可以不断生枝长叶,我们永远在探索和发现的路上,故掌握技巧也是一种修炼.

我习惯用一些词语和学生一起修炼打通.认识到物我合一,就把生长在人身上的词语,生长到万物身上去,也可以把生长在万物身上的词语,生长到人身上来.

比如“呼吸”这个词,人在呼吸,猫在呼吸,鱼在呼吸,大海在呼吸,小草在呼吸,树木在呼吸,白云在呼吸,泥土在呼吸,皮肤在呼吸,一滴水在呼吸,一枚石头在呼吸……

比如“萧条”这个词,萧条的经济,萧条的村庄,萧条的头发,萧条的心情,萧条的眼神,萧条的青春……

比如“粗糙”这个词,粗糙的树皮,粗糙的皮肤,粗糙的语言,粗糙的岁月,粗糙的眼神,粗糙的爱情……

这样,我们看顾城写的“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看特朗斯特罗姆写的“阳光一窝一窝涌进来/有一些思想是新的”,便容易理解,也明白他们是通灵了的诗人.

这些句子表面上看是比拟,是修辞,是技术;本质上是观念,是大道,是情怀,是融通!“物我同根”“物我同体”,这融通,就是一种创造,获得诗一样的语言.像“思考”“想念”“痛苦”“悲伤”……很多词语,都可以帮助我们修炼打通.

总之,不要在经验中让词语躺着、睡着,那样词语会老去、死去,要用爱、用想象喂养词语,认真对待词语,让词语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活起来!

接句游戏,也是我和学生经常修炼打通的一种方式.可仿,可续,可造,自由多样.

比如对句,西施,是别人的情人;情人,是自己的西施.雨,是天空的泪;泪,是心中的雨.

比如仿句,仿木心的“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就仿出很多精彩,“你再不来,我要长新芽了”“你再不来,我身体里的石头就烂了”“你再不来,我要在一朵花里凋零了”……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思维的成长亦然.

比如续句,我出上句“我抱起一块石头”,学生续下句,一般会脱口而出“砸自己的脚”,因为他们潜在思维是另一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的思维有极大的依赖性,潜意识中会去寻找模仿的母体.追问,是最好的拯救,从作用到结果,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对象到抽象对象,环环引导,一块石头“砸”出了思维的精彩.

我抱起一块石头——用来铺路砌墙,用来填补坑洼,用来铺理想的路、砌心灵的房,用来堵住漏风的命运;我抱起一块石头——感觉很重,感觉责任很重,感觉自己有了重量,减轻了一座山的负荷;我抱起一块石头——看到一个故事沉入历史的长河(屈原抱石投江),你的名字是爱的地址(三生石),接住滚落下来的命运(西西弗斯推的石)……

用词、用句修炼打通,就是挣脱常规逻辑的束缚,把词语和句子解救出来,让思维获得自由.打破的逻辑,是浅层的、熟悉的逻辑,打破之后的词句间仍然有逻辑,只是构建了更深、更广、更新的逻辑,有了思维的新领地.

第三,要修炼形成一种言说腔调.

这个腔调,也可以说是一种口吻.大诗人奥登说,诗人就像穿着制服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等级.有经验的编辑,对一首诗可能只需要看第一行,便可基本断定作者的等级,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口吻,班长用班长的口吻,师长用师长的口吻,军长用军长的口吻,而有的学生写作文,永远是小学生的口吻.真正的作品,自然要体现天赋、眼界、心胸、责任感、知识储备等综合能力,一位成熟的写作者也自然会形成自己的腔调.但自然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当我们有了这个意识,何不针对性地进行修炼呢?

教学重要教学生学,重在搭桥引路,让学生少走弯路.那么,言说的腔调怎样修炼呢?我的经验是向一些大作家们学习!

先带领学生研究几位作家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模仿,内化练习,并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最后可以独立研究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这样,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喜见一批小鲁迅、余秋雨、朱自清、刘亮程等成长起来.

来看看下面这些从学生文章中节选的文段:

我们那从前有块地,但现在却早已不见了.我最末次到那儿也已有了五年了,印象模糊,其中似乎确凿的只有一些草木和一条小溪,可那时却是我们的乐园.

——李巧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渐渐变得有了一丝温度,似乎是为了迎接我这许久未归的故人,几缕阳光透过车窗,将我的影子印在这趟开往旧时光的大巴上.

——彭宇昕

我向来是不认为840路有何特别之处,但现在却成了我最中意的公交.一是你会乘坐这辆车,一是我可以乘坐这辆车到达你现在所处的位置,一是它装载着你我的回忆.

——王雪娇

感觉有点眼熟吧?对,这就是修炼“鲁迅风”后的练习.对于鲁迅作品语言的研究,我们主要提炼出以下几条:

1.多用表示估计、推测的词语:仿佛,似的,似乎,也许,大概.

2.多用语气词:罢,么.

3.多用副词:竟然,毕竟,颇.

4.多用高频词:向来,无端,铁证,明证,么,于.

5.多用关联词语:单用,套用,前牵后连地用.

6.多用矛盾的表达:反语,讽刺.

7.句式灵活多变:不是————,不是————,不是————;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我们再来看一组文段:

今年的春,来得早了一点,还未等到看见纷纷的白雪,冬天就悄悄过去.时间缓缓地淌,没有留下一丝浅浅的痕迹.春,是新的开始,我从现在,遥遥地望到过去,更懂得点点滴滴的珍惜.在春的枝头,我决定按时发芽.

——邓颜

雨淅淅沥沥打在窗边,咚咚的鼓声挤出门缝,被风呼呼地吹向朦朦胧胧的街道.形形色色的雨伞下匆匆赶路的行人,抬头瞥一眼吵吵闹闹的窗,又匆匆而去.

——李汶仪

穿过校园层层热闹,我慢慢地向家走去.依然是妈妈端来那热腾腾的饭菜,依然是爸爸那关怀的目光,我的心里流淌着甜甜的小河,窗外是暖暖的春,窗内是永远的晴日.

——龚小玲

有没有觉得这是朱自清先生在耳边絮语呢?我带领学生研究《春末闲谈》《匆匆》《荷塘月色》《梅雨潭的绿》等作品,对于朱自清作品语言的特点,主要提炼出以下几条:

1.多用叠词:在形容词、动词等上体现.

2.修辞上:多用排比、比喻和拟人等.

3.句式灵活:长短句并用,参差有变化.

4.风格清新:多用语气词和口语化.

5.富有音韵美:用词押韵与造句富有节奏.

这些研究提炼出的特点,就是思维的骨头,把这些骨头植入我们的表达,言语的腔调自然有着相似的气质.

其实,宋代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早就提倡“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熟读而精思,我们会发现,每一位大作家写作文字的全在其作品中.学习名家的言语风格,就是提炼出名家言语中的一些元素,渗透到我们的言语体系中来,进行刮骨换血,获得全新的言语腔调.

写作,是件严肃的事,修炼言语的腔调,先学先仿,脱去幼稚腔,脱去网络腔,脱去调侃谐谑腔,必须要这样换骨之后,才能形成自我的腔调.

第四,要修炼拥有一颗诗意的心灵.

让身体里永远住进一个孩子,拥有好奇心、喜悦心与同情心等.把内心修炼得柔软,哪怕细小的事物经过我们,都会在我们心头留下脚印,在我们文字里留下脚印.细小自有深意,平凡亦出佳章.

怎样修炼出一颗柔软的诗心呢?

向自然学习!善于发现美好,进行心灵按摩,保持内心的柔软和灵动.真正去认识一朵花、一种草,去读懂一个清晨或黄昏,多观察、思考并体悟.只是,平时我们无法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但是,可以通过照片把大自然请到课堂中来.

图说天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诗心按摩.练习给照片取题目,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概括,相当于对一首诗进行概括;练习给照片写两句对语,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的写法;练习观后感,引导学生掌握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等.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与思考的方法,润养对美好事物敏感的内心.比如在街边我发现晒辣椒的两个场景,一者是随意撒散在地上晒,一者是晒成三排,整整齐齐,每一个辣椒都是精心摆放的.这两个场景引发我们什么思考呢?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图片背后不同的心境、意趣.

比如我曾展示几张睡莲盛开的照片,第一张完全绽放,第二张绽放得少一些,第三张更少,第四张是花骨朵的模样,我让学生描绘第四张照片,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含苞待放”.其实,这是我持续观察,发现的一朵睡莲凋零的过程,时间是一周左右.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持续观察,并真正认识到睡莲凋零的姿态:合为初心!

所有感悟,必然要形诸成文,才是语文的诗心修炼.写作教学,方向需要引导,方法需要示范.关于睡莲,我给学生分享的感悟是:你是一朵睡莲,饮水为生,倚水为床,静修深炼,了悟水道.待到夏日醒来,水掌轻托,莲灯初照,素心净颜,香远益清,映天明地,涤荡多少俗眼凡心!花开花收,功成转身,绝不追风逐浪,腐败残生.回归水界,合为初心,生生循环,自成永恒.

越是熟悉,越是容易被别人的经验蒙蔽.陷入我们“想当然”的泥淖中,只有通过观察与思考,才能真正发现世间的趣味,我们的文字也才有意味.

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体悟,才会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养成,才能真正拥有一颗永葆活力的诗心.

写作的修炼,自然远远不止这四方面,尤其在技术层面,无穷无尽.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比如在思维上,对相似与相关联想的研究可以突破组材问题;比如从整体构思而言,笔者多年研究的“意象作文”,突破了写作切口的瓶颈;比如从读写结合角度看,笔者带领学生对高中教材所有文章进行诗化解读,把每一篇文章都创作成一首现代诗……

观察、思考、领悟,是写作的“孪生词语”,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大作家们学习.引好奇、细观察、深感悟,在优秀的作品中去寻找精神的亲人,皈依精神的故乡.

写作,是一种修炼,这既需要点拨刺激,需要方向指引,也需要动力保鲜.不要让文字成为一次性的作业消费,成为对付、应付,那样会瓦解学生对文字的神圣心理,会滋生对文字的仇视心态.写作,是心灵的舞蹈,这就需要给学生搭建舞蹈的舞台,空间、博客、校园期刊、公众号等是我们修炼的舞台.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期刊编辑直接向我和我的学生约稿,构成一种动力的循环,让学生逐渐养成作文就是作品的意识.

写作的修炼,既是心灵的状态,也是生命的状态.作文教学,就是和一群人一起修炼,相互唤醒,相互摇动,形成一派盎然的生命之景.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610200)

归纳上述:本文是一篇关于写作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修炼和写作相关写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大家都来写作,是怎样一种潮流
近来,“非虚构写作”挺火,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写作社群”更是受到欢迎 不少网络付费学习平台嗅觉敏锐,纷纷推出由资深媒体人操刀主讲的“写.

写作是一种修行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春意盎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年清明前后,河南籍著名作家刘庆邦都会专程从北京赶往周口沈丘老家为母亲扫墓,顺便见一见周口刘庆邦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和文学青年们,为他们带去新.

写作,创伤和治愈
尊敬的各位诗人和朋友们既然这次诗人大会的主题之一是“治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意味着有需要“治愈”的东西,那是什么1998年夏,在我做访问作家的斯图.

等待花开,是种心态
余显斌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待花开 ……待花开,是一种心态 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 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 想想,这些花儿.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