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新文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清末民初挽联和新文学的发生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新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清末民初挽联和新文学的发生,该文是新文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清末民初挽联和新文学和发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新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新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肖百容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关键词:挽联;新文学;清末民初

摘 要:晚清以降,哀祭文体盛行于文坛,其中尤以挽联为胜,当时的知名人物,无论文人还是武将,均酷爱写作挽联.挽联被用来娱情、炫才、言志、抒怀,不一而足,其功能得到了极度扩展,其内涵和形式或隐或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挽联在主题形态、生命观念、叙事方式、叙事情感,甚至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与新文学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以详实的楹联文献为基础,具体细致地阐述了这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7)-088-05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7.03.015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其一般用以表达对逝者的挽祭、悼念而得名.对联又称楹联,是和汉字特点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学者大多认为它开始于五代时期,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形式上趋于成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其基本句式和诗词骈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1 〕 (P5-6 )对联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般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等等.这里不具体谈,有关楹联格律的问题可以参考陆震纶的说法.①他的分析使用了现代的科学方法,倒不是故作文章显示新潮,他用这种方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对联在声律等外在形式上的规定有多么严格.但是这种考察是不全面的,也有点顾此失彼,它没有注意到在楹联史上的某些时候,对联曾经采用长短不一,灵活自如的句子结构,从而获得丰富的表现力的现象.清末民初的挽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我们知道,到了近现代,旧体诗词因为过于严厉的格律要求而被认为是阻碍人们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的文体形式,因此遭遇到猛烈攻击.但是尽管新文学作家很少专门习作对联,甚至从根本上拒绝专门的对联创作,对联这种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特点的文学形式却被以各种方式承续了下来.这些和它灵活的句子结构关系很大.

以追忆死者生平,叙述其光辉业绩,歌颂其人格道德的方式,为逝者送行,给亲友安慰,这是中国古典悼祭文学的惯常表达模式之一. 〔2 〕 (P13 )这种文章有挽诗、挽联、挽文等多种文体.它们的起始年代虽各有不同,但其功能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却大体一致:起始都源自悼念死者,表达亲朋好友哀恸之情的实用目的,后来逐渐衍生出抒发性情志向的虚拟功用.吴承学对挽歌的发生、发展做过详细的探究. 〔3 〕 (P59-68 )对联的读者是特定的,如果文人们私下里交往,它的接受对象就是某个群体或某个层次的知识者,而如果张贴出去,其读者就是层次不一、身份各异的公众.而挽联一般情况下的读者都是公众,公众遵循主流文化,因此挽联通常以主流思想价值观作为其支撑观念,以大众的审美趣味作为其风格追求的准则.而大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变化缓慢,相对稳定.所以人们往往认为,中国传统文学热衷于宏大叙事,而挽联更是承袭传统文学主流思想和宏大叙事摸式的主要文体之一.确实,通常情况下,挽联虽与大众的生老病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传统中国,个人的死亡不被认同,死亡的社会群体意义大过其自然意义,因此,挽联很少被用来进行个人生活叙事,个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难以为某种主流观念或审美趣味所束缚.然而进入近代以来,挽联也发生了变化,它日益将宏大叙事和个人生活叙事结合在一起,日益游离实用功能,趋向虚拟功能.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士人们的对联更是表现出诸多个人生活的色彩,呈现出远政治、轻功利、个性化、人文化的倾向.这些倾向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它喻示着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代的到来.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挽联这种旧体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几乎所有清末民初的文人都写过挽联,而且他们在挽联中透露出了许多我们在他们的其它文体创作中所看不到的变化.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宣称坚守旧的文化立场,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拒绝在挽联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甚至使用他们坚决反对的俗字俗语.他们对自己的这种变化并不是毫不知情,而是有所察觉,有时甚至非常清楚,并且以此为荣耀,为乐趣.这些都是历史的存在,它令我们反思.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是一批激进的现代追求者,那么在当时的中国,还有更大一批像他们这样的,“保守”的现代追求者.说他们保守只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暂且称他们为非激进的,“滞缓”的现代追求者.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也应当引起重视,应当被仔细研究.这里对其社会历史意义且按下不表,我们单以清末民初的挽联和新文学的关系为例,从一个独特的方面揭橥新文学发生的传统渊源,分析中国文学审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

如前所述,晚清时期,挽风盛行,挽联、挽诗、挽文大行其道,写挽联更是成为时尚.当时喜欢写挽联的人特别多,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于醴尊、俞樾、杜贵墀、刘长佑、李元度、彭嘉玉等.其中有文人,也有武将,身份驳杂,性情各异,却一律是清廷有身份的官员或有影响的读书人,这也可算是晚清文坛的一大特色了.挽联因为属于楹联,所以在形式上也具有楹联的独特性:讲究均衡、和谐、雅俗共赏,各得其妙.而且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乐感特征:生死齐一,以悲为喜,但又同时表现出身份等级观念.可是,就是这种文学形式,却成为最早发生现代性转化的传统文化载体之一.

写挽联本是古代文人的一大本领,是他们进行政治交往和切磋诗词技艺的主要方式之一.不过古典文人并未明确意识到他们的写作活动和社会政治的关系,他们的创作在分寸上拿捏得恰到好处,丝毫不让人觉得有溢出哀悼之外的目的存在.但是清末以降,许多文人却在挽联里做尽文章,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醉翁之意,处处以表现自我才华、自我性情为能事.有的竟然不顾社会风习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敢于公然打破旧习惯旧规矩,表现出尖锐的新意,或者在旧瓶里偷偷装进浓烈的新酒.

清末民初挽联以挽朋友的为多数,顺便查寻,便可找到许多范例.请看下面这些清代第一汉臣曾国藩为朋友写作的挽联:

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

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挽李续宾

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

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挽全海门

在笔者选出的曾国藩典型的60幅挽联中,挽朋友的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作为一个权倾一时,盛名覆天的朝廷重臣,曾能惦记与亡友的情谊,每次都以平等的语气赞美和肯定地位比自己低的朋友或同仁的功绩,也属难能可贵.而他的朋友和部下对他的哀祭充满真情实感,较少陈词客套之作.如: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挽曾国藩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挽曾国藩

一家非之而不顾,一国非之而不顾,举世非之而不顾,竟挽回全盛江山,必如此方见圣贤真实学问;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翅,用人之仁去其贪,更振起久衰风气,便后来犹仰相臣闳达规模.

——彭嘉玉挽曾国藩

这些现象说明,清末大臣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突破森严等级和虚伪礼节的趋向.而且,除了写给朋友、同仁的挽联之外,曾还为他们的母亲、太太撰写挽联,他也给自己的乳母以及一些朋友的后母,甚至养母写作挽联.以下是他为朋友与同仁夫人撰写的三幅挽联:

寸草三春,令子名同天北斗;

生刍一束,不才来似客南州.

——挽某友夫人

割臂岂初心,是孝子忠臣莫可如何之事;

归真无片语,有堂上膝下万难忍言之哀.

——挽陈源衮夫人

 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

 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

——挽贺映南夫人

没有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写不出这样的细腻感受.这些联作没有丝毫应酬的迹象.曾国藩在挽联中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怀和人道情感,确实是一般封建士大夫所不可能具有的.挽联还表现了曾国藩平易近人,充满普通人性的一面,这在他与朋友的打趣联中更是明显.如:

为如夫人洗脚;(曾国藩)

赐同进士出身.(李次青)②

曾国藩和李次青的互讽联,不但表现了两人的才智,更表现了他们之间亲密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同样体现在他与清末另一大臣左宗棠的互讽联中:

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意见辄相左;

藩臣徒误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伊经济有何曾?③

这种开玩笑式的对联当然是善意的,显得泼辣而生动,因为两人相当熟悉,所以倒不会得罪对方,反而能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和信任感.但如果讽刺来自陌生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有人曾撰联对曾国藩进行政治挖苦,讽刺他*天津教案不力:“僧去曾留将人丢尽;因崇作祟引鬼进门.”这就恐怕不是曾所乐意接受的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人敢如此讥笑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清权臣,至少表明清末民间人士国家主人意识的觉醒.

除了哀祭对象的多样性之外,清末民初挽联最让后人震惊的则是大量自挽联的出现.自挽联一般是文人士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作品,他们“通过书写生活的欢乐、生命的成就,或者身世的悲苦、世道的炎凉,表达对人生的热爱或对人世的厌倦,突显自己的性情,表达旷达、从容不迫的生命态度.” 〔4 〕 (P162-181 )

张元济的自挽联与同时期其他人的作品相比,要豁达、洒脱得多:

好副臭皮囊,为你忙着过九十年,如今可要交却了;

这般新世界,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

老先生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真正是非常开明和积极.心态好,世界自然新,也就可以不执著于一己之生死.著名联家俞樾的自挽联,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满足感.

力倡文体革新的梁启超也有自挽联: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残.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禁动吾党山颓本坏之悲.

此联通俗易懂,体现了梁对“新文体”的追求,它虽情怀深沉,思虑悠远,行文却不古板.

文人们自赋文字,提前祭奠自己.虽然惊世骇俗,但也并非没有先例,不过像清末民初这样形成一种普遍的自挽风习,确实是之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而且耐人寻味的是,他们采取这种承载了主流思想和具有公众色彩的文体形式来书写极具个人化的情感,其不合情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我想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联是文人们操作熟练的文体之一,又是最通用的公共交流方式,文人们不能舍弃它,只能通过对它进行改造来适应新的时代潮流.“自挽风习的形成和文人的自我形象想象有很大的关系.当文人们将主流的价值观念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时,他们是没有自我形象设计能力的……共同的标尺的被破坏和被毁弃是与多元的自我评价尺度的出现相一致的.清末民初文人自挽联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破坏,表现出非主流的叛逆的风格.” 〔4 〕 (P162-181 )

概括而言,清末民初的挽联发生了这样几个新的变化:

一是挽悼对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士大夫们不再只为他们这个小阶层小圈子写作挽联,而是“有挽无类”,且一律能根据对象的特点写出情真意切的挽辞来.比如曾国藩就为同僚、属下、朋友撰写过挽联.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

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挽邹叔绩

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

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挽刘松山

还有为朋友的父母、妻子甚至自己的乳母、下人写作的楹联: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挽乳母

杏林看棣萼双华,春日衔书,犹是倚门健在;

缟索换宫袍五色,秋风碎杵,不堪游子归来.

——挽孙芝房继妻

其他人挽祭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基本没有什么界限.这种变化,为五四文学的大众化、民间化追求打下了审美社会心理基础,是改变传统文学贵族叙事风格的重要前提.

二是文人作挽的出发点变了.很多时候,文人写作挽联只是为了祭悼之外的目的,如炫才、娱情、言志、抒怀,甚至只是为了练笔.譬如曾国藩为江忠源写挽联的目的就是如此. 〔5 〕 (P35 )当时江还活得好好地,因为练笔的需要,曾就偷偷为他写挽联,偶被发现,弄得江差点要和他绝交.

使青士有年,欲安天下今谁属;

忧苍生成病,未定江南死不归.

——曾国藩挽左仁

此联虽是曾国藩挽朋友左仁的,其落脚点在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王宽云挽黄兴的对联看不出许多情感,但是构思颇巧妙,耐人寻味:

五千年帝制推翻黎宋卿无文孙中山无武

百六运英雄颠倒黄棃洲不死安重根不生

出发点的改变,预示着挽联功能观的变迁,倒不是撰联人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操守发生了什么变化.很显然,挽联的功能从单一走向了现代的多元状态.

三是文人们的写作姿态发生了变化.这也和他们的出发点有关,正因为出发点不再是穆肃、悲恸的哀祭,所以他们在写作中才会表现出幽默、轻松的态度.毕沅看透了功名利禄,也看透了文人学佛学仙的虚伪:“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孙髯的醒悟有点晚,不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的自挽联也很有特点:“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而这种姿态,不也是人类对于死亡的超越心态的一种表现吗?当一个人处于死亡的恐惧的控制之中时,他是不可能产生这种心态的.按照段德智先生的说法,这是人类面对死亡的“现代性”心理,是人类心灵史上的飞跃. 〔6 〕 (P23 )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是五四文人进行生死书写的心理基础,它使他们的生死书写呈现出新的风貌.如鲁迅在《鸭的喜剧》中对造物表示叛逆,并藐视死神的威胁,郭沫若的诗歌将死亡比作可爱的新娘、久违的情人,朱自清笔下的死亡是一位神秘而亲切的客人,徐玉诺、邵洵美等人的作品也有同类描写,一律表现出洒脱、自由的姿态.而且这种态度一直沿传下去,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悲剧表现的特色和基调.

四是文人们在挽联中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审视和尊重.梁同书的自挽联既审视自我,又超脱豁达:

读书十年作官十年归田十年生有涯如斯而已;

儒林无传循吏无传隐逸无传死之日尚何言哉.

刘师亮的自挽联流露出自我的觉醒意识:

伤时有谐稿讽世有随刊④借碧血作供献同胞大呼寰宇人皆醒;

清宣无科名民国无官吏以自身而笑骂当局纵死阴司鬼亦雄.

而我们知道,揭示自我、张扬自我,是五四文学思潮的一大主流.清末民初文人们的对联写作,体现了对自我的重视,是文人从公众身份转向个人身份的一个征兆.虽然写作者大都是旧文化旧道德的守护者,他们却在无意之中流露出了现代性的思想和观念.这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说明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普遍的追求和必然的趋势.

综合以上变化,再联系新文学的特征,大致说来,清末民初挽联对于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是主题上的准备.以悲剧性精神感受为主题的清末民初挽联,其作者大多是有产阶级.有产阶级处于国破家亡的时代风口,最易在精神上产生悲剧性感受. 〔7 〕 (P292-293 )文人们的悲剧性精神感受主要是通过自我嘲笑、自我贬抑,或者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追问表现出来的.他们这种情绪尽管没有新文学作家强烈和明确,但无疑为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表面看来,五四文学是张扬自我的,而清末民初的挽联则重在消解自我.可无论是消解还是张扬,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征.清末士大夫们对自我的探索,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是五四文学自我主题的前奏.比如自挽联与五四文学,尤其是五四诗歌中的死亡主题的表达模式 〔8 〕 (P152-155 ),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试举例说明,如清道光间进士庄俊元七十二岁临终自题联:“一百八晨钟声醒了醒了;七十二逆旅客归欤归欤.”,这样的联作在晚清很容易找到.它们表达的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作者谴责现实的功利、虚伪、礼教等拘羁了人的自由灵魂,污染了人的高贵心灵,因此流露出了某种对彼岸世界的向往情绪.如果我们将其与徐志摩的《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相比较,就特别容易发现两者在主题形态上的相似性.徐志摩的诗写道:“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背后……快上这轻快的小艇,去到那理想的天庭……恋爱、欢欣、自由……离别了人间,永远!”

第二是生命观念上的准备.清末民初的挽联表现出了普遍人性的观念,文人们的挽悼对象非常广泛,其“有祭无类”的作风可以说与人道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现代生命观念认为,只要是生命,无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品性清浊,从自然角度来说,其死亡都是值得同情、应当惋惜的.这是在新文学作品中到处可以发现的基本的人道主义表达.虽然清末民初文人不可能在理性上达到这样高度的认识,但他们确实在实际写作中不断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性别差异观念,表现出了某种普遍人性的倾向.比如逾越的这幅对联:“积四五十年以金布令甲起家,名满三吴,佐治无惭唐幕职;活六七百人于兵火零丁之地,泽流百世,勃兴应比汉于公.”其后有一个作者注:“筱山挟钱谷之法,幕游江苏,客苏藩署最久,亦诸侯老宾客也.其馆嘉定时,适获贼数百人,将骈诛之.筱山察非真贼,言于居停而免之,一大功德也.”逾越在此表达了他对筱山珍惜匪徒自然生命之行为的敬重,这与五四新文学里表现出来的人道思想毫无二致,其境界何其相似!清廷士子发生这种现代转向,除了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无意之中接受了某些人道主义观念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他们的民族身份.他们都是汉族官员,只是为满族统治者服务的文人、工匠、武士,无论官做得多大,仍是低满人一等,从未获得一种高高在上的主人的感觉.这倒在无意之中迫使他们能在某种程度上以平等、同情之心去对待和理解下层民众.

第三是叙事方式上的准备.具体来说,就是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叙事,从肃穆庄严转向娓娓倾诉.微观叙事是现代文学叙事的主调和趋向.与悼祭对象和出发点的改变相关联,清末民初的挽联不再只是追忆死者的辉煌人生,评价他们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叙述死者生前在日常生活里的种种表现,描画他们的性情趣味.许芝瑛的自挽联不写自身经历的大事,也不写政治上的宏愿,只是就生活细节嘱咐后人:

既死莫伤心好料理身后事宜莫弄得七颠八倒,

再来还是我且撇下生前眷属重去寻三党六亲.

吃饭、穿衣、睡觉、人间冷暖、喜怒哀乐,都是那时挽联的题材.于醴尊挽曾国藩的楹联仿佛和逝者促膝交谈:

从早岁东西奔走,垂老以来,却又撇故乡子弟;

合大江南北菁英,一齐俯首,也算得满眼儿孙.

以上这些佳联,是不是也从某个角度给了五四新文学作家扩展写作题材,改变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启示?

第四是叙事情感动力上的准备.悲剧叙事需要悲剧情感作为原动力,但传统中国人相对缺少悲剧意识和悲剧情感,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集体意识强烈而自我意识薄弱的中国人,对人生的终极性认识很容易就为一种终极性理想所取代,纵使他们偶尔觉醒,意识到生命的悲剧处境,他们的情感也会很快被转移.创作了《步出夏门行》的曹操和《兰亭序》的王羲之,后来又分别写作了《遗令》和《兰亭诗》,他们在前面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生终极的哀伤悲恸之情,在后来的作品中却被一种随其自然的安详心态取代了.用丘景尼的话说,他们的情感还只是停留在“悲”的层面,尚未上升到“悲观”的层次,所以是极不稳定的. 〔9 〕 (P13 )其关键就在于他们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还不深入和清醒,而如前所述,清末文人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则相当理智和豁达,他们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情感也就难以被轻易改变,这尤其表现在他们写作的自挽联中.这些作品不仅对人生的短暂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也不自欺欺人,有些作品甚至揭示了人生的荒诞品质.尽管这些挽联与五四新文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10 〕 (P117-121 ),但毕竟为新文学的现代性悲剧情感的发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表达的现代转化.这一点本人已在其它文章里论述过 〔4 〕 (P162-181 ),此处略去不谈.

总之,清末民初挽联在功能、内涵和形式上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向自我化、通俗化、多元化、现代化转向的迹象,为新文学的发生自觉不自觉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注释〕

①二元序列是由“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序列.在数学上,由“0”和“1”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域,可以按一定规则进行运算.在电子学上,“0”和“1”代表两个状态,即“开”和“关”.所谓 “数字化”,就是将一切文字、图象、声音、数据信息,都化为“0”和“1”两个元素(或状态),进行运算、传输和储存.研究诗词格律,需要标明平仄.传统的方法是直接用汉字注明“平”或“仄”,也有用其他符号代表平仄的.陆振纶用二元序列描述对联结构,“0”代表“平”,“1”代表“仄”.这种“数字化”方式,国际通用,简单明了,便于键盘操作与计算机处理,也易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他用二元序列表示给定的对联结构:“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1100,1100011),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0011,0011100).”括号内的二元序列表示对联结构.此联每边两句,第一句是四言,第二句是七言,其结构由一个四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连接而成.句式由规范化的平仄关系组成.句式之间用“,”断开.在对应位置上,上联句式和下联句式的平仄关系是互反的.

②曾国藩以三甲检讨出身,他以此为生平第一恨事.一次,曾国藩与湖南同乡喝酒,座中有惧妾(“如夫人”乃其雅称)者李次青.曾国藩作上联以戏之,李次青也知曾底细,便作下联回敬.

③左宗棠字季高,上下联均在第1、5及末字嵌进对方姓名,互相调侃.

④刘师亮有自办刊物《笑》、《师亮随刊》,因此这样说.

[参考文献]

〔1〕梁章钜.楹联丛话全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2〕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吴承学.汉魏六朝挽歌考论〔J〕.文学评论,2002(3).

〔4〕肖百容.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3(10).

〔5〕齐风.曾国藩写活人挽联〔J〕.文史博览,2010(4).

〔6〕段德智.死亡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7〕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肖百容.死亡秀: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股异样潮流〔J〕.文学评论,2010(5).

〔9〕丘景尼.悲观道德的价值〔J〕.一般,1927(4).

〔10〕王炜.从顾城诗看顾城之死〔J〕.中国文学研究,2016(3).

该文结论: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清末民初挽联和新文学和发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新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清末民初,中国学子为何扎堆留学日本
文 杨早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有的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到国外接受教育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同样掀起一股留学热潮 与如今大多倾向于欧美留学不同的是,当时的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学日本 了解一衣.

清末民初赋学刍议
关键词清末民初;起源;取向;赋学  摘要清末民初赋学是古典赋学的最后总结,表现出因时代转型而独具的复古色彩与现代意义 于赋的起源,主诗、骚、隐语与诸子说;于赋的体格,则有汉魏、晋宋、六朝……不同的审美.

玄武门事件如果不发生谁必死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召见他的3个儿子进宫问事 大儿子李建成和四儿子李元吉经过玄武门时遭遇伏击,当场2人被射死,伏击是二儿子李世民设下的 当时唐高祖正与大臣、妃子在宫内湖中乘船游玩,史官就是.

70年前,长春发生了什么?
李发锁 张 妮今年是长春解放 70 周年 在解放长春的战役中, 国共两党于1948年6月初开始、 10月19日结束的一场特殊的 “长春围困战” 格外惊心动魄, 引人深思 多年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