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大学生就业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大学生就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该文是大学生就业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本科院校和就业和路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摘 要: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改革转型的应用型高校应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开展校企、校地合作,实施“导师制+俱乐部”“培训+就业”“实习+就业”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就业;校地合作

为贯彻党、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于2015年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应用型高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分析

1.专业设置滞后,供需矛盾突出

转型不久的应用型高校由于办学定位还不够清晰以及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在专业设置方面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严重脱节.二是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导致毕业生竞争力不强、特色不明显、对接度不高.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就业,这无疑给学生造成一定经济负担.

2.专业水准不高,难满足企业需求

由于受到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和生源质量下降以及师资匮乏等原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专业水准和技能有所下降,达不到企业入职岗位的条件和标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就业方向设置太宽泛,导致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二是双师型教师偏少,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从业经历相对较少,成体系的项目工程更是少之又少.

3.求职目标不明确,就业观念有偏差

新建本科院校早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有的学生因为受到亲人和朋友等就业观念的影响,同时自身期望值过高,仍把政府大机关、国有大企业、东南沿海大城市等作为理想的就业领域,不看重基层单位、民营单位,甚至微型企业等就业机会.这部分学生既没有看到国家总体发展形势和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没有结合自身能力、专业、家庭等情况去匹配就业区域、行业、岗位、工资待遇和社会需求,从而影响了就业.个别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自我规划和谋划能力不强,“等、靠、惰”等思想严重,不关注所学专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等外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等着家庭、依靠学校提供就业信息,从而错失良机导致就业不顺利.

4.职业素养不高,竞争力不强

大学生在校园主要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启迪思维和开发创新意识为主;而企业则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这就导致学校培养人才和社会在用人需求上存在偏差和矛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本素养不高,胜任力不强.大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口头表达、书面写作、策划组织协调、信息收集与整理、人际交往与沟通、责任感和上进心等能力和素质.二是规矩、礼貌、流程、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意识欠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个别大学生比较随意和自我,不听从主管安排、不按照公司制度办事.企业花了精力和成本对应届大学生进行培训,但有的大学生却因为一点不如意,甚至招呼也不打就静悄悄地离职.三是求职技巧不够,错失良机.有的大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技能,但由于不善于表达和推销自己而错失良机,如在自我介绍、求职信、求职简历、面试交流等方面准备不够,导致求职失败或不顺利.

5.管理和服务指导力度不够

高校尽最大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但在专业引导、职业规划和主动服务学生开展分类就业指导方面的力度还不够:一是没有尽早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专业引导,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不够,对专业的前景、毕业去向和行业发展不明确.二是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达标.三是分类就业指导和服务管理不够,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求职技巧、就业能力、信息提供、平台搭建、实习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跟踪不到位、不彻底,从而影响学生全面就业.

二、创新就业举措,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⑴开展行业调研,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核心,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哪些职业岗位,岗位对入职大学生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只有深入企业一线去调研和了解,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⑵启动“教师顶岗+工程师教学”的培养模式.一是引入企业一线工程师、技术骨干、人力资源部经理等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课堂,从而将企业的岗位和职业需求标准直接传递至课堂,直接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接受企业岗前培训,提前拥有职场体验.二是启动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脱岗实习”的培训模式,分批分方向让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相关岗位开展顶岗实习,参与到企业实际商业项目中.通过以上措施让教师熟悉项目流程、加强职业和岗位能力训练,达到强化高校教师专业技能和项目工程能力之目的.

⑶实施“导师制+俱乐部”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1]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要借助一定的模拟或商业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和项目实践.

重庆文理学院实施“导师制+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项目经验不足和实际商用项目不够的问题.运行思路是:一年级实施大学启蒙导航(教育引导型),重在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新生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逐渐形成专业认同和归属感;二、三年级实施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导航(项目实训辅导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入学院按专业研究方向组建课外科技项目俱乐部,提升项目引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年级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导航(工程实践指导型),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的捆绑指导和训练,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创业就业能力.

2.开展校企地合作,人才培养瓶颈

⑴与政府开展校地合作.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留在本地就业,为当地高新区或产业园区储备人才.高校可与当地政府或经济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加强合作,联合举办校地合作专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双方共同制订校地合作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顶岗交流和互派工作人员(教师)等形式,参与到校方的教学和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以加强师资锻炼和学会流程管理,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由于园区或企业对学生的认同感加强,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且让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制度,学生在毕业时只要考核过关,达到企业用工需求,就能顺利进入园区就业.

⑵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开展如下项目:一是根据企业和岗位要求,邀请企业工程师和专家与学校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委员会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用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三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互派互学,即教师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深入车间完成生产任务,企业工程师来校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项目.四是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平台.五是实施订单式、定向式的就业合作模式.六是实施校企合作的高级模式即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将教学和生产整合为一体,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单一的校内教师培训转变为“教师+工程师”的双师培训;由校内单一的实验室转变为“实验室+工厂”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由单一的实验项目转变为“实验项目+产品”.

3.创新实习模式,保障实训效果

当前高校的实习工作存在诸多弊病,分散实习呈“放羊”状况,影响了实习效果.有的学生借分散实习之名开展其他工作,有的则直接不实习.为了加强实习工作和促进就业,将实习、顶岗与就业相挂钩,可以实施集中实习教学模式.集中实习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实训效果,同时还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促进就业.

⑴实施“实习+就业”模式.企业和学校联合实施“实习+就业”模式有利于“供需”双方加强了解,提高就业成功率.具体做法是在第七学期后两个月至第八学期的前三个月组织毕业生到招聘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集体见习和实习,实习期为4—7个月,实习结束,根据双方意愿再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4]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通过与富士康、深圳讯方、软通动力、日本NEC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施的“实习+就业”模式,效果较好,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⑵探索“培训+就业”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毕业即获得职场经验和岗位操作能力,在学生大三结束时让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就业方向,同时将一批有市场发展潜力、口碑良好和有品牌的培训机构或用工企业引进校园和课堂,为毕业生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分为校内基础培训和公司项目实训两个阶段.整个培训学校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学院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4.加强职业引导,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⑴政府——强化职能,提供岗位,主动服务.一是政府应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大学生就业.二是政府应鼓励和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三是发挥政府在市场和资源配置方面的调节作用,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基层选调生、免费师范生等计划,落实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工作的政策,同时对招收大学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减免、补助等政策倾斜.

⑵学校——加强引导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一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引导,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方向明确目标.二是不断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做好就业观念引导、职业素养培训、就业咨询、就业信息传达等服务引导工作,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⑶个人——转变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大学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多年,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更应转变求职观念,由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向农村、基层、微小型企业就业转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就业观念.同时要在大学四年中加强口头表达、书面写作、协调沟通、组织管理、礼貌素养、创新创造等软能力和专业技能、岗位素养等硬实力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需求是导向、学校培养是基础、个人努力是关键,只有多方协作,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

[2]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9).

[3]余继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8).

[4]余继军. 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模式探讨——以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报,2012(07).

[5]李国华.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工程素养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5).

[基金项目:2016 年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立项项目(编号:重文理科〔2016〕36号)]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上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本科院校和就业和路径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大学生就业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大学生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基于CareerEDGE模型的分析
徐超(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1363)摘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借鉴CareerEDGE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发.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深度转型、内涵发展,这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研究分析探讨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并结合陇东学院食品脱水加工科研平台进行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

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

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30摘要公共管理学作为在我国起步较晚的一门融合多种学科理论知识的人文社会科学,其在高校的人才培育的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