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英语教学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文化差异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英语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文化差异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本文是英语教学类有关论文范本和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教学和导入类论文范本.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杂志中美文化差异论文英语教学论文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王依晴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0100)

摘 要:知识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逻辑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中的重要一环.程序性知识学习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组织和归类的能力,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专业知识系统,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程序性知识学习;大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16-02

作者简介:王依晴(1986-),女(汉族),山东人,硕士,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创新教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针对专业知识的类别和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学习,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

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一个人开展创新性工作的能力,依赖于这个人在既定领域内深厚的知识基础.在国外,大量定性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学科内及跨学科的研究中,包括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杰出人士,都发现了同样的长期发展模式,需要一段重要时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使在他们的领域达到世界级的水平,即“十年规则”.研究发现,知识技能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关于“做”和“如何做”的知识,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研究

大学生对创新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造成意识与行为反差的原因,主要是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高校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比规模、比指标成为价值取向,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不少学生热衷于研究生考试和各种业务考证,以另一种方式陷于应试教育,所学专业知识零碎,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也无法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一)思维固化

在我国,由于实施应试教育,大学生在经过千百次的测验与考试后,形成凡事按照标准答案思考的固化思维.思维固化使他们从小形成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问多答的灵活思考,教育出来的学生是标准化答案的产物,想象力被消磨殆尽,难以进行创新活动.

(二)权威性思维的枷锁

一个人的思维一旦被权威的理论或观点所束缚,就难以突破和创新.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批判精神和质疑思维,对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绝对相信,导致思维的僵化和惰性.

(三)知识僵化吸收

目前,高校教育大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很少重视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让学校变成输入知识的工厂,学生变成*知识的仓库.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知识被单纯地机械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学非所用,学用脱离.

二、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使我们不仅能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而且能初步探知到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复杂关系.

创新能力在实践上具体表现在,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对经验做重新整合,对事物关系重新组合,从而导致新的意义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包括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

1926年,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四阶段:准备期、酝酿时期、明朗期和验证期.创新思维的四阶段,实际上是运用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思维形式来完成的.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收集资料、数学推导、逻辑证明等,表现为常规性思维活动;非逻辑思维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是在长期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揭示而产生的.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经过大量严谨、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的训练,才能熟练运用逻辑思维,进而产生非逻辑思维.这种思维以深刻的逻辑思考为铺垫,既有系统性,又有发散性,是真正的创新思维.

从知识的再现看,程序性知识具有快速、独特、灵活迁移等特征,充分体现创造活动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成分.程序性知识的发展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1.陈述性知识是创新思维形成的根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在特定领域里,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不同的关键因素,是专家与新手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谓的知识结构是保存和再现信息材料的能力,即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陈述性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明程序性知识学习第一阶段的陈述性知识学习,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

2.程序性知识是创新思维进行的推动力.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问题的提出和方案的选择是逻辑思维在起主要作用.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飞跃,是在熟知逻辑规则并超越规则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境界的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突破点.

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程序性知识学习.某一领域的专家不仅要具有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条件化”的,便于熟练地运用.当某一问题需要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时,他们能够立刻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陈述性知识,并将陈述性命题转化为程序性的产生式,进而进行复杂程序合成,经过大量的训练,建立相应的逻辑联系,形成提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造出新事物的创新思维.

三、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的应用

(一)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升知识技能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发现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学习是主动的,是一个发现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学生虽然在应试能力方面强于外国学生,但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远远弱于国外学生.经过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学习,可以提高他们信息加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大学生能够高度灵活组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增加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变通性,提高知识技能的创新能力.

(二)破除创新思维的枷锁

培养创新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破除创新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学会审视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强化自我意识.创新思维的枷锁会让学生仅仅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上,懂得“是什么”但知识虽然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绝非只是知识的单纯积累.破除经验型思维枷锁的关键是,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将它们系统化、条理化,构成理论知识体系,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性,遵循特有的逻辑思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将知识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将各个产生式熟练地运用到类似的或新的情境中,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思考,达到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目的.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1)激发好奇心.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大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中的可贵品质之一.好奇心强的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完成新知识的表征、转化、精加工等心理过程,知识保持得也更为牢固.(2)发散思维训练.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发散型思考,培养他们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组合知识的能力,开阔视野,使新知识利于提取的线索更多、更广泛.(3)引导知识系统化学习.知识系统化是对所学知识再加工和再系统化的过程,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和与新知识的融合.只有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和组织复杂产生式去解决问题与创新.

(4)系统训练和强化.教师在设置练习之初,速度要慢、要精,等简单的动作步骤完全程序化后,再设置较难练习,以增进程序性知识的灵活性和熟练性.

四、小结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相关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让高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严谨的知识网状体系组织,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并具有联想扩展能力、发散思维,进而触类旁通,这都是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不可缺少的.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运用程序性知识学习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与策略,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对于解决当下各种疑难惑问,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经济创新及军事创新等,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20.

[2]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7.

[3]郝秀刚,葛明贵.程序性知识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6):56-57.

[4]丁辉,贺善侃,张士运.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華龄出版社,2010:23-39,261.

[5][美]A·J·斯塔科.创造能力教与学[M].刘晓陵,曾守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5-135.

[6]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纲论[J].教育研究,1999,(8):8-15.

[7][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83-204.

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教学和导入方面的英语教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
魏春梅(河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便携式移动信息技术媒介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书本和课堂不再成为唯一的知识传授模式 微课以“主题突出、短小精炼”的.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院H319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70摘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时代赋予了大学英语教学新的任务和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大学英.

中西民俗文化的双向导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商洛学院为例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多次改革,也逐步日趋完善,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仍然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需要通过文化双向导入教学,提高传统文化的比重,使学生在比.

美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英语在国际外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学习应用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美剧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开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