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语文教学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表现式语文教学的构想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语文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22

表现式语文教学的构想,该文是有关语文教学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构想和式语文教学和表现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和投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林宣龙1宗文菊2

【摘 要】当今语文教学,方式上存在灌输式现象,内容上存在碎片化现象.鉴此,语文教学须奋力突围,采用“不教”之法,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表现的机会,同时促进其对言语的整体把握.主要做法是:让学生以“诵”的方式表现,让学生以“讲”的方式表现,让学生以“述”的方式表现,让学生以“演”的方式表现.

【关键词】“不教”之法;“表现”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27-03

【作者简介】1.林宣龙,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6),高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宗文菊,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6),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回归到言语表现存在论,从语文技能训练回归到言语潜能、才情的‘养护’,从生活、阅读本位回归到表现、存在本位,从实用、应试为主导的外部动力学回归到精神、素养和言语生命需要为主导的内部动力学”.[1]以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观照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确实能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过程存在阅读本位倾向,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的生命需求,忽略学生进行积极的言语体验和主动的言语表现等.

笔者以为,就阅读教学而言,从第二学段开始,很多课文不妨以“不教”之法施教,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表现时间、充分的表现机会——笔者姑且称此为“表现”式语文教学.以下联系相关课文,谈谈“表现”式语文教学的主要设想:

一、课文“不教”,让学生在吟“诵”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三篇课文构成,其中一首是现代诗,两篇是写景文,描写了祖国河山壮美秀丽的景象,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语言浅显,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

我想告诉学生:

这组课文写得很美,很有诗情画意,读了会陶醉,会加倍热爱自己的祖国.老师把课堂的时间留给你们,也把回家作业的时间交给你们,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诵读这些课文,读通、读熟、读美.两天之后,我们举行一个“祖国美”的诗文朗诵会.朗诵会上,我们将会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在聆听朗诵中领略祖国山河之美,抒发深沉的爱国之情.

【意义解析】

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之说,朱熹更有“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2]的读书经验,意指读书一要确保反复诵读的遍数,二要确保离开文本能脱口成诵,将诵读的“八字”经典演绎得更为具体.纵观历史,古贤先哲的读书经历,无一不是在山重水复的“书读百遍”中迎来柳暗花明的“其义自见”的美好境界的.古人的这种诵读,跟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读截然不同之处就在于完全自主,无丝毫外部干预,因而在书中品尝到的是属于自己独有的滋味,享受到的也是他人无法体会的情趣.

目前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写景状物之文很多,现代诗、古体诗和近体诗也不少.这些诗文,大多没有或者极少有文字上的障碍,非常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滔滔不绝的“自我陶醉”,放弃自以为是的“话语霸权”,放弃“絮絮叨叨”的教学习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吟诵、体味、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中“潇洒走一回”.

学生领了任务,便以积极自信的姿态去准备,去经历一遍遍的诵读,一字字的斟酌,一次次的尝试.这样的诵读,不仅“诵数已足”,且已娴熟于心,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境界,直接促进了语言内化,对增强语感有着重要作用;这样的诵读,增加了当众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得以呈现诵读成果,这是锻炼的机会,也是“出彩”的机会,使平时习惯于沉默的学生可以为自己也能站到讲台前而惊喜,更使擅长于读书的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感.而无论是诵读准备还是诵读比赛,学生都从中享受了别样的语文学习.

二、课文“不教”,让学生在播“讲”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三篇课文的体裁分别为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说.每一个故事都有情节,或富有趣味,或满含哲理,或饱蘸深情,儿童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与生俱来.

我想告诉学生:

下周的班队活动课将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故事内容呢,就是第三单元的课文,请同学们重点准备一个.届时我们将评选故事能手,并授予他们“故事大王”的称号.大家公认讲得最好的故事还将被录下来,制作成MP3音频,播放给全校同学听.相信同学们,棒棒的!

【意义解析】

人类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有口头语言,再有书面语言.一方面,当人类的口头语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异时异地的交流时,便开始创制文字来承载和记录语言;另一方面,人类在书面语言产生之后,又利用其可“定格”的特点,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建构起音形义规则体系并不断完善它、美化它.自此而始,直接承载人类语言发展成果和语言表达智慧的书面语言作品便作为典范,依托阅读和表达活动,提升着人类的言语水平.

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第二学段的学生而言,其口语表达已相当成熟,能进行完整明白的口语交流,有的甚至能“长篇大论”发表看法、讲述故事了.此时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书面阅读机会,将优美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注入”其口语交流中,提升其语言素质.这个提升,宜从两个维度着手:一是“外引”,即由内而外将学生口语表达潜能激发出来;二是“内渗”,即由外而内将书面语言元素“渗进”学生语言体系中去.以故事性言语作品为材料的“讲”,便是实现“外引”与“内渗”双重效能的有效言语活动.

笔者设想,故事题材的课文,不去详讲细析,将其相对集中,交给学生,布置讲故事比赛,大多数学生会珍惜这样的机会,调动“浑身解数”,把故事讲好.就在这为了“讲好”的努力中,典范书面语言转换成了口头语言,且连同语言“承载”的故事也“化入”自己的言语体系之中.经常如此,学生语言素养得到提升,变得“能说会道”;依托语言又记住很多故事,变得“博古通今”.

三、课文“不教”,让学生在转“述”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珍珠鸟》《九色鹿》三篇课文故事很生动,在学生初步读通读懂之后,我让学生举笔而“述”,不是“牵牛下井”叫他们陈“述”感受,不是“赶鸭上架”叫他们评“述”人物特点,不是照本复述,而是“移角”复述,添加想象,注入感情:当作盘古,“述”自己开天辟地的经过;当作珍珠鸟,“述”自己与作家冯骥才逐渐亲近的过程;当作九色鹿,“述”自己勇救调达的情景……

【意义解析】

语言学习,既蕴含对范本语言的模仿,又蕴含对文本语言的迁移,还蕴含言语主体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主动创造,三者融合生成主体语言图式,形成主体言语风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有模仿、迁移,没有创造、生成,那么,不仅个人语言将趋于刻板僵化,缺乏生趣,而且整个人类语言发展也将处于停滞与枯竭状态,人类情感交流也将因此走向贫乏单调.鉴此,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既注重典范语言的吸收,又注意进行创造性运用.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类似《开天辟地》《珍珠鸟》《九色鹿》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完全不必大费周章咬文嚼字,可以将其作为给学生进行语言模仿、迁移和创造的材料.如何模仿大有讲究,直接复述是常用的,但容易导致背诵性复述,不易激起兴趣.笔者想让学生采用以笔代口改变人称,把他们自己当作文中角色,把事件“移”到自己身上,写“自己”的故事.这种笔“述”,首先富有趣味性,学生变身成为珍珠鸟、九色鹿、大神盘古,很新奇,因而会很喜欢,会投入地去做.其次富有创造性,人称变换后需将叙述角度改变过来,这需要创造;叙述角度改变后,相关情节需作填补或缩减,这需要创造;不同叙述者可能根据自己的言语理解或生活经验,“创作”新情节,使场景更丰富,情节更有趣,这更需要创造.为了这创造性笔“述”,学生大多会很投入地研读文本,体会人物,推敲“自述”故事如何将文本语言与自身语言和谐地融为一体……很显然,这是很有挑战性的语文学习,学生在挑战之中“享受”了语文.

四、课文“不教”,让学生在饰“演”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快过年时,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上节日礼物——一袋麦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祁黄羊告老辞职,遵晋悼公之嘱,先后举荐仇人与亲儿作为继任之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林肯在总统就职演说时遭遇羞辱毫无愠色、坦然陈词表达以父为荣的平民情怀.

我想把这些课文交给学生:

同学们,请将这些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土地公公与小猪、小牛、小猴,让晋悼公、祁黄羊,让林肯与他的反对派,都走上舞台……

我能想到学生听到消息后的惊讶、兴奋、为难,纷纷成为编剧、导演、演员、舞台设计师、服饰设计师、灯光师;我能想到公演开始,小演员相继闪亮登场,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舞台故事……

【意义解析】

课本剧,在教学的目光下是课文之“变式”,在文学的目光下则是“戏剧”.以戏剧形式来呈现阅读成果,其意义远不仅是文本解读,更是对语言文字外延、内涵更完整的把握,更立体的展现,它是声与情、言与意的和谐统一,若考虑舞台布景,则表明编排者还注意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从编剧到排演,到舞台演出,包含着丰富的创意,凝聚着多元的智慧.由此我们能够想见,整个“劳动”过程完全超越一般意义,是更“复杂”、更深刻、更有挑战性的学习,对学生素质发展有着多重价值:

首先,在语言理解上,超越了“以词译词”“以话译文”的狭隘方式,表演过程中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言语”元素也作为重要的“语言材料”,成为重要方式,被学生主动用来呈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在这些特殊理解方式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为了排练且成功演出课本剧,每个“剧组”成员形成短期学习共同体,与往常语文学习时小组讨论或同桌互动的组织形式相比,其合作是主动、真实的,得到彼此认同且能最大限度达到默契的,通过这种合作磨合,学生能真切体会到众手浇花花更艳的道理,就在这种“煞有介事”的共同学习中,学生真正学会了合作,也享受到了成长的乐趣;其三,课本剧排演过程中,“剧组”成员须将课文改编成剧本,须琢磨并不断修改完善走台路线、肢体动作、语言情态,甚至有的“剧组”还自我加压,配布景、道具、服饰,这一切无不包含着创造性元素,正是在这创造的火花里,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很多课文我们可以“不教”,可以完完整整交给学生,去诵、去讲、去述、去演,学生将会从中获得别样的“享受”,在享受中获得更完整更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98.

[2]吴言明.我国读写教学传统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1996(3):41-43.

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构想和式语文教学和表现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语文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与应用策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也逐步得以落实 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和阅读有效性,通过让学生阅读使他们在主动思索中加深理解,获得感悟 在此背景下,批注式阅读教.

小学语文自主式阅读教学
自主创新性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大胆进行语文实践,主动地、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善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积极提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使自.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批注式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丰富学生思想情感的学科,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认真、细心 而批注式阅读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随手记笔记、批注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全面提高语文综.

小学高年级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探微
体验式作文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唤醒学生积极的体验,促使学生写出内涵丰富和情感真挚的美文 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教.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