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技师论文>材料浏览

民国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跟民国旧事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民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民国旧事,该文是民国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民国旧事和民国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民国论文参考文献:

民国论文参考文献 民国期刊

岳勇

这是民国年间的老事儿了.

那时候,在绣林城界山口,有一座大宅院,背靠绣林山,前临碧玉街,占地数亩面积广阔,飞檐挺翘装潢讲究,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前,伫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更显气派堂皇,盛气凌人.宅子的主人姓周,叫周仕儒.

周仕儒早年曾在紫禁城当差,伺候过末代皇帝溥仪, 由于他为人八面玲珑,处事精明周到,很得溥仪信任.直到溥仪被赶出北京城, 后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北成立傀儡政权“满洲国”,都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日本人投降后,“满洲国”随即解散,溥仪被迫逃亡,周仕儒失却依靠,只得独自回乡养老.

周仕儒是光绪年间进士出身,平时嗜好搜罗字画藏品.当年溥仪被赶出京城时, 他趁乱从皇宫中盗得不少古玩字画.“满洲国”解散时,*在长春“皇宫”里的大量珍宝字画, 只有少数被溥仪打包带走,剩下的都被侍卫随从哄抢一空,周仕儒自然不甘人后,上下其手,又捞得不少宝贝.

离开溥仪后, 他自忖在东北无法立足,便带上自己掠劫来的珍玩字画,悄悄回到位于湘鄂之边的老家绣林城,将从皇宫中偷盗来的珍宝兑换成银元,购置了这所宅院,又在后院辟了一处密室,专门用来*自己掠夺来的珍稀字画.

在他的众多藏品中, 有一件镇宅之宝,那就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乃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先是被北宋宫廷*,金兵南下时,此图被人趁乱从宫中盗出,流落民间.元朝建立后,《清明上河图》被收缴入宫,为皇家所有, 后却被装裱匠人用临摹本掉包,偷盗出宫,卖入民间.明嘉靖年间,此画为权奸严嵩所获, 严嵩权败家业被抄时,此画作为公物被收入宫中,但很快又被太监盗出.

明亡清兴,《清明上河图》辗转数人几次易主后第四次入宫,藏于紫禁城延春阁内.清朝败亡时,逊帝溥仪以赏赐为名,将宫中重要珍宝字画偷运出宫,《清明上河图》即在其中.这些字画珍玩先存于天津租界里的张园内,“满洲国”成立后,又被溥仪带到长春,存于“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日本人投降前夕,溥仪为了凑足逃亡经费,有意变卖《清明上河图》,就让心腹随从周仕儒去给他物色买家.经周仕儒从中周旋,最后天津大画家张哲以高价购得此画.张哲拿着这幅画还没出长春城,就被周仕儒下毒害死.周仕儒对这幅《清明上河图》垂涎已久,只因溥仪防护周密,几次偷窃均未得手.这次名画易主,张哲一介书生,疏于防备,正是他下手夺画的好机会.

如今这幅传世名画,正被他*在自己的画室里,轻易不肯示人,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偷偷展开画卷,一个人把玩欣赏.

春节一过,绣林城里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沿街的店铺都陆续开门迎客,招揽生意.

这一天,正是积雪初融,春寒料峭,周仕儒穿着一件锦缎长衫, 外罩裘皮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拄着一根紫檀手杖,来到衣铺街的古玩字画市场, 来回转了两圈,没见着一件稀罕玩意,不觉有些失望.

回来的路上,经过皇叔街,意外地发现这条老街上竟新开了一家画馆,店名就叫“成竹斋画室”,不大的一爿门面,装潢得古香古色,墙壁上挂着几幅刚刚裱好的新画.

他背负双手,信步走进去一瞧,不由吃了一惊.墙上挂着的几幅画,或水墨写意,或工笔写真,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走兽,山水意境雅淡致远,人物勾勒细腻传神,花鸟情态生动自然,笔意淡逸,画工不俗,风格自成,以他的眼光来看,没有一件不是值得鉴藏的精品.尤其是那一幅《竹石图》,图绘峭拔山石,骨力奇峭,棱角分明.石旁一丛修竹,枝干挺拔,柔韧健美,叶子疏朗有致,摇曳生姿.墨色浓淡相宜,构图别致, 竹石兀傲清劲的品性尽现纸上,颇有大家风范.本以为出自哪位名家手笔,可走近去一看后面的钤印,署的却是“成竹斋主沈竹虚”七个篆字.

沈竹虚? 他不由皱起了眉头,当代画坛,没听说有这样一位名家呀? 正自疑惑,忽听脚步声响, 从柜台后边走出来一个人,约莫三十出头年纪,穿着一件青布长衫,戴一副圆眼镜,面容清瘦,目光湛然,冲着他拱手一揖,道在下沈竹虚,是这成竹斋的主人.不知老先生……?

周仕儒上下打量他一眼, 略一颔首道,老朽姓周,周仕儒.

对方一怔,忙抱拳道原来是界山口周老爷,久仰久仰!周仕儒不由多瞧了他一眼,问你识得老朽?

沈竹虚道,周老爷的字画藏品,甲于绣林,湘鄂一带,无论是*界,还是书画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周仕儒哈哈一笑道,想不到老朽在这绣林城里,竟还薄有名声.又问,听先生口音,不像是绣林人吧?

沈竹虚道,在下本是北京人氏,曾在京津两地开过画馆, 后因北方战乱频仍,无法立足,只好孤身南下,流落江湖,以街头卖画为生,辗转数载,略有积蓄,就在这长江之滨的绣林城里租了一爿门面,开了这间画室.虽久慕周老爷大名,但初来乍到,未及登门拜访,还请周老爷海涵.

周仕儒见他言语客气, 执礼甚恭,心中很是受用,哈哈笑道好说好说,原来沈先生是从北京城里来的大画家,难怪老朽瞧这几幅画,骨力峭劲,风格自成,颇有大家风范.尤其是这幅《竹石图》,一丛修竹,以秃笔浓墨画成,笔墨瘦劲苍健,竹子心性高洁的气质跃然纸上,实为难得.老朽*有一幅郑板桥的《兰竹奇石图》,算是郑燮画中佳构了,但与先生这幅《竹石图》相比,却似乎还要逊色几分.

沈竹虚忙拱手称谢, 道周老爷过奖了.

周仕儒随手取下那幅《竹石图》,问这幅大作定价几何? 老朽买下了.

沈竹虚道周老爷能看中在下的画,实乃沈某荣幸.这一幅《竹石图》,在下分文不取, 就当是送给周老爷的一份见面礼吧.

周仕儒略感意外道,这如何使得?

沈竹虚忙道无妨,在下这成竹斋新张不久,生意清淡,今后还请周老爷得空多来走走、瞧瞧,也好让敝店跟着周老爷沾些光.

周仕儒受此恭维,哈哈一笑道,好说好说,既然如此,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顺手将那画轴卷起,放在了衣袖里.沈竹虚又请他到里面画室喝了一会儿茶,眼见天色不早,周仕儒才起身告辞,一笑而去.

过得两日,沈竹虚忽然差店里的伙计小栓,给周仕儒送来了一幅新画.周仕儒展开一看,却是沈竹虚凭那天初次见面的记忆,为他画的一幅工笔肖像.画纸上的他,头戴便冠,身着锦缎长衫,执紫檀手杖,密髯丰颊,双目前视,似有所思.画法工细,面部先勾后染,结构准确,衣纹用游丝描,笔简意足,颇得吴道子、李公麟遗法.

平日虽也有人为他画过肖像,但画得如此生动传神,如镜取影,神形毕肖,沈竹虚却是第一个.不由心中大喜,当即拿出一百块大洋,让小栓交给沈先生,算是润笔.又拿出三块大洋,赏给小栓.小栓拿了赏钱,欢天喜地地去了.

又过得数日,沈竹虚差小栓送来一张请柬,说近日觅得古画一帧,难辨真伪,特请方家法眼明鉴.周仕儒平日没啥爱好,就是对珍奇古画感兴趣.一听有这样的事,当即跟着小栓来到了成竹斋.

沈竹虚拿出一幅长卷,缓缓展开.周仕儒一瞧,竟是一幅明代仇英摹绘的《清明上河图》.虽曰摹绘,实是仇英以北宋张择端的原作为蓝本重新创作的一幅长卷.结构大体按宋本《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但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的景象.画面所绘内容,从乡间小路、田舍茅屋到城镇集市、深院高宅,从田间农夫到公卿贵族,三百六十行,士农工商样样齐全.

与呈现汴梁风土人情的宋本《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的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房屋建筑更为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女伎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风俗画跃然纸上.再看画卷末端,款署实父仇英摹宋张择端笔,下钤“十洲”“仇英之印”两方印章.

沈竹虚见他捧着画卷凝神看着,半晌不出声,不由心中着急,就问依周老先生看,此画是仇英真迹,还是后人伪作?

周仕儒摸着颌下的一缕山羊胡,沉吟着说据老朽所知,仇英的画,用笔皆极为工致精细,很难见到“懈笔”.所以鉴定他的画,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看署款中的“實”字,他署款中“實”字的写法,与众不同,中间从“田”不从“母”,赝品中则一般为“母”字;二是看有无懈笔;三是看他画中独具特征的小眼睛人物, 仇英所绘人物,眼神与众不同,是一种恍恍惚惚、似睡非睡、似睁非睁,但又很有神的小眼睛.只有将这三者结合,互为印证,方可辨出真伪.好在仇英的假画虽多,但不存在现象,是以非真即假,泾渭分明.

沈竹虚忙问,那这幅《清明上河图》,到底是不是仇英真迹?

周仕儒又把那幅长卷从头至尾细瞧了一遍,最后才点点头道,如果老朽没有看走眼,这幅《清明上河图》,应该就是仇英的真迹.

沈竹虚听得从他嘴里吐出“真迹”二字,不由长舒口气,一拍巴掌道,想不到还真让我给捡了个漏!

周仕儒抬头瞧着他道,哦,此话怎讲?

沈竹虚道此画是我几天前在古玩市场淘得的,一共花了一百块大洋.当时几个行家都说是“苏州片”,但沈某瞧着,总觉得与平常所见的“苏州片”中假仇英画有所不同,所以就大胆买了下来.想不到还真让沈某给撞上了!

周仕儒忙拱手道,那可真要恭喜沈先生了,据老朽估计,这一幅明仇本《清明上河图》的市价,至少在一万元以上.

沈竹虚愈觉惊喜,道真的? 那沈某这回可是捡着一个大漏了.

周仕儒手抚长卷, 竟有些爱不释手,把玩良久,才轻轻叹息一声,将那画轴缓缓卷起.沈竹虚瞧出端倪,就问周老先生何故叹气?

周仕儒瞧了他一眼,将那画轴放在手边,轻轻摩挲着道,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技法娴熟,实为中华第一神品.但因宋本《清明上河图》一直传藏于深宫内府,世人只闻其名难见其容,因而在其传世的八百余年里,各种仿本层出不穷,然而真正称得上稀世名画的,除了宋本之外,只有两种仿本, 一是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协作画成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这第二种仿本,就是这幅明代仇英所绘的明仇本《清明上河图》.宋本《清明上河图》、明仇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大清国时,皆藏于北京紫禁城,后来历经战火离乱,才流入民间.

沈竹虚也感慨地道,是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曾被无数*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亦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听说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不知经历了多少劫难,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不惜铤而走险,有多少人为它惨遭横祸……

周仕儒道实不相瞒,宋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都已为老朽所得.三宝之中,唯剩此幅明仇本《清明上河图》,老朽多方寻觅,终无所获.却未曾想到今日能在成竹斋见到此画.唉,老朽此生最大的心愿, 就是希望能聚齐三幅《清明上河图》,藏于一室.若能得偿此愿,死亦无憾矣.

沈竹虚笑道这有何难,此画沈某得来全不费功夫, 周老先生三宝既已得其二,沈某又何妨再做个顺水人情.

周仕儒一怔,道沈先生的意思是……

沈竹虚道君子有成人之美,这幅《清明上河图》周老先生若有意*,尽管拿去便是.

周仕儒以为自己听错了,盯着他道此话当真?

沈竹虚道晚辈怎敢在老先生面前说假话.

周仕儒道这……这又如何使得?

沈竹虚笑道沈某与周老先生相交一场,一幅旧画,又有什么要紧的.再说三宝齐聚,三幅《清明上河图》藏于一室,那也是*界难得之佳话呀.

周仕儒兀自不信,问道沈先生可有什么条件?

沈竹虚含笑道,在下的条件嘛,就是改日得闲,去府上拜访周老先生,只要周老先生能将三幅宝画亮出来,让沈某一开眼界,沈某就心满意足了.

周仕儒见他说得诚恳, 心知不假,忙道好,咱们一言为定.贤契想瞧三幅宝画,老夫绝不会让你失望.改日得闲,就请你到寒舍吃茶赏画.这幅画是你拿钱买的,老夫不能让你吃亏, 本钱还是要还你的.当即掏出一百块银元放在桌上,卷了那幅《清明上河图》,大笑而去.

过得三日,周仕儒果然差人送来一张请柬,说三宝聚首,特邀贤契前来雅鉴.沈竹虚大喜,忙换了衣服,随那送信的家丁来到周府.

周仕儒早已在门口候着,见到他甚是亲热,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亲自将他迎至书房,请他喝茶品茗.

沈竹虚坐了一阵,举目四顾,见那书房里只挂着几幅寻常字画, 心中正自疑惑,周仕儒早已瞧出他的心思,哈哈一笑道,如今世道纷扰,人心不古,老朽的藏品自然不会放在这书房中.贤契若想看画,就请移步到老朽的画室.起身领着沈竹虚,出了书房,走过两道回廊,穿过天井,来到后院.

后院是一个花草繁盛的小花园,园中一池清水, 水中屹立着一座爬满青藤的假山, 一道窄窄的石拱桥连着假山与池岸.周仕儒道贤契请随我来.引着沈竹虚走过石拱桥,来到假山边,移开一块磨盘大的石头,露出一个圆圆的锁孔.周仕儒掏出一把铜钥匙,插进锁孔用力一扭,只听喀的一声, 一块平滑的大石头像一道门似的应声而开, 现出一个一人多高的山洞来.

沈竹虚不由暗叹一声,若不是周仕儒亲自带路,任谁也不会想到这看似平常的假山竟还暗藏着如此玄机.进得洞去,却豁然开朗, 里面竟是一间极其宽敞的石屋,四面墙壁利用假山石缝,留有四个窗孔,屋里非但光线充足,而且通风良好,一点也不觉得闷气.果真是设计巧妙,绝对隐秘.

四面石墙上,晾挂着数十幅古画.沈竹虚走近细瞧,才发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文徵明的《江南春图》等名家传世佳作皆赫然在目,一眼看过去,数十幅古画,竟无一不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周仕儒笑道贤契不知,我这藏画的密室,除了老朽自己,还从没有第二个人进来过,平常若有朋友想要瞧画,都是老朽请他们在书房坐着,再由老朽亲自将画从这密室中拿出去给他们瞧.瞧完了,又立即放回原处.

沈竹虚回身对他一揖到地,道如此说来,晚辈倒是受宠若惊了.

看完墙上的古画,周仕儒又将他引到墙角.那一方墙角里,整齐的码放着四五口镶满铜钉的樟木大箱, 都用铜锁紧锁着.周仕儒用钥匙打开最上面一口木箱,里面装着三幅卷轴.他将画卷拿出,一一展开在干净的石板铺就的地面上.

沈竹虚低头看去,只觉眼前一道眩目的光彩闪过———

那三幅画,第一幅,足有五米来长,画卷右端起首是春意方浓的汴梁郊外,随着画面的展开,汴河河道和夹岸街市随后出现,开始显出热闹景象.岸上人烟渐稠,房屋渐密;河上舢舻相接,或重载而行,或空舟而返.虹桥附近建筑密集,人群拥挤,车马喧闹.画幅末端是城东门内的市区街道,车骑轿辇,担驮推拉,虽然人流熙来攘往,却显得井然有序,活泼舒展.卷首有宋徽宗用“瘦金体”题写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有双龙小印.正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多少年来,沈竹虚对这幅传世奇画只是久闻其名,未见其画,今日得偿一见,不由心潮澎湃,叹为观止.

再往下看,第二幅画,正是他三天前赠与周仕儒的明仇本《清明上河图》.

第三幅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此画长约十米,是应雍正皇帝钦命,由清宫画院画师陈枚主绘,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等人协作,于乾隆元年完成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摹本.它集各家仿本之所长,再添加上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 如踏青、表演等娱乐活动, 增添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 街道房舍,均以*原理作画, 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画面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可谓院画中极精之作.卷首有“绘苑琼瑶”四字,据说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

沈竹虚睁大眼睛,屏气凝神,将这三幅长卷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三卷《清明上河图》,均以全景式的构图,精细的笔法,真实的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景象,展示了当时的经济状态、社会风俗、城市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真实面貌,堪称一部流动的历史百科全书.

最后,不知不觉间,他的目光又回到了第一幅《清明上河图》上,看那疏林薄雾中掩映着的几家茅舍,看那横跨汴河宛如飞虹的木质拱桥和桥头大街,看那汴河中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船只,看那城楼边鳞次栉比形形色色的屋宇商铺,看那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自然风光与习俗风情……

看着看着,竟是痴了……

自从上次赠画与此次赏画之后, 周、沈二人遂成忘年之交.每每得闲,周仕儒总要到成竹斋走走,或为瞧瞧沈竹虚的画馆生意,或为品评沈竹虚的新画近作.沈竹虚有空,也常到周府坐坐,或品茗赏画,或闲聊时事.一老一少,往来频繁,甚是投契.

转眼数月时间过去,因为沈竹虚画技不俗,待人和气,成竹斋画室渐渐在绣林城站稳了脚跟,上门求画者日众,生意也就好起来.

夏至一过,天气就日渐炎热起来.沈竹虚因为画室生意繁忙,已有些日子没有去过周府了.这一天,正在屋里裱画,小栓跑进来告诉他,周老先生来了.

他忙洗了手,出来一瞧,却吃了一惊,周仕儒正坐在店里喝茶,几日不见,他竟像是突然苍老了许多,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血丝, 连头上的白发也多了不少,一副身心俱疲备受煎熬的模样.他忙问周老先生,为何数日不见,您竟憔悴成这副模样了?

周仕儒缓缓抬起疲乏无神的眼睛,瞧了他一眼,叹口气说,唉,贤契不知,这几日老夫家里发生了一件怪事,直把老夫搅得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沈竹虚大吃一惊,道竟有这样的事? 到底是什么怪异之事?周仕儒喝口茶润润嗓子,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

原来自打几天前开始,他就觉得家里的气氛有些怪异,常常看见下人们悄悄聚在一起,神神道道地议论着什么.他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家里闹鬼了.据看门的家丁说,自三日前开始,每至夜半,家里的大门就被人敲得笃笃直响,可是开门一瞧,外面却连个鬼影也瞧不见.一关上大门,那古怪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一连三日,都是如此.消息暗地里传开,众人都说这是夜鬼敲门,老天爷要来收人呢.

周仕儒起初并不相信, 到了夜间,亲自守在大门里边,一到深夜,果然能听见笃笃的敲门声,时缓时急,开门一看,外面漆黑一团,什么都没有.如此数日,一到夜深人静时, 那诡异的敲门声总是响个不停,一声一声,一阵一阵,直敲得他胆战心惊,夜夜无眠.找了几个道士来捉鬼,香火费花了不少,那鬼非但没有被捉走,反而闹得更厉害.睡眠不足,饮食失调,再加上连惊带吓,几天时间下来,他就被那诡怖的敲门声折磨得人都瘦了一圈.

沈竹虚听了,皱皱眉头说,这倒是一件奇事.居然敢夜夜敲门,这鬼也太嚣张了吧.

周仕儒张皇无措地道,自从发生这件事之后,周家大宅里闹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好些下人都悄悄溜走了,说是怕夜鬼索命.老夫这心里,也是害怕得紧呢.

沈竹虚道, 古语云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周老先生又何必过于……

周仕儒瞧了他一眼, 苦笑一声道,贤契不知, 当年老夫在溥仪身边当差的时候,迫不得已,也干过一些杀人放火的勾当,怕不是现如今冤魂上门索命来了哩.

沈竹虚一笑而道,无妨,即便真有冤魂上门索命, 周老先生也不必过于担心.沈某略通阴阳术数,这就给您画一对黑白门神,再配以照妖宝镜,任他再厉害的妖孽,也能镇伏.

周仕儒喜道,真的? 想不到贤契还有如此能耐.

沈竹虚笑道竹虚习画之余, 好读杂书,学了些旁门左道,不足为道.

回身叫小栓铺纸研墨, 提起画笔,刷刷刷刷,不多时已画好一对门神.周仕儒一瞧,正是白脸秦琼和黑脸尉迟恭,两人头戴金盔,身披龙鳞铠甲,一人手执铁锏,一人手持钢鞭,面目凶猛,气势威严.

画完门神,沈竹虚问这贴门神也有讲究,周老先生知否?

周仕儒摇头道不知.又道,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不如就请贤契跑一趟,亲手将这门神为老朽贴上.

沈竹虚点头道也好.

二人来到周宅,沈竹虚叫人打来两桶清水, 先将大门内外干干净净洗刷一遍,再以红布抹干,然后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将那门神分别贴于两扇大门正中.最后拿出两面古镜,悬于两边门神胸口,乍一看像是两个门神的护心镜.但沈竹虚说,这两面古镜,一个叫澄天,一个叫靖宇,是两面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照妖镜.任何妖物,只要被它照到,无论道行多深,都会魂消魄散,化作一缕青烟.

周仕儒听他说得玄妙, 心中将信将疑.

是夜, 他带着两个家丁守在门内,一夜无声, 果然再也听不到冤魂敲门的声音,这才相信沈竹虚所言不虚.

黑白门神和照妖古镜在大门上张贴和悬挂了月余时间,周宅之内,从此风平浪静,再无鬼魂作祟.周仕儒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对沈竹虚更是心存感激,从自己的藏品中挑了一幅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赠与他.沈竹虚甚是高兴,欣然收下.

转眼已至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一日正午,烈日当空,太阳像个火球悬于头顶,路上不见一个行人,连狗都躲到树下歇凉去了.周仕儒吃过午饭,正在屋里午睡,周家大院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等他惊醒,大火已经烧掉了半个宅子,卧室的门也已被大火封住.他想冲出门去逃命,却已经迟了……

事后,经县局调查发现,这一场大火,竟是由悬挂在周宅大门上的两块所谓的照妖镜引起的.在门口捡到了几块烧裂的碎镜片,经过检验发现,那并不是两块普通的镜子,而是两面经过特殊磨制的凸透镜.这种镜子,有很强的聚光作用.事发当日,正是这两面凸透镜通过聚集正午直射的太阳光,点燃了那两张门神画.而那两张门神画的纸质,据说也是经一种溶化后的特殊松脂浸染过的,极易点燃,且燃烧后火力极强,瞬间就可将木质大门引燃,进而引发了这场大火.当时周宅上上下下,吃过午饭之后,都在背阳的几间屋子里午休,等到发现起火,火势已经迅猛地蔓延开来,无法扑救了.

在火灾现场勘察时还发现,大火蔓延到了周家大宅后花园,假山上的树木青藤皆被烧死,假山中一道十分隐蔽的暗门已经被人打开,里面是一间宽敞干燥的密室.从一些痕迹上判断,这应该是周仕儒*字画藏品的地方, 但奇怪的是,一场大火之后,里面竟空空如也,连一点纸屑灰烬也没留下.

警方调查得知,张贴和悬挂于周宅大门上的门神和照妖镜都是出自沈竹虚之手,遂怀疑此案与其有关.但当一队荷实弹的闯进皇叔街成竹斋画室时,里面已人去房空,见不到一个人影.

后来警方还下了通缉令,但却没有收到半点线索.

此案遂成悬案.

当岳勇根据《绣林县志》等相关资料,将这个故事还原之后,发现故事中至少有两大谜团,因缺乏史料佐证,难以找到答案.

其一,是周宅闹鬼之事.《绣林县志》及《周氏族谱》中,对此事皆语焉不详,所着笔墨仅寥寥数字.

后来岳勇在图书馆找资料时,无意中翻到一本残旧古籍,上面用竖排繁体字记载有两个“夜鬼敲门”的秘方:蝙蝠嗜血,以鳝鱼血涂抹于门上,蝙蝠嗅之,争相啄食,笃笃有声.开门视之,蝙蝠受惊,电闪而去,难见踪影.另,用顶大天南星为末,以醋调涂于门上.则门上其夜如有打门之声也.是否管用,岳勇没有试过.

其二,沈竹虚的身份.未能破案,各种史实资料中均未提及,他的身份遂成谜.写完这篇小说后,岳勇走访了绣林城中两位百岁老人,及数位耄耋老者,打听到对于沈竹虚的身份, 坊间曾有三种揣测.兹录于此,算是作个了结.

强盗说.沈竹虚是长江水盗大头目(一说是军师),因探知绣林城中周仕儒曾在末代皇帝溥仪身边当过差, 且生性贪婪,手里边*着不少价值连城的珍稀字画,遂起盗心,设下此计,先以三次赠画,博得周的好感和信任,侦查到其藏画的密室所在,然后再“夜鬼敲门”,以照妖镜和门神画像引发火灾,趁乱率人将假山密室的门撬开,将其中的古画盗走.

复仇说.沈竹虚其实是周仕儒当年为霸占《清明上河图》而下毒害死的天津大画家张哲的后人, 更名换姓潜伏于绣林,为的就是要接近周仕儒,夺回宝画,为父报仇.周宅起火之后,他以五鬼搬运大法,将周的藏品搬得一干二净.

说.周仕儒巧取豪夺,令得无数国宝级的珍稀字画尽入私囊,不可能不引是国民党政府的注意.就在国民党当局欲巧立名目, 将其私藏收缴国库之时,我党地下工作者为了不使《清明上河图》等国宝落入国民政府手中, 遂定下巧计,抢先下手,夺得了这批无价国宝.

宋本《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明仇本《清明上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几经辗转,流落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大学硕士与民国本科民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民国旧事和民国方面论文范文.

民国最昂贵的囚犯张学良
张学良是从1938 年11 月开始,被老蒋囚禁的,当时的物价大体可以这样讲 五元钱可以做一桌海参席,十元可以做一桌鱼翅席,百元大钞在市面上寻常难见 而张学良、于凤至、赵四小姐,那时候赏给厨房师傅、茶房.

昨夜星辰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传奇婚史
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外交舞台上,顾维钧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24 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 岁成为驻美公使,34 岁出任外交总长……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默默支持.

前尘旧事话蜀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广义上指古代从四川盆地通往外界的陆路和水路总称 它崎岖难行,李白在蜀道难中唏嘘长叹,而诗人的感叹终将留在历史的回音中 但是对蜀道的探索与开拓,由古至今,从未停歇 201 7.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