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课程设置和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课程设置和,本文是文化遗产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视域和课程设置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当前,各高校在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特色课程,河北民间武术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特色课程,在符合开课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地域特色与校本特色,旨在对河北民间武术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魅力、课程意识、评议机制上进行论述,进而完善课程质量,从而更好地起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民间武术;课程设置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4-0037-01

当下,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国务院曾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该文件的颁布为构建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民间武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构成要素,集中体现中国人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当今文化自觉的背景下,如何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武术课程设置与发展进行研究,进而以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本建构课程,对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理想以及巩固和提升民族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课程设置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从河北省图书馆查阅与本文相关的书籍文献及馆藏古籍资料、武术相关论著等;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文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以“民间武术”“课程”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2010~2016年,共计41篇,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依据.

2.专家访谈法

针对研究对象,对河北体育学院武术系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通过实地走访、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访谈,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建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课程设置前瞻

(一)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确定课程目标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具有伟大的文化感,因重视自己伟大的精神传统——尤其是儒家与道家”,使得我们对“精神或状态具有强烈的内在感觉,这正是充溢课程所必要的”.故而在构建课程之际,应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认知,明确提出高校应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的主阵地,以“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培养文武兼备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改变以往只重竞技武术,忽视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教学上只重技术传授,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

(二)把大师请进课堂,提升课程魅力

师资队伍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最能动的力量和关键的纽带.例如河北体育学院不仅拥有“中华武林百杰”、武术九段刘鸿雁教授、武术八段刘万春教授等一批骨干教师.而且还特聘了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中国沧州通臂拳、劈挂拳研究总会会长郭瑞祥,八极拳第七代传人吴连枝,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乔松茂,永年太极拳学院院长、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振河等民间武术大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高手云集的教师队伍,为提升课程魅力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课程意识

突出武德教育,重视武术礼仪,在授课当中,讲求“意境”教学,通过肢体感悟武术博大深邃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引入书法教学结合武术专业学生特点,从武术与书法的文化同源性着手,引导学生体会“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

三、完善制度,建立课程的评议机制

“重开发不重评议”一直以来是课程设置的症结所在,为确保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与完善,建立课程的评议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立足制度层面,一是构建学校统领的《课程规划方案》,二是教师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撰写《课程大纲》.再有就是执行层面,学校成立课程督察小组,其成员可从高校、同行、社区、学生代表中分别选派,定期对课程质量构建进行验收,真正实现开设课程的特色化、可操作化、育人化.

四、建议

本课题研究立足“校本课程建设”,立足“现有课程基础”立足“文化自觉”,对我院现有全院基础必修课,同时也是省级精品课——《河北民间武术》进行梳理,并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系统、前瞻的完善,结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政策法规,依托我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的平台,进一步整合我省武术资源,并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和生源优势进一步弘扬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Schwab.ThePractical:ALanguageforCurriculum[J].JournalofCurriculumStudies,2013,78(5).

[2]龚建新,王涛.从文化的视角看武术[J].中华武术,2009(4):35.

[3]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序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4]崔允漷,何珊云.“丛林之旅”:校本课程十年——校本课程的回顾、省思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0(Z1):142-145.

此文汇总,该文是大学硕士与文化遗产本科文化遗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视域和课程设置方面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周家拳的保护和传承
周家拳是清末民初广东江门蓬江区棠下镇沙富村人周龙所创1 因其以洪拳起始,以蔡拳收尾,被当时岭南武林称之为“洪头蔡尾”1,是当时南北拳派融合的南派拳种 周家拳依托侨乡特有的自然地.

论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安烙画的保护和传承
成安县所处河北省南部,属于古时的燕赵大地,该地人杰地灵,成安烙画在这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就如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熠熠生辉 成安烙画取材广泛、风格粗犷,多用于反映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以及其它一些常见的场景.

基于文化旅游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于 森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724000)摘要在社会节奏加快和城市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时代当中,休闲和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和放松的一种主要方式 而文化旅游作为在旅游当.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