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分析论文范本 与山地特色稻田综合种养分析以贵州遵义地区为例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主题: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山地特色稻田综合种养分析以贵州遵义地区为例,本文是关于分析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跟遵义地区和贵州遵义地区和稻田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小论文贵州农业科学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综合实践论文

贵州地区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全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一方面贵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另一方面充沛的雨量和水资源又为稻田实施综合种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贵州地区多山地、多丘陵的地势地貌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生态种养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现就贵州遵义地区在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的一些做法作一简单总结和分析.

一、山地特色的稻渔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农业部早在2001年10月1日就出台了稻田养鱼技术规范,部分地区也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完善并形成了当地的地方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标准,但有关山地地区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实施标准目前还尚未见到有关地方出台.

山地地区在大面积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过程中发现,一是难觅适宜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稻田.如遵义虽然全市拥有稻田面积约193万hm2,但其中宜渔稻田仅47万hm2,多数因地形地貌原因较为分散,难以集中实施;二是在实施过程中,稻田虽相对连片,但田块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水平高度差,导致开挖的部分鱼沟鱼凼在后期种养过程中与田块不能实现真正稻渔共生;三是田块在未平整前大小不均、形状各异、机械化成本高,难以按标准化进行建设施工,后期存在种养管理不便的缺点;四是山地地区多爆发性山洪,其冲刷力大,破坏力强,夯实的田埂经过水体冲刷变得松散后随水体进入沟凼,导致后期重复性施工,增加了建设成本.

调查了解到,当前遵义地区在实施稻田综合种养过程中,一方面在田埂、鱼沟和鱼凼的加固处理技术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传统的通过加宽加高并夯实田埂及沟凼边缘,其特点是成本低廉,受水体冲刷后易松散垮塌;二是用水泥砖混结构加固,其特点是经久耐用,可避免重复性施工,但建设成本大,改造困难;三是通过采用防渗膜和水泥砖混结构共同加固,其特点是成本相对低廉,性价比高,但目前该方式正处于探索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因山地地区不同田块甚至同一田块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高度差,因此在开挖鱼沟的同时则根据高度差分开进行施工,对于存在高度差的田块将其对应的鱼沟采取逐级隔离的形式分开,以避免同一鱼沟部分区域水位过浅影响鱼类越过鱼沟进入田间采食.

二、山地特色的稻渔模式选择

在稻渔模式的选择上,以稻鱼为主,稻蟹、稻虾、稻鸭、稻鳖为辅,目前正对稻蛙模式进行探索.在以稻鱼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山地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种养特色.一是贵州等山地地区的水稻每年只能生长一季,其生长期只有5月左右;二是企业或养殖户一般无专业水产技术人员,因此投放水产品主要以当年上市为主.因此,在鱼种的投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较大规格的鱼种,经短期饲养便能集中上市,缩短养殖时间和大规格鱼种在抵抗力、适应性等方面为企业或养殖户降低了养殖风险,减少了对水产品养殖管理者专业技术上的要求.

此外,在稻鳖模式中通过投放一年多繁且繁殖量大的罗非鱼种,使其自繁产生的鱼苗在生长过程中能更好的利用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有害昆虫等,不仅对稻田起到了良好的生物防治作用,长大后的鱼苗也将成为稻田中鳖的天然饵料,进一步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效益.

三、山地稻渔推广存在问题及建议

1稻渔基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对后期稻田综合种养能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现场实际地势地形,水流走向、水源水平线高低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考虑.据观察,在某些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的示范基地中,部分田块沟凼的开挖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如沟凼开挖选择在田块相对较低的地方,导致养殖过程中水体从稻田流向沟凼,沟凼水体得不到新水源的交换补充,其结果一是在田间水位较低的时候,鱼种选择底栖沟底或凼底,不进稻田;二是夏季高温季节,稻田中的有机物在经过高度腐烂分解后,消耗掉了水体中的大量氧气,形成氧债水体,其结果是流向沟凼后增加了水体中溶氧的负荷,导致水中溶氧不足,造成水产品缺氧泛塘的现象.因此,建议在沟凼开挖建设时选择在田块进水处,且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让水体从沟凼中进行循环交换后再流入稻田,交换的水体夹带着鱼沟鱼凼中的大量排泄物流入田间后将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同时也起到了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2鱼种与水稻共生在水位需求上的矛盾

稻鱼共生主要体现的是其综合种养效应,鱼种进入水体后采食田间杂草、浮游生物及有害昆虫,排泄物则作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因此就要求投放的鱼种能进入田间采食,但贵州地区全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生长期只有5月左右,多数企业或种养殖户不具有从事水产养殖的专业人员,因此在投放鱼种规格的选择上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选择较小规格的鱼种后,当年则不能达到上市规格,在稻谷收割后需将沟凼中的鱼种进行转移饲养,但转移后若无水产专业养殖技术人员的饲养管理,后期则会存在较大的养殖风险;二是选择较大规格的鱼种后,因水稻在一定时期对水位要求不高,甚至需排干田间水体进行晒田,鱼种则由于规格较大、水位较浅无法进入田间采食,无法形成真正的稻渔共生体系.因此,贵州山区在实施稻鱼共生选择鱼种的投放规格时应综合考虑选择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短的小型经济鱼类或体型呈扁平型的上层经济鱼类.

3追求水产品产量与稻鱼共生的矛盾

在部分稻渔共生示范基地,由于鱼种在田间的饲养周期短,养殖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水产品产量,每天通过投喂大量的人工饲料来加速水产品的生长,其结果导致水产品苗种在饱食以后不再进入田间采食,未能产生稻田综合种养的效应.因此,建议在后期水产苗种的饲养管理中应通过减少投饲量加以适当的饥饿补偿等方式促使水产苗种进入田间采食.

四、未来山地特色稻渔共生的发展展望

稻田综合种养是国家农业部近年来在全国主推的一项具有生态种养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也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农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目前,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各地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集成了稻-蟹、稻-虾、稻-鳖、稻-鱼等4大类19种典型模式,以及20多项配套关键技术,也形成了多个稻田综合种养的地方性标准,但具有山地特色,对贵州山地地区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相关技术标准目前还尚未出台,因此,还需进一步进行系统的探索分析和归纳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在贵州等山地地区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的技术标准.

山地地区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但因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田间生产效益低,农民工外流,田地荒置.因此,山地地区若能成功配套实施适合在山地地区推广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定能在山地地区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产生巨大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其生产出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山地地区田间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工外流及田地荒置等问题.

基本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支撑计划省市科合【2015】23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黔科合成转字【2015】5327-3号.

(通联:1563000,贵州遵义市水产站;2563000,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分析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遵义地区和贵州遵义地区和稻田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木兰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总结报告
任朝辉(木兰县水产总站 黑龙江 木兰 151900)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幅员面积3600平方公里,大小河流32条,水域面积6 5万亩,水资源总量为9 3亿立方米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

肇源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总结
高天宇 孙雪鑫 尚丽梅(黑龙江省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肇源 166500)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综合利用水田资源,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2015年,我站承担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基于特色农产品安全生产视角的贵州山地生态农业典型模式
邱 兴, 王先刚(贵州省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金沙 551800)摘要该文以特色农产品安全生产为研究视角,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探索提出了几种经生产示范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贵州山.

稻田综合生态种养技术
摘 要当前,农户手中的农田已逐步被种养大户承包,这些农田大户承包后有的继续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亩均年收益400元左右,有的挖田养蟹、虾……水产品,效益参差不齐,少数承包户甚至亏损 笔者根据多年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