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美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从论语》谈孔子美育思想中学之内涵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美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从论语》谈孔子美育思想中学之内涵,该文是美育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孔子和论语和美育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美育论文参考文献:

美育论文参考文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关于孔子的论文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摘 要:《论语》是认识和理解孔子美育思想的首选文献,其中蕴含了孔子关于“学”的美育思想,如学以致用、学以忘忧、学以成人、学以去蔽等.可以发现,“学”不仅是孔子美育的手段,更是其目的.

关键词:《论语》;美育;孔子;学

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孔子,其美育思想无疑是丰富且最富生命力的.对于后人来说,认识和理解孔子及其美育思想,首选文献无疑是《论语》.众所周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思想非常强调诗教、乐教.美育如何实施,诗教、乐教如何实现?对《论语》研读可以发现,必须经过坚持不懈地“学”.

一、简述

班固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11通读整部《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美育思想极其重视塑造审美主体,即通过礼乐教化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虽然以诗教、乐教为核心的孔子美育思想,被一些学者认为有很大功利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并非是天生成为审美主体的.诚如李健夫教授所说:“人类主体是不断伸展开来的多层次主体.犹如树的年轮,随着岁月的增加而日愈扩展,增生越来越多的层次.”[:1人成长为“审美主体”,既有先天因素,更有后天因素.人从潜在审美主体走向现实审美主体,是学以而成.<论语》开篇《学而》:“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且,“学”在《论语》各篇章一以贯之,学为人处世、知识文化、技艺、礼乐等,可见孔子及孔门后学对“学”之重视.

二、子L子美育思想中“学”之内涵

《论语》中关于“学”之探讨甚多,散布于诸多篇章中.本文认为,这些看似零散的“学”之探讨,能为我们今天实施美育,提供重要借鉴价值.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离我们今天已有2500多年,但只要人性中向善、向美、向真之心还在,人类还继续以社会群体方式行进,孔子美育思想就有意义,就会继续影响着我们.本文立足于对《论语》原典的解读和分析,从四个方面阐述孔子美育思想中“学”之内涵.

(一)学以致用

人出生在哪一个时代、什么样的家庭等无可选择,人来到世间,必须掌握谋生之道,拥有一技之长.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实为穷人孩子早当家.“太宰问于子贡日:‘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日:‘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生而为人,就有人的需要,衣食住行,生存发展.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人要活下去,就必须吃饭.审美的人首先是人,人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如何仰望星空?通过“学”,并“时习之”,让知识成为能力和力量,才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孔子指出了学习以《诗经》为代表的经典作品之意义,不仅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培养相关艺术审美能力,还能触发和表达情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可以说,通过“学”,不仅获得知识、掌握本领,维持生命体,还能培养审美能力.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3J79,“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3J79-80.所以,“学”是成为审美的人之必要条件.

(二)学以解忧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情,十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生老病死,爱恨离愁,或是“此恨不关风与月”,人难免会陷入忧愁与苦闷之中.用什么来驱除忧愁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或是“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完美的,而对于不完美之纠结更是来源于对完美的追求,那么忧愁好似无计可消除.孔子选择了以学解忧.审美的人不是没有忧愁,却能以审美态度对待忧愁、化解忧愁.“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如此好学、乐教,忧愁能把他怎么样呢?“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日:‘女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活到老,学到老,乐到老.“子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意,不如学也…(《卫灵公》),“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空想浪费生命,不如乐学忘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三)学以成人

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性却难免被扭曲,人被异化,成为非人.孔子期待通过诗教、乐教,使人能够成为人性和谐完满的人,即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相统一的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我们习惯将孔子称为圣人,然而孔子并不认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圣人,吾不得而见之也;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史记·孔子世家》指出,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教育学生,不是希望他们成为政治家、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成为君子.孔子对君子的期待,可以说是“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孔子也不以圣人自居,不培养圣人,而是努力成为君子、培养君子.君子不仅是对于一个人外在形象的要求,更是其内在素养的习得.人非生而为君子,如璞玉一般,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君子拥有的不只是名声和外表,更要有一种胸怀和情怀,能以包容、审美之眼光看待他者和世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人无完人,美无完美,通过美育,培养审美的人——君子,去发现美、感受美,拥抱现实生活,与天地万物同悲欢、共命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而才能“坦荡荡”“不惑”“不忧不惧”.

(四)学以去蔽

或许,每个人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孔子生逢乱世:战争频仍,礼崩乐坏,人命如草芥.他带领颜回、子路、子贡等弟子游走四方,宣扬仁政礼治学说,希望以绵薄之力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孔子一行人曾受到智者隐士的好心提醒,“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日:‘夫执与者为谁?’子路日:‘为孔丘.’日:‘是鲁孔丘与?’日:‘是也.’日:‘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日:‘子为谁?’日:‘为仲由.’日:‘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日:‘然.’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生遭乱世,相比“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更为容易.然而人在世间,所有幸与不幸、成功与挫败都必须一一面对,逃避困境只能是一时选择,恰如李白所言:“借酒消愁愁更愁”.孔子及其追随者认为“知津”一一探索和追寻人生意义,必须立于人类社会之中.放弃人所在之社会,同时也失去对人生意义探寻的土壤.立足于人世,不断学习,才能认识人,才能去除遮蔽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各种屏障,“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好学,让人明智、节制、温和、坦荡、谦卑,让人回到社会群体,回到人自身.通过学,人成为审美主体,其思想不是麻木不仁,而是温暖、纯净、澄明.尝尽人世辛酸、走过无数坎坷的孔子,站在河岸上、面对东去的河水,不禁深情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在无情时间之流里,回归人自身境遇,才能找寻和获得自我价值.

该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孔子和论语和美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美育本科毕业论文美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论语》中的和谐思想与对产品设计
摘要论语为儒家思想的扛鼎之作,通过对论语中和谐思想进行分析归纳,可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方面的的和谐 论语中体现出的和谐与当代产品设计中人—产品—环境系统各因素之间协.

孔子寓教于乐思想对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学科内容相对来说更具有思想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更加关注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而孔子“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则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典范,是通过音乐的手段.

概述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38摘要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在一个朝代更替,社会动荡的年代,提出了.

《总是不能忘记》和郭沫若文学思想
【摘 要】总是不能忘记是郭沫若所作的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原载于1941年10月19日新蜀报的副刊蜀道 文中郭沫若对于鲁迅的评价极高,有“鲁迅之前无鲁迅,鲁迅之后有无数鲁迅”的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