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孔子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论语》中孔子对勇的态度探究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孔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论语》中孔子对勇的态度探究,本文是孔子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孔子和《论语》和态度探究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孔子论文参考文献:

孔子论文参考文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教育刊物卷首语论文致谢语关于孔子的论文

摘 要:本文以《论语》为基点,围绕“勇”与“义”、“礼”、“仁”、“智”的关系作出探讨,试图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勇 孔子 论语

子曰:“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勇”是“君子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之一.但是与“仁”和“义”不同,孔子并不认为“勇”是一种“美德”,“勇者不必有仁”(同前),他对“勇”更多的持一种中性的态度.[1]《论语》中“勇”字出现了16次,大多数时候是跟子路一起出现.在孔子的所有门徒中,子路以“勇”著称,但孔子对他“好勇”一直抱以审慎的批判态度,还曾经告诫过子路总是这样的话,会“不得其死然”,而后一语成谶.总之,孔子认为“勇”无法独立作为一种“美德”存在,它必须必须“以‘义’为质,以‘礼’为节,统摄于‘仁’.”[2]

“勇”要成为美德,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受到“义”的节制,子路向孔子提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当“勇”缺乏“义”做引导,就会成为“乱”和“盗”,而不是君子之“勇”.孔子还从反面论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君子之“勇”与“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义”的勇,无论是“智勇”,还是无谋的匹夫之勇,都难以称得上是美德,无“义”的“智勇”甚至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关于“义”与“勇”,荀子对孔子的学说提出过补充,在荀子看来“勇”有四者,“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以及“士君子之勇”,前三种惟个人之利害是瞻,为食为利,“不知是非”,寡廉鲜耻,“轻死而暴”,都属于“下勇”,而士君子之勇“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为“上勇”(《荀子·荣辱》).

君子的一切言行,都要“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作为“君子之质”之一的“勇”也不例外.《论语·泰伯》中说:“勇而无礼则乱.”君子之“勇”,除了要以“义”为质,还要依“礼”而行,以“礼”制“勇”.《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关于“君子亦有恶乎”的对话,孔子在其中明确表示“勇而无礼”是君子所厌恶的行为:“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贡也说自己“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有没有依“礼”而行,以“礼”制“勇”,也是君子之“勇”与小人之“勇”的明确界线.

“勇”还要统摄于“仁”.“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前文提到,“仁”是孔子主张的一切美德的合集,包含了“恭”、“宽”、“信”、“敏”、“惠”、“忠恕”、爱人”、“孝悌”等美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君子之“勇”也包含在内.以“仁”为统摄的“勇”,方能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论语·颜渊》中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不忧不惧就可以称之为之君子了吗?孔子答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在这里“内省不疚”彰显的就是“仁者之勇”,心中有“仁”,勇者才能真正做到“勇者不惧”.另一方面也只有包含君子之“勇”的“仁”,才是真正的“仁”,心中怀有这样的“仁”,才能形成君子外圆内方、不怒自威的风度品格,《论语·子张》中子夏所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就是指的这个方面.曾子把带有含蓄内敛特质的君子之“勇”描绘为:“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只有具备了这种“仁勇”,才能成为《论语·泰伯》中所描述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君子”.与上文提到的“义勇”所透漏出的外在气概不同,“仁勇”更多的着眼于君子的内在平和,着眼于君子在危险与诱惑面前,所流露出的镇定自如的定力和风范.

在《论语》中的孔子所赞成的君子之“勇”,除了节于义,制于礼,统于仁以外,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强调以理性管理“勇”.即“智”.理性缺位的“勇”在《论语》中有两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是“好勇”,不加节制.《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孔子有一天说“道不行”,想坐船去海外,敢跟随他去的恐怕只有子路了.子路听了以后“沾沾自喜”,孔子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批为:“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由此处可见,孔子对于子路的“勇”是认可的,但认为他不加节制的“好勇”,以“勇”为骄是不可取的.那么孔子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论语·述而》中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说只有颜回和他自己能做到这点,子路不服气问孔子,如果统帅三军,会选择跟谁一起.这就引出了理性缺位的“勇”第二种表现方式,就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之勇.子路问这个问题的本意,是希望得到孔子的肯定,然而孔子的回答是会选择“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顺便批评子路的“勇”是“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这种两只拳搏虎,两条腿渡河,“死而无悔”行为不为君子所取.

公元前480年,卫太子蒉聩作乱,孔悝被挟持,当时子路是孔悝蒲邑的大夫.别人为避免杀身之祸都纷纷逃离卫国,只有子路逆着人群只身前往卫国营救他,正如他自己所言:“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后在战斗中,子路身负致命伤,帽子掉在地上,临死前说“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3]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是为“义”,结缨而死是为“礼”,视死如归,践行己道是为“仁”.《论语》中关于“勇”的记载与子路的关联最为密切,孔子对子路之“勇”的敲打也最多,而最后,也正是子路,用生命完整标致地诠释出了孔门的君子之“勇”.

参考文献:

[1]陈立胜.《论语》中的勇:历史建构与现代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12~123,205.

[2]李振纲,陈鹏.《论语》中的“勇”与子路“好勇”[J].河北学刊,2012,32 (01):30~3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193.

概括总结,这是关于经典孔子专业范文可作为孔子和《论语》和态度探究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孔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经典重读读《论语》开篇:学习之道和个体成人
学习之道如何“学”与为何“学”论语第一章即“学而”,“学而”的开篇也即整部论语的开篇,乃是耳熟能详的三小.

从《尚书》到《论语》的明德慎罚观念
“明德慎罚”是尚书中主要的治国理念之一,它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在尚书中,不难发现,“明德.

简析《论语》
摘 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语言精炼,含义深刻,即使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其中的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 文中主要通过对论语中“仁”、“礼”….

《论语》中的和谐思想与对产品设计
摘要论语为儒家思想的扛鼎之作,通过对论语中和谐思想进行分析归纳,可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方面的的和谐 论语中体现出的和谐与当代产品设计中人—产品—环境系统各因素之间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