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戴熙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戴熙《桂林十景图册》小考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戴熙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戴熙《桂林十景图册》小考,该文是有关戴熙论文范文和戴熙和《桂林十景图册》和小考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戴熙论文参考文献:

戴熙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十二章翻译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人生十六七杂志

“薏苡明珠”见于《后汉书马援传》,说的是马援(伏波将军)在广西一带平定叛军时的故事,他带了一些祛湿的薏米回乡,被仇人传为带了南方珍贵的珍珠,后来才洗雪清白,这个故事历史上用作真伪之辨的掌故.本文讨论的戴熙《桂林十景图册》,正与伏波将军故事发生的桂林有关.考索不同版本仿作背后的故事,也别有一番意思.

戴熙(1801 - 1860)为清代道光年间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他为李人华所绘《桂林十景图册》是桂林山水画史上重要的实物.李人华,字漱芳,号春桥,湖南长沙人,道光年间宦游桂林,目前所见,在独秀峰题石中有其道光癸卯(1843)题名,可知当时他正在桂林居住.此册作于道光甲辰至丙午(1844 -1846)之间.

戴熙的作品,在清代道光之后,仿品非常多,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他的画作曾邀道光皇帝的御赏;第二是他的官做得不小,翰林出身,做到兵部侍郎;第三是他英勇殉难,属于殉国的忠烈.他为李人华所绘的这套《桂林十景图册》则是其精心作品,目前存世所见的数本仿品,与之对比也是书画鉴定的有趣个案.

笔者用以对比各种《图册》的版本,是吴兆芹旧藏,有樊增祥(1846 - 1931) 长诗题跋的一种,以下简称“樊题本”.此册有清代题签两则,并有樊增祥题长诗,清末时归广东香山吴兆芹所藏,今日为香山私人*.此册与各种版本相较,其优劣固可见,考索背后的故事,对了解桂林风景的渊源也颇有意思.

各册收录画数目有异

首先是各册收录的画数目并不相同.桂林历史上有“八景”之目,但流传的“八景”与戴熙所画的并不全同,可见他是自选的风景.

樊题册存画十一开,在存世各版本之中数量最多,其余各册,少则六开,以八开居多,少数有十开者.戴熙所画十景分别为:栖霞山、伏波山、刘仙岩、虞山、木龙洞、独秀峰、风洞、斗鸡山、龙隐岩和象鼻山.其余各册多数以“八景”数目存八开.戴熙所画的每一幅上面,都有李春桥的题诗,或长或短,用小楷细字写成,功力非凡.

目前对此数本图册作研究者,仅见张雨婷女史之硕士论文《江山会景处:十九世纪初桂林山水图研究》.张女史考证谓,此册可能为戴熙官广东学政时,偶游桂林所画云云.据张文所引徐珂《清稗类钞》:“道光庚戌(1838),被命视广东学,陛辞日,宣宗谕之曰:汝画笔清绝,然胸中目中,只是吴越间山水,此行获睹匡庐,罗浮之胜,巉岩演迤,雄丽奥曲,别有一种奇致,于画理当益进,汝品学朕素知,公余游艺,兼可成全老画师也.”

张女史遂推论此册乃戴熙在广东学政任上偶游桂林之作.然揆诸清代典制,学政乃一省学官,地位仅次于督抚,岂有在任上跨省浪游之理.按《学政年表》,戴熙官广东学政先后有两次,第一次为道光庚戌(1838)七月至道光十九年九月,第二次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到任至次年二月.此册为道光二十四年所作,按《清史稿》本传谓“二十五年,服阕”,可知道光十九年之后,他应该是以家有丧事而守制,三年期满后始浪游到桂林.

册页之首,戴熙先画一开,绘秋日梧桐庭院之夜,李人华游宦归来,与夫人在芸窗下夜话情景.此画与桂林风景无关,故仿品极少作此幅,目前发现只有古香阁题签本(上海敬华2015 年拍卖)与李人华本人所画的同题材一幅(北京嘉德2006 年拍卖).此图樊题本人物极为细致,夫人穿红衣,坐右侧,李坐左侧,两人物虽细小,神态一一如见,案头书籍文房,丝毫可辨,款署“道光丙午桂秋,写应春桥雅属,醇士戴熙”.题款右侧,有李人华自作五古长诗四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画于秋天,图中梧桐叶已渐黄,右侧有一行秋雁飞过.而作伪者不审此意,古香阁本(题签署十景,实除此外得九开,不合数)墨色重而拙,梧桐全是夏色.李人华自摹本,人物无法表达夫妻夜话之景,画成效果颇似母亲教子,故拍卖图录竟定为《教子图》,图中房屋,高耸前墙,前后不一,与樊题本之宽博平淡,殊有分别.

戴熙在桂林游玩时间,今不可具考,但从《虞山》题跋中可知,他游的时间并不长,此画题跋说:

“昨承雅属,图桂林独秀诸山于册,十者未得七八,顷有返棹省亲之行,欲携诸笥中以归,系缆江干,不能久待,毕一日之力,润色成之,以结一重翰墨之缘.”

这段题跋写于甲辰秋日,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从此段大概可知,李人华请戴熙画的是十幅,首页的《梧桐庭院图》应为两年之后(丙午1846)李人华请戴熙补画于册首.存世诸册,开数都不及此册.

戴熙有抄摹罗辰者

戴熙诗集《访粤集》中,有《夜话环碧园再次》诗,环碧园在桂林郊外,为李秉绶家的园林,也就是后来居巢、居廉、昆仲曾经居住之所.由此可知,他确实短暂游历过桂林.但以道光时期的交通条件,短时间内,他不太可能遍游此册上的十处名胜,而此册的不少构图,灵感来自于罗辰(1771 - 1838,清代嘉庆桂林名士)的《桂林名山图》.据张雨婷氏分析,罗辰与李人华为诗友,两人唱酬诗见于罗辰集中,故李人华必熟悉《桂林名山图》.笔者进一步对比,则发现戴熙确实有抄摹罗辰者,又有出自观察而改动之处.

例如《木龙洞》一幅,与罗辰木刻图对比,似乎非常接近.罗辰木刻图左下侧有建筑一角,洞中只有岩石.戴熙画作则是山洞中见一唐代小石塔,此塔今日尚存木龙洞口附近,可知此景应为戴熙亲自所见.

饶有趣味的另一处细节,则是《栖霞山》一幅.此幅画七星山下的灵隐寺,背后有厚重的山脊,左侧为小溪蜿蜒,此河今日尚存,名灵涧溪.在罗辰木刻画中,此溪边有大树一株,树冠宽大,应该是桂林常见的大榕树.然而戴熙所画,则是两棵连理交缠的树木,叶也变成了点状小叶.这一细节,笔者认为应该是戴熙未曾亲到其境,按照罗辰的版画本再创作时,将这棵大榕树画成了连理交缠的树,也许是版画线条不清或是戴熙不熟悉当地这棵巨大榕树所致.

这棵树成为一个重要的线索.我们发现,几乎每一册仿作的桂林山水图册中,上面每幅都有李人华的题诗.而且笔者对比了大部分能清楚辨认的图片,上面的李人华题诗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再经检索,果然发现李人华本身就是一个山水画的高手,目前所见至少有两册他自己署款的《桂林山水图册》存世(2008 年中国嘉德春拍与2008 年上海中天春拍),尤其以后者最为典型.此册封面签条署“桂林八景图山水神品”,细看栖霞山图,果然是一棵大榕树.因李氏居桂林时间长,与罗辰又是好友,与戴熙的匆匆游历不同.所以他笔下的栖霞山,这棵大树被“修正”成一棵准确的榕树.试对比其他各本,几乎都是一样的大榕树,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多数仿本都是出自于这位受画者,李人华之手,所以题诗皆真.

传世各赝本以“樊题本”为上者

若论书画的细节,则樊题本无疑在诸本之上,例如前揭《栖霞山》的树木细节,可见寺庙前杂树,樊题本刚健有力,胜于各本.又如设色之淡雅,可举《伏波山》《刘仙岩》两幅,诸赝本不是失之浓艳,就是淡而无神.此幅的设色淡中见层次,渲染远方云烟更为缥缈.戴熙的用笔特征,是学北宋人的勾勒,虽小枝也一丝不苟.若以《斗鸡山》山下的小杂树丛对比,可见诸赝本的破绽.此外还有人物的神情,如《木龙洞》江中小船上,有小人物十余,细如蝇头,却动态不一,这些都是画师用心之处.

传世各赝本,除李人华每开题诗后,皆不见有名家题跋者,唯樊题本的最后,有樊增祥(1846 -1931)五古长诗一首,书于绢本之上,此诗见于《樊樊山诗集》卷二十,题为《题戴文节公画册》,款署“光绪甲辰新正後三日”,即1904 年春所作.此册封二有《戴文节公桂林八景图册真迹》的题签,款为“光绪癸卯(1903)二月,养福老人珍藏”,此签中特申明为“真迹”,可知在光绪年间,此册之赝品已为藏家所注意,此册由道光甲辰创作,至樊山题诗时恰好一甲子,封面题签者“香山在家僧”即吴兆芹之号,吴氏香山人,善书法.此册经六十年后重装,锦面配紫檀边框,仍然古雅非常. ( 编辑/余彩霞)

本文结束语,这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戴熙和《桂林十景图册》和小考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戴熙本科毕业论文戴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诗歌让生命永恒我读《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是我的枕边书之一 喜欢在夜阑人静后软软一卧,随意翻开,就如同走进秋日雨后温润的枫林 枫叶上琥珀般的泪珠欲滴,映照着深秋的红和远黛的碧痕 喧嚣淡退,渔歌隐隐传来…&he.

《论十大关系》的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如何准确把握二者关系,清.

《八十醉墨》柯世复师生书画展开展
【本刊讯】2018年9月7日,悠然墨韻(书法学会)假座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八十醉墨柯世复师生书画展 莅临活动的主礼嘉宾有香港书法爱好者协会余寄抚会长、香港文化艺术推广协会刘若仪会长、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梁.

石涛款《黄山十二屏》相关问题
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藏石涛款山水图十二屏,立轴,绢本,每屏纵168 5厘米,横48 4厘米,设色 体制巨大,古雅幽淡,颇新人耳目 石涛早年作品被确认为真迹的不多,如果此十二屏被证明为石涛所作,对石涛早年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