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问题解决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问题解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该文是问题解决类硕士论文范文跟小学数学和探索和解决方法类硕士论文范文.

问题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问题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杂志小学数学论文大全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当然也是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向导,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其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导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关注知识的迁移点、发展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理解的盲点,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问题解决导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8)12-0119-02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也为优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指明了方向.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 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导学”,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导学问题不仅是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也是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活动的主线.导学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在“导学”上做足文章.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导学问题一般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寻新知生长点,即编组有助于迁移新知的练习,通过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问题直指新知迁移点;二是找寻生活中的知识原型,为概念的有效建构提供表象认识,这一点在概念教学中尤其重要;三是引导学生读懂教材,即围绕教材中例题的重点与过程展现不够充分的地方设问;四是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以备课堂质疑.下面,就结合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谈谈导学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几条策略:

一、导在新知迁移点

“为迁移而教”是教育领域十分流行的口号,也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理念.多数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提炼出有利于新知学习的概念、法则等等,为知识的顺利迁移做好铺垫.比如,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做一做.竖式计算并验算.

78 + 507 1006 - 478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

(2)学一学.预习例1,想一想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试着在书上完成第48 页“练一练”第1 题.(3)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4)问一问.我想提出的问题是( ).

这组导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着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间的异同展开,先让学生重温整数加减法计算过程,提取“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经验;继而通过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的追问,使学生明确把小数点对齐,其实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在计算时同样需要从低位算起,同样得遵循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法则.所不同的是,小数加减法需要对齐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应该说,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这一导学问题着眼于沟通整、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学习实现对新知的自主建构.

二、导在知识发展点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的建立都必须依赖于生活实例的支撑.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实例,并通过相应的观察与操作活动,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形成概念.

三、解决问题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1.摆脱定势

有些解决问题,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辨.例如,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外语、科学的平均成绩是76 分,数学成绩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 分.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按照常规解法,可知张明期终共考了四门功课,要求数学成绩,可以用四门功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三门功课的总分.由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3 分,那么四门功课的平均分就是76 + 3等于79(分),四门功课的总分为79×4等于316(分),语文、外语、科学三门功课的总分为76×3等于228(分),所以小明的数学成绩为316-228等于88(分).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小明数学也考了76 分,这样四门功课的平均分仍然是76 分.但实际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出的成绩正好分给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了3 分.这样共多出了3×4等于12(分).思路清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就能很快地算出小明的数学成绩是76 3×4等于88(分),这既摆脱了思维的定势,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整体思想

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

四、思维创新,寻找方法.

对于课前自学,也有一些教师持怀疑态度,总感到教材毕竟已经呈现了一些解法,学生看书后会不会满足于教材中的解法,而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为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比如,上面提到的《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例1 的预习,除了引领学生思考18 与18÷2 的意义外,我们还注意引导学生用与教材不同的方法(如画图)进行列举.从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采用画图的方法不仅同样可以清楚地得出四种不同的围法,而且画图的方法还能清楚地看出围成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而由此引出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宽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就显得十分自然.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新授课的问题设计,就练习与复习课而言,练习课的问题设计重在知识的构建与演练,复习课的问题设计重在知识的梳理与建构.总之,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看懂教材,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这样的问题导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此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问题解决专业范文可作为小学数学和探索和解决方法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问题解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刘 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学 010070)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
一、新教材的特点“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前一直被称为“应用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题的教学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邻域,而是融合于数的运算……教学内.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王丽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终身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学好数学也是后续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 小学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探析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科学的引导学生,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