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学课方面论文怎么写 跟问学课堂:让问和学相生相长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学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4

问学课堂:让问和学相生相长,该文是有关学课论文怎么写和相生相长和课堂和相长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学课论文参考文献:

学课论文参考文献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生物信息学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

【主持人语】 核心素养召唤下的课堂教学形态必将发生变化.如何变化,每所学校都在尝试富有校本特色的探索,以使核心素养能够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近几年,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进行了基于儿童生长的

“问学课堂”实践研究,旨在探索课堂教学的真谛.“问学课堂”以“问”为特征,以“学”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尊重儿童“问”与“学”的权利,优化儿童学习生态,努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学堂.在探索实践中,教师们创造性地开发、设计出“问学单”,并凭借这种新颖独特的工具撬动了课堂教学的转型.本期

的三篇文章,立足语文学科,

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问学课堂”的思考.

——潘文彬

刘宁霞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210019)

摘 要:以“问”为特征,以“学”为核心的儿童“问学课堂”,就是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让儿童站在课,让“问”与“学”相互促进、相生相长.以“问”导“学”,尊重“问”的权利,理解“问”的意图,利用 “问”的资源,让儿童学得主动;以“问”启“学”,在善问中理清思维,在追问中深入思维,在发问中发展思维,让儿童学得灵活;以“问”延“学”,走向丰富的阅读,走向综合的学习,让儿童学得深远,真正增长学习智慧.

关键词:“问学课堂”以“问”导“学”以“问”启“学”以“问”延“学”

在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先是探索归纳出了“一三五”的操作策略,即“一旨”——活动激学;“三问”——问源、问流、问法;“五学”——自主探学、分享互学、优化练学、总结理学、多元评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以“问”为特征,以“学”为核心的儿童

“问学课堂”

,就是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儿童的学习疑惑,让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对“问学课堂”的再思考,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只有让儿童站在课,让“问”“学”相互促进,相生相长,才能真正增长儿童的学习智慧.

一、以“问”导“学”,让学习更主动

“问学课堂”教学从课前学生的“问”开始,它与过去的课前预习相比,更强调学生能够围绕学习内容,在“问学单”的指引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大概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问”,进而以“问”导“学”,让学生学得更主动呢?

(一)尊重“问”的权利

尊重学生,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给学生“问”的权利和机会,是开展“问学课堂”的前提与基础.有教师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幼稚,并不是课堂想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于是就漠视了学生“问”的权利.这样做,一是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二是会扼杀学生“问”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在“问学单”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对所学课文进行一次探寻,与文本对话,得到一些原生态的、初步的认识,然后把自己想与同伴、教师交流的问题写下来.教师课前整理学生的“问学单”,充分根据学生的问题备课,能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有教师按照“问学单”上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如表1),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词语体会彩塑的特点.有位学生提出一个让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课文却只写了四种,打了句号,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文章的写法息息相关,很有探讨价值.于是,教师改变了之前想让学生分段、总结文意进而得出“先总括后具体”写法的设计初衷,组织全班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带着好奇心品读、交流,不但理解了四种彩塑的特点,还明白了课文只举菩萨、天王、力士、卧佛这四个例子,是因为他们最有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不但感受到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还体悟到了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以及采用相应描法的匠心.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是敏感的,是尊重的.课堂教学没有按照原先的设计进行,而是循着学生的问题展开探讨,反而让学生学得更主动,体悟也更加深刻.

(二)理解“问”的意图

“问学课堂”里,学生的发问也许会针对文中的一个词语,也许会与文中某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有关.在有些教师眼里,这些问题可能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殊不知,搞清楚学生“为什么这样问”,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各种问题,并理解学生“问”的意图.

如有教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时,很多学生对“维生素C”这个词语感兴趣,问“维生素C”是什么,还有学生问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与本文探讨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无关,但细想一下,却发现它能够成为一条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成教学目标.而且,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想想,他们对这个词语好奇,其实也正是他们认真阅读文本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学时,笔者就带着他们当堂在网上搜索,找到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同时,告诉他们,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有的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自主解决.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能自然地想到解决的办法.

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提问的水平差异大,课堂一一解决,浪费时间.其实,“问题是思维之源,思维的质量取决于问题的质量”.学生提的问题差异性越大,就越能体现他们之间领悟能力的差异.这也为教师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该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开展因人而异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一个能提出创新问题的学生,显示出他发现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别人不同,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进而培养学生善于问、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真正从学生的“问”出发,设身处地体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珍视学生心中的疑惑,无疑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率的捷径.

(三)利用 “问”的资源

珍视学生的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利用“问”的资源.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指向学科本身并具有思维含量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在“问学单”上呈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让全班学生进行比较.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辨别,有的问题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就可以得到解决,有的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可以得到解决,有的问题学生一知半解,一时无法回答清楚,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在阅读文本中学习.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学生在“问学单”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课文写刘老师板书一段有五个“转”字,不知道该怎样读?(2)刘老师讲完女娲补天造人的故事,同学们为什么先是笑,而后心头飘起酸涩的感情?(3)课文写刘老师放风筝,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当时的情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4)本文是写人的课文,为什么第一段却描写了春景?教学时,笔者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肯定了他们用“语文的眼睛”读文提问的方式,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理,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比较辨别,进而明确:问题(1)通过查字典理解字义就能得出答案;对于问题(2),针对文章内容,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后也能得到解决;问题(3)和问题(4)指向文章的表达,学生有疑惑,说明他们已感受到本文表达的特点,这也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于是,笔者便和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文本,细心揣摩,进而将学生引入文本深处.

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在处理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梳理出来的问题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和学生一起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看着被搞懂、学会、弄明白的问题一个一个被擦去,学生都会很有成就感.对于中高年段“问学单”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对问题进行归类,提炼,转化,进而形成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以让学生进入深度思考.围绕学生问题这一优质资源展开师生对话,能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二、以“问”启“学”,让学习更灵活

“学”从“问”开始,让学生亲自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释放潜能、持续夯实潜能的有效途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习得方法,获得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适时利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习更灵活.

(一)在善问中理清思维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并恰当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理清思维方法,促使思维不断生长,培养学科思考力.

语文学科中不同文体的文章教学有其不同的重点内容和关注点.如学习叙事性作品,要关注文中的场景、人物、

细节,教学时就要善于通过“问学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捕捉信息,针对人物形象进行提问,针对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提问,对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进行提问等,这样,就抓住了学习这类文章的基本方法;学习说明性文章,要善于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说明要点进行提问,针对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进行提问,以体会此类文章表达的秘妙.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在“善问”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不同文本的经验,品词析句,理清思维,不断发现文本“独特的这一个”.

(二)在追问中深化思维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并在学生迷惑时给予适时、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提问更具思维含量,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一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7自然段中为什么连用了9个问句?”教师相机引导:“你知道这9个问句在写什么吗?”学生回答:“这是在写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要仔细观察.”教师机智地追问:“这9个问句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默读这个自然段,启发学生通过问句进行感悟.在品读感悟中,学生发现,9个问句首尾是反问句,强调了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有东西可写;中间的7个问句抓住了马车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状态,是在强化福楼拜启发莫泊桑仔细观察的道理.学生学到这里,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福楼拜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老师.

学生的问,很多时候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是一种粗浅的感知.此时,教师要站在学科课程的高度,敏锐地发现学生提问的学科教学价值,通过有技巧的追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潜心会文,逐步进入思维的佳境.

(三)在发问中提升思维

课堂学习是一个学习、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召唤下学习,又会引发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随时提问的自由,允许学生在“问学单”上记录下自己的问题,或者当堂向教师和同学提问,实现思维的提升.

仍以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为例,当大家对莫泊桑三次登门请教,福楼拜对其循循善诱、悉心教导感到敬佩的时候,有学生发问:“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怎样写作,福楼拜为什么不一次讲清方法呢?”执教教师并没有即刻给出答案,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这个问题也勾起了其他学生探究的兴趣,便再次走进文本.之后他们在交流中得出结论:福楼拜的传授方法不是一次性告知,而是层层递进的;一次性告知,莫泊桑不一定能真正领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受挫中,莫泊桑才能更深刻地领悟老师的指导.除了这个结论,还有学生说这是一种“一波三折”的文章构思法.显然,这种想法的得出,已经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考量问题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课堂给学生提问的自由,不让教师的思维捆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思维水平也能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以“问”延“学”,让学习更深远

学习是一个不断延续、不断拓展、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识之间总是存在内在联系,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能够引发下一段学习的开始.“问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学单”,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设计一个“学后问”的环节,引导学生在已学基础上,通过深度发问,打通知识间的联系,由此及彼,延伸学习内容,让学习更加深远.

(一)走向丰富的阅读

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便能循着课堂的学习思路生发有深度的疑问,使学习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延伸.

如学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一课之后,学生对孙悟空能一眼看出妖怪的能力顿生兴趣,对师父唐僧的木讷

有些失望,也有学生问:“《西游记》是经典名著,它到底是怎样刻画师徒四人的形象的呢?”抓住这一契机,笔者及时引导,由一篇带动整本,带着学生走向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仅时时会因书中神奇的故事频频生发惊喜感,对唐僧师徒四人不同的性格形象有所了解,还了解了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再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学生深深被刘老师这一形象打动,尤其是读完写板书的一段后,有学生就说读着这样的文字感到心情很沉重,并提问:“同样是写老师,为何不同的文章在表现不同性格的老师时采用的写法也不同?而且语言风格也有不同?”根据这一提问,教师便组织学生搜集与教师主题相关的文章,由一篇拓展到一群,进行同类文章的群文阅读.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感受到了具有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教师,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都要做相应的灵活变通,以更全面、更立体地呈现人物形象,并能打动读者.

课堂是有限的,但学习是无限的.“学后问”,让学生走进了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收获了更丰厚的阅读积淀.

(二)走向综合的学习

一篇课文承载的不仅仅有语文知识,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赋予了学习多元性和丰富性.学习一篇课文时,学生经常会对文中提及的其他信息生发兴趣并提出疑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在课余时间开展综合性、多元性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教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后,很多学生对文中的音乐家、音乐作品和城市的建筑很感兴趣,并提出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更多地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呢?”针对这一疑问,有教师鼓励学生向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综合学科教师发起邀请,组建一个融音乐、建筑、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团体,开展更丰富、更多元、更深入的学习.通过这个小团体进行深度研学后,学生再读文本时,对文章的语言就更有亲切感.读着音乐家的名字,就觉得它们不再只是简单的名字,而是化身为音乐之都的象征性符号;读着文本对金色大厅的描写,就感觉自己如身临其境,体验到的不仅仅有语文的元素,还包含了美学、建筑学、文学等于一体的多元认知和丰盈情感,对维也纳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

“问学课堂”,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问,激活思维,学会学习;“问学课堂”,就是要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解决学生的问题,延伸思维,生发精彩.

参考文献:

[1] 黄伟.提问与对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 潘文彬.从“问学”走向“学问”[J].江苏教育,2017(1).

上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相生相长和课堂和相长方面的学课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季仕健:让学引思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方式转变以认识百分数一课教学为例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 “让学”就是指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活动的主体、表达的机会让位给儿童,即主张把过去课堂中习惯的&ldq.

研学旅行:让课程行走在路上
2016年教育部……11个部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导问:让思维成长以一道高三数学难题的教学为例
【摘要】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巩固数学概念,提升数学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把“解题教学”与“习题讲解”.

在幼专英语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的策略
摘 要幼儿师范高……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专)学生(以下简称幼专生)因专业特色,具有活泼、灵动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能根据其专业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