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解读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解读《上邪》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解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解读《上邪》,该文是关于解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上邪》和解读和上邪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杨 洛 袁志勤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 汉乐府《上邪》中的“君”应理解为第二人称“你”;“山无陵,江水为竭”中的“为”已虚化成词头,作衬音助词.《上邪》的字数虽少,但是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把握字词含义,正确理解诗歌.

[关键词] 上邪;君;为;训诂

中图分类号: H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9-0063-02

[作者简介] 杨洛、袁志勤,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上邪》是一位姑娘的爱情誓词,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情感直冲肺腑,感人至深,被誉为“短章之神品”.文章主要从字词的释义追本溯源,目的在于让读者准确理解字义、正确赏析诗歌.

首先,我们讨论“君”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段玉裁注:“尹,治也.尹亦声.”“君”在古代一般指地位尊崇的人,是能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后泛指一切有权力的统治阶层;对方的尊称以及妇对夫的称呼等.对《上邪》中“君”的解读,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乐府诗选》认为《上邪》是汉乐府民歌《鼓吹曲辞》中的一篇.[1]《鼓吹曲辞》大部分是军营中行用的乐曲,据此人们认为“君”是“天子”,以余冠英先生的论述最为完备、详切.后来清人庄述祖进一步解释“短萧饶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二是将“君”译作“你”,如乔万民《汉魏诗选》注云:“君:你,指主人公的情人”,杨辇中选注的《爱情诗注析》、张永鑫等译注的《汉诗选译》、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程千帆等选注的《古诗今选》等均将“君”释作“你”.三是将“君”释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夏先培的《汉乐府<上邪>解读商兑》(《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1月版)提出如果篇首呼天,后面的两个“君”字又解作“你”,那就只能理解为向老天爷求爱,那是典型的“犯上”!因此,夏先生认为“君”应该解释为“他”.[2]在综合前人研究,合理解读诗歌以及查询史料的基础上,我们赞同第二种观点.

一、“上邪”,“上”指“天”,“邪”是语气词.“天”在古代人们的意识中是十分敬畏的对象,女子以天为证,对心爱的男子发出如此铿锵有力的誓言,使气氛严肃庄重.“天”在此是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并不是女子誓言抒发的对象,也就是说:天听不听得到、感不感动不重要,女子希望心爱的男子能够听到,心理的直接抒发对象是男子(抒发的对象可以不在眼前).把“君”理解为第二人称“你”,更有利于女子感情的抒发,直接对着心里的主人公表达,不需要转述.因此,译为“你”不仅增加了画面感和情感的爆发力,也能帮助我们想象一位女子呼天抢地、撕心裂肺以天为证对男子发誓的场景.

二、通过资料查找,我们发现同时代的作品中把“君”解释为第二人称“你”例子较多.

《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些“君”都是指第二人称“你”,具体的含义要根据语境确定,可指“心爱的男子”,也可指“夫君”等.《有所思》就是指“心爱的男子”,《孔雀东南飞》就是指“夫君”.

“山无陵,江水为竭”,我们主要讨论“为”字.对于“江水为竭”中的“为”,我们所见的注本中大多不注此字.《汉魏诗选》将其注释为“成为”;《汉魏六朝诗一百首》释此句为“江水为之枯竭”,“为之”没有作详细说明;徐俊、曲江的《诗歌别裁》评注“为竭”为“变得干涸”,将“为”释作动词“变”.夏先培的《汉乐府<上邪>解读商兑》(《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1月版)认为“为”是引进原因的介词,相当于“因为”,其后省略宾语“之”,而“之”指代的就是“山无陵”.

但是,上述对“为”字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上邪》这首诗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解读缺乏说服力.事实上,“为”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动词,因为使用频繁,意义逐渐开始虚化.例如在“何以……为”之类结构中便是如此.“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史记·酷吏列传》)“何厚葬乎”句在《汉书·张汤传》中作“何厚葬为”.“为”能够替换语气词“乎”,说明为在此的作用和“乎”一样,没有实义只有表达语气的作用.到汉代,诗歌体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言诗开始向五言诗转换,于是有虚义用法的“为”字便用作衬音助词凑足五个音节.[3]当起衬音作用的“为”字处于一个单音节的实语素动词前,拼凑成一个紧密的双音节动词时,它便充当了动词词头,如:

死之言澌也.(《礼记》郑玄注)

桑之为言桑也.(《仪礼》郑玄注)

此二者均为东汉郑玄作注,“之言”、“之为言”是声训术语,“为”的有无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因此“为”放在动词“言”之前仅仅起衬音作用.“为”字作词头一般多见于汉魏六朝韵文,唐、宋时期以及后代的诗歌也偶有用例,在用法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仍是作动词词头.如:

秦王恐其为变.(《史记·吕不韦列传》)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泥池.(《史记·廉颇蔺》)

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报任安书》)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汉书·苏武传》)

天生万物欲令相为用,不得相残害也.(《论衡·物势篇》)

乃使人至庐江、会稽为求盗,末发.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作动词词头的“为”字失去了词汇的基本意义.一个词的用法如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时间上就会有延续性.我们还可以找出时间晚一些的例句来证明,大量古诗词中“为+感官动词”结构中的“为”同样是动词词头,如:

心随故乡断,愁逐塞云生.汉宫如有忆,为视拢头星.

(隋·薛道衡《昭君辞》)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

(唐·刘希夷《捣衣篇》)

蝉吟我为听,我歌弹岂闻?(唐·贾岛《寄刘栖楚》)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唐·雍陶《望月怀江上旧游》)

拊剑一长啸,作歌谁为听.

(元·周昂《浩歌行送济夫之秦行视田园》)

蚤吟秋共苦,伏枕乍为听.(清·秘永仁《闻货》)

上述例子中“汉宫如有忆,为视拢头星”“为”字只是一个衬音的词头,没有词汇义,“为”在此的作用是:和前一句保持音节上的一致性;“听、看”等都是因为音节的缘故,加上“为”字变成“为听、为看”.

从文本的整体结构上来看,“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是全诗的中心,也是全诗意旨和感情的凝结点.通过第一句的感叹,呼天起誓,直抒胸臆,紧跟着的“相知无绝衰”大胆直率、毫无顾忌,既无矜持遮掩之心也无羞涩扭捏之意,可见其感情之强烈、口气之决绝、信念之坚定.前一句是表白爱情的态度,后一句是进一步表白爱情的坚贞.爱情与坚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更能体现出无比纯洁美好.最后,作者设想了五组奇特的自然现象作为“与君绝”的条件,从反面起誓,正话反说,既加强了誓词的深刻又把女主人公内心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组现象从句式结构上看,均为主谓结构,互相构成并列关系.对于意象指的客观存在而言,“山”、“江水”是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名词,“冬天”、“夏天”是自然四季之二.意象组合间是两两相对的,“山无陵,江水为竭”代表山河消失;“冬雷震震,夏雨雪”表示四季颠倒;“天地合”表示世界再度归于混沌.若“山无陵,江水为竭”存在因果关系,译为“山体崩塌,阻塞河道,长江因此断流”(夏先培《汉乐府<上邪>解读商兑》《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1月版),那么按结构而言是否“冬雷震震,夏雨雪”也存在某种关系?显然这种假设是毫无依据的,此五种事物呈现的反常现象都是独立的个体,各现象的发生并无任何必要的联系或影响,因此在结构上也就不存在任何关系了.再者,夏先生的论证依据之一是“江”在古代尤其是在上古时期是长江的专称,从而推断《上邪》可能产生于长江三峡一带,高山崩塌导致江水断流这一现象并非罕事.基于此种依据,我们不禁质疑:按照夏先生的观点“山无陵,江水为竭”是长江流域偶尔可见之事,而“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又是不大可能发生之事,此两者并列出现,从反面力证女子情意之坚定,岂不是互相矛盾?

还补充一点:夏先生提出“山无陵,江水为竭”是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长江因此断流”,而不是像众多注本解释的那样“高山变平地,江水干涸”.由此他推测,《上邪》有可能产生于长江三峡一带,而高山崩塌,江水断流,也当是这一地区偶尔可以见到的景象.由此,把“江”解释为“长江”.但“江”不仅可以专指长江,也可以泛指任何江,《上邪》中的“江”就是泛指任何江.以下的例句都是汉代的,能证明这个观点.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钱塘浙江,有吴通陵江.

《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临浙江,水波恶.《史记·秦始皇本纪》

夫礼让为国者若江、海,流弥久不竭,其本美也.

《盐铁论》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战国策》

由此可见,江还可以指浙江、陵江等,因此“江”的含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天马行空,或全凭猜想、脑补,而应回归到作品的创作时代,忠实于作品,探求字义、句意,这样才能做到正确解读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冠英.乐府诗选[M].中华书局,2012.

[2]夏先培.汉乐府《上邪》解读商兑[J].中国韵文学刊,2012(1).

[3]杨春燕,蒋宗许.古代汉语词头研究[J].中国俗文化研究,2005(3).

该文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上邪》和解读和上邪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解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解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解读《神农本草经》(41)
钟耀欣蛇床子原文蛇床子,味苦,平 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阳痿,湿痒 除痹气,利关节 癫痫,恶疮 久服轻身 一名蛇米 译文蛇床子,味苦,性平 主治妇人阴器内肿胀疼痛,男子阳痿不举,可治有湿渗出而伴有瘙痒的.

解读《摆渡人》,揭开心理咨询工作的面纱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看完该影片时我内心澎湃,因为它可以帮助大家对心理咨询这份工作有更多了解 如果有人再次问我心理咨询这份工作是怎样的,我都会先说“你先看看摆渡人吧,看完后我们再聊&rdqu.

两极化的神话叙事:解读《海洋奇缘》
张馨凌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新近推出的影片海洋奇缘①,按照译名来看,属于“奇缘”系列;按照类型来看,属于成长电影 之前声名大噪的有风中奇缘冰雪奇缘……,当然,所谓奇缘其实都是中国的.

现实一种,或者一份提纲解读《一个夏天》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一个夏天的叙事主线并不复杂——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书写他在这个大院中的感受与所见所闻,呈现其一个青年焦虑者的形象 但是,在这主线之外,作者又延伸出许.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