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社会热点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心理分析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社会热点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心理分析,本文是关于社会热点方面论文如何写与社会热点和心理分析研究和高校学生类论文如何写.

社会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热点论文网络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董 琳

【摘 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大学生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尤其是近几年网络上不断涌现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大学生主动关心和参与到事件中来.本文围绕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行为表现、心理分析和引导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对大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做进一步分析,帮助高校更好地做好舆情分析研究.

【关键词】社会热点 心理分析 高校学生

“互联网+”时代,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新闻媒体,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源,高校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查阅资料,也浏览各类新闻报道,从而获取各种信息.网络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足够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关心和参与到事件中来.

一、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行为表现

社会热点事件频发,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信息,积极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中来,主动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种参与的热情,已经成为推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热点事件高度关注

大学生是最能敏锐感知到时代脉动的群体,他们可能不是社会运动的发起者,但可以成为社会运动的急先锋[1].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同时社会生存压力小,生活环境相对轻松,自由时间比较多,面对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国家、民族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道德的热点话题时,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从众表现

高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知识面,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对事物的发展有自己较为理性的认识,但多数大学生身心还未发展成熟,加上所处社会环境相对单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大学生对事件的认识会有从众表现,尤其表现在对一些网络意见领袖的追随上,这些意见领袖所提供的信息和意见的倾向通过广泛传播,常常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会直接改变事件发展进程的结果,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更为直接的是从众表现.

(三)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娱乐化倾向

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高校学生通过手机资讯、互联网信息等“碎片式”的方式获取事件的相关信息,对事件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事件的相关信息搜集不足、认识不够深刻,在面对短时间内无法转变的现实时,他们多以调侃、戏谑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事件的认识和观点,如不断涌现的社会热点“恶搞”事件,以文字或者图像为手段,通过剪辑、重组热点事件的信息,同时将个人观点和看法融入其中,形成新的网络作品.

(四)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偏好

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常常涉及到一些负面新闻或事件,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偏爱坏消息似乎是人的本性,人们会天然地接近和高度地关注外部世界中可能影响安全的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塔中的大学生更是敏感.网络信息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热点事件夹杂着各种社会情绪、价值观念,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冲击,体现在部分学生低政治认同度、迷惘心态、个人利己主义、对个人发展无望等.

二、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行为的心理分析

人民日报主编任理轩以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历程为视角总结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新特点:数量明显增多,表现更加复杂、关系改革发展大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不同问题相互交织,解决难度明显加大、容易引发对立情绪,甚至造成社会冲突[2].与此同时网络媒介的进入门槛较低,又具有及时性、交互性、海量性等特性,这些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媒介环境支持,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具备话题性的事件,网络加速了它们的发生和传播,容易激发民众感情的共鸣,从而导致后续的传播行为.大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又有自身的一些心理特征.

(一)高校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愿望强烈

网络热点事件的多样性会激发大学生兴趣,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成长阶段,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网络信息的高度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使得大学生渴望获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体意识强烈,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平等和尊重,希望自己拥有发言权,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涌现,网络给了每个人平等参与的话语权.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大学生会通过各种手段对事件的真相加以追究,网络资源还给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理的推动下,大学生自主的对一些网络件锲而不舍的进行探究, 企图找出真相,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身心特征导致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符合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心理[3].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校园中从众现象非常普遍,考研考级、消费攀比、交友恋爱、择业选择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过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和正义感,热切希望表达自我,与此同时大学生尚未真正成熟,心理抵御能力不强,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看待问题比较片面,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而放弃自己的主意,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随大流,产生从众思想和行为.

网络的虚拟环境下,对群体归属的需要使得个体不自觉地将自身融入某个群体,并尽力维护所在群体的利益,以及与群体态度保持一致[4].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讨论正是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言语的表达,进而表现出内心发展状态,而心理活动会制约着参与大学生言语表达的方式与态度.

(三)质疑心理和炫耀性心理导致娱乐化倾向

在大学生强烈的质疑精神引导下,网络新闻信息的公信力因为网络信息源的不够准确而打了折扣,作为一种吸引他人围观和制造社会热点的手段,网络质疑也越来越娱乐、恶搞和低俗化.网络给每个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高校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互动、创造和展示,这样的创造和分享满足了大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过程进一步挖掘了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感受到了网络交流的快乐,体会到被人认同的成就感,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当然也不排除有技术炫耀的情况存在.

(四)新闻报道和网络媒体的特性导致大学生负面偏好

新闻报道和网络媒体负面性倾向显著,随着网络信息源的增加,任何人和媒体都可以随意发布信息,造成大量信息缺乏检验性,进而造成新闻失实,因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真实感知.

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正在逐渐成为大众不满情绪的解压阀:人们利用网络媒体获取有关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信息,满足信息需求,缓解恐慌情绪;同时,开放性和交互性并存的网络又为大众表达不满与愤怒提供了充分的虚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心理需求[5].

三、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的行为引导策略社会热点事件不仅反映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大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上.大学生处在网络信息的集散地,高度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同时是传播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群体,与此同时,大学生身心还未完全成熟,常常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不能正确地辨识,很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影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有意识积极引导、及时反馈、妥善处理各类网络社会热点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加强学习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和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通过现象看本质,科学质疑、理性分析,进行正确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开展理论学习,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消除认识偏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政府的理解与包容.

充分利用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或者特殊历史事件,深化网络社会热点事件理论认识,增强大学生理论素养,同时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理、坚守信仰、探索问题、捍卫价值,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应对处理各类网络社会热点事件

针对高校学生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事件和问题,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早对国家和学校的立场进行宣传,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正面信息抵制负面信息的干扰,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和本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不回避现实问题,对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和日常管理焦点问题及突发事件时,加强信息的公开,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积极回应涉及大学生最直接利益的问题,做好情绪安抚工作,通过面对面交流、座谈会做好沟通工作,防止网络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三)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

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对不健康、消极、错误的网络言论要及时制止和散发,并对不健康、消极、错误的网络言论要进行激烈的反驳,讲道理、摆事实,将真相公布于众,及时纠正和规范网络言论.建立专结合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队伍,联合应对、规范管理,做好网络热点事件的研判,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环境保障和精神支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大学生自己交流的网络平台.

(四)加强心理辅导,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受到自身限制,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多元的传播信息时,常常缺乏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感性认识多于理性思辨.

不断涌现的网络热点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常常会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短时间内很难调节过来,表现出失望、无助、迷茫等状态.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以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理性客观、兼并包容的社会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才立琴. 对大学生件的分析与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2(5):25.

[2] 任理轩.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N]. 人民日报,2011-05-10(07).

[3] 吴宗宅. 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态度及引导策略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2.

[4] 石凤楠. 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分析[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5] 刘丽丽.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热点事件关注及其引导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SJB28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琳(1981-),女,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该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社会热点和心理分析研究和高校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社会热点本科毕业论文社会热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应对
李玉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摘 要】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手机、互联网成了高校学生了解社会热点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纷.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媒体传播机制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大众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也成为社会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途径 网络媒体的传播不仅使得大众接受舆论信息的途径更为广阔,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传播信息的主.

高校学生网络学习现状与基于某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摘要本文在对某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网络学习的经历、学习效果……方面研究了高校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并对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学习高校学生问卷调查Research.

从网络热点事件看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介审判
一、网络媒介审判(一)什么是媒介审判“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进行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