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新闻类硕士论文范文 与略论科技新闻通俗化表达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新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1

略论科技新闻通俗化表达,本文是新闻类有关开题报告范文跟科技新闻和通俗和略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小论文500字大科技杂志科技风杂志社绿色科技杂志

摘 要科技新闻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指的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表达,对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科技新闻在采写上存在哪些问题?看上去“高大上”的科技新闻,如何在采写上做到通俗化表达?本文作者结合采编实践,提出科技新闻如要写得让读者爱看,须在三方面,即在采访上、表达上、境界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关键词科技新闻专业术语比喻解释翻译

科技新闻,指的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科技事实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是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动.

合肥是闻名全国的科技之城,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之一,全国三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13 所,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00 余所.合肥还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合肥的科技如此之发达,因而从宣传报道来说,这是一方出科技新闻的热土.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科技新闻报道,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合肥的科技实力还不相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科技新闻在通俗化表达上还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些科技新闻,读者普遍反映:专业术语太多,读不懂;或者写得不深不透,读来不解渴.眼下科技新闻在写作上普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不看对象,把大众传媒当成专业期刊.

请看一则消息: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合肥市疾控中心获悉,4—7 月艾滋病监测期内,市疾中心和各县区疾控中心人员深入各种场所,按时完成了国家哨点监测的艰辛任务.

据了解,今年哨点监测调查DUS401 人、M400 人、FSW400 人、STD400 人、YST806 人、PRG400 人.对所有哨点监测人群的检测结果均告知受检对象.FSW、M、YST 监测采样现场发放联系卡片,详细告知对方查询的时间和……

这是合肥某报编辑部在审稿时退回的稿件,试问,除了专科医生,除了“业内人士”,普通读者谁能知道这些洋字码究竟指代的是什么?科技新闻,既然有“新闻”二字,且在都市报刊发,说明它面向普通读者,有“新闻”属性,不是供业内人士小范围研讨的学术论文.类似这样不看对象的科技报道,目前不在少数.

二是不懂深浅,隔靴搔痒不解渴.

也看一则报道:

“小太阳”实验装置下月向公众开放

本报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台EAST 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即人造“小太阳”实验装置将于5 月19 日科普日向公众全面开放,日前,市旅游局和我市部分旅行社负责人应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邀请,参观“科学岛”上的人造“小太阳”.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院负责人介绍了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双方就下一步旅游合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并约定共同做好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的科教旅游的接待与安排.

这也是某都市报刊发的一篇稿件.该消息对读者最为关心的什么是“小太阳”,它有何功能,它能像太阳一样地照明或发电吗,它对我国的能源战略有何重大意义等等.这些读者最为关心的地方只字未提,宣传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把科技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关键还是在采访和写作上下功夫,笔者愚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在采访上下功夫,作者必须先弄懂.

隔行如隔山.尤其是科技领域,很多都是高精尖的东西,记者在采访前,如果不下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不要说写出来,恐怕跟采访对象连“话”都说不上.新华社老记者檀映和先生曾讲过他本人的一次采访经历.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烧伤科在全国都有名,一次,檀老前去采访.人家听说是新华社的,接待非常热情,那位专家介绍得也很认真.可檀老听的是一头雾水,很多专业术语都听不懂.檀老最后抱歉地对那位专家说,您有没有关于烧伤医学方面的科普书籍借我几本回去看看?那位专家找了几本这方面的书籍,檀老回去后认真研读,不懂的地方还请教其他医生.后来再去采访时果真就顺畅多了,也采写出一篇很有分量的稿件来.

正如伟人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写好科技新闻,首先作者本人要真的弄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好多科技新闻,之所以写出来读者看不懂,根子就出在采访上,记者照抄人家的材料,甚至直接“复制粘贴”,这样的文章怎么会有“销路”呢?

二是在表达上下功夫,考虑读者是否明白.

采访过程中,记者弄通了原理,这只是写好科技新闻的第一步.更关键的还是第二步:如何把深奥的原理用大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家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这考验着一个记者的文字表达功夫.科技新闻在通俗化表达上,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解释:请看《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我不想让哪一个球摔破了》,介绍的是29 岁成为北大博导刘颖的事迹.[1]文中讲到她在做博士后时,把线粒体作为研究方向.后来,她发现了线粒体损伤的隔代遗传现象.什么是线粒体?文中作了如下解释:“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主要能量的细胞器,受损后极易引发神经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这样一解释,一般读者就会明白了.

(2)打比喻: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抗战时,八路军的一个军事教官上射击课.我们的新战士不知道是曲线飞行的,以为就是“两点一线”的直线飞行.那名教官有点教条,他给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战士们大讲“弹道曲线”飞行理论,听得战士们一头雾水.恰巧八路军129 师师长刘伯承路过,他幽默地对士兵们说:你们看过顽童撒尿吗?就是这样飞行的!一句轻巧的比喻,就让战士们茅塞顿开,哄堂大笑.

《合肥日报》上也刊发过一条反响很好的科技新闻,标题是《质子“”精准射杀癌细胞》.[2]讲的是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在质子治疗癌症上的重大突破.文章的标题,就巧打一个比喻,把质子治疗的原理讲得明明白白.文章中还有一段介绍加速器,也是善打比喻,“加速器是质子治疗的核心设备,它能提供接近光速的高能质子束流.如果说质子治疗设备是台‘汽车’的话,那它好比‘发动机’,会给设备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请看这样俏皮的比喻,多么生动形象啊.

(3)用数据.科技新闻,往往涉及数字.数字的引用,不仅必要,如用得活的话,更能加深读者的理解.请看《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则通讯《科技养蚕,“养”出新订单》.[3]讲的是浙江省永康市科技养蚕拓展市场的事.文中讲到开发出的彩色蚕、超细蚕、多色蚕等五个新品种,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这个超细蚕到底有多“细”?后面交代如下:“超细蚕丝的细度只有蚕丝的1/3.”这一下读者就有较为清晰的印象了.另一篇介绍湖北随州食用菌产业转型的文章《直面“瓶颈期”力阻“菇变草”》[4]也用到了一组数据,“从2013 年到2016 年,品源公司网上销售额从50 万元增至2000 万元,增长40倍,退货率不到千分之三.”这样的数据,最有说服力.(4)会“翻译”.这里所讲的“翻译”,不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翻译”,而是将特殊行业的专业术语,“翻译”成群众能懂的大白话.

2017 年7 月12 日,《人民日报》刊发关于我国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报道,就有这样的经典案例.文章介绍,黄大年学成回国后从事的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118 家机构、1600 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其中,被称为中国地学界的“集结号”.而黄大年致力攻关的是“航空重力梯度仪”.什么是“航空重力梯度仪”?作者“翻译”如下:“就像一个‘*眼’,给地球做CT,能洞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套系统十年磨一剑,在近年来探明的国外深海大型油田、盆地边缘大型油气田等成功实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突破的典范.”[5]您看,这样一“翻译”,外行人读来也觉得饶有趣味.

三是在境界上下功夫:内行不觉浅,外行不觉深.大画家吴冠中先生在评价一幅画优劣时说过这样的标准:“风筝不断线”,“不但要外行人叫好,也要内行人点头.”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判科技新闻同样适用,科技新闻写得好的最高境界是:内行不觉浅,外行不觉深.

大学者王国维在评价词作之优劣时下过这样著名的论断:“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何为境界呢?王国维的“境界”既强调了传统意义上的“情”与“景”的关系,同时诗人自己的情感和胸襟也不能偏废.

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科技新闻的写作也有境界.写得过深,普通读者看不懂,就是论文,不叫新闻;写得过浅,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刊发出来,也失去向大众传播的价值.科技新闻的写作,如能做到“外行叫好,内行点头”当是最高境界.

这方面的经典之作当属徐迟先生的名作《哥德巴赫猜想》.为了采写脾气有点怪的陈景润,编辑部的同志经过商议后一致推荐徐迟.理由有二,一是他虽是一位诗人,但写过不少通讯特写;二是他比较熟悉知识分子,跟知识分子有感情,无隔阂.果然,徐迟先生不负众望,经过深入采访和大量调研,经过艰苦思索,反复斟酌,认真打磨,终于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轰动全国、影响一个时代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还广为传颂.

真佛只说家常话.诚如青年学者时寒冰所言:“我尽可能以通俗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述我的观点,在确保专业性的同时,使得即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够一目了然.”[6]科技新闻要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不下一番苦功夫,企图走捷径、直接抄材料,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而科技新闻的魅力恰恰在此.有学者说,21 世纪的新闻竞争,千竞争,万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一条:新闻通俗化的竞争.科技新闻由于其“高大上”的特殊性,在通俗化上尤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洪蔚林,赵永新.我不想让哪一个球摔破了[N].人民日报,2017-08-28.

[2] 甄奎,王弘毅.质子“”精准射杀癌细胞[N].合肥日报,2017-07-14.

[3] 徐芝婷.科技养蚕,“养”出新订单[N].人民日报,2017-08-27.

[4] 程远州,徐阳.直面“瓶颈期”力阻“菇变草”[N].人民日报,2017-08-27.

[5] 温红彦,吴储岐.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追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N].人民日报,2017-07-12.

[6] 时寒冰.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7.

编辑李前锋

上文点评,本文论述了关于新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技新闻和通俗和略论相关新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校科技新闻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摘 要 高……学校是重大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和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加强高校科技新闻报道有利于推介科技成果、讲好高校科技故事,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因此,.

融媒体背景下报纸实录性新闻的表达技巧
摘要在生活快节奏、传媒多元化、阅读碎片化的今天,如何适应读者接受需求,进一步提高影响力,成为传统媒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报纸实录性新闻,即通过现场描写、人物对话和场景设置……,生动展现事件中的细节和情节.

数据可视化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摘要】科技和数据在众多领域中已经形成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将数据有效融入科技新闻,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报道,提高报道的可信度 本文通过对科技新闻领域应用可视化数据手段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

从科技新闻传播看两种文化的培养
王立武【摘要】在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科技与人文这“两种文化”须臾不可分 中外科技新闻传播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和典型案例也表明,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在科技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