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治工作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政治工作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文是政治工作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思想政治工作和新媒体和高校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学生的思想、信息接受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塑造“95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新作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讲述好严肃的政治理论和价值观知识.

  关键词:新媒体 动态教学模式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09-217-03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和加深”.高校是社会的缩影,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正因如此,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下》),认识到、把握好这个“势”,总结好、运用这个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才能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激荡的新形势下操控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舵”.

  一、新媒体对“95后”大学生的新塑造

  2016年12月7日,在点评“95后”大学生时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95后”大学生新特点的形成固然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必然关系,他们成长于互联网蓬勃兴起的时代,在人生关键阶段接受互联网和新媒体给予的新鲜知识、海量信息、拥有着宽广视界的成长经历.

  “95后”大学生的中学时代,正是互联网从暂露头角到大展身手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从最初的社会交际平台、草根新闻发布平台逐渐发展到兼容支付方式、出行方式、购物方式等方方面面.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又很大程度上迎合了青少年的个性需求,因此,青少年很快成为互联网反应最迅捷的用户群体,数量最庞大的拥护者和忠诚度最高的拥趸.时至今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塑造已经从最初的生活方式的改造、交际方式的改变深入到思维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的重新塑造,甚至影响着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校园是“数字化校园”,除了校方有意识地在高校内运用数字化技术革新管理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等外,大学生群体自发使用的互联网服务也呈密集分布的状态.目前,活跃于校园活跃的新技术软件数量不少,种类繁多,就其作用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社交软件.包括微信、微博、、校园贴吧等.社交软件是最早在青少年中兴起的新媒体,也是最早对青少年的生活和观念产生影响的新媒体形式之一.“95后”大学生是社交软件最早、最坚定的拥护者和使用者,从中学时代起,他们就习惯于使用微博、等新型社交软件和社交论坛交流信息、传递观点、联络感情.从最初的班级同学之间的日常交往,到关注学校、社会热点问题的状况和进展;从“今天几点吃饭”、“什么时候考试”等点滴信息的传递到发表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社会问题的关注等,网络成为他们看待外部世界的万花筒、发布自我声音的传声筒.网络的隐身化、匿名化和信息瞬间发布的快捷性,既满足了大学生隐匿自我、藏身后台的自卑与自信交织的心态,使他们大胆开口、畅所欲言,又使他们具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信息,能够对社会发展的点滴动态了然于胸,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广泛的信息接受能力和稳健的判断力.时至今日,社交软件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微信“朋友圈”的兴起更是在大学生中一石激起千层浪,随时、随地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点滴生活、情感起伏和瞬间感悟,已然成为大学生中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在宿舍、教室、操场等传统平台之外,俨然开辟了“第二战场”,而正是这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第二战场”,为新型同学关系的形成和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土壤.

  第二,新闻类软件.包括人民日报App、光明日报App、团青学习汇、中大在线以及高校微信公众号.与其他人群依靠电视、报纸获取新闻的方式不同的是,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网页、手机App等途径获取新闻.这一方面既是基于大学生乐于“读屏”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与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呈现出的活泼、亲和、即时等新特点有关.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系列文章《我为什么加入中国》《青年节里谈中国》《劳动节里谈劳动》《读书日里谈读书》以及“碎碎念”答学生问系列,既以大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微信公众号形式加入推广,又娴熟地运用网络语言,“把党课讲成段子”,用幽默化解政治的严肃,以调侃融合坎坷的生存体验.正是这种举重若轻的解读方式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时髦的外表下,传播的却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

  不仅如此,高校思政工作新途径的探索也卓有成效.团微信公众号“团青学习汇”、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同济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青春同济”、山西团省委微信公众号“山西青年”以及各大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致力于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和重大政务活动、党史、家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现实、理论问题以清新、活泼等方式推送到青年指尖.“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搬砖网红”的虚拟与现实”》《坏宿舍让好大学离我们而去》《你凭什么拥有好工作》等阅读量均达到一万余次,而《2016中国状元调查报告出炉!大多数已“泯然众人矣”?》《如果大学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该怎么办?》等回应大学生现实问题和困惑的文章阅读量更是达到四五万余次.另外,据“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北师姑娘:这首歌为你而唱》、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大片剧透〕原来我是这样的交大!》阅读量均超过了10万,在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中表现抢眼.可见,相较于传统思政工作方式,依托于手机的“指尖上的思政工作”更为符合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受方式,也更容易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和接受.

  第三,生活服务软件.生活服务软件的兴起稍晚于社交软件,但在以寄宿制为主的大学校园里迅速形成气候,不仅支撑了校园周围以生活服务软件为基础的餐饮、百货、娱乐等市场,而且对大学生形成足不出户享受服务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大学生而言,相对于使用传统模式的服务而言,他们更乐于使用“互联网+”业态的新兴模式提供的服务,甚至为了迎合这种新兴的消费心理,校园里的超市、水果摊、饮料店乃至学校食堂等传统店面都开始尝试使用微信支付、微信下单等新兴营销方式.实践证明,尝试使用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小店比沿用传统销售方式的小店更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更偏好使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固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网络服务的便捷和实惠,但更是大数据时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原住户”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第四,学习类软件.近年来,伴随着MOOC和网络教育的发展,打破大学的围墙、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潮头.清华大学MOOC软件“学堂在线”、网易教育APP“网易公开课”以及各大高校自己开发、引进的MOOC资源正在试图引领新的教育发展浪潮.相对于传统课堂以课堂单向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MOOC以其师资质量高、单个课程时间短、学习时间自由、考试方式灵活等方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依托于互联网教育平台,学习者可以打破专业设置的限制,按照学习兴趣选择课程,既可以选择深化、扩展专业视野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度不高,却对知识积累、底蕴形成有关的课程,甚至还可以选择与专业完全无关、纯粹个人兴趣所在的课程,拓展知识积累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大小自己决定所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打破了传统教育统一要求、“从一而终”的教学模式.最后,互联网教育支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从而更有利于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对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强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总之,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新型学习方式,也提供了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新渠道,对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整体素质的提升不无裨益.

  第五,电子阅读软件.包括各类网络小说阅读软件.青少年是电子阅读软件最重要的用户群体,穿越小说、黑幕小说、奇幻小说等网络小说依托于网络阅读平台,大学生只需支付低廉的费用就可以完成阅读,丰富了大学生娱乐生活的方式.

  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塑造,已经从生活的表层延伸到思维、意识、观念、形态等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思想背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现实、最重要的背景.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民族未来的视野和胸襟.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旁多杂乱、良莠不齐,优质信息与低劣信息、无效信息并存,大学生的分辨力和思考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新媒体的便捷与即时性使社会各个角落的零散动态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个人的手中,这既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程度,又使他们极容易联想到自我的经历、境遇和曾经看到过、听到过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从而对网络事件产生感同身受的同情感.这些零零散散的同情感会不断强化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知和判断,无形中左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处境的判断、行为的选择.因此,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的信息量爆炸的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要顺势而为,不能堵塞言路,又要加强引导,不能肆由生长.第二,培养了大学生所喜爱的表达方式.新媒体的平民化、戏谑化等特点比传统纸媒的表述方式更为亲和,丰富的表情符号、将大道理化身为俏皮话的表述方式更容易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接受.这就对高校思政工作方式的变化提出了要求,如何用清新又活跃的方式讲解好严肃的社会发展和价值观理论,考验着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智慧.

  二、用好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政工作

  “山径之溪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常讲、常抓,又要用好新媒体,走好新路子,增加理论和现实的契合度.

  第一,建立高校思政工作动态教学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正如总书记所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再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乃至影视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

  时效性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首先,高校思政工作与社会思潮、社会动态密切关联.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问题更为复杂,“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的时期,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发展起来的问题”集中表现之一就是社会思潮的复杂化,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网络大V、校园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均发出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在社会热点事件出现的时候,这些真真假假来自于“民间”的声音,往往能够以一种看似正义的立场和为民请命的使命感激起大学生强烈的认同感.所以,高校思政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甚至与千里之外发生的一件小小的有失社会公平正义的案件紧密相连.

  其次,现有思政教育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许多高校的思政课倾向于使用既定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并未形成及时回应热点、及时引进新闻的机制.这就造成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的尴尬情境,既然理论不能指导现实,导致不少学生得出思政课“无用”的错误结论.再者,“南航徐川”的思政工作方式“有意思”,工作内容“有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如此“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思政方法在全国并未形成潮流,许多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内容陈旧,身居庙堂之高,未能思“江湖之远”;为数不少的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形式看似新颖,但内容过于老套,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正如《人民日报》所评析,“一些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却往往‘想说爱你不容易’.”政务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表现也参差不齐,据《广州蓝皮书》统计,广州青年对“地方政务微博等媒体平台:关注度不高,需求度较高”,并认为“高校团组织微博‘发布多回复少,提意见无回应’.”这固然是广州一地的实证分析结果,但广州作为新思想新技术发展蓬勃的地区,颇具代表性.究其原因,除了互动少、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以外,平台推送的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关系甚大.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朱熹注曰:“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为言近而指远也.”讲道理要举眼前切近之事,以浅显易懂、简约易行的道理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可依托于新媒体的便捷、即时,选择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关注焦点的内容为讲授要点.既要有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屋建瓴,又要有直面社会热点问题的勇气和魄力,体贴入微.

  通过及时解析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改革进程的案例,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全面讲解案例发生的背景、原因,引导学生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待一个个看似偶发的社会问题.其实,每有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权威媒体都会及时发布解析、评价,如央视《新闻1+1》、新华网“新华聚焦”、《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等等.因此,建立高校思政课堂的动态教学模式,将社会热点问题的*和解析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部分,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和正面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社会现实事务的能力和理*国、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大学等高校已经展开了有益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采用专题讲授解析社会热点问题,以传统文化事件*现代社会,形成“仁爱与和谐”、“孝与思”、“义与利”等为主题的专题式教学方法.财经大学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链教学法”,以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直面众生喧嚣的社会生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为武器,对学生关切的社会问题、网络热点条分缕析,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冷静、全面的看待社会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又能制止谣言的传播,净化校园网络生态,更有助于通过点滴积累、具体而微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的有效方式.

  第二,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塑造良好班风、校风,不断强化学生对诚信、友善、公正等理念的生存体验.如果说思政教育直面社会热点是引导学生以理性方式宏观看待社会问题的话,那么,塑造良好班风、校风就是深刻治理“群众身边的问题”.社会管理上要通过加大县级组织等基层治理工作清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打造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心,同样,高校通过治理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加大对班级管理、校园治理等具体工作的力度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社会正能量的认可.

  新媒体背景下,班级内部的管理模式、同学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群、微信群.班干部通过班级群发布学校新闻动态、通知要求,普通同学则发布自我生活体验,一次美食、一场夜谈、一本好书、一次晨练等点滴生活,其他同学则以调侃和戏谑的方式参与讨论某一同学的某一次发言、某一种行为,当然,也讨论每一位教师的上课风格、授课特点等.与陌生人之间的网络交流不同的是,由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同学关系,大多数同学在班级群的发言都理性、克制,“一言不合就开始斗图”、“表情包大战”背后充斥的是友善的同学情谊.因此可以说,班级群的建立一方面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最大限度避免了因信息阻塞造成的工作延误,另一方面为同学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渠道,特别是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孤僻、羞涩的学生提供了网络宣泄的途径.这些都密切了同学关系,增进了同学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但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班级群和年级群在密切了同学关系的同时,也为学校管理带来了风险,这意味着不论是优质信息还是不良信息,只要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就极易在学生中间病毒式传播,诸如国家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和奖学金、困难补助与临时特困、入党、专项奖学金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一旦有失公正,极易以隐形传播的方式快速在学生中间传播开来.类似的事情如果学校管理者未能及时发现、及时介入,那么,极易强化学生对“黑幕”的想象和加工,而这种发生在身边的“不公正”,会以生活体验的方式悄然潜伏在学生意识当中,在他们走向社会、走上领导岗位的某一个节点发挥负面作用.这也正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央发〔2004〕16号文)提出“坚持教育与管理想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的意义所在.可见,做好班级管理,树立风清气正的班风和校风,不仅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更要上升到加强思政政治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只有高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校风建设上,才能以更为实际和深入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社会正能量的认识,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变为意识、从意识变为行动、从行动变为自我.

  三、结束语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既要熟练运用新媒体,不断拉近学生与思政理论的距离,又要加大校园管理力度,强化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不断探索和总结思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献研究室编.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2016

[2] 邹建良,肖明朗,姚兰英.“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3] 刘卫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

[4] 李忠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心理学支撑.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

[5] 郑长忠.执政党治理国家应积极适应网络社会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7.1.8

[6] 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号排行榜[6.5-6.11].“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2016.6.13

[7] 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2017.1.2

[8]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N].

[9] 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N].人民日报,2016.5.25

[10] 黄禧祯,邵小文.新媒体与青年思想引导研究报告——基于广州青年新媒体使用偏好调查的实证分析[M].广州蓝皮书皮书数据库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中国人民大学创新“一体两翼”,让思政课“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6.5.27

[13] 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财经大学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N].中国教育报,2016.5.20

(作者单位:荆立群,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32;王岩,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荆立群,博士生,研究方向:党建理论,文化产业管理;王岩,,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先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责编:贾伟)

综上资料:上文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新媒体和高校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治工作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基于六所高校的实证调研
徐露璐摘 要 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也受到深刻影响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访谈发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媒体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较为流于形式.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变化与
张展【摘要】以数字化、交互性、高科技为支柱构建起来的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新媒体信息空间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
摘要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传统时代的交流工具以及信息传递的工具变的日新月异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现代人们的福音 新媒体时代给人们的日常起居……各方面都提供了便捷,让人们的生.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以学风建设为例
新媒体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的载体愈加丰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优势,扬起创新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