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话语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话语体系中同志概念的历史流变类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话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话语体系中同志概念的历史流变,本文是话语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历史流变和*话语体系和同志概念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同志”成为话语体系中经常使用的称谓,经历了一个比对选择的过程.与“同学”“同胞”相较,它内涵着朋友情谊基础上的深入探寻、寻找志同道合者的意蕴;与“兄弟”“姊妹”相较,它内涵着兄弟姐妹情谊之上的情感升华意蕴;与“先生”相较,它内涵着尊称基础上的平等,内涵着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恰如其分称谓的意蕴.

“同志”概念的形成

在中国成立初期,话语体系中“同志”是组织层面的代名词,“同学”“同胞”是社会层面的代名词.

1923年 9月 26日,向警予在《告丝厂劳苦女同胞》一文中,用“同胞”来指代社会女工.1925年 5月 29日,她又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为日人惨杀同胞宣言》中称:“同胞们!我们有一大部份被国家所弃的男女同胞是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地狱里生存啊!”1926年 3月 13日,向警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会扩大会议上接受献旗时的讲话》中,用“同志们”代替“同胞们”“姊妹们”,并开始大量使用“同志”一词.这里比较明显地表明,在社会层面彼此称呼用“同胞”,组织层面彼此称呼用“同志”.

1923年 11月,王尽美在山东国动和劳动运动发展情况中称党内人士为“同志”,其中指出:“党务: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开第二次地方全体大会,同志十三人,又新介绍同志三人,共十六人.”1925年 8月,王尽美在遗嘱中写道:“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同志”一词的意蕴更为丰富.

在中国成立之前,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用“兄弟”代指具有志同道合的革命情怀的朋友和学会会员.在的话语体系中,“兄弟”“姊妹”是非组织事宜的沟通称呼,而“同志”是组织内严肃的称谓,突出了“同志”一词在党内使用时具有的严肃性特点.

在中国成立之前和成立之初,曾多用“先生”一词互相称谓.1920年6月2日,向警予在给彭璜、的信中,称“彭璜、先生”.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先生”一词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因其社会属性而广泛使用,用“先生”主要是表示尊敬.

李达在《陈独秀与新思想》中,曾四次称“陈独秀先生”.1920年7月9日,致胡适信中,称胡适为“适之先生”.1921年9月29日,在致杨钟健的信中,曾用“先生”指代革命的群体.

中国党内广泛使用“同志”一词始于1923年.中国成立后,革命者之间称谓逐渐以“同志”取代了“先生”“同学”“兄弟”“姊妹”等词.在对敌斗争复杂艰难的条件下,一声“同志”,让从未谋面的人迅速找到认同感.

在国共合作推动革命进展的背景下,1925年1月19日,赴法勤工俭学的李富春在柏林给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的一封信中曾用“同志”一词指代“革命党人”.信中说:“我现时东归,与诸同志暂别了……”

1926年,时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蔡和森,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作《中国史的发展(提纲)——中国的发展及其使命》的报告,在报告中,他51次提到“同志”一词.

由此可见,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早期领导人,此时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别指称“同志”的思想,即站在革命战线尤其是党内共同信仰和政治追求的人之间互称“同志”.同年,王若飞在“六大”的报告发言中,也大量使用“同志”一词,仅发言记录稿第三问题A部分的节选就使用了13次.

同志的政治属性

中国人在革命斗争中对“同志”称谓的使用,多体现的是这一概念的政治属性,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话语.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同志”一词的使用,表明了中国人强烈的革命情怀和特定的“主义”追求.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亦曾以“同志”称呼国民党党员.赵世炎在《国民党过去的经验与今后的使命》中呼吁:“国民党的同志,现在应该十分明了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1927年国共合作走向破裂,中国人对国民党内同情革命、在统战工作中需要联合的人仍称呼“同志”,对反革命者则不再以“同志”相称.

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紧急会议在汉口举行(史称“八七会议”),与国民党划清了界限,国共两党党内互称“同志”的称谓至此告终.蔡和森明确指出:“星期评论社,此社为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所组织,他们以前都是我们的同志,但现在完全反对我们而成为国民党的首领或反革命派了.”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团结国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御外侮,成为时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统战工作中需要联系的对象以“先生”相称.在与国民党要员进行通信时,皆恢复为以“先生”之称代.到1930代,致杜斌丞的信中,称“斌丞先生”,将杨虎城称之为“先生”,把我们党内的成员张文彬称之为“同志”,区别“同志”和“先生”使用的语境已然清晰.

中国的真正的“同志”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具有政治的坚定性和革命的斗争性.与此同时,还联合进步力量,广泛地扩大“同志”组织的实力和基础.指出,“我们的同志于组织工人组织学生组织中小商人许多工作以外,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了决心,去做那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这里说的“同志”,是指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党内互称“同志”成政治规矩

党内互称“同志”是党内生活的一贯要求和政治规矩.1921年7月,“一大”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党内文件中仍以“同志”来称呼.曾明确指出:“毫无疑义,上下级的关系应当密切,应当是一种同志的关系.”当“大家有意见,有气,就应该打开窗户,让他们把气出完,把意见都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同志,统一意志,集中意志,形成高度的集中”.

为了确保形成平等的党内同志关系,1965年12月,专门就党内称呼问题发出《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中国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指出:“全会重申了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所有的党员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战友,党的领导干部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说:“我们的组织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说的是对于上级的决定、指示,下级必须执行,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重申,要“坚持党内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同时,我们要注意处理好党内组织之间、同志之间关系,“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

本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适合历史流变和*话语体系和同志概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话语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话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一、努力提升国际话语力 中国必须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力求实现话语权和话语力的最大化 这意味着,中国既要积极“发声”,又要使发出的声音能被他人听懂或认可 二、大力推进国际.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途径探析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途径研究,分别是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方法创新途径探析;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内容创新途径探析;高……院校.

经学化诗学:重构中国诗学话语体系的有益尝试简评刘运好先生新著《魏晋经学和诗学》
历时九年、久久为功、殚精竭虑、数度增删,刘运好先生新著魏晋经学与诗学(全三编)终于面世了!这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洋洋百万言的学术著作,系刘运好先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