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小学古诗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数词在小学古诗中的鉴赏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小学古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数词在小学古诗中的鉴赏,本文是关于小学古诗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和数词和小学古诗和鉴赏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小学古诗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古诗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小学英语论文大全小学数学教育杂志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摘 要:本文对数词在小学古诗中的鉴赏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究,主要根据数词在修辞方面具有夸张、对比、比喻的作用对小学古诗进行了赏析,论述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这些数词的鉴赏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数词;小学古诗;鉴赏

作者简介:伍桂平(1973.2-),女,汉族,广西灌阳县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

数词表示数目,它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是一类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大都表示确定的数目,如“一、三、十、二百”,少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如“几、许多、无数”.数词常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词组,如“一行、三千、百尺”,或用来修饰名词(作定语),或对动作行为进行补充说明(作补语).数词经常被运用在古诗中,这些数词有的是实指,有的是虚指,更多的是虚指.这些数字被诗人巧妙地运用,不仅能使诗歌文质兼美、声情并茂,而且深化了诗歌的内容,使描写与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得十分形象生动.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这首无名氏写的数字诗,把一至十这十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一幅春天乡村的美景图.像这样运用数词的诗不胜枚举,在教学时重视这些数词的分析,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下面浅谈一下数词在小学古诗中的鉴赏.

一、运用数词进行夸张

运用数词在古诗中进行夸张时,这里的数字是虚指,不是精确的计算,而是一种抽象的概括,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巧妙的夸张的工具.夸张既有夸大的意思,又有缩小的意思,它的特点是“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张无论怎样出格,也是有节制的,那就是必须合情合理,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思想感情.夸张在李白的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有谁见过三千丈的白发呢?事实上,“发”永远不可能“三千”丈,头发三丈长已经够长的了,三十丈就更长了,三百丈就长得不可思议了.可是李白却夸张出了三千丈,夸张力度是何等的大!“缘愁似个长”交代原因,是“愁”使诗人突生白发,“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呢?李白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他心中的愁苦自然是不想而知!这事实上绝对不可能有的白发因运用数词来夸张,使得诗人的“愁”变得真实可信了,正如“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肯定非实指,只是形容瀑布很长,使人仿佛感到那瀑布真像是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让我们领略那高空直落,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的壮观.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中,虽说用“百”说明山寺很高,实际何止百尺,简直高耸入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星星.数词“百”的运用,夸张地描述了山寺的高危,又将人引入到飘缈的仙境,表诗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再如他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肃宗乾元二年的春天,李白流放夜郎,经过四川前往贬地.上三峡时,写了一首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 三峡水急滩险,诗人因流放自然心情不爽,这回又溯流而上,“三”带来的不仅仅是觉得船重,而且表现的诗人的心情极为滞重,可见,因流放而带来的心境是何等的凄凉!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诗人又是多么的喜悦畅快,即兴写了这首《早发白帝城》.诗人夸张地使用了“千里”与“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在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将千里的路程缩短在一日之间行完,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把诗人获赦的惊喜之情洋溢于外.

二、运用数词进行对比

对比是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数词所创设的意象间的对照、比较,烘托、反衬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使意境得到深化.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主人不在,诗人游园不成,“满园春色”何以可见?“一枝”红杏足矣!它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在杜诗中,“千朵万朵”是“满(表示许多)”的具体化,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描绘出一幅花团锦簇、蝶舞莺歌,颜色浓丽的春景图.而叶诗则不同,“一”与 “满”进行对比,反差十分明显,仅用数词“一”进行说明,这一枝红杏衬托出“满”园春色.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露出墙外的虽然只是“一枝红杏”,那园内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任凭诗人、读者想象补充,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美的享受.

运用数词进行对比在李绅《悯农》一诗中也可以找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以“一”对应“万”,“一”与“万”两个悬殊的数字构成鲜明对比,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丰收了,农民应该万分高兴才对,可是,他们还是两手空空,吃不饱,穿不暖,这原来是万恶的剥削者造成的.这“一”和“万”的对比反差构成了强烈的讽刺,深刻地揭示农民“耕者无食”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憎恨.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和“千”的相比,把诗引入更高的意境,形象地说明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三、运用数词进行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即粗笔勾勒,不加渲染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在这里运用数字“千”、“万”和表达数字概念的“孤(表示一)”与“独”描绘出一幅不着丹青的水墨画.这“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刻画了一个白雪皑皑、万籁俱寂的世界.在这极端寂静的背景下,使原本属于静态的“孤舟”、“渔翁”也显得灵动起来,那个不怕天冷,不怕雪大的老渔翁似乎忘掉了一切,在专心地钓鱼,显得清高孤傲,其实这正是作者本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写照.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通过“一”,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只有“数”重山而已,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里纯用数字“一”和“数(表示几)”进行白描,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又如杜甫《绝句四首》中其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四句诗中,每句均有数字,这些数词蕴含着“黄鹂”、“柳树”、“白鹭”、“雪”、“船”等景物,诗人对这些景物没有进行过多的渲染,只是淡淡地勾勒几笔,形成一种动静和谐有致的美感,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数词“两”、“一”与“千”、“万”随着诗人的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把画面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依次铺开,既写出空间之广、时间之久,又体现出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开阔胸襟.

四、运用数词进行比喻

用数词也可以构成比喻,而且构成的比喻,往往内蕴丰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以千尺之水深来比喻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潭水已深“千”尺,喻示情意已深,再用“不及”一词巧妙连接,意蕴深刻,汪伦与李白的情谊到底有多深呢?留下空白任凭读者去想象.又如他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李白一个人呆在山中,身边既无亲人,也无朋友,甚至连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离开了他,“众鸟高飞尽”,连鸟儿也迫不及待,不约而同地远走高飞了,统统地离去,一只鸟都没有剩下,鸟儿的飞去坚决彻底,毫不留情.但这还不算,不但是有生命的飞鸟不肯留下,哪怕连会动的云彩也不例外,“孤云独去闲”,天上只剩下一片孤单的云彩,却也羞于和李白为伴,虽然不像鸟儿那样可以展翅高飞,但是也从容地、义无反顾地飘走了,……这里的不管是有生命的“众(表示多)”鸟,还是无知觉的“孤(表示一)”云,在这里,比喻人世间一切能动弹的人与物全都厌弃了李白,暗指人世的无情.在这种清幽宁静之中,反衬出李白的巨大孤独和怀才不遇,只有在大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寄托,只有敬亭山似乎在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表现了诗人在人世间处境的凄凉.

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写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孤零零的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这里以“一点萤”作比,极写灯光的昏暗.接着写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的那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当这里的灯影由静止而晃动,由一点散作千万时,诗人是何等的兴奋,而诗作也就在此最精彩处戛然作结.这首诗的妙处,把“光”比作“萤”,再把“萤”喻作“星”,通过表达数字概念的“孤” 、“一”化为“满(表示多)”,写出了“散作满河星”的动态变化,从一点化作成千上万的那种流动的美.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密密缝)和心理(恐迟归)的刻画,使得伟大的母爱在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以“寸(寸在这里不表示长度单位,而是比喻极小或极短的意思)”草之心比喻游子对母亲感恩,以“三(并非实指,实际上是多)”春之晖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形象的比喻,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总而言之,在小语教材及新大纲推荐学习的几十首古诗中,运用数词的诗句比比皆是,它们在描写美景及表达诗人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巧妙的作用.在教学时重视这些数字的分析,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紧紧抓住小学古诗词的特点,从教材分析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为落脚点,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古诗词教学研究,力求全面地、系统地、多层次地探索古诗词的最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永祥主编.《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2.

[2]萧涤非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3]谢玉屏主编.《小学语文古诗》[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1.

上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数词和小学古诗和鉴赏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小学古诗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小学古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古诗文教学的四个策略营造氛围、活动激趣、吟读诵唱、创作,从而引导学生多方位学习、理解、揣摩和再创作,让学生热爱古诗文,最终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

时空相拗鉴赏法和古诗赏读--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教学设计
明代文学评论家胡应麟在其代表作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这句话道出了写景状物言情之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意义 古代诗人笔下的景物,大多用来渲染氛围、抒发感情,所以晚清国学大.

小学古诗文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大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小学生经常诵读古诗,可以积累语言材料、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特点,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

撰写古诗报告,提高鉴赏能力
【摘 要】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国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层精华,不断引导学生尽情感悟,领会其中丰富的语言和精神内涵 为此,教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