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试题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利用高考试题素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试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利用高考试题素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该文是关于试题论文范本跟思维和高考试题和素材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高考论文思维论文学生论文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摘 要:高考试题因材料来源广泛,事例丰富独特,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案例的不足.教学中借助高考试题素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定势的产生,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试题素材;思维品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

“高考试题呈现出注重学生成长、关注身边生活,不受教材和传统约束的特性.试题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成为引领地理教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1]利用高考试题材料来源广泛,事例丰富独特,甚至原始的特点,可以借此改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一、利用特殊性案例,提升辨异思维能力

差异性是地理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点.但因教材编写,顾及普遍性原理的需要,案例往往带有普遍性的特征.仅依靠教材的案例,会导致学生形成思维误区,错误地认为某个地理案例中的地理推论适用于所有相似的案例.解决学生思维定势,提升差异性思维意识,教师需要补充具有特异性的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等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特殊因子,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现象间的差异.

例Ⅰ(2015年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1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C)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按照教材案例习得的知识和常规逻辑,森林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而乙地位于我国大兴安岭的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因此,该地的森林应该是河谷和平地更多.但实际情况相反,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冲破思维定势,打破常规的思维进行探究.正因为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导致山谷和平地冻土发育后,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生长,而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不易出现涝渍现象,且能满足森林生长的条件,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谷地和平地却少有分布.

面对新出现的问题,能不受原有思维的束缚,从实际出发,根据新问题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地理问题,做出新答案是辨异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高考试题常以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独特地理事实作为载体,考查相关的原理、规律和思想观念等内容.这种选取用一般原理无法解释的特殊地理现象,是培养学生辨异思维的重要素材.

二、利用多样性案例,提升归纳思维能力

“归纳教学强调首先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提供学习事实或例证等下位概念.再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事实或实例,通过比较、归纳去发现共性特征.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单一的地理现象和实例等可作为归纳教学中的特殊现象,大量同一的地理现象、事实和实例等有助于发现共性、总结出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趋势,即地理规律.”[2]由于教材提供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案例范围过小,又缺乏变式,导致所学知识彼此孤立.教师要尽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补充案例和素材.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学会从多视角理解知识,从而避免对地理知识和原理产生片面的认知.

复习气候时,可提供以下不同背景、不同角度的材料,让学生依据参,归纳影响蒸发的因素.

例Ⅱ(2017年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2~3题.

2.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C)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3.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此题组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关系.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由于该地气温高,理论上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垫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蒸发量.从图2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又是坚硬的岩石,下渗少,地下水少,同时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

例Ⅲ(2012年福建卷):图3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第4题.

4.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根据图中可知,同一气象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大小不同,水体日蒸发量最大,其次是耕地,最少的是建设用地.

以上例题设计的角度各不相同.例Ⅱ重点在于影响理论蒸发与实际蒸发的因素.例Ⅲ重点在于同一气象条件下,不同下垫面对蒸发的影响不同.学生通过探究与归纳,最终得出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下垫面状况,如植被类型及覆盖率、水源位置及面积、地形与岩石性质、土地类型等;气象状况,如气温高低、降水量、云量、风速、空气干燥度等.

地理概念形成是学生对大量相同及不同地理事物观察后,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该类地理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以获得地理概念.利用高考材料,将众多有联系的感性材料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变式中,通过分析、辨析等思维活动,从多变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中,对零碎、分散、相对独立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使之形成内在联系,从而归纳出概念的内涵.

三、利用开放性案例,提升论证思辨能力

科学思维就是用证据和数据判断结论的思维.高考试题中体现“论证与探讨问题能力”的命题逐渐成熟,许多开放性设问要求学生结合试题给出的相关信息,调动相关的地理规律、原理等知识,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并用学科知识进行举证,用科学逻辑进行论述,从而完成作答.这类试题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论证水平的重要素材.

例Ⅳ(2015年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如图4)属内陆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依据材料完成第5题.

5.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若赞成,学生就需要从材料与知识储备中进行如下举证与论述:卤虫以藻类为食,而美国大盐湖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因此该湖卤虫资源丰富.8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渔业产量减少,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而卤虫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因此,卤虫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同时卤虫的开发技术成熟,继续发展卤虫捕捞业还可增加就业.

若不赞成,学生需要进行如下举证与论述:卤虫是候鸟的食物来源,让卤虫自然生长,能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如果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造成食物链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出现生态危机.同时,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成本高,增加水产养殖成本.

“近年来,地理高考中解释地理现象试题屡见不鲜,解释地理现象已成为考查地理学科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必要内容与方式.”[3]高考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了许多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的命题背景、设问情境往往是教材中未曾出现的,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生产活动,用地理思维评价人类生产活动是否合理.将此类试题引入课堂,作为训练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探讨、论证问题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应用地理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现象的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

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要聚焦或凸显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基础上,将具有地理学科课程价值的高考试题与教材中的案例进行互补、替换、重组和融合,构成新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在教材延伸之外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促使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锻炼思维灵活性,提升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亚南,史辰羲.注重分析,规避模式――例谈2013年高考地理两道试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9):61-62.

[2]王向东,王海霞.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地理规律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与讨论[J].地理教学,2016(4):10-13.

[3]袁书琪.地理学科素养的学科能力角度探索[J].地理教育,2015(3):4-6.

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思维和高考试题和素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试题本科毕业论文试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渗透数学符号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安徽潜山县塔畈中心小学(246319) 周洪波摘 要数学符号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是数学思想交流的载体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数学符号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符号意识;思维品质;创设情境;.

在追问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摘要】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课堂追问要有逻辑性、目的性,力求精准 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追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生思维品质追问提升【中图分类号】G.

有效利用记忆策略,提升学生词汇积累效率
一、记忆过程概述1 知识的识记记忆过程是人脑对经验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要求学生经历思维,对知识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工、编码和重组 在对知识的识记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方式对知识进.

在问题引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摘要】“问题引领”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将学习内容问题化(可以是教师设计或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以“问题解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