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学目标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以《我的母亲》为例谈教学目标设计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教学目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以《我的母亲》为例谈教学目标设计,本文是教学目标论文范文例文跟《我的母亲》和教学目标和设计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教学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论文100例毕业设计说明书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目前依然存在“少、慢、差、费”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怎么教”方面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却鲜少有人去解决“教什么”,即怎样合理的确立教学目标这一问题.以《我的母亲》一文的目标设计为例,我们认为教师要确立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在参照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进行学情分析三个方面下足功夫.这样,才能设计出高效的“怎么教”策略.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吕淑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中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存有“少、慢、差、费”这一现象.他严肃的指出:中小学生学了12年语文,花了2700课时,几乎占了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结果语文仍然不过关.课程改革这十几年来,大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但遗憾的是,他们大部分都在解决应该“怎么教”的问题,却鲜少有人去解决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这一问题.而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的话,那么,吕淑湘先生所讲的“少、慢、差、费”现象将无法得到彻底的根治.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文化性的三重特性,因而不像其它学科(如数学学科)有具体的、清晰的教学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的随意性或者盲目性并使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陷入到一个普遍的误区.

首先,就是用研究语言取代了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习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1].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所谓“研究”语言,则是针对语言材料或语言现象,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揭示其规律[2].历来都用字、词、句、篇、修、逻、文八个字概括语文教学内容.例如从其中一个内容来看看学习语言和研究语言的区别,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学“词”这一内容,应大量接触、感受、领悟、积累词语;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则让学生理解词的构成,词的类别,词的造句功能等等.

其次,对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讲解[3],即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了什么”上面,却对“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些本应该讲的内容忽略掉了.比如说有的教师在教《中国石拱桥》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对拱桥的设计这一内容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让人不得不产生疑问的是“这到底是语文课?还是桥梁设计课?”

第三,还有一些教师从不在意编者在选取这篇文章的时候到底是想让学生学习到什么,有什么收获,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擅长的领域来讲授这门课程.在新课改下的今天,积极的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开始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但是却忘了这只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其本质还是指向教学内容的,所以教师很可能就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一堂才艺展示课、表演课等等.

第四,不顾教学目标,将教学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即“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识字释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一单一化、封闭化的教学流程,从而也就导致了教师拿起一篇课文就开始这样教,不考虑课标中的教学目标等等这些问题.

上述种种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想清楚或者是并不愿意去想清楚语文课堂中到底要“教什么”这一问题导致的,最终也就有了现在语文教育存在“少、慢、差、费”这一现象,导致上面所预想的和学生真的学到的知识根本就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正如吕叔湘先生曾说:“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于一套程式,都不必动脑筋.”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足功课,作为课标和学生之间的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之前,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改变语文课这一现状!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来说,目标设计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教学是段旅程,教学目标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那么,如何来设定与表述教学目标?下面拟就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一文为例,具体探讨教师在“怎样教”之前如何正确把握“教什么”.《我的母亲》教学目标的设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维度:

一种注重课文内容传达出来的情感分析.在设计中关注人物的性格,并且延伸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即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具体内容为:深入走进文本,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读懂母亲的爱子之心;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分析母亲的形象,概括母亲的品性.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另一种注重人物形象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上面.具体内容为:概括文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感受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亲的无私和伟大.

以上两个教学目标设计都关涉到了人文教育,又各有偏正,一为情感教育,二为思想教育.然而,无可否认,这两者的教学目标设计都存有偏颇之处,还不是最合理、科学的设计.第一种情感维度的教学设计,仅停留在文章内容本身,而忽视了基于学生立场的,旨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与“学会”的专业实践.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思想维度的教学设计,似乎更加脱离了语文课的本质,直接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思想教育课堂,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上面.忽略了从美育角度,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因此,这两种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待改进.

在确定《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有效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定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更是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通过查看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第四学段,可了解在这一学段中,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语文素养.并且落实到这一篇课文中,需要培养的具体的能力又有哪些.在目标设计的表述上,要化大目标为小目标,将概括目标化为具体目标,做到针对性、精细化.

其次,把握教材体系.教材既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蓝本,也是师生互动、对话的主要凭借.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体裁虽不同,却都在讲述作者难忘的人生历程.阅读策略的建议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单元导学中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建议是——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明确文体特征,品味语言含义.

再次,进行学情分析.这不仅要分析本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情况,还需了解教授班级的优势与长处.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嘱咐当成唠叨而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因此如何借助这篇美文,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反省自已的不良心理,均需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来.另外,本班学生是在朗读上出色、写作上占优势,还是在讨论交流、思辨或活动上有长处,也应在考虑之列.

基于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再结合这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可以了解到:本文节选自《胡适自传》,自传式的语体特点和极有分寸的语言,让读者觉得仿佛在和一位谦谦君子拉家常.从他朴实而又饱含真情的语言中,了解到一位具有优秀品德的母亲,了解到母亲以迷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了解到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再结合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们将《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字词读音,词义.

二、能简要介绍作者胡适和他的母亲.

三、了解文中描写的几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四、体会本文自然、质朴而又含义丰富的语言.

五、感受作者母亲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会理解.关爱自己的母亲,并尝试写一篇母亲小传.

具体而言,第一点就是进一步加大学生的词汇量.第二点就是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模块中提到的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通过诸如此类的练习,培养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自主地获得搜集所需信息的能力;第三点就是培养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能够理清文章思路的的能力,尤其是胡适母亲冯顺弟和胡适父亲的关系,胡适和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这两组关系;第四点能够品味语言,通过朗读、吟诵、赏鉴等方式,体味文章的语言美;第五点就是基于本阶段学生的一个实际情况的分析,从而希望借助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关爱自己的母亲.并综合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及写人技法的掌握,学以致用,从情、理、美三个角度尝试着写一篇母亲传记.这个教学目标中的前四点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识字、朗读、理解这三个方面,第五点是语文课堂人文性及综合能力的体现.总观以上五点,目标设计并没有脱离实际,师生在教学活动当中和结束之后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中,很多教师把教学的大量时间花在了体会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上面,教学目标也停留在此处,没有更进一步.但语文课需要学习的绝不是课文本身的内容.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课文只是一些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显然,学习这篇课文最后的落脚点也绝不应该停留在母亲的形象上面,而应该再进一步探究母亲的性格对“我”也就是胡适先生的一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紧接着再切换视角,联系实际,由文及人,由他人及自身,体会我们自己的母亲的性格对我们的影响,学会理解、关爱自己的母亲.这也就是这篇课文的人文性的一个体现.然后,让学生将这些感受,形诸于文字,从而达到体悟情感、训练技巧、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是需要花不少精力的.首先在拿到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就应该对这一阶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程度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再结合本学期整个教材的一个体系和课文所在的本单元的特点,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所在年龄段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的分析,再来确定所要教授的课文的教学目标,这样一个流程才是合理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日积月累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才能够逐步培养和掌握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J].中学语文,1993(5):4~6

[2]洪镇涛.我的阅读教学主张[J].教研天地,2006(5):4~6

[3]吴格明.“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J].语文建设,2015(10):67~68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教学目标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我的母亲》和教学目标和设计相关教学目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趣文趣教:文言文教学的一个视角以《卖油翁》为例
摘要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从题材上看,大体可以归为“趣文” 这些趣文中的趣味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显性的一望而知,隐性的须细读方能品味.

学教评一体化的书法课堂教学以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立刀旁》为例
张敏摘 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儿童的习字兴趣, 激活儿童主动学习书写的动机作为教师, 应当从心理学的视角, 研究儿童的写字学习心理, 同时立足对写字学习实质、 特点、 规律、影响……要素的科学认识.

问题诊断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范进中举》为例
一、文本分析——深入分析文本,做好教学准备任何一篇文章,教师都要对文本进行分析,了解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的基本方向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即古典小说单元的一篇课文.

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以唱歌课《卢沟谣》为例谈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摘 要】教学目标不是抽象的,更不是摆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每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目标设计;有效性;学情中图分类号G420       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