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经济学类论文范文素材 与《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考察相关论文范本

主题:经济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9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考察,该文是经济学类论文范本和《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异化和中人相关论文怎么写.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学五大期刊世界哲学杂志马克思哲学论文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摘 要:《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类本质”定义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如何理解“自由自觉”直接关系到辨析异化劳动的历史观问题.人本主义异化观将“自由自觉”解读为*道德层面含义,即“类本质”是抽象的、理想层面的价值悬设,故将异化归为唯心史观范畴.本文认为,深入《手稿》原文分析可知:马克思所指的人的“类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是现实的、历史的、与唯物史观范畴相符合的客观存在而非“道德悬设”,应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重新解读“人的类本质异化”.

关键词:人本主义;自由自觉;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9-0047-03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20世纪发行以来,就激起了世界范围有关“异化理论”的学术探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讨论之一当属异化劳动的历史观问题,即《手稿》中的“异化思想”究竟属于唯物史观范畴还是唯心史观范畴,并由此展开了“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对立”、“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的对立”、以及合理评价《手稿》历史地位等一系列的热点问题.

有关异化劳动的历史观研究方面,目前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人本主义异化观”.本文将从“人本主义异化”的研究背景出发,理清其逻辑脉络及立论根据;深入《手稿》原文探究“自由自觉劳动”即“类本质”的内涵,旨在准确解读“类本质的异化”思想.

一、人本主义“类本质异化"解读范式的盛行

“异化劳动”的人本主义解读范式为当前学术界之盛行.异化劳动观之所以被许多学者划入唯心主义阵营,其矛头主要指向了异化劳动的第三条规定“人的类本质异化”.该观点认为:马克思“人为地”假设“劳动存在一个本真状态”——“自由自觉”,并将“自由自觉劳动”定义为“人的类本质”.资本主义状况下工人的现实劳动仅仅沦落为工人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人们在劳动中感觉到痛苦不堪,劳动产生了异己性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特质,因此马克思得出: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持该观点的学者还指出以上结论的建立前提是马克思先验性的设定了“劳动的本真状态”,这种设定是空想性和抽象性的、出于*道德角度的批判,因此异化劳动实质上是搭建在虚拟假设基础上的“应然”与“实然”间的对立,仅仅是青年马克思尚未成熟的、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批判.并由此认定“人的类本质异化”这一结论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是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违背的.分析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其形成逻辑如下:

首先,对于类本质定义的理解.人本主义异化观的支持者将“自由自觉”理解为道德层面的、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使用,故得出了马克思是“人为地”创设了这个虚拟的、理想化的人的生产类生活状态;其次,异化劳动规定的第三条“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据上述即变成了理想化的道德悬设“自由自觉劳动”与生产实际的对立;最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是基于意念而非历史现实,虽然体现了马克思人道主义情怀,但是其意识形态却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固然异化劳动理论属于唯心史观范畴.

理清上述逻辑脉络之后可以发现:辨析“异化是否属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或者异化究竟属于何种意识形态范畴”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类本质”的分析.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所指“自由自觉劳动”的内涵,才能合理的解释“类本质的异化”和正确的辨析异化劳动的历史观问题.对于上述研究任务,笔者认为应通过对《手稿》的文本分析来探寻答案.事实上,深入文本分析笔者得出了与“人本主义异化观”相反的结论:第一,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自由自觉”来描述劳动,而是使用“自由的、有意识”的表述方式[1],且马克思对“自由的、有意识”的使用并不是在道德*方面的绝对性使用,而是在具体语境中相对性的、有条件的使用.第二,这种相对使用是指人类劳动与动物生产相比,其过程表现出“自由性、自觉性”特点.这种特点也可以被理解为“生产范围的广泛性,生产目的全面性,劳动过程的多样性,劳动产品多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原因,故而也代表了客观存在的“人的类本质”.第三,资本主义情况下人的类本质异化是指人的劳动丧失了根本特性,人变成了动物和机器一般的历史存在.

二、“类本质”的内涵及其历史观的文本分析

根据《手稿》笔记本中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文本研究,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自由自觉”来定义人类劳动(关于“自由自觉”这种表述的最初由来有待考究),而是用了“自由的、有意识”的表述方式,指出了生命活动的类特性就是该物种的类本质.马克思总得概括了人和动物的类生产差别即人的生产活动是“有意识”的.正是因为意识性,人的生产活动在主客观条件上才均得以领先于动物生产并体现出广泛性、全面性、多样性,这些特点也直接诠释了“自由的、有意识”的内涵.

(一)意识的广泛性引起生产范围的广泛性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2]马克思指出,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3],人的生产就是以实践为媒介的“能动的、现实的使自己二重化”的过程[4].意识具有广泛性,因此:意识的广泛性使得人生产活动具有广泛性,即扩大了的生产范围.

动物的生产范围固定在自己直接生活的领域.由于不会制造工具,生活习性的差别决定了某一动物生产活动在自然环境范围方面的局限性、特定性;其次,由于动物生产活动依靠天性,缺乏意识性的机械生产也使得它们不会超越物种限制而进行突破性的生产活动,因此,动物的生产是自然局限性和物种单一性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5].人因为拥有意识,因此人可以认识、了解自然,且人的意识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6].不同于任何一种动物受其物种特性所限制,伴随着人类意识对自然规律的广泛认识和掌握,生产实践拓展到了各个自然领域,涵盖直接生活领域和间接生活领域.人类不生活在地下,但是通过对地质学研究考察,人发现了石油,于是人的生产劳动扩展到了地表面以下;人不生活在天上,但是通过对物理学、动力学的掌握,人发明了飞机火箭,人的活动延展到了太空;人也不生活在海里,但是人掌握了力学和气象学规律,发明创造出了轮船潜艇,因此人的生产活动深入到了海底,等等.

(二)意识的广泛性引起生产目的的全面性

“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下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7].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目的是片面性的肉体需要,人则是突破肉体需要的控制全面性生产.这种全面性是由于意识的广泛性引起的物质需要的广泛性,直接表现为生产目的全面性.

人与动物不同,意识性使得人有精神需求,生产也表现为精神上的生产.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是为了满足精神、意识的需求,动物的某些生产活动虽然表现上近似于艺术形式(例如蝉鸣),但其实质仍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因此,相比于动物为了肉体需要的片面生产,人的生产是包含肉体与精神双重需求的全面性生产.

(三)上述两个生产特点共同推进了人类劳动的多样性,即劳动方式的多样性和劳动产品的多样性

“动物只是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与对象”[8].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仅仅是根据该物种的生存需要,但是认识的广泛性使得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多元化的生产目的,由此便激发了生产的创造性,创造性的发挥直接体现在人类劳动方式的多样性和劳动产品的多样性.

人类通过普遍认识和掌握知识,跨越了民族间甚至物种间差异直接进行生产创造.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人类在生产创造上互相学习借鉴;对自然界的了解,使得人类将动植物及其产品作为一种灵感、创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劳动创造中.因此,相比于动物生产方式和生产产品的单一,人的劳动方式和劳动产品是具有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是由于意识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且通过现实生产实践活动进行外化.

马克思在关于人与动物的生产活动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了动物活动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相比于动物生产活动的劣势状态,人的生产活动集中表现出“广泛性、全面性、多样性”,概括起来既“自由、有意识”的生产优越性.这种具有优越性特点的类生产就是人的类本质,更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实.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定义,绝非某种道德层面的“自由自觉”,而是对自人与动物相分化之始起、人类劳动中就客观存在的的生产优越性的总结.

三、在唯物主义视阈下重新解读“类本质异化”

通过上述文本分析,我们在唯物主义视域中重新解读了“人的类本质”的涵义,马克思所指的“类本质”不是抽象的、道德层面的;而是客观的、现实的、唯物的;因此,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不是所谓的“理想化劳动”(应然)与资本主义实际生产情况下的现实劳动(实然)的对立,而是指资本社会私有制情况下工人的劳动与动物劳动无一般差别,人劳动的固有类特性丢失,劳动失去了自由性、全面性、多样性,变成了局限的、单一的活动,人变成了机器一般的、动物一般的存在,现实的人与人固有的特质的对立,人的劳动失去了类特性.具体表现为:

(一)劳动失去了广泛性

私有制导致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分离,自然界不再为劳动者提供生产资料,劳动失去了广泛性.生产资料与劳动工具不属于工人,工人了失去劳动对象,除了本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无法独立完成生产活动.工人只有“幸运的”被资本家雇佣,才可以进行劳动.此时,工人的生产要按照资本家雇主的指挥,生产雇主要求的产品.工人长期被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活动领域,被迫束缚于单一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生产的特征是极其片面、有害性,阻碍了工人劳动能力的发展,与人意识的广泛性对立,与人类劳动固有的广泛性对立.

(二)劳动失去了全面性

劳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取货币,劳动失去了全面性.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给自足,此时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劳动目的是直接同一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和市场的介入产生了广泛的交换.工人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获得带有“神秘面纱”的货币,奇妙的货币能为够维持他们的生命.不论是生产汽车或是生产棉麻的工人,他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货币,劳动只存在形式上的差别而没有劳动目的的区分.工人为了维持基本的温饱卖命的工作、精疲力竭,物质生活的贫困使得工人无暇顾及精神世界的贫困,也就更谈不上精神上的生产,现实劳动与人劳动固有的全面性对立.

(三)劳动失去了多样性

由于分工,劳动失去了多样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分工进行细致的考察.工人的具体劳动精确到某一环节,工人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在不停的重复这种机械性的劳动,工人成了机器一般,并且与机器竞争“一旦工具由机器来操纵,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就同它的使用价值一起消失”[9].即便是同一种生产工序,在生产资料与工人相互分离情况下,工人也只能按照生产资本家所要求的、固定的劳动方式,无法进行创新.工人所能做的,就是为了避免被机器取代而更高效率的做一个“人肉机器”.

资本主义情况下工人的劳动特点表现为单一性和局限性,这证明工人劳动失去了劳动的固有类特性.但恰恰是这种类特性决定人的类本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劳动使得人与自身劳动固有的类特性相对立、相异化,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历史的.在唯物主义视域中再解读“类本质异化”的内涵,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异化劳动理论,探寻异化的理论问题,也有助于回归到历史现实中去理解异化现象,扬弃异化.

——————————

参考文献:

〔1〕〔2〕〔3〕〔5〕〔7〕〔8〕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3.

〔4〕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4.

〔9〕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5.

〔10〕丁利强,王德立.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灵魂:实事求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09).(责任编辑徐阳)

简而言之,此文为一篇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异化和中人相关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平等思想与反思
秦 义(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摘 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的重要著作 手稿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

作业教学法在《旅游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作业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其实,从教十几年来,作业教学法已经在多门课程中进行了运用,现就该方法在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中的应用作以总.

《论十大关系》的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如何准确把握二者关系,清.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看文化类纪录片的萌传播
【摘要】今年年初,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火热播出,凭借着简练、趣味、生动的表达揭开了国宝和历史的神秘面纱 一改以往文化类纪录片冗长枯燥的解说和严肃的视听表达,用“卖萌”、&l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