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新媒体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对榜样传播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新媒体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对榜样传播的影响,该文是新媒体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新媒体环境和榜样和机遇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新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新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新媒体营销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环境污染论文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对榜样教育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信息鱼龙混杂、声音五花八门和价值多元并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上大肆泛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我国英雄榜样不断进行歪曲和诬蔑,导致许多青年人形成错误的认识.英雄榜样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一个国家的精神楷模,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历史虚无主义从英雄榜样入手,宣扬“告别崇高,告别英雄”,妄图摧毁英雄,打击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即时性、开放性的优势,为我们榜样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拓宽了榜样教育的领域,丰富了榜样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榜样教育;传播;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242-02

英雄榜样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然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兴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日益多元复杂.网络的信息鱼龙混杂,声音五花八门,价值观多元并存,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这其中,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对英雄榜样的歪曲评价正消解着榜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力,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解构崇高的民族精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媒体环境下,榜样教育就必须直面现实,勇于揭露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企图,捍卫英雄模范人物的荣誉和形象,捍卫民族的历史和价值,进而守望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一、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宏观格局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在多方向上推动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其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为榜样传播塑造了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拓展了发展空间.使榜样传播的信息门槛得以降低,榜样传播的互动、反馈、共享优势得以凸显,榜样选择和教育的主体身份得以转向.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人们不仅仅是榜样教育的接受者,也可以是榜样选择的主体.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榜样传播进行反馈、评价以及再传播.仅靠过去相对单一的榜样教育渠道宣传难以彰显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榜样传播从受动传播走向互动传播的趋势势不可挡.

但新媒体技术对榜样传播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全方位的.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平台上疯狂生长、肆意传播和过分曲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善恶交织,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人们的思想和认识,销蚀榜样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新媒体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林则徐和岳飞等革命先烈和榜样人物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例如,被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在网络上就被调侃抹黑为“红军连长的小三”,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也被恶意污蔑为“惨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下”,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躯被质疑为“违背生理学常识,根本不可能”.董存瑞炸碉堡被恶搞为“是推测、凭空捏造出来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新媒体恶搞、抹黑榜样,表面上是为了“还原历史”、重新评价,实则是以质疑榜样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根本上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

二、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现实机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在新媒体环境下,榜样传播也有所受益.新媒体传播的互动优势,拓宽了榜样教育的领域,丰富了榜样教育的方式.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应用,榜样传播的内容愈加丰富,榜样传播的形式日益多样,榜样传播的主体趋向多元.

1.从“受动传播”走向“互动传播”

榜样宣传和榜样传播均借助媒体的力量传递榜样的信息,从而引发人们情感上共鸣,心理上的认同,并进行内向传播和行为上的效仿.新媒体出现以前,榜样传播的方式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宣传模式.榜样宣传的主体主要依赖党委宣传部门,他们是榜样信息的发布者和诠释者.可以说,那个时期榜样传播约等于榜样宣传.在信息传播单一、点对点、点对面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突出榜样传播影响和刺激作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宣传榜样的权威性.尽管如此,但由于榜样宣传忽视人们的有效互动和主动参与,这就导致自下而上的反馈路径不畅,尤其是对诋毁榜样人物的言行发声亮剑滞后.而榜样传播更注重突出传播的双向、多向互动交流的特点,可以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外向传播和内向传播的相互推进.进入新媒体时代,榜样的传播优势更加突出.借助新媒体,榜样传播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媒体,也可以是意见领袖、一般网友、草根群体等,甚至还可以是榜样自身.这就保证了榜样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在传播途径方面,榜样传播可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方式的立体传播.在具体目标方面,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的榜样传播,其目的更加多样化,除了弘扬主旋律之外,也可以通过树立草根英雄、身边榜样的方式来激发正能量,营造弘扬中国精神的氛围.在发掘渠道方面,传统媒体时代,榜样宣传需要前期大量资料的收集,广泛的社会调研,专家审核,予以公布、确认;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方式更便捷、随机、多元,老百姓也可以发掘身边的草根榜样人物.在传播载体方面,传统媒体时代,榜样宣传主要依赖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等平台;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更多依赖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视、微信微博自媒体、网站网页等传播方式,实现新旧媒介的综合运用.

2.传播环境从“有限空间”到“无限拓展”

从范围上看,新媒体为榜样传播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提高了信息的覆盖面.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随时随地接收、共享、发布榜样的先进事迹.从及时性角度看,新媒体对错误思潮的迅速反驳,对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弘扬,可以为榜样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人们通过新媒体及时地把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向外传播,让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身边的榜样.从传播方式看,新媒体方式多样,信息生动丰富,榜样传播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新媒体将人们置于生动、形象、直观,具有感染力的无限时空情境中,新媒体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元性使榜样的事迹和人物形象生动丰富、深入人心.从实效上看,新媒体互动性的特点能够提高受众的参与热情,提升榜样传播的效果.榜样传播利用新媒体,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宣传或者灌输模式,形成互动的、平等的、及时的传播方式.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特点和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榜样的传播模式.同时还可以与受众进行直接沟通,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消除偏见,有效化解受众的不良情绪.榜样人物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现身说法,拉近榜样与受众的距离,使得受众受到直接的感染和激励.

三、挑战:“多元消解”冲击“一元主导”

新媒体以它独有的信息生成方式、传播方式,削弱了传统榜样教育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弱化了人们对榜样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认同.过去媒体单一和一元文化时代,榜样传播使人们认为偶像和榜样是合一的,都是那些所谓的英雄、伟人等,而且全民崇拜和尊重的人物是同一的.进入消费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自我价值取向被赋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地位,他们对于榜样和英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自觉的选择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消费型偶像透过现代传媒和传播舆论的强大力量,弥漫在大众文化的浓重氛围中,因为注重感官满足与快速简化而形成大量的崇拜者,传统榜样也因而光环褪色.“榜样”一词逐渐淡出了历史和媒体的舞台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偶像”和“明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媒体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点击率和商业广告投放等经济效益上,媒体的榜样传播和社会引导功能渐次隐退.榜样传播走向媚俗,为了赚人眼球,有些新媒体不惜颠覆和摧毁榜样形象.与此同时,各种调侃、质疑、甚至攻击、诋毁榜样的言论充斥在网络上.从雷锋精神是否过时到英雄人物普遍等极大地稀释和消解着人们对榜样的认同,伤害着人们对榜样的情感.

新媒体使传播受众和发布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其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化.榜样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正面传播和负面消解并行,既有对榜样信息积极向上的传播,又有断章取义的消极误导.榜样传播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去中心化趋势严重.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网络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网络舆论和发展动向.媒体是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引导受众个体价值最有效的工具.受利益驱动,传媒的价值引导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逐渐被纯粹的娱乐和感官愉悦所取代.榜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被弱化,榜样的崇高性被娱乐解构.网络传播的“弱控制”正在削弱“把关人”社会控制作用.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被削弱.

四、小结

作为一种手段、载体、*、技术平台,新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迫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榜样教育既要充分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也要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即时性、开放性的优势;既要抽象的理论阐释,也需要丰富生动的网络呈现,用大学生习惯和乐意的传播方式来树立榜样,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媒体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传递榜样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信息来源愈发多样化和多元化.多样信息竞争背后是多元价值观和利益观的较量.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话语优势垄断网络空间,通过恶意诋毁我们的英雄榜样,来歪曲我们的党史国史,妄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蓄意造谣、污蔑中伤榜样的言论,打着澄清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其实有着深层的政治目的.总书记曾深刻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目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榜样传播要坚持“内容为王”.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实效性面临挑战,面临多种错误思潮消解的风险.我们需要化挑战为动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规范传播场域,在全球话语竞争中保持发展优势,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特别在信息竞争日益激烈、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榜样英雄需要捍卫,榜样精神需要弘扬,榜样承载的价值更需坚守.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等对传统榜样人物的榜样精神进行新的阐释,挖掘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从而使传统榜样以一种平凡的、亲民的姿态真正走进青少年的视野和生活世界.其次,在新媒体传播中对榜样人物要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相统一.对榜样人物既不能无端怀疑,也不可有意粉饰和拔高,既要正视榜样人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因其缺点和不足而否定榜样人物的先进性.通过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互动,准确把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思想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主动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切实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婷.历史虚无主义“虚无”革命榜样的策略、目的及后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86-93.

[2]杨婷.新媒体时代榜样传播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90-94.

[3]陈先义.捍卫我们的英雄[N].解放军报,2015-05-22.

[4]陈继红.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4(9):69-75.

[5]熊澄宇.新媒体思考:我国网络传播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9-10.

[6]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文献出版社,2015.

[7]贺军生.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传媒,2017(5):80-82.

[8]冯玉华,唐汉卫.新媒体时代学校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6(11):22-26.

本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新媒体专业范文可作为新媒体环境和榜样和机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新媒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谷玉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6)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新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其接受能力更强,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环境的魅.

从被广告到广告: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营销的机遇和挑战
文吕奋进摘 要当今时代,新媒体环境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广告营销工作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广告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入手,概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广告营.

消解和重构:新媒体对媒介近用权的影响
刘劼【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介生态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媒介终端日渐普及的过程中,媒介近用权不断下移,打破了以往政府、媒介和民众之间的传播关系结构 本文以媒介近用权调整为切口,管窥民众在新媒体传.

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策略分析以微信朋友圈小朋友画廊传播为例
文贺义荣摘要近年来,公益传播借助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传播方式的革新提升了用户参与公益传播的用户体验,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小朋友画廊”活动为例,分析其传播策略以及背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