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应用技术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和实践类论文例文

主题:应用技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和实践,该文是应用技术相关论文怎么写与电气和实践和课程有关论文怎么写.

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黄红荔 洪雪燕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实践、课程建设的成效,阐述了该课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建设;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03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本文简称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电气运行课程的基础知识内容,又要掌握电气运行基本操作技能,是“教、学、做”于一体技术应用课程,课程建设目标一是培养学生了解电气运行任务、制度、识绘电气主接线图、掌握巡视、倒闸、事故处理流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监控、电气设备巡视、填写和执行操作票、工作票、电气设备事故分析和处理基本操作的技术能力;三是培养具备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团队协作、职业规划、创新能力的综合职业素养.为以后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测试和检修工作设计、运行和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必需的技术技能基础.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从岗位课程需求、课程特色、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入手,在电力行业中开展调查与研究,重构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场地,编写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选择合理考核方式,切实推进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课程建设的实践

  1.重构课程标准

  贯彻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指导思想,尽力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特点.课程建设在校企合作“四共”运行模式(校企共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抓教育教学改革、共享教育培训资源,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下,深化并推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企业全程参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组到生产一线进行专家访谈,开展广泛调研,对变电运行值班员、发电厂电气值班员岗位进行分析,与企业专家共同建设课程,提炼出既能满足课程基本知识、技能操作要求,又有利于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校企互动,人才互用”机制,校企合作建设“三师”(教师、工程师、企培师)课程教学团队,利用学院与企业共建共享的校内220KV仿真变电站实训室,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考核形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规范性,将《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人员岗位培训标准及技能考核标准》的技能考核标准,转化成《电气运行技能考核评分细则》,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实现课程考核与行业企业岗位考核的融合.

  2.优化先进的变电站仿真教学场地

  我院220V变电站仿真一体化作为电气运行应用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室,也承担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岗位培训、竞赛、鉴定等需求.课程一体化教学教室有60个一体化教学工位,可容纳60名学生同时开展实训教学,主要实训设备有:220kV软仿真变电站一套;学员机60台;教师机2台;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套,实训室固定资产总值约100万,实训室面积约100平方米.课程采用性能优良的STAR-90仿真支撑系统软件,利用这款软件,建立相应模型,支持丰富的工程师和教练员各项目操作功能.课程的技术难题主要在于模仿变电站的真实环境和运行过程.为了实现电力生产设备的高度仿真,项目组人员深入现场,拍摄了大量的设备图片,对每个设备的各种运行操作状态都进行了采集,对难以采集的状态则采用动画制作加以实现.对于故障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模拟,则采用先进的计算软件加以实现.①主体功能:课程一体化教学教室可模拟具有“电气五防”功能的操作,变电站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故障模拟等,并均能实现同一支撑系统支持多个模型分时运行等功能.正常运行的培训,包括运行方式的调整、负荷的分布、设备的投退以及倒闸操作等;进行反事故培训,在故障发生后,提高学员正确判断和排除事故的能力,减小由于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对被培训人员进行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调整培训;对被培训人员进行操作监护培训;对被培训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培训;结合福建省电力公司要求,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准军事化培训.②主要实训环节: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实训;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实训 ;“事故发现、查找与处理”实训;具有“电气五防”功能的模拟控制屏实训.③专业核心知识: 变电站规范化值班、变电站设备巡视维护、变电站倒闸操作与变电站设备站异常及事故处理. ④实训操作流程:巡视人员要求;危险点分析;安全措施交代;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检查;路线图确定;电气设备巡视、操作、事故处理项目实施.⑤安全实训文化:细心细节,安全安心;崇尚技能,精益求精;安全出效益,精工出细活;班前三交代,安全工作一防线.

  3.整合教学内容,编写《电气运维技术》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知识的载体,也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一部好的专业教材,既能让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实一体化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内容合二为一 ,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主动积极,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组教师编写了电气运行理实一体化《电气运维技术》教材,以变电站为载体,编写了变电站运行监控、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变电站倒闸操作、变电站事故处理四个项目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变电运行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变电站的管理制度;仿真变电站的一次运行方式和保护配置;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正常巡视检查项目;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规定、原则,操作票的填写规范、执行流程,典型操作案例;工作票填写规范、执行流程、异常及故障处理方法.教材编写改变了传统的按照设备为单元的编写模式,设计的任务与实际电力生产现场工作任务相一致.

  教材设计出课程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监控、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变电站电气设备事故处理”的四个教学情境,形成了岗位、目标、情境开发思路,即通过对发电厂电气值班员和变电运行值班员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剖析和提炼,教材最大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对电气运行岗位群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分析,形成该课程完整的基本知识体系,设计出“设备巡视、线路开关停送电操作、220kV母线倒闸、线路事故处理”等三十七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教学.

  4.改革教学方法

  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努力实现学员在“做”的同时,教师边教学员边学,如“倒闸操作”实训环节,与现场要求一致,实行操作监护制,学员必须先根据运行规程编写操作票,然后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在学员机上操作,共同完成数十条操作项目,整个过程以学员轮流“做”为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说明,通过反复练习,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倒闸操作”这项生产现场最常规的操作项目.根据现场实际设计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体会现场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进一步了解及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作用、事故判断方法及处理流程,又可进行电气设备的巡视和模拟操作,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以实典型际工作为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具有真刀”实践的经历,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5.选选择合理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项目有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监控、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变电站电气设备事故处理.例如考核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项目:

  二、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的成效

  实现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老师边教、学员边做边学,以掌握现场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提前让学员掌握和现场实际相关的操作项目及电力企业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实现让学员在毕业前基本掌握变电运行的全部必备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缩短了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期,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让学生在毕业前基本掌握电气运行的全部必备技术技能,同时,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学生还能在学校就能考到变电运行值班员、电气值班员中级工证.

  1.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培训鉴定与技术支持,以服务求支持,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利互赢,促进了企业全面参与学校办学与专业建设,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建设不断进行实践与完善,建立了长效的工作机制,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了电力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专业特色鲜明,形成专业品牌效应,社会对专业认可度高.

  2.服务行业能力有效提升

  课程建设主动适应福建省电力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培训项目,承担电网公司一线员技能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发挥学院教学资源优势,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3.学习成效持续改善,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对接生产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案,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坚持“双证书”制度,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整体质量好,普遍得到企业的认可,受到社会的好评,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8%.

  4.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依托行业办学优势,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形成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协调配合,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接触社会、行业、生产一线的机会,既充实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业务水平,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校企技术服务项目,教师通过校企技术服务得到实战的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中青年教师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迅速成长,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科研教改能力

  三、结语

  本课程建设一是与企业联合构建教学平台,坚持了“共育、共建、共享”,推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二是践行了“工匠”精神,打造“名师”队伍;三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让学生体会知识、能力如何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与发挥,学以致用.五是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做实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付蓉,郭前岗,王瑾.电力电子与新能源电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6):86-87.

  [2]周远清.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与科学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8-11.

  [3]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作者简介:黄红荔(1964-),女,汉族,福建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及教学研究.

  洪雪燕(1965-),女,汉族,福建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及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科研教研项目资金计划(项目编号:20y004).

上文汇总,此文为关于对写作电气和实践和课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应用技术本科毕业论文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环境工程原理示范课程建设的实践
陆永生 黄 鑫 许云峰 陈 丹 刘 强(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上海 200444)摘 要 通过环境工程原理示范课程的建设,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完成启发式、 参与式、 合作式和研讨式.

光纤传感技术课程建设
摘 要随着光纤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光纤传感器技术也出现在各大高校学生选课清单表上 为了满足在现实发展中对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各有侧重 本文针对物联网、电子科.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抽查和课程建设融合实践
贺名叶(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55)摘 要通过对2017年新出台的湖南省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的详细解读,结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际,将技能抽查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建.

高职液压和气动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
摘要“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多轮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面向工作过程确定课程标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