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拍摄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李泛:丝路是我永恒的拍摄主题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拍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李泛:丝路是我永恒的拍摄主题,本文是拍摄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和李泛和丝路和拍摄主题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拍摄论文参考文献:

拍摄论文参考文献 形势和政策论文主题以法律为主题的论文李约瑟难题论文论文主题

李泛,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一位走进戛纳电影宫受奖的中国摄影师.他长期关注丝绸之路文化及沿线国家地域文明,足迹遍布中国、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埃及、意大利、希腊、老挝、柬埔寨、泰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韩国等国家.

尤其是位于丝绸之路起点的中国,他走遍中国西部各个民族聚居区,记录了彝族、塔吉克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生存状态及社会变迁,为正消逝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大量珍贵影像资料.这些影像横跨欧亚大陆,把今天的丝绸之路文明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影像为人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人们看到21 世纪丝绸之路上各国家民族的生态环境、生存变化及人文景观.

李泛的镜头始终对准中国及丝路沿线国家的人文影像,至今已创作“中国云南乡村信仰”“中国彝人影像志”“裸颜:塔吉克人生活影像”“同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克里雅人: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消失的和田老城”“昆仑山下我的家”“丝路维吾尔族民居遗产:高台纪事”“荒原生灵”“后三峡人家”“恒古苍穹:孟加拉国纪事”“罗兴亚神情”“苍穹之下:孟加拉环境污染”“孟加拉童工”“克什米尔面纱”“跨越喜马拉雅的梵音”“波斯玫瑰”“奥斯曼之恋”“后法老时代”“落影埃及”“镜触罗马长安人”“帕米尔:塔吉克斯坦纪事”“关中地窨院”“麻风病村”“中国西部留守儿童”“都市边缘人”“氟骨病村”“公路污染”“屯堡奶奶们”“我从大唐来”等摄影专题.李泛的摄影作品,以人文主义为理想,关注丝绸之路文化带上国家的社会基层百姓生活,聚焦即将消逝的民族传统文化,以高度摄影自信撰写人类文明影像档案.这是对生命母题的关注,映射摄影师的大道情怀.

他的摄影,秉持哈苏胶片相机的影像素质与经典方构图,一路拍下来,完成多人专题创作,每一幅作品渗透着厚重典雅、端庄大气的影像气质.2009 年,在法国戛纳电影宫举办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颁奖典礼上,法国知名摄影师马克·吕布看了李泛的摄影作品激动地说,“很难想象用(哈苏)中画幅相机能拍出如此精彩的照片,而且是中国新一代摄影师,看来我们应该要重新认识中国摄影师,很遗憾我已没有这个能力了.”创作的脚步从未止步,李泛也将一直行走在古丝路文化带上,深挖时代话题,这使他的摄影保持与时俱进的新鲜度.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写道,艺术家要“善于感受和捕捉‘社会氛围’转化入作品,使作品获有特定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李泛正是这样艺术家,时刻保持着对社会和时代的警觉度和敏锐度,这使他的摄影透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气质,需要观者在沉静中回味作品扑面而来的静穆的伟大和高贵的气质.”正如著名美学家,博士生导师滕守尧在其文章《瞬间的永恒》中所说“李泛的摄影屡屡获得大奖不是偶然的,他已经把这门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观赏其摄影作品,不管是人物写真,还是民俗纪实,都使我们感到一种奇特的审美愉悦,甚至是一种审美的震撼.”本期《旅游世界》就带你走近这样一位丝路摄影师的内心世界.走进现在和我们记忆中的丝绸之路.

Q等于《旅游世界》杂志 A等于 李泛

Q:您为什么喜欢摄影?

A: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在我们那个年代,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像现在有这么丰富的娱乐活动和广泛爱好.只是对同学之间留影照片好奇,对通过暗房洗出来的照片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就选择了摄影,渐渐爱上了摄影,一爱就是38 年.摄影对于我,越拍越喜欢,这种喜欢已经渗透到骨子里,成为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38 年来,喜欢摄影的同时,摄影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摄影犹如窗口,通过摄影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类,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使我清醒看到这个世界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潜在的和外在的.通过小小镜头,折射出社会多元发展,这就是我爱摄影的初衷.

Q:您是如何走上摄影这条道路的?

A:摄影,一开始只是属于猎奇和对互相拍照片产生兴趣,拍着拍着,发现通过摄影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当时朦朦胧胧的叫做创作,这种创作伴随着我的生活,给我的生活增加了色彩,我这个人,一辈子没有什么爱好,摄影是唯一爱好,当作一种艺术生命来追求,慢慢就觉得越拍越有意思,不再是单纯的摄影.摄影,折射出社会百态,透过摄影,能够懂得社会,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加了我对社会的关注.

摄影是摄影师向社会提出问题,揭露事实,反映真善美,表达正义心声的一个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也约束着我的行为过程.

我上课经常讲到,摄影不可言说.我们为什么拍它,其实在我们内心不是很明确,但是这种不明确又不是真的不明确,是下意识的要去表达.这种表达越拍越深奥,越拍越清晰,通过这形式、内容我们要用影像这个载体说什么话.摄影是一个可变性很大的影像生成过程,生成过程中,必然就会产生生成以外影像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可大可小.

进入21 世纪,我逐渐从风光、沙龙摄影走到了人文摄影.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许多饱含乡愁的人类文化图景在消失,所以我就想用相机记录更多当下即将消失的文明,为历史留下影像文本资料的同时,通过影像表达出我对当下摄影的思考.

Q:摄影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或者说对您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方式有影响吗?

A:摄影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也让我走近生活.我经常说,离生活越近也就离艺术越近,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你的摄影作品最终体现的是人的综合素养,在你的小小画面中,能够折射出你的生活准则,所以拍片子过程中,也是我人生修行修德的过程,让我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大了,理解了社会,包容性也更多了,让我更加有幸福感有满足感.同时当我的影像被更多人接受的时候,有更多传播性的时候,也能够体现出我在社会中的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不是拿金钱能够衡量的,这种承认和认可是对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你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认可,以及对摄影作出的认可,这种认可已经超越了其他任何褒奖.

所以通过摄影,让我更加热爱生活,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因为我的摄影愉悦我自己的同时,也愉悦了别人,对社会也起到推动作用.

我的一幅大凉山作品,拍的是一个土坯房卫生院,室外彝族老人靠着房墙坐在地上,滴液瓶挂在土墙上输液.因为这幅作品,当地政府重新建了一个卫生院.这就是影像改变社会、改变生活、改变人类意识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Q:摄影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您认为摄影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呢?

A:摄影意味着透过镜头看世界,把世界发生的通过镜头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记录,同时也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发展和对比.世界发展太快了,这几十年我能够有幸记录社会发展,也算是对人类所作出的小小的影像资料贡献,如果这些资料真的能够为历史留存,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Q:摄影的类别和主题有很多,您为什么会选择丝绸之路影像作为您的拍摄主题呢?

A:我是西安人,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块厚土之上,我就想用镜头走完丝绸之路,把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域文明拍全.通过我近十几年的努力,我的镜头拍完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通过丝路影像拍摄,我觉得这些影像意义更大了,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精神的追求,它已经扩大到民族、国家、文明和历史,这些影像是在给当下塑像,给未来留影,为人类书写影像历史.

通过丝路影像梳理,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重走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通过重走丝绸之路,我发现,最好的爱国教育就是出国看一看.通过拍摄项目,我看到了国家的强大,比起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强大得太多.这种强大的基础在于中国在海外的各种人群,让我们无法去想象,特别是商业.

我们常说,想笼络一个人,首先从饮食上占有他.中国的餐饮已经占领了丝绸之路沿线,同时中国的小商品、服装、日用品,已经占据很大份额.中国文化的渗透,包括孔子学院,这些都是我拍摄过程中所能见到的.在意大利拍摄时,我惊喜地看到,威尼斯售票竟然有中文售票机、中文导引牌,这足以看到中国的强大,以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影响力,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摄影人记录的.

我想用我的影像延展这种传播.通过影像记录和传播,以情感为纽带,用文化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串起来,纵向和横向来比较经济与文化.

Q:您平时用什么相机,您如何看待数码还有胶片相机的?A: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只有影像视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近二十年来数码相机,超过以前150 多年的发展速度.现在用数码还是胶片,已经不重要了,它只是一个工具,如何用工具去表现,比用什么更重要.我现在更多的还是用数码,因为数码即拍即看,具有极大的便携性和方便性,省去了更换胶卷、冲洗胶卷的繁琐劳动,能够在目力所及时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地抓取.

Q:为了拍照您走了世界很多地方,有些地方人迹罕至,环境艰苦,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来的?其中有什么小故事或者小感悟可以分享给我们.

A:我们常说,爱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力量.可以说,是艺术带给我的信仰和力量,支撑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我心中所想的每一个专题.

其实有多大的付出都在影像里,通过影像能够看得到.所以我经常说,只要你有爱好有兴趣有信仰,是不言苦的,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要说故事,实在太多了,比方说去人烟罕至的地方,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吃住行都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没有把苦当作一种苦,权当一种修行.当你有了爱好的时候,可以把这当作一种生命经历,这种经历,其实是一种阅历,没有这种经历这种阅历的人,很难拍出感动人的照片.感动是因为你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

在摄影旅程中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这些故事都已经融入到我的影像中.影像的狂欢已经让我把当时的一些痛苦、挫折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摄影人是不言苦的,摄影不言苦,言苦不摄影.

Q:您的下一个拍摄主题会是什么呢?对您的摄影之路是如何规划的?

A:我会一直按照丝绸之路影像拍下去,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需要外延扩展丰富,更需要向纵深处挖掘.至于扩展多远,纵深拍到什么程度,视拍摄实际而定.

点评:此文是关于经典拍摄专业范文可作为李泛和丝路和拍摄主题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拍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李学生:英雄并未走远
“李学生的事迹感人至深!李学生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 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广大党员都.

美国电视新闻档案馆:岁月令新闻永恒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有座范德比尔特电视新闻档案馆 过去50 年间,它一直以独特的方式记录历史———对主流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进行录像并归档保存 由于很多视频资料连原.

李济:失踪的大师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 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究 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

李咏:我的生命里只有感谢
“犀利”能说会道进央视李咏原名李勇,高中就读于乌鲁木齐铁三中(现乌鲁木齐市第70中学) 从小他的梦想是考上音乐学院,但因为变声期用嗓过度,他有一段时间一直不能说话,也正是这次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