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学习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学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9

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本文是学习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跟意识和动力和学习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跨文化管理论文跨文化论文题目跨文化交流论文

熊少微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摘 要:二语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学习者因素,学习者因素涵盖多个个体因素,其中的学习动力可分为两大类型———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学习动力对学习效果影响重要.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正确运用学习动力,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步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学习动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14-02

一、前言

学习者因素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者因素研究被称为“个人差异研究”,涵括语言学能、年龄、学习动力、性格、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个体因素.学习者因素一般用于研究学习者二语习得差异化现象,跨文化意识也受制于个人差异,我们可把学习者因素的一些概念运用到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从学习者因素角度,探讨跨文化意识培养,以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motivation)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主要围绕学习动力探讨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直以来,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目标,我们往往忽略了外语教学另外一个目标,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异域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结合,体现了外语教学整体目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迎来了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跨文化交际是国际交往一体化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社会亟须国际化人才,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才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跨文化意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质量.以外语能力培养为单一目标,割裂外语教学整体目标,不能满足当下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要同等重视跨文化意识培养.

我们认为,基于均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二语习得的一些理论和研究,不仅适用于外语能力培养,也可应用于跨文化意识培养.

二、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理解

Gardner和Lambert(1969)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动力,一类是“融入性动力”(integrativemotivation),另一类是“工具性动力”(instrumentalmotivation).他们是基于Mowrer(1950)第一语言习得研究观点而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动力.

“融入性动力”是指学习者喜欢并欣赏所学的语言以及所学语言相联系的文化,他们希望能像目标语言社会一员,得到目标语言社会的认可.“工具性动力”是指学习者把目标语言视为一种工具,希望通过掌握这一语言工具给自己带来各种实惠,如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获得好的工作、提高经济收入等.根据大部分研究观点,总体而言,“融入性动力”比“工具性动力”对语言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一些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学习者的“工具性动力”比“融入性动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心理学角度看,“融入性动力”比“工具性动力”更具长期性从而具有较好稳定性,“工具性动力”带有功利性,一旦达到,动力就容易减弱甚至消失.语言学习是长期性的,过于功利性学习不利于更好掌握语言.当然,如果有持续不断的“功利”,也能鼓励学习者保持积极学习动力.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具有敏感性认识,能得体交际,避免文化冲突,从而具备了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中国企业,我们一般尊称领导,如刘总,不直呼其名,而在英美企业,可直呼领导的名,如Jack,但在日企,要尊称领导,如社长.称呼是语言,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载体,胡文仲认为,文化包括信仰、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三、学习动力和跨文化意识培养

我们在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4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在第一学期后期进行,161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我们首先向学生解释两类型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在问卷上选择“本人学习英语主要持何种学习动力”.调查数据如下:

从调查数据看出,“工具性动力”具有绝对优势.我们上文提到,工具性动力具有功利性,效益明显可见,较为直观,成功体验感较强,这也可以解释其占绝对优势原因.我们随机调研一些学生,深入了解其选择的原因.选择“工具性动力”学生,有的学生回答,将来要从事外贸行业,学好英语非常重要;有的说未来可能出国留学;有的说现在就业不少都要看英语水平等.选择“融入性动力”的同学极少,他们认为异域文化是一种吸引力,学好语言就能更好了解文化,但是,他们觉得“工具性动力”有时也很有针对性,如要备考大学英语四级,“我要通过考证”这个“工具性动力”也是很大的动力来源.

从学生学语言的学习动力选择,基本上可看出,学生对跨文化意识培养持有相同的态度,“工具性动力”具有绝对优势.“工具性动力”稳定性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相当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只要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就觉得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了,英语学习热情逐渐冷下来,甚至出现英语水平倒退的现状,大四阶段的英语水平不如大一大二阶段,这是“工具性动力”的致命弱点,过于功利,持久性不足.国际化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做到文化互尊、文化包容.跨文化意识培养比语言学习更为抽象,是一种理念的形成,不像听说读写那么立竿见影,没有那么直观的成功体验,如果学生持着“工具性动力”对待跨文化培养,看不到具体的成绩,没有持续的动力,很难培养较好的跨文化意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融入性动力”理念,基于文化沟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强化跨文化意识,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1.在引导学生培养“融入性动力”理念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其一,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外语知识技能培养和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和谐统一,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外语学习宗旨.在外语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同步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外语知识技能的提升.

其二,树立目标,充分认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国家亟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与世界打交道.没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懂外语远达不到国际化人才标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当下社会发展需要.

2.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入适当的理论认识,开拓学生思维,讲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能区分“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融入性动力”为主动力,避免过于功利性,从而保持稳定持续有效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动力”之说不仅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工作,启发学生思考:基于良好学习动力,在将来工作中应持有何种合适的工作动力.

3.正确理解文化融入内涵.“融入性动力”是指出于对目标语言文化的喜爱而学习语言,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具备正确的文化观,即如何看待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我们要具备理性的文化观,绝不能误读“融入性”,把目标语言文化放于至高无上位置,忽略了本土文化.跨文化意识,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以包容的态度认识异域文化,实现文化互尊.本土文化是根,在这基础上了解异域文化,对差异文化具备敏感性.没有本土化,谈何国际化.我们要向世界展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认知中国.

4.灵活运用学习动力.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融入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优劣之分是相对的,不少中外学者们的实证研究显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两类型动力均具有促进作用,在一些个案中,“工具性动力”更具有动力.单纯靠“融入性动力”支撑,学生有时难以为继,尤其是学习开始阶段,学生文化意识还比较模糊,跨文化意识是一个非直观的理念,且若长时间没有成功的体验,会抵消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在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一些明确的“功利性目标”,调动学生“工具性动力”,适当刺激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广交会实习,从事商务接待、餐饮服务等工作,真实职场的演练,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涉外接待知识技能,通过设置这个特定目标,调动学生“工具性动力”,强化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技能学习.长远看,我们以“融入性动力”为目标,过程中可适当可引入“工具性动力”.

四、结语

外语学习是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力概念,可适用于相关的学习研究,包括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学习动力的引入,为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Freeman,D. L. & Long,M.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Hymes,D. 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n Pride,J.B &Holmes. J .eds.Socia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29-32.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5]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7.

[6]史兴松,徐琣.跨文化商务交际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2,(4 ):65-70.

[7]庄恩平.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6,(1 ):57-61.

简而言之:此文为关于对写作意识和动力和学习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学习本科毕业论文学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复杂的文化信息,反映着这种语言的使用社群的多样化文化现象;其次,语言是继承与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载体之一.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也正不断的进行中,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各地语言不统一的情况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就有着重大的地位,因此,对英语的学习在今天的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们与外国的国.

基于多模态视频语篇分析的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
摘 要本研究在调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精品文化视频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进行两学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得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五因素均有显著提高;后测实验中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专.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2015 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7 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rdquo.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