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阅读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阅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本文是阅读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拙著和历史和回到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任何事情讲究一个缘分,读书、研究、写作也是如此.只有结了缘,才能心无旁骛,甚至一往情深,沉潜于书海,乐在其中.我之研究历史,研究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就是这样一种心境,更有这样一种心得.

我之关注明代士大夫群体,正式的研究成果当从《论晚明的士大夫》(《齐鲁学刊》1991 年)一文的刊发算起.若论对此问题开始感兴趣的源头,则可追溯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因阅读谢国桢先生《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书,突然对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结社产生好奇,于是广泛浏览史籍,以《复社的起源及其流变》为题,做了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于1984 年正式提交.

因关注士人所组织的文社,我转而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整个古代历史时期的结社与结会,最终写成《中国的社与会》一书.自读了亭林《生员论》三篇以后,更是觉得明代秀才阶层的社会活动乃至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理应加以系统的梳理.机缘巧合,自1998 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我就以明代生员群体为题,费时三年余,写成《明代生员研究》这篇博士论文,于2001 年正式提交.后又将其改名为《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于2005 年正式出版.

此后,我对明代士大夫群体的关注一直未歇,且深感如果想对明代士大夫有一个整体的观感乃至深度的了解,必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偶然间,读到明人夏鍭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学者有三证,必有一要.三证,取予、去就、死生.一要,诚善是也.”这一番言论,令我茅塞顿开,仿佛间找到了解开走进明代士大夫心扉的钥匙.于是,以此说为起点,开始对明代士大夫的精神加以系统的考察,积十余年的研究之功,终成《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一书.

士大夫是一个知识群体,他们是知识的占有者.若是走进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我们不难发现,在明代的士大夫群体中,有的还在坚守传统的道德与精神,矢志不渝,甚至不乏有人成为殉道者;有的面对社会的变迁,物欲的横流,不免显得彷徨;而有的则迎合时代潮流,不再固守传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而引领时代精神.与之相应,再来看明代士大夫的个人生活乃至私德,有的依然故我,坚守“孔颜之乐”,不为物欲所动,显得有些古板甚或道貌岸然,不过这也是他们的真性情;有的犹犹豫豫,既想恪守一贯的道德准则,却又不免对新生活心生羡慕之意,戴着一顶假帽子活着;有的则干脆抛弃旧的生活准则,充分享受物质所带来的快乐,生活总是那样活泼泼的.如此种种,足以证明明代士大夫的精神多姿多彩,且呈一种“多样化”的风貌.写作此书,旨在通过明代士大夫生活的“活力”,进而揭示明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多样性”.

拙著的创新,窃以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观点的创新.在书中,我通过自己的深入考察,提出了明代士大夫精神史存在着两大内在转向:一是求真务实精神的崛起.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群体中开始流行“认真”或“实心”任事的精神.这不仅仅是对孟子大丈夫人格的一种继承,其实更是对当时士大夫中所普遍盛行的“偷安苟延”士风的一种反动.二是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而后转为德才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就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而论,同样不得不面对这一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内多而外少”,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亦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由此而来者,则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复兴,以及理学向原始儒学的回归.

二是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创新.我之写作《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一书,显然受到了“新文化史”研究思潮的影响.这一点不必讳言.对个体或群体人物精神世界的考察,若是仅仅局限于个体有限的成长历程及其精神生活,显然会失之偏颇.就此而论,若是从精神史研究的角度着眼,对个体或群体人物的精神世界加以探讨,则可以避免诸如此类的偏弊.

清人钱泳将明代士大夫的习气概括为下面两点:一为“以直声廷杖”,二为“以书画名家”.此说虽不全面,却大致道出了明代士大夫精神的主要内容.所谓“以直声廷杖”,尽管体现了明代士大夫的尚直之风,并在人格追求上具有刚的一面相,但若按照传统的观念,显然亦反映了明代士大夫具有一种“戾气”.所谓“以书画名家”,无疑是就明代士大夫的业余精神而言,且与六朝士大夫与宋代苏轼一类的士大夫颇有渊源关系.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别具一格.然若细究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更是渊源有自.追溯其较早的源头,则为直接先秦时期的孟子,稍后者则与魏晋风度、宋代苏轼之学大有传承关系.“明学”作为“宋学”的继承者,并称“宋明理学”.明代的士大夫理应属于隋唐以后新型的士大夫,然就明代士大夫极度追求“清议”,且具个性解放的特点来说,其精神世界则又是六朝士大夫的直接继承者.

拙著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君子、小人之辨,出处、仕隐的困惑,忠孝节义的两难困境,生与死的抉择,雅俗之辨及其互动等多个视角,通过思想与社会交互为用的研究方法,亦即从历史与社会的脉络中去阐释明代士大夫的知识与行动.这无疑与以往的研究过于偏向“观念史”不同,而是希望在政治史、教育史、地域研究等领域的相互关联之下,重新诠释明代思想史的实际动态.这是一种精神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考察士大夫的精神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

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句云:“鸳鸯绣出从人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是一句好诗.前一句之义我赞同,后一句之义则不敢苟同.古人著书,怀抱藏诸名山、传之久远之旨.著书犹如女子绣花,藏诸名山大可不必,过分追求悬肆而售,也不合情理.好的作品,如同绣出的好鸳鸯,终究还是需要供人阅读与欣赏.拙著的写作乃至刊行,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供人阅读甚至批评指正,若是能对读者有所启迪,则更是意外之喜.

当然,阅读拙著的关键一点,更需要回到历史的现场,以平恕的态度与明代士大夫对话.唯有如此,才能对明代士大夫的彷徨乃至抉择时的两难心境持一种同情的态度,避免轻遽议论古人的不当做法.

(作者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该文评论: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阅读本科阅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拙著和历史和回到方面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高中历史阅读能力的意义阅读,不管是在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中,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很快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发现新问题,拓宽知识面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文字表述.

充分挖掘历史教材资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材料阅读为例
摘 要 现行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每课都附有“材料阅读”……内容,如何合理利用教材,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本文就这个方面谈下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共勉 关键.

小学中年级历史故事类书籍阅读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同时提出要&ldq.

谈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变迁阅读《美术学院的历史》
李 静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734000)摘要通过对美术学院的历史阅读,回到学院的源头来认识传承与反叛,解读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变化 同时,艺术家基于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创立了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的历史具有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