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对外汉语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跟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学》的教学策略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对外汉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学》的教学策略,本文是对外汉语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学》和教学策略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对外汉语论文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中国教育教学杂志文学杂志排名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杨文琴摘 要:《中国文学》作为一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熟悉中国的文学,既要选编合理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又要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文学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了解中国.

关键词:中国文学 教学方法 文化内涵 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汉语推广事业发展迅速,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汉语热”,通过学习汉语,世界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其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在文学长河中,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圣人、哀怨婉转的《离骚》、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深受大众喜爱的四大名著,也涌现了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等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大作家……学习中国文学,无论是对学生个人文学修养还是对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国外的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学》的开设则是一个让外国学生很好地了解中国的窗口,该课程虽然是国外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但课时一般安排相对较少.因此,任课老师必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学发展历程,通过文学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特点以及中国文学的历史架构,摸索出一些实用方法.本人在国外大学两年的《中国文学》教学中,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和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选编合理的授课内容

中国文学是复杂而又成体系的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明显的文学特征和表现形式,如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教授如此庞杂的文学,如果选取重点篇目来讲授,势必会减弱文学发展的历史线性与传承性,而如果单纯地按照文学发展历史来讲,在有限的时间内,恐怕也仅能展现中国文学这座冰山的一角.因此,根据《中国文学》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程的特殊性,就要选编合理的教学内容,所谓合理,即是具有代表性、系统性和可比性.一是按照文学发展的历史线性,选取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并能与所任教国家的文学或文化特征形成可比性的作家和作品,如有些国家的人很喜欢喝啤酒,就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跟酒文化有关的文学作品.人在喝酒时的心情,无非就是开心、痛苦、思念、忧愁等,因此,在讲解曹操《短歌行》(其一)、李白《月下独酌》、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时,学生更能理解诗人们彼时彼刻的心境;再如月亮在很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中国文学中的很多名家名篇都会用月亮来抒怀,只是不同国家和文化赋予了月亮特有的意义.老挝国旗上的月亮象征着纯洁、善良、美好等,而中国的诗人们又赋予了月亮更多的象征意义.《静夜思》的思念之情,《明月几时有》中的悲欢离合,《春江花月夜》中勾勒的动人画卷等,学生结合自身文化的蕴含,将会对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有更深的体会,同时在对比中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选取具有典型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学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有些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多样的载体,如戏曲、传统节日、乐器、建筑等.文学一样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单纯地从审美角度讲解文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不可取,学生无法真正体会文学的美学意境,反而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失去兴趣.选择具有典型或独特中华文化内涵的内容,既增加了新鲜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论语》中孔子关于“仁”和“礼”的话语,屈原与端午节的由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重阳节等,《诗经》与现代音乐的改编、与舞蹈的配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三是选取适合课外拓展与延伸的文学内容.《综合汉语》《汉语口语》《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较快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成就感,而《中国文学》却难以产生这种效果,尤其是古代文学部分,对学生来说,相当于另外一种语言,因此,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选择一些比较适合朗诵表演的古诗文词及适合舞台分角色表演的戏曲和小说片段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国内《中国文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为主要面对中国学生,而对于外国学生,如果还是沿用课堂单向讲授的方式,那么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上课时的观察、使用、改进与总结,以下方法比较适用于《中国文学》的教学.

一是对比法.文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在各国文学中都是不变的规律,现在很多学者也都能从世界各国文学探寻到某种内在联系.而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密切,人们对文学的观念与理解也能找到更多共同点,而不是完全地水土不服.中国很多的经典文学作品现在也都拍摄成了影视作品,无需老师们的讲解,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能无意识地将之与自己的文化比较.这些为我们利用对比法讲授《中国文学》减少了阻碍,使师生在某个点上更好地形成共鸣.例如邪不压正、付出总有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亲情爱情友情等这些主题在不同国家的文学中都存在,它们仅仅是蕴含在不同语言的外衣之下,突破语言障碍后,学生的认同也就是达到了教学的初步目的.

二是演示法.中国文学中的古典诗词对外国学生来说非常难,古代汉语就如同另一种汉语,而如果简单地将这些翻译成现代汉语讲解,势必就会缺少美感与意境,最终丧失了它作为文学独有的特性.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解会让很多难以理解的语句变得容易,播放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的同时,只要简单地介绍,学生就能大概明白,如讲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时,配合图片进行讲解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讲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时,配合播放《三国演义》中该片段更能让学生明白曹操此时的心境;讲到戏曲、小说时,可以选择其中篇目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学的魅力.

三是讨论法.讨论是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印象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如讲到《关雎》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何看待男女青年爱情的表达方式?”也可进一步提问:“两国男女青年爱情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讲到《西游记》时,可以播放一些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讨论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可以进一步提问:“这样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好?”

当然,如果课时足够,这样的讨论进行的频率可以较高,更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兴趣.四是游戏法.课堂游戏具有缓和课堂枯燥乏味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穿插在课堂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诗句接龙、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诗句抢答、根据老师的翻译抢答原文、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人物或作者等.

三、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

《中国文学》不同于其他课程,不应仅仅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而判断学得怎么样,尤其是学习古代文学,学生要突破两重语言障碍,就更显得吃力,因此,设置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规律,更能激励学生.

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态度,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一方面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定期给小组分派任务,可以是表演、报告等形式,小组得分纳入个人平时成绩;另一方面学生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或阐述自己观点,可以视表述的完整程度给予相应分数.此外,《中国文学》也可以结合其他文化课程在每个学期进行一次中国文化知识竞赛,竞赛成绩也可按照一定比例纳入测评成绩.

考试题目的设置也要更加灵活,不能仅仅是知识性的考察,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主观题,这种测试能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记忆更加深刻,也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更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四、强化文学的文化内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中国文学》当作文学课,而不去挖掘其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可取.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正是通过文学才得以传承与传播.正如讲解《论语》的时候,问学生:“你们知道孔子学院吗?”学生都知道在哪儿,有些学生也在那儿学习汉语,但当问道:“你们知道孔子是谁吗?”他们却直摇头,更不用说为什么叫孔子学院.又如我曾跟一位外国老师一起吃饭时,看到泰国的一个音乐视频,他问我视频里的是男还是女,我说不知道,然后他说中国还不开放,要是开放的话,比这个更厉害.我说不是开不开放的问题,而是文化的不同.在国外的实际教学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并不为国外所了解和熟知.所以,在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好地强化文学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强化并不是刻意为之,在中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处处渗透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只要找寻恰当的方式和途径表达,学生自然会理解.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在教学中固然是存在的,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中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过分拔高自身文学而贬低异国文学,也不要在课堂上强调两国文化的优劣.总之,不能仅为文学而教文学,也应关注那孕育出文学的深厚文化.

在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往往只是技能的传授,冲破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第一层障碍,让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交往有了可能.而真正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和热爱中国的还是文化的推广,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使它有别于其他国家,而又能和谐共存.《中国文学》只是汉语教学课程中一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程,但无论是哪门课程,语言教学中的意义阐释、情景设置及使用等都渗透着文化.作为汉语教师,传承与推广优秀的中华文化是工作,更是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谐共处、互相学习的必要推力.

(作者简介:杨文琴,男,硕士研究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外文论与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本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学》和教学策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对外汉语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2019:中国报告《民族文学》中短篇报告文学征集启事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为了及时、生动地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迹,我们将在中国作协的统一部署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 要】笔者从讨论对外汉语课程中文化教学的位置出发,希望可以在对外汉语课程中找准关键点,并完善指导教学工作,启发广大外国留学生能深入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

基于网络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汉语教学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重视,网络汉语教育方兴未艾 现阶段,基于网络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网络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对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摘 要】近几年来,文化软实力逐渐带入佳境,也是国家软实力地位的象征,很多外国留学生特地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魅力所在之处 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中就会看到他们的热情不减,但存在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前期问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