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中国学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以《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一文为例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中国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以《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一文为例,本文是关于中国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和考察报告和一文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中国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

——以《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一文为例

包颖烨 李士金

【摘 要】本文以事实证明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一文立论错误,其具体论述亦有不妥,体现中国学术生态细节:对学界已有成果尚未吃透便勇于立论,自以为是创新,实际上是急功近利社会风气在学术领域之流露.

【关键词】学术生态 细节 考察

一、问题的提出:学界对于朱熹“雄健”审美观未能给予足够注意吗

《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发表张进同志《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一文.本文开头就谈自己的立论缘由: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有“朱文公论诗”一节,所录朱熹论诗推崇陶、柳之诗,尚真澹自然.近年来学术界对朱熹平淡美理想,亦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对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则未能给予足够的注意.其实“雄健”与“平淡”,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朱熹的审美理想与批评标准,体现了其作为理学大师与文学批评大家的不凡气度与卓越识见.本文着重论述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并对其成因及意义作一些探讨.[1]

按照这样的叙述,似乎前人于朱子论文论诗于“雄健”之风“未能给予足够的注意”,只是较多关注和研究朱熹平淡美思想.倘若读者不了解学界研究状况,一定会以为这位同志对于朱子的文学思想研究有了惊人的新的突破,甚至误以为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朱文公论诗”“所录朱熹论诗推崇陶、柳之诗,尚真澹自然”,直到“近年来学术界对朱熹平淡美理想”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对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则“未予足够的注意”.作者在这里的用词比较巧妙,“近年来学术界”,“未予足够的注意”,如果有人指出从古至今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注意到朱子尚雄健之文风的话,尚可以“足够”,“近年来学术界”的字眼加以辩解,其实,这样也是徒劳的,朱子对于雄健的文风之高度重视和赞扬,不说古人注意多多,现代学术界研究者早就予以指出和研究,张进的说辞根本不符合实际,学界研究成果从古至今典籍具在,如果我们的学者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新创则必须能够了解学界已有的研究状况,不能含糊其辞,然后用一些名词术语来装点门面,就以为自己的论点新的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张文云:“雄健”与“平淡”,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朱熹的审美理想与批评标准.这样话表面惊人,实质错误.因为照此推论,朱子的审美理想与批评标准只是两个:“雄健”与“平淡”.这明显是不顾朱子文学思想实际情况的胡说,说明张进对于朱熹文学研究状况并不了解,只是在自说自话,以为高明,以为新鲜.

朱子对于各种诗文风格都很欣赏,岂止“雄健”与“平淡”之两轮双翼也.朱子对于文学之审美多元化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于平淡、平易、豪放、雄健、奇伟、雅正等等的诗文风格均有深刻的欣赏和论述.这些观点在李士金博士的学位论文《朱熹文学思想述论》中有很具体切实的论述.本论文在2000年下半年出版,在出版的同时《东南学术》发表了博士论文答辩录.[2]比如论述朱子对先秦战国、楚汉间文字之奇伟特加重视,说战国文字:“有英伟气”“更有些精彩”“豪杰”.楚汉间文字:“奇伟!”说《楚辞》是“说出”的文学,“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就可以明显看出“楚汉间文字真是奇伟,岂易及也!”如苏氏父子学习《战国策》则是.朱子不止一次称其为文“雄健”、“雄浑”、“明快”、“气豪”,有“不帖帖意”也就是有英气.[3]

朱子特重《史记》,说“司马迁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战国文气象.”朱子认为三苏文虽然雄健灵动、英伟可观,又有“不帖帖”意.对东坡文风的评价是“明快”,又说“坡文雄健有余”,可见朱子对坡公文风之评价综合起来是:明快、雄健、透彻等.[3]分析可知张文的观点有两个错误:

(1)朱子的审美标准是多元的,决不是平淡和雄健两种审美标准所能涵盖.

(2)朱子对于雄健文风之审美并非未受到近年来学界的足够注意.已经出版的一部专著就能说明学界研究成果中早就重视朱子对于雄健文风的论述了,而且论述相当细致、扎实、具体.

二、张进论朱子尚“雄健”之审美观重复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

张进为了证明的自己说的有根据,在注解①中有如下文字:

如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苏轼、朱熹艺术风格之比较》(学苑出版社,2003年),张旭曙《朱熹的平淡美理想》(《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等,均有论述,可参看.[1]

这样看来,张进所说的“近年来学术界”,她自己所列资料到她论文发表的2006年前,大约有20年的时间.证明她自己说的话就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所举之著述和论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莫砺锋的《朱熹文学研究》,她根本没有认真阅读这本书,就以为此书没有注意到朱子论雄健的审美观.我们一定要知道,并非处处贴上审美观的标签,才是“注意”或者“足够的注意”呀!以下略举三例加以证明.

莫砺锋在其专著第四章“一、朱熹对历代散文的批评”中说:

如果纯从文学形式上看,朱熹对苏文的把握是深得文章之理的.苏文尤其是议论文,雄肆奔放,滔滔汩汩,淋漓酣畅,一泻千里,朱熹所谓“明快”、“说得透”、“雄健”,正是指此而言.[5]

莫砺锋在其专著第四章“二、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中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朱熹进而指出鲍照“才健”,并举例说明其诗有几种优点.…诗句生动传神且雄健有力,故朱熹称其“分明说出边塞之状,语又俊健”.这两首诗虽然都是拟作的乐府诗,但诗中分明渗入了鲍照雄豪、倔强的个性.显然,朱熹既称赞陶诗之“豪放”,又称赞鲍诗之“俊健”,正体现出他对刚健雄豪的诗风的爱好,这与他鄙薄“读之使人四肢懒慢不收拾”的态度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5]

莫砺锋在其专著第四章“三、朱熹论文与时代之关系”中说:

朱熹事实上是以古代文学重内容轻形式从而产生的浑朴浑厚、气骨刚健的优良传统的呼唤,来批判当前的衰靡文坛.[5]

以上莫砺锋所论都说明他依据朱子原著文本论及其雄健刚健之审美观.

其它学界成果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不必一一列举,张进在文章开头的“大言”已可不攻自破矣.

张进关于朱熹尚“雄健”审美观的论述主要见其论文之第一部分,其引文都是学界常用之资料.她仅仅是多用些审美之类的字眼而已.读者如果有时间细读吴长庚教授的《朱熹文学思想论》、莫砺锋教授的《朱熹文学研究》、李士金教授的《朱熹文学思想述论》,会发现其中的论述细致、深刻、辩证,对于张进把朱子丰富多元的审美观机械地人为地划分为:“雄健”与“平淡”,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朱熹的审美理想与批评标准的错误就会一目了然.张进生搬硬套、矫揉造作的论文,不但无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朱子的文学思想,反而导致学术混乱的现象.本文表面上资料丰富,实际上在中心观点的论述方面却毫无新的东西,都是前人早有的论述.最可怕的是,本文把朱子丰富复杂辩证的文学批评和审美标准机械化、庸俗化,大言欺人,自我标榜,以为自己的观点是新发现,而学界多年未能予以足够的注意.本文假借审美观的术语,无视学界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其立论前提已经错误,在论述中把朱子丰富多彩的诗文风格论机械地定性为“雄健”与“平淡”,可谓一误再误.这样的学术生态现象在学界并不少见.

从李士金关于朱子“天生成腔子”的论述,亦可见张文观点之错误.朱熹在总体上认为,后世的人写文章造作比较严重,以至于“文气衰弱,直至五代,竟无能变.”[6]因为文章愈是不自然,就愈说明理路不明,当然也就离开“天生成腔子”的要求愈远.联系起来贯通而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天生成腔子”是“自在流出”的,是“恁地说出”的,是与“做文字”不同的,是与“造作”的文字相反的.于此可见,“天生成腔子”是自然而然从胸中流出的文字,但决不是一种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而是自然而然流出的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看一看朱子本身对各种各样语言艺术风格的欣赏和批评,就可以更具体全面地理解他的“天生成腔子”的含义了.从“英伟气”到“壮浪”,从“奇伟”到“纯粹”,从“平说而意自长”到“敷腴温润”,从“雄健”到“峻洁”,从“精密”到“自然平正典重”,到“明快”到“坦易明白”,等等,明显地可以看出他对各种各样的语言风格的欣赏和赞许,只要是恰当的,只要是“自胸中流出”的,只要是自然而不造作的,即是文章之妙,也就是“自帖这天生成腔子”的好文章[7].我们的考察并非与任何个人有何成见,而是作为一种学术探讨和分析供学者参考.21世纪初期学术浮夸风气与当年“大跃进”极为类似.历史教训不可忘却,当周成王近乎“盈成之世”,尚有“管蔡之难”,周公征之,“然后持盈守成之治成”.[8]后世许多朝代危机四伏,却醉生梦死,结果社会崩溃,战乱频仍,人民遭殃.

参考文献:

[1]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J].文艺理论研究,2006(4).

[2]李士金.博士论文答辩录——朱熹文学思想述论[J].东南学术,2000(4).

[3]李士金.朱熹文学思想述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02~203.

[4]李士金.朱熹文学思想述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5]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7,158,186.

[6]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289.

[7]李士金.朱熹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343~344.

[8]宋都絜.易变体义卷六[M].《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11册:720.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李士金教授指导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6届毕业生包颖烨同学学士学位论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C205).

本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和考察报告和一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中国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思辨阅读:让文言文学习更有嚼头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一文为例
【摘要】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拘泥于文译式课型之中,这使得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往往重视结论的接受,而不重视通过思考形成结论,思辨长期缺席 思辨阅读,能够通过言语逻辑的推演抵达文字的深处,能够借助文体特.

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偏好《2019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三
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调研平台SSI于2017年开展第三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

中国政治用语的英译以《2019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摘要】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国内外关注,由此产生的政治用语的英译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英语国家人民所接受 本文以2017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借鉴中式英语之鉴,分别从四字结构、短语和句段来分析政治英.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一、“十九世纪创作方法”与文学经典化的主导标准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 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 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