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上海历史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和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文化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上海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文化,本文是关于上海历史论文例文跟海派文化和文脉和上海历史文脉类论文范例.

上海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上海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上海并不以历史悠久见称.有文献记载的上海历史也就1000 多年(尽管习惯上称上海有6000 年历史),上海从唐始才有独立的行政建置.唐代人在上海修筑捍海塘(把海水挡住,围住的田地逐渐可以开发、住人,从事经济活动),土地逐年涨出来.上海的发展和人们治理海患的能力密切相关.

“上海人”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宋元时期

1. 上海因管理海运而设司建县、建府

古代中国建县建置都和人口、经济发展有内在关联.当国家统治者眼光向内,上海处于边缘地带;当眼光向外、重视海洋时,上海就处于前沿地带.上海设司建县,是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唐以前是陆上丝绸之路, 由西安始,一路向西,那时中国跟中亚的联系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到了宋代,北面有辽、金、夏,陆上丝绸之路难以打通,开发海上丝绸之路被提上日程,长江口一带因此受到空前重视.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很特别,历史短,疆域广,对外交通空前发达, 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元代首都在今天的北京,北京第一次作为全国性都城是从元始的.北京周围经济不发达,但作为首都,需要大量物资.唐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已经转向江南,元代很多物资需要从江苏浙江一带运到北方,陆上运输成本很高,大运河又时常不通,于是谋求开辟海上航路.解决海上通道的两个人,都是上海人.一个是朱清,崇明人;一个是张瑄,浦东高桥人.由于他们精通航海航运技术,有能力调动海运资源,上海的海运事业蓬勃发展起来.

中国地理还有个很有趣、很特别的现象:吴淞—上海长江跟大海交汇点,以此为分界,长江以南,叫南洋,长江向北叫北洋.南洋跟北洋沿海地质结构不一样,从浙江向福建一带,海滩很深,船吃水很深;船吃水越深越稳当,行船越安全.北洋海边是浅滩,吃水很浅.上海和太仓一带成为运输中转站.到北方去要用平底沙船,到南边要用尖底鸟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因此发展起来.元代太仓号称六国码头,12 人官至万户侯,64 个千户、40 个百户,冠盖云集,繁荣一时.上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也在此时升级,华亭县升为府,上海镇升为上海县.上海许多地方因此繁盛,漕河泾、漕溪路的漕溪等地名,都与漕运有关.那时候张瑄、朱清的势力就扩展到漕河泾一带,包括今天的长桥新村一带.因此,上海大地区因海运发展而带动起来.

上海的发展,除海运外,与盐和棉这两大物产有关.宋代以降,中国开始逐渐有棉花,到元代棉花变成很重要的物产.棉为什么会成为上海的特产?因为棉花耐碱性高.上海靠沿海地区都是海滩,碱性高,小麦长不好,但可以种棉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盐和棉花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加上交易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古代上海的城市特征

上海重商.上海的物产、地理环境,注定了上海重视商业发展.

上海人奢侈.古代,人们重视读书、做官,对商人比较打压,商人只有靠炫耀自己的财富来凸显自己的价值,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衣服会穿得超过朝廷的规矩,盖房子盖得特别讲究,吃饭、日常用品都会特别讲究,这就是上海的风气,明、清代上海在这方面都很凸显.

上海人开明.商人比农民见多识广,一般都比较开明.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有很高地位的陆楫,就是上海陆家嘴人,写过专门的文章,讲适当的奢侈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他认为作为一家一户你节俭可能对家庭有好处,但作为整个社会,过分提倡节俭则不利.陆楫认为上海人日子都过得很好,因为人们都肯消费.陆楫很了不得,在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史上像他这样讲的人很少.陆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因为他生活在上海,了解上海,家里也很有地位.陆家嘴叫“陆”,就是由陆家的“陆”而来.陆家嘴原来有很好的花园,叫后乐园,那个花园在明代,跟黄浦江西边的豫园齐名.再如上海人熟悉的徐光启,他的父辈做生意的,是商人.明朝实行很严格的海禁,徐光启上奏折,希望朝廷开放对外贸易.他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通有无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开放就有,有就有海盗.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开明的.

“上海人”的第二次变化,发生在战争之后

1. 五口通商,上海独盛

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中国沿海城市开始发展起来.原来的运河城市、内地城市逐渐衰落.上海在开埠不到十年的时间,贸易量就超过广州,更超过福州、厦门、宁波.原因何在?中国的物产中心在长三角.在长三角一带的港口进行交易,成本远比广州、福州、厦门来得低.另外,还跟上海租界的独特性有很大关联.近代上海由于各种原因,变成非常安全的城市,从1860 年以后到抗日战争,凡是中外发生的战争或者中国国内发生的战争,都没有影响到上海,这里很安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任何资源比安全更重要,更有价值.上海有很多人不住在上海,但是家安在上海,因为上海安全.安全使上海人口集聚.上海城市人口原来不超过20万,但到1949 年,人口已经超过546 万.

人口聚集、产业集聚、资金集聚、技术集聚、信息集聚、文化集聚,都跟上海城市的特殊品质有关.上海体量大,人口众多.上海有租界,租界并不是上海特有的,近代中国有26 个租界,天津有9 个,汉口有5 个,但是上海2 个租界体量特别大.上海两个租界(原先是3 个,1863 年以后,因英美租界合并,变成了两个)的面积加起来,是全国其他23个租界面积总和的1.5 倍.

城市规模特大.1843 年前,上海是比较大的城市,但不是特别大的城市,在全国排第12 位.那时候南京、杭州、苏州都比上海大.到1919 年,上海城市人口240 万,城市的规模相当于苏州加重庆加香港加成都.1947 年,上海相当于天津加北京加南京,体量特大.

上海是经济中心,上海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是独占鳌头的.1936 年,金融方面华资银行58 家,占全国总数的35%,外资银行总部在上海,金融活动总量上海占全国80%.改革开放后把上海建成金融中心,就是基于上海近代传统.近代上海是全国多功能经济中心,外国工业投资67.1% 在上海,房地产投资有76.8% 集中在上海,外国的经济脉络在中国的经济脉络主要在上海.还有外贸,近代上海在外贸总值方面占全国75.2%,占了四分之三,1940年比重上升到88%.上海的外贸为什么会占那么重?原因复杂.外国的货从上海过一下,到内地去不再交其他税.但如果外国货直接运到其他港口,每过一个港口,每过一个地方,都要重复缴税,商业成本高了很多.种种政策的制约,使得上海变成一个奇特的外贸中心,有75% 的货物要经过上海运到各个地方去.

文化体量更大.这里有四个中心.一个是生产中心,无论是新闻、教育、文学、艺术(电影、舞蹈、戏剧等等),上海都是中心.比如出版,近代全中国新书出版当中,通常有70% 是由上海出的.二是人才中心.文学家、艺术家、出版家、法学家等等,都汇聚上海,如郁达夫、郭沫若、沈钧儒、章士钊等等,各种名家都在上海的舞台上活跃过.第三是创新中心,近代中国文化方面凡是有创新的,大多数是从上海出来的.美术方面,我们会提到海派绘画,为什么上海特别繁盛?近代以前绘画交易中心在苏州,1860 年以后移到上海,全国各地的富人集聚在上海,各地艺术人才都到上海,中西艺术人才也在这里交汇,创新中心自然就产生了.电影也是在上海起步,近代中国的电影,至少80% 出在上海.第四,全国艺术的鉴赏中心,一出戏只要在上海演红,再到别的地方演票价马上上去.演员也是,上海演红,全国通吃.

2. 上海独盛的原因

上海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因缘际会,过程独特.近代上海实际是三个城市合起来的,由法租界、公共租界和华界组成,各有各的政府,各有各的管理系统,各有各的规矩.法租界法院开庭是用法文的,公共租界开庭是用英文的,这样的城市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无论伦敦、巴黎、纽约都不是这样.

近代上海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是因为历史的一些特殊因素造成的.1853 年以前,上海的租界,即今天的福州路、河南路到外滩一带,主要是外国人居住,中国人不能在那里买地,也不能盖房子居住.到1853 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战争打了17 个月,大批的难民跑到租界.租界由原来一两千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二十万人.那么多的人拥到租界里,租界房地产飙升,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也超过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房地产上升的速度.那时候在上海的外国人,想尽办法弄钱投资房地产,最早的石库门房子就是在这一时期盖起来的,因为石库门房子讲究得房率及集约性使用土地.大批人来到租界,富人带来财富、资金,穷人带来廉价劳动力,城市一下子发展起来.

英国人走到哪里,就会把自治的传统带到哪里.英租界的事情不是英国政府说了算,也不是清朝政府说了算,而是租界内有钱人说了算,他们采取纳税人制.纳税人不是一人一票,而是看你跟租界的关联度,你在这里房产多、缴税多,一个人可能有十几张票甚至20 张票,没有房产,没有税,可能连一张票都没有.有权的富人,一致欢迎华人进租界.这样的结果,改变了租界的性质,租界就由原来的华洋分处变成的华洋混处,由原来纯粹外国人居住的小地方,变成了国中之国,工部局即市政府都成立了.混处跟分处效果很不一样,那么多华人入驻租界,租界人满为患,于是就要求不断的扩展,因为租界原来是租给外国人经商的,现在97% 以上的人都不是外国人,因此要增加土地.租界周边的很多土地的主人,都很巴望把地划入租界,因为一划入租界,土地就升值.

外国人最重要的利益在上海租界,所以一有战争,外国人不希望破坏上海,不希望把战火引到租界里面去.所以从1860 年到1945 年,上海租界一直是安全的,就像一个大家共同经营的大超市一样,你有股份我也有股份,对你我来讲利益都很重要,所以叫中外交集,利益一体.于是,上海就变得更加安全.

第二,示范效应.外国人把上海变成自己的家园,把自己的一套东西带到上海.中国人和外国人混在一起,租界建设对中国人产生相当复杂的影响.外国人引进电灯、电话、自来水,中国人看自来水、电灯好,所以就跟着引进来.还有西方制度,像市政管理制度、教育制度、星期天休息制度等,在租界施行了以后,中国人自然也会施行.道路管理既对外国人有效,也对中国人有效.西方文化对上海人影响非常具体,非常直接.外国人把西方的东西带过来,是起一种示范作用,上海人是看在眼里的,理解在心里的,所以老上海人对外国东西接受是有心里的认可.外国人把上海当做自己的家,要把上海建成一个跟西方发达城市同步发展的城市,这使得上海变得很西化.但上海97% 以上人口是中国人,本身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所以上海变得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第三,缝隙效应,上海是由三个“城市”合成的.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在华界跟租界之间,形成一道缝隙.华界和租界之间的管理最薄弱,有空隙可以钻.在近代上海,凡是交界的地方,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在民国初年,很多清朝政府的遗老遗少,都是前清官员,他们到上海租界,不承认民国政府,继续效忠于清政府,他们在上海平安无事.为什么?因为只要有地方住,没有人可以干涉你的政治信仰.越界筑路也非常值得研究,虹口公园那边有很多越界筑路地区,近代上海很多的事情发生在缝隙地方,发生在越界筑路地区,这是理解上海很重要的地方.

有缝隙效应,就会发生治安问题,近代上海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个青帮头目,主要活动地在法租界.法租界跟公共租界差别很大,公共租界工商业比较发达,税收多,比较富裕,因此在警力等方面比较强,管理比较好.法租界工商业不发达,比较穷,法租界就通过一些地下经营,收取灰色收入.如对,明禁暗放.法租界与青帮达成交易,活青帮做,好处大家分.黄金荣他们的发展,和租界结构、管理特点密不可分.日本人把闸北炸了,把南市炸了,四行仓库为什么能坚持那么长时间?这跟上海城市特点有关.日本军队不能用高炮轰,高炮轰怕轰不准,四行仓库边上就是两个大的煤气包,煤气包在租界里面,炸掉煤气包就会牵涉到租界的煤气供应和极大的安全问题.所以,四行仓库打的墙洞是平地打的.第二跟四行仓库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租界跟华界交界线的边上,四行仓库守军进入租界,必须把交出来.苏州河南面是安全的,北面不安全,也正因为这样,日本军队在苏州河北面开战的时候,苏州河南边呢,外国记者却站在楼上,一边喝咖啡一边写战地情况报道,这情况只有上海有.二战时,其他城市如华沙等,要沦陷便全沦陷,要保全则全保全,而上海呢,说沦陷没有全沦陷,说保全又没有全保全.“八一三”抗战失败以后,上海市长俞鸿钧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上海沦陷了,其实是上海华界沦陷了.那时候上海城市的主体部分在租界,经济80% 以上在租界里面,因此华界沦陷不等于整个上海沦陷了.中国政府从华界撤走后,中国政府派出的司法机构在租界里面继续工作.孤岛时期,法庭继续在租界里面的中国司法机构,依然服从重庆政府领导,不服从汪伪政权.

第四是会馆公所.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上海,靠各个地方的同乡、亲戚朋友帮忙,因此会馆公所变成了上海非常重要的机构.上海社会是典型的移民社会,这个社会里面的居民,只有先后之别,没有主客之分,大家都是各个地方来的,谁都不是这个地方的主人.近代上海80% 到85% 的人是全国各地来的.那个时候的上海,有地方住,有工作做就是上海人,走了就不是上海人.来来去去,没有主客之分,只有先后之分.

全国各地人在上海办厂、开公司、办学校,他们都跟原来家乡地方保持很密切的联系.比如安徽人在上海办的面粉厂、纺织厂,工人基本上都是安徽人.上海有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都是广东人办的,里面的职员几乎都是广东人.上海跟各个地方保持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上海是个信息总汇,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全国各地的事情都是上海的事情.上海五四运动中,什么人最勇敢?最积极?上海的山东人最勇敢,最积极,他们跑在前面,原因是五四运动跟青岛的权益有关系,青岛的权益跟上海山东人的生意有关系.如果理解了上海人口结构,再看上海近代史上很多运动,就会发现这一特点.

移民人口对上海文化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双重认同.上海人在家里说家乡话的,到外面说上海话.他到外地就觉得自己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产品的质量、工艺比外地高.上海产的商品,高.因此到外地亮出上海人的身份是加分的.但是他在上海做不好的事情时,他说我是外地人.他一开口是绍兴话、安徽话、苏北话,这种双重身份,有个好处:骂上海人不好的时候,他也掺和骂,说上海人好的时候他也说好.双重认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批评机制.上海人常常会因外地人对其评价为“你真不像上海人”而高兴.一种文化,能够有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这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反之,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就会渐渐衰弱下去.

3. 近代海派文化特征

不同时期,海派文化是不同的.今天市政府的文件已经把海派文化定义为上海文化,我们今天讲上海文化就是海派文化.但是,近代人讲海派文化,其含义就有所不同.

近代的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城市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缺失传统士绅功能、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元素、以追逐实利为目的、彰显个性、立足大众,灵活多变的上海城市文化.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即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无论是绘画、戏剧,都跟商业有关系,因为要牟利就一定会重视世俗,老百姓喜欢什么,他就会迎合老百姓的胃口,就会做什么,老百姓喜欢的不断变化,所以文化会不断的改变.还有就是开放.它因为要世俗、灵活,必然要开放.

“上海人”的第三次变化,发生在19 4 9年以后

1949 年后,人口禁止流动,资源配置由市场配置变成政府、国家配置.上海城市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商业为主,变成以工业为主.1956 年后,国家重视上海发展.批准从江苏划进松江、青浦、上海、嘉定、宝山、川沙、金山、奉贤、南汇、崇明十个县,上海面积增大.

1956 年以后,上海定位服务全国.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以1/1500 的土地,1/100 的人口,提供1/10 的工业产值,1/6 的财政收入.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0,远远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准.上海在工业方面表现突出,像人造卫星、万能水压机,都是上海的产品.上海支援全国人才,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支援全国100 多万技术人才,这是了不起的巨大贡献.上海以自己的优质产品服务于全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外地姑娘出嫁时能有一台上海产的缝纫机就很了不起,上海男子有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比现在的奥迪汽车都神气,送客大白兔奶糖,那是非常前沿的.

但上海也有自己的问题,工业发展、人口集聚,于是交通问题有了,污染问题有了,住房问题有了.上海人在心里面觉得自己很能干,对国家贡献很大,但回到家一看自己住房问题、交通问题,他们就会有怨气和傲气的二重奏.这些都和经济结构有关.这和近代上海有关,如果没有曾经的发达,国家也不会把上海发展为经济中心.全国那么穷,上海勒紧裤带,给国家做贡献,这也是应该的.回过头来讲,上海人的日子也相对好过一些,这与国家对上海方方面面的照顾比如政策支持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我们强调“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建设全球卓越城市,新的海派风格也得到了彰显.李强书记强调“三个文化”,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强调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无论是红色资源、海派文化还是江南文化,都跟上海这块土地一路走来的传统密不可分.所以讲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关系时,注意梳理上海历史的传统,再回过来看传统跟红色文化跟海派文化有什么关联,海派文化跟江南文化有什么关联,跟上海城市所处的特定位置有什么关联,大家一定会有新的理解.

该文总结: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海派文化和文脉和上海历史文脉方面的上海历史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上海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用大历史观构建高中历史课堂的传统文化
摘要抓住历史发展的脉络,找准影响历史发展的事件,以小见大,进行有效设计,将 "大历史 "观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中去 关键词历史沿革;价值尺度;传统文化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

传承历史文脉活化利用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专门成立课题组,会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对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的修订开展专项.

海派文化是如何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一部分的
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 作为上海史和近代思想文化史的专家,他为在座的师生们细细梳理了近代上海的演变脉络,结合城市构造、社会制度……方面解释了海派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近代以前,上海不.

吸纳和辐射由海派绘画观海派文化的生命活力
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变化才会出现有价值的创新,再经过时代的选择慢慢沉淀为新的传统,如此往复,源流不断 而当一种文化日趋成熟之后又能够影响别处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必然昭示着极强的生命力,这种&ldquo.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