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课程类毕业论文范文 跟立足园本的主题课程特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课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立足园本的主题课程特色,本文是课程方面本科论文范文和立足和课程和主题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新课程导学期刊绘本教学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林艺

浙江省温岭市机关幼儿园(317500)

【摘 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实施的具体策略有:一、;构建逐层深入、平行发展、独立生成的课程实施模式,提高教师对课程园本化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构筑幼儿园各环境与主题课程有效互动的平台,使主题课程园本化建设内涵不断拓展;三、落实、推进主题性区域活动,让主题课程建设凸显园本特色;四、开辟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渠道,形成积极有效的家园互动氛围.

【关键词】园本;主题;课程;策略;研究

任何形式与内容的教学,都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因此,课程的有效实施,因突出园本教育,即必须围绕我们的孩子,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开展落实,否则,课程的实施就会脱离我们孩子的实际,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生硬.

分析在主题课程开展以来的实施现状,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的存在1、我们的教师限于对现有教材的照搬照抄,缺乏对幼儿兴趣点的关注.自全国各地积极推广主题课程以来,幼儿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教材,目前我园使用的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教材,应该说是比较接近我省幼儿的生活实际,但就全省各地域来说还是存在差别的.如中班的“我爱家乡”的主题,教材里提供的是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的风情,对于我们温岭中班大部分幼儿来说,还是陌生的.尤其是风土童谣,更难原汁原味呈献给幼儿.在教学中,教师仅靠几张图片开展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2、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严重破坏主题课程完整性的现象.比如在日常教学开展中,教师往往在教材各主题中随意、零散地抽取活动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因此,表向上的主题课程实施,其实质仍为分科教学.另外,幼儿身边的一些偶发事件(包括幼儿即时的问题、反应、表现等)教师常常发现不了,捕捉不到,造成了为生成而生成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积极情感的迸发.3、主题课程是一个整体,在开展主题课程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环境的创设是整个主题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积极有效的创设主题环境、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诸多教育资源与主题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现阶段教师尚处在萌芽意识状态,还不能真正融合到主题教学中.

如何立足实际,让主题课程在我园能够真正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现就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提出与大家探讨:

1构建逐层深入、平行发展、独立生成的课程实施模式,提高教师对课程园本化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首先的做法,既对使用的教材中的主题进行重新调整组合,实施一学期根据本地本班实际选择4-5个主题开展的教学策略,以便提供充分的时间让教师思考主题的拓展和生成,取得显著效果.

例一:“我爱祖国”是《指导课程》大班教材中的一个主题之一,原教材中将热闹的城市、祖国名胜、介绍少数民族、部分接触到的京剧的一些活动都零散的穿插在里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按照教材上的安排选择其中的活动来实施,而在开展大主题、小分支的模式以后,对于“我爱祖国”这一主题,我们将该主题活动时间确定为一个月左右时间,教学活动由“我们的少数民族”、“我爱奥运”(结合暑期奥运会的进行)、“我爱京剧”、“祖国之最”四个小主题组成,并且采取平行班交错开展这四个主题的策略,因为许多资料需要收集,交错开展这四部分内容的措施,可以使各班集中某一小主题的资料收集,收集资料的精力和资料的丰富性、全面性都增强,再各班将收集到的资料有效进行资源共享,以保证每个小主题在环境资料准备和教学内容开展上都能比较丰富.

例二:在中班《我爱家乡--温岭》主题活动的构建中,我们采用先介绍我省著名的几个城市(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而后采用教参中对这些城市进行介绍的框架,进而对家乡--温岭几方面的了解,包括温岭的名胜古迹、小吃、具代表性的风俗(如石塘的大奏鼓)以及风土童谣等,在该部分资料的搜集中,我们积极有效运用家长资源,保证活动开展素材丰富性.经过对原教材主题内容的调整,《我爱家乡》该部分的主题实施更贴近我们幼儿的生活.

在不断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对主题课程开展的驾驭和把握能力明显提高:

1.1能较自觉地做到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对现成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将预设与生成有效结合.

目前,我园形成的对大主题的构建策略主要为:(1)逐层深入式.比如小班“我爱我家”主题的拓展,就是从“三八”妇女节爱妈妈活动开始的,然后逐步分为三个阶段逐层深入,即从我爱妈妈——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2)平行发展式.如大班“我爱祖国”主题活动,分为“我爱奥运”、“我们的少数民族”、“祖国之最”、“我爱京剧”四个版块平行班交错进行.

1.2能够有意识的去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及时事构建主题,形成独立生成式的课程实施模式.构建这样的一个主题,需要教师从各教材中选择适合主题的活动内容或者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活动过程,比较典型的是在我国经历嫦娥一号发射和举办奥运过程中我们生成的《我爱祖国系列之--关注嫦娥一号》、《关注奥运》主题的开展.

2构筑幼儿园各环境与主题课程有效互动的平台,使主题课程园本化建设内涵不断拓展

在实践探究中我们越加感受到:在主题课程中,环境不只是一种背景、支持,而是很自然地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2.1班级空间格局的合理构建.研究中我们发现,区域空间的建立是各区角材料投放的前提.而以往我们虽早已开展起了区角活动,但因为没有稳定的空间格局的建立,采取的是操作材料在活动前投放,活动后收回的方式,这样的一种活动形式不仅对于教师来说每次的操作程序很麻烦,而且区域区分不清楚,以至每一次的区域活动的开展在期始轰轰烈烈,后来就无声无息了.经过多次实践尝试,目前,我园班级区角基本划分为美工区(或操作区)、探索区(或益智区)、表演区(大年龄班)、生活区(或娃娃家,小年龄班)、阅读区、建构区等4-5个区角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活动室空间比较小,在实践中我们老师逐步摸索出采用灵活多变和敞开式的设计,比如将阅读区结合到娃娃家中摆放,即节省了空间,又丰富了娃娃家的创设内容.

2.2班级主题墙面的建立.课题开展以来,我们首先调整了墙面设置,在每个班安置了2--3个主题板块,主题板块的丰富随着学期主题的进展逐步添加内容,这与原先我们习惯于在学期开学初将活动室布置完毕有根本的区别.活动室环境因此有了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使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富有变化的状态中,这样可以有效促使幼儿对周边环境始终保持关注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在“主题墙给谁看”的问题思考中,我们关注墙面与家长、幼儿、甚至教师的多个对象的互动,因此在墙面创设中我们尽量考虑:托、小班的主题墙面以画面为主,文字说明成分相对少些,让幼儿尽量通过形象可爱的画面阅读墙面,也因为托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墙面的创设已亲子共同参与的内容比较多,而中大班的主题墙面明显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教师只做框架设计,另一方面,加强知识性的渗透,适当增设图文阅读,多提供亲子阅读部分,比如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适宜提供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同伴间相互交流探讨.

2.3幼儿园公共环境与主题的互动.随着对课程的探讨,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也积极思考幼儿园整体大环境与课程的互动.我们在走廊墙面创设了“繁昌亲子报刊”版面.该学年来,围绕“我爱祖国,我爱奥运”,我们分别创办了奥运来临前的“2008奥运创想”和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期“奥运留给我们……”,在走廊吊饰上,我们创设七彩布匹线描画的形式,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展示奥运诸比赛项目,不仅美化校园环境,也丰富了知识.在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进一步将视角放在各楼道墙角,尽量使幼儿园每个角落能“说话”,因此,我们创设起主题精致墙角,将一学期以来各年级组开展的最具典型的主题相关内容进行展示,展示内容为该主题开展中的幼儿活动掠影、手工作品、该主题开展过程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等等.精致墙角俨然是一个个丰富的主题的精致缩影,展示在幼儿园公共场合,不仅使幼儿园环境创设更富有内涵,而且起到了整个幼儿园不同年龄班资源共享的作用.

3落实、推进主题性区域活动,让主题课程建设凸显园本特色

落实、推进主题性区域活动,实行平行班资源共享、幼儿园各年龄班资源互享策略,成为我园主题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在我园主题课程的探究过程中,除开展日常的区域活动外,我们另外探索每周一次的全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突显在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在内容、材料上如何紧紧与当前开展的主题吻合,以完善主题活动课程.为使活动开展更具有效性,我们确立一个固定时间段为全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开展时间,并规定班级两位老师同时进班,设置记录表格,以便记录活动前计划设置各区域项目、投放的材料,活动中及时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尤其是特殊案例的发生.因为我们实施的是平行班同一主题的开展,及时的情况记录有利于反思活动的进行,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吸收有益经验.

【案例】在开展“我爱我家”主题区域活动中,随着主题由我爱妈妈→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的从小“家”到大“家”的近一个月的教学活动,我们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操作材料也进行着一次次相应的调整.比如美工区活动,在“我爱妈妈”阶段,进行的是穿项链、编辫子、以及用多种材料装饰妈妈辫子活动.进入“我爱我家”阶段,美工区的内容则为摆一家人的五官、提供居室图摆家具、装饰一家人相框,进入“我爱幼儿园”阶段,我们又相应开展自制的幼儿园拼图、继续装饰相框(照片内容为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照片)、绘画老师和小朋友活动.再如在“我爱妈妈”阶段,我们开设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进入“我爱我家”阶段,增设了建构区,利用大小盒子和其它一些积木,尝试搭建自己的家.在第二次建构区活动中,我们调整部分材料(如增设了易拉罐的建构主题为“搭建幼儿园”),在一次次尝试中将这一区域活动内容不断得以深入丰富和幼儿技能上的提高.

4开辟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渠道,形成积极有效的家园互动氛围

家长的积极参与一直是幼儿园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以往的家园沟通中虽也不乏丰富多彩的形式,但家长多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在一个共同的目标模式下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为此,“家长资源如何成为主题课程开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使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家长资源应该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都成为我们探究的焦点.在课题研究中,我园教师在自身幼儿园条件基础上,构建起若干家园共育形式,收到成效.

由于意识到主题课程整体性、各资源渗透性强的特点,在一个主题进展过程中,我们都会提供给家长不少参与的机会,让家长充分体验参与教学活动的成就感和乐趣.为使家长能够有效融入到教学中,我们不仅充分利用起家园联系栏,及时将近阶段的主题开展信息传递给家长,而且我园的家园通、幼儿园网站、班级自发建立起的群,更是越来越显示其积极的沟通职能.我们的主题开展情况(包括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以及幼儿的活动掠影)经常性的通过我们幼儿园自己的网站传递给家长,只要家长打开班级网页,即可了解孩子班级的教学进展情况,这样也就更了解主题课程,亲近我们的课程.为配合主题的开展,我们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在“我爱妈妈”主题中,大班开展的“我给妈妈洗脚”活动,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使该主题活动更加精彩、富有深意.另外,我们还经常开展周末亲子活动,以家园通手机短信的形式详细具体告诉家长相关内容,开展如利用废旧物进行亲子手工活动、亲子小实验、亲子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有效利用家园通手机短信的形式组织周末亲子活动还是非常有效的,避免许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及时获悉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任务.在大班开展的“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中,教师发动家长带领孩子做小记者,调查身边环境,实地取景,记录心得,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的“环保袋”一度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实践,在环境、教学、教师、幼儿、家长方面,都体现出主题课程真正在我园开始落实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摸索出促进我园自身课程有效落实的一些措施,更加认识到:任何课程的有效落实,势必要求我们认真结合实际、在实践基础上的策略调整,才有属于我们孩子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效、能够积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

当然,在不断积累经验、收获成绩的同时,更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新的思考:

4.1课程的园本构建需要我们时时关注周围信息,并有效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4.2课程的园本构建需要我们时时关注教师的发展,并善于引导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

4.3课程的园本构建需要我们建立环境、教学、教师、幼儿、家长教育资源的整合意识,以更好促

主题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幺丹颜、方燕主编《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建设和发展》幼儿教育杂志社、早期教育编辑部、上海托幼编辑部联合编制2007、9

[3]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6、6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澜《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言而总之:此文是关于立足和课程和主题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课程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以江边石头为例
课程游戏化不仅要让幼儿玩得开心,更要关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的载体,我.

班本主题课程小济公的建构和实施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丰富而适切的班本课程逐渐被广大教师认可 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兴趣点和课程生发的契合点,在尊重幼儿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顺应他们的需求,以班本主题课程为载体,丰富教育教学.

幼儿园园本课程管理策略
一、园本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认识存在片面性,管理缺乏规范园本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更需要科学、专业的团队和组织机构,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对园本课程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编制或改编教材的层面.

以园为本建构本园课程和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将发展的方向聚焦在“园本课程”上,一时间,似乎唯有“园本课程”才能显现出一个幼儿园的综合实力,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特色 我认.

论文大全